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漫谈中医“十二官”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8:55:50 | 只看该作者
2、肺脏:相傅与上将军、大尚书丞相、宰相、相国
《灵兰秘典论》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可《千金方·卷十七·肺脏脉论第一》则云:“论曰:肺主魄。魄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并精出入谓之魄。魄者,肺之藏也。”即肺主魄“为上将军”,使在上行;而《千金方·卷二十九·五藏六府变化傍通诀第四》又云肺者,“大尚书又为上将军”。显然当时肺既有上将军之称,又有大尚书之谓,此可说明其官职并不稳定,亦是变动的。而号为“上将军”者何等官职?大尚书又何等官职?与“相傅之官”是否相同或相似?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8:56:54 | 只看该作者
将军者何谓?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十八·职官考十二·将军总叙》云:“三代之前,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故《夏书》云:‘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盖古之天子寄军政于六卿,居则以田,警则以战,所谓入使治之、出使长之之义。其卿,在国则以比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为称;在军则以卒伍、司马、将军为号,所以异军国之名。诸侯之制,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其将亦命卿也。晋献公初作二军,公将上军,未有其号,魏献子、魏文子始有将军之称。自战国置大将军,周末又置前、后、左、右将军。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兴,置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皆金印紫绶,位次上卿。掌京师兵卫、四夷屯警。”
《辞海》:“将军:高级军事统帅。春秋、战国为军队统帅泛称,亦作为高级武官尊称。秦、西汉初略同,后渐为正式官称,冠以各种名号,如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因事立名,事讫即罢。魏、晋、南朝、北朝、北齐唯领军将军、护军一类为专职武官,各有职司,其余诸名号将军多为加官,非专职统帅。西魏、北周各级府兵组织统帅亦带将军号。隋、唐置,各冠以卫号、军号,协助大将军、上将军统领府兵、禁兵。辽、金亦置。明代镇守边防的将领及率兵出征的总兵官得挂将军印,名号不一,如征蛮将军、平羌将军等,事毕纳印。清代临时派遣的军事统帅亦授将军名号,事毕即罢。高级军政长官。汉代重号将军于典领军队外,亦常参政。魏、晋、南北朝诸州郡长官加将军名号者可开军府,总领辖区军事民政。……③名誉职衔。魏晋南北朝将军名号繁多,品帙不等,多用为加官荣衔。后代用作散官、阶官虚衔,如建武将军、振武将军等。”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8:57:43 | 只看该作者
上将军,汉置。官位乃居将军、大将军之上也。既有兵权,亦参国家政事以辅佐帝王。如西汉初上将军吕禄便是。
汉·班固撰《汉书·高后纪第三》:“七年(注:汉惠帝7年)……赵王禄为上将军。”
《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太后持天下八年……病困,以赵王禄为上将军,居北军。”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三·汉纪五·高皇后》:“八年(辛酉,前180)……秋,七月,太后病甚,乃令赵王禄为上将军,居北军(注:汉初宿卫京师的军队)。”
吕思勉《秦汉史·第四章汉初事迹·第四节汉初功臣外戚相诛》:“七月,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居北军。”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8:58:35 | 只看该作者
唐以后,十六卫各置上将军,以行环卫之职。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十九上·志第三十九上·百官四上》:“十六卫: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掌宫禁宿卫,凡五府及外府皆总制焉。”
《辞源·寸部》:“[将军]官名。……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卫之官及武散官。”
《简明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十六卫:隋、唐统率禁卫部队的官署。……十六卫始均称‘卫’。十六卫分领府兵各军府者,凡十二卫,与隋朝相同。各位主官有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贞元二年(786),增置上将军一人、从二品。时府兵制已崩溃,上将军及原有诸官,仅存虚名。”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8:59:35 | 只看该作者
肺为上将军,执掌兵权,环卫帝王,或参政事,位次丞相。
《敦煌医学文献·明堂五脏论》云,肺者“又为承相”。而《敦煌医学文献·张仲景五脏论·甲本》云,“肺为将军”、“肝为丞相”,但马继兴据《灵兰秘典论》及《医方类聚》校注为“肝为将军”、“肺为丞相”,认为系讹作。妥否?《千金方》沿袭《中藏经》肺为“上将军”之官称,《中藏经·卷上·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云:肺者“号为上将军”。说明当时肺确有“上将军”、“将军”之称谓流传,又有“丞(承)相”之说。上将军始置于汉而行盛于唐朝,后徒有虚名。
黄作阵《中藏经校注·卷上》:“上将军:一指军中主帅,如古乐毅、项羽皆曾为上将军;一指官名,汉置,唐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因之。金、元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废。肺为华盖,居上焦,若心主之环卫,故以喻之。《素问·灵兰秘典论》则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将肺喻为‘相傅之官’,意谓职如相国、宰相,辅助君主而治国者。此二喻相似。”
据黄作阵校注认为,上将军与相傅之官称比喻相似。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9:00:27 | 只看该作者
尚书者何谓?
《文献通考·卷五十一·职官考五·尚书省》云:“秦时,少府谴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遊晏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祕记、章奏之事,及风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至后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
尚书,《简明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云:“官名。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秦属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成帝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东汉政事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加重要,其主客尚书令至成为总揽实权的贵官。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成部,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
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9:01:59 | 只看该作者
由于朝代变迁,皇帝更易,官制亦处于恒动状态,以应时政之需。在战争动乱年代,武官上将军之官位显赫,实权在握;相对和平时期,文官尚书之职位受宠,虽无丞相之名,有时已行丞相之实。
相傅与丞相均等,亦名宰相、相国。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云:“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
应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
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云:“国相:汉代采郡国并置之制,直属于朝廷者为郡,分封于诸王者为国。但王国亦自有其职官,重要职官有傅及相,傅管王个人之行动,相管王国内之民事,皆仍有朝廷任命,不使国王得有自由。王国所辖亦有县与侯国,辖境大小与郡略同,故王国相之职位与郡守亦相等,而侯国相又与县令相等。据《后汉书·百官志》,东汉有二十七王国相。七十一郡太守。”
《文献通考·卷四十九·职官考三·宰相》云:“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以樗(初chu)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庄襄王又以吕不韦为相国;及始皇立,尊不韦为相国,则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高帝继位,一丞相,绿绶,以萧何为之。及诛韩信,乃拜何为相国。何薨,以曹参为之。……后汉废丞相及御史大夫,而以三公总理众务,则三公复为宰相矣。至于中年以后,事归台阁,则尚书官为机衡之任。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丞相,而以曹公居之。又有相国。……按:自魏、晋以来,宰相但以他官参掌机密,或委知政事者则是矣,无有常官。其相国、丞相,或为赠官,或则不置,自为尊崇之位,多非人臣之职。其真为宰相者,不必居此官。……按: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为真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
《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云:“就行政部门而论,汉代的尚书具分曹办事的规模,这还不过是为了处理公文的便利,没有真正执行政务。到了魏、晋,某部尚书即管某部之事(亦有仍称某曹的),尤以礼部尚书(吏部原称选部,后改。)操用人之权,最为重要。尚书渐渐变为部长之名,而汉代的尚书郎则变为助理之官。这又是后世中央政务分部之起原。
尚书的职务日趋重要,汉代的九卿就日益变成闲散的职位,与政务不甚相关。因此尚书成了中央各机构的汇编,尚书令及左右仆射就成了尚书省的省长,与中书省的监或令共同负责最高政务。”
《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云:“丞相:秦、汉定制,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起相互制约的作用。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是只置一人,不分左右的。魏、晋以后,真正担任宰相的多用其他名义,而丞相只用以位置权臣如曹操、王导等,往往进一步即登皇位。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
4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9:02:50 | 只看该作者
尚书谓之大,大尚书也,可见其权势非同一般,位高近君,犹如丞相,以肺喻之,故有“丞相”之官称。
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明堂五脏论》云:肺者“又为丞相”。
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张仲景五脏论·甲本》云:“肺为丞相。”
4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9:03:53 | 只看该作者
《千金方·卷二十九·针灸上·五藏六府变化傍通诀第四》记载,肺者,“大尚书又为上将军”。文中小字乃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新校正》语前云上将军(卷十七),后语大尚书(卷二十九),只能说明当时关于肺的官称及肺与肝的官称不稳定,说法不一。
上将军、大尚书,在历史的特定时期,有时犹如丞相、宰相、相国而行其职权。因“肺主魄。魄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千金方·卷十七·肺脏脉论第一》),肺脏,位高近君,以此喻之,殊当矣。
5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9:04:46 | 只看该作者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汇释
王冰注:“位高非君,故官为相傅;主行营卫,故治节由之。”
《素问注证发微》:“肺与心皆居膈上,经脉会于太渊,死生决于太阴,故肺为相傅之官,佐君行令,凡为治之节度,从是而出焉。《刺禁论》以父母比心肺,乃曰:‘膈肓之上,中有父母’,而此则以君相比心肺,其尊同矣。《五癃津液别篇》云:‘五脏六腑,肺为之相。’”
《素问吴注》:“位高非君,犹之宰保相傅也。主行营卫,犹之调燮阴阳而赞化理,故曰治节出焉。”
《类经三卷·藏象类一》:“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藏府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节,制也。”
《内经知要》:“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为相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脏腑诸官听其节制,无所不制,故曰治节出焉。”
《素问集注》:“位高近君,犹之宰辅,主行营卫阴阳,故治节由之。”
《素问直解》:“位高近君,犹之相傅之官,受朝百脉,故治节由之出焉。”
《五行大义·卷之三·第十四论杂配·四者论配藏府》:“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者,金能裁断,相傅之任,明于治道,上下顺教,皆有礼节,肺于五藏,亦治节所生。《乐纬》云:‘商者,章也,臣章明君德,以齐上下。’相傅贤所由也。”
《素问补识》:“《吕览》:‘相者,百官之长也。’《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傅’的来源则更早,《书经》已有‘立太师、太傅、太保,兹唯三公’的记载,《史记·商君传》:‘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相,助也;傅,辅也。相傅之官即协助辅佐之官,说明肺对心有协助辅佐的作用。心主血,肺主气,血无气不行。治节,管理调节。心主身之血脉,而肺为之管理调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5:22 , Processed in 0.0553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