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脏象与解剖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5-10-29 10:5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10-29 11:06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10-29 00:48
王先生说:“中医理论的真正核心,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框架。”断章取义就选这一句话可以吧?

请问王 ...

王先生说:“中医理论的真正核心,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框架。”断章取义就选这一句话可以吧?
请问王先生:脏腑学说实际即是藏象学说吧?若这样认为的话,那么藏象有几?《素问•六节藏象论》有答案,是五藏(六府》吧?那么这个五藏又是怎么来的?
——————————————————————————————
          谢谢金先生回复。
       我的意思是说:我赞成赵先生关于“阴阳五行是内经的框架”的说法。因为内经是一部论文集,连结这些论文的骨架就是阴阳五行。这与赵先生的观点并不矛盾。我要强调的不是内经,而是说,内经只是中医理论初期的奠基之作,并不等于经过后世二千多年发展至今的中医理论体系。今天的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框架不再是阴阳五行,而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框架,以经络学说为一身之联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理论体系。人体一分为五,形成五脏框架,阴阳五行已包括在其中,只是作为具体表述中医理论中脏腑经络气血相互关系的说理工具而已。
       金先生问:“中医理论的真正核心,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框架。”只说这一句话是否可以。我的回答是,只说这一句不完整,加上后两句才完整。
同理,如果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框架”更为不妥,这样说不仅不完整,而且没有道出中医理论的医学本质特征,因为阴阳五行更是易经算卦的核心框架。阴阳五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在古代可用于各个领域,只是一个说理工具而已。阴阳五行仅能表达实物的属性,其本身并不是具体实物,而医学则是结构与功能、形与神兼备的理论体系。
       金先生问:“这个五藏又是怎么来的?”我的回答是:五藏的形成确实与套用五行有关,这是事实。但是,套用五行生克之后的五藏学说叫藏象学说,不叫五行学说。为什么呢?因为脏腑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五行关系,五行生克只能表达脏腑学说的某一侧面而不全部。如心主血脉、肝主藏血等都不是五行的内容。
       结论是:把“阴阳五行看作是内经的核心框架”是合理的,但若将阴阳五行看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框架就不妥了。主要理由是,内经只是中医理论产生初期的产物,代表不了后世发展2000年至今的中医理论体系。关于中医理论的核心框架,在另一部拙著中有专章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上述拙见,不知金先生是否赞成。
      

点评

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 20:29
42
发表于 2015-10-29 11:02:3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10-29 00:48
王先生说:“中医理论的真正核心,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框架。”断章取义就选这一句话可以吧?

请问王 ...

金栋先生,我觉得说成脏腑学说比藏象学说更准确。
藏象学说是我们现代人对《内经》等经典里有关脏腑功能的论述的总称。《内经》因为非一人一时成书,内容庞杂,难免有相互抵触,或者不准确、含糊的对方,而脏腑学说是当代中医在编辑教材时整理出来的,对内经内容做了一些取舍,同时还吸取了《内经》以后的一些内容,所以,现代的脏腑学说比《内经》的藏象学说更能全面、准确地表达中医对脏腑功能的认识。
43
发表于 2015-10-29 11:07:4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29 04:00
谢谢王教授的精辟论说。王教授说得好:“客观地说,中医理论的真正核心,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框架,以经络 ...

      谢谢千先生的赏评!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07:49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0-29 11:38
我就是自己开的诊所,没有用国家资源。拿病人做实验,也是国家资源产生的,出了事故是国家替你承担。

董先生您好,自己开诊所,自食其力,自负盈亏,是很不简单的事情。您能把诊所开好,说明您技术好,群众认可。现在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办私营卫生机构,你合法经营,发愤图强,既帮助群众解决了疾苦,也维持和丰富了你自己的生活。您干得好,祝您事业发达,生活幸福!
你是论坛的干将,是出勤率和发帖率都很高的会员。这是有目共睹的。赞扬你对论坛的贡献,感谢您对论坛的支持。你是好样的,有话也好好说,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大家。

点评

不让大众知道中医的科学性,决不罢休。  发表于 2015-10-29 20:16
45
发表于 2015-11-3 20:29:39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0-29 10:57
王先生说:“中医理论的真正核心,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框架。”断章取义就选这一句话可以吧?
请问王先生 ...

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

点评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的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这是早有的定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 21:34
46
发表于 2015-11-3 21:34:2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11-3 20:29
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的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这是早有的定论。

点评

这个定论是错误的,错误就在“说理工具”这四个字。质疑中医、反对中医,皆由于此,原因就在于它少了“实证”这两个字。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中医之所以是医学、医学之所以是科学,“实证”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6 14:39
47
发表于 2015-11-16 19:55:38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洪钧先生这个说法是对的。也就是说,阴阳五行是《内经》体系的骨架和框架。       但《内经》体系只是中医理论形成初期的产物,各篇论文之间还处于“零砖碎瓦”阶段,不成呵成一气,若无有阴阳五行,就无法看出他们之间的联系,所以,严格说,《内经》远远达不到理论体系的要求,故算不上中医理论体系。但可看成中医理论形成之前的原材料和准理论。

点评

这个说法应该比赵洪钧早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6 14:09
48
发表于 2015-11-26 06:0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11-26 18:14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1-16 19:55
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
__________ ...
        拙见以为:从形式上看,《内经》就是一部论文集。      
       论文集与医学理论体系有何区别?论文集是将内容各自独立的文章编撰在一起所形成的论文汇编,各篇内容之间联系松散,难成一体。
       尽管阴阳五行贯穿于绝大多数论文之中,但并没有真正地完整地将其联系在一起,相互矛盾之处甚多,这些特点决定了内经的本质就是中医理论形成初期的论文集,乃多家之言也。
      医学理论体系是什么?读过五年西医本科者,学过了从基础到临床的所有课程,就知道什么是医学理论体系了。与西医理论体系相比,内经只是一部论文集,现代中医理论与内经相比,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表面上看,已形成了从基础到临床的中医理论体系。然而,从内涵上看,据笔者研究,其中概念不清是其最大弊端,疏漏甚多,相互矛盾很多,所以,距离真正的完善的中医理论体系还有很远的路程。            
      《伤寒论》及后世医家著作主要是经验医学理论,如今是不是没有用了?更不是。尽管感染性疾病被西医抗生素基本取代,但需知道,《伤寒论》的方子并不是只治外感病,而且也是治杂证的好方子。本人经常用,每用必效。所以说,中医古籍仍然是中医的源头活水,里面隐藏着大量的宝藏等待我们挖掘。
      以上这段话,是我对整个中医学术界的提醒。
      意在提醒,若把中医理论看得过高,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会阻碍其发展;若将其贬得过低,则丧失其本,成为无源之水。切忌这两大弊端。
      只有真正地弄懂中医理论内涵本质,才能正确把中医研究的大方向,给中医一个正确的评价。那种神化中医和贬低中医的认识都是不靠谱的错误认识。
49
发表于 2015-11-26 09:03:44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1-16 15:55
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
__________ ...

严格说,《内经》远远达不到理论体系的要求,故算不上中医理论体系。但可看成中医理论形成之前的原材料和准理论。
——————————————————————————————
中医界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认识呢?可悲可怜!
50
发表于 2015-11-26 09:04:3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1-26 02:08
拙见以为:从形式上看,内经就是一部论文集。论文集与医学理论体系有何区别?论文集是将内容各自 ...

把中医理论看得过高,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会阻碍其发展,将其贬得过低,则丧失其本,成为无源之水。切忌这两大弊端。只有真正地弄懂中医,才能正确看待中医。那种神化中医和贬中医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不靠谱的认识。
————————————————————————————
这认识中肯。赞十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2:02 , Processed in 0.0698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