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仁海一方输定了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5-10-3 21:31:4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3 21:26
不管从哪里弄出来的五行学说,都是错误的。

既然“不管从哪里弄出来的五行学说,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在辩论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拿出证据来证明来,通过论证来否定呢?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你就拿出证据来证明你否定的依据。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21:35:19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3 13:26
不管从哪里弄出来的五行学说,都是错误的。

    先生输的糊涂了!你是先有结论,而后调查研究,先射箭后画靶!百发百中!唯心主义!
43
发表于 2015-10-3 22:06:18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0-3 17:31
既然“不管从哪里弄出来的五行学说,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在辩论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拿出证据来证明来, ...

以下这些够不?

五、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之根据
     
1、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  2013-10-2

点评

你把这些口号粘贴100遍,没有论证支持,不符合逻辑、自己瞎拼接,连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全的东东,……有什么价值?!  发表于 2015-10-3 22:45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22:40:43 |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明确一点,胃受纳,是胃自身的功能,不是五行学说赋予它的功能。
============================
        回复: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由实际经验反复积累,上升到概念,在头脑中概念与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概念的归类,形成理论;理论再放到实践中检验、修改,最终形成理论;形成理论之后才能够指导实践!阴阳五行学说也是这么形成的,其中就有医学实践的积累。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之后,把古代医学的诊断治疗、药物方剂等等的零散经验归类于阴阳五行,就形成了藏象经络……中医理论。如果把阴阳五行废除了,中医理论就消失了,中医又要回归到零散的、各自孤立的、互相矛盾的、支离破碎的经验状态。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十分复杂的过程,恐怕难于考证,不可能再现,甚至于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不可能重复的过程!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6:3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10-3 23:57 编辑

      “胃主受纳”是胃的功能。这个功能是相对于“脾主运化”而设的!胃的功能不单单是主受纳而且具有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等等;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通过五行,胃才能够与心、肺、肝、肾发生关系。
    这些功能与联系,正好是阴阳五行学说的作用!没有脾胃相表里,脾主运化,运化什么?胃中的水谷精微怎么样到达全身各脏腑?请注意,不要和西医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直接对接!
        
             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就产生了“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这一大类荒诞不经的大笑话!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7:39:53 | 只看该作者
        人体是一个客观存在,只有一个结构与功能,但是,对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看法、认识却大不相同。
中医看到的是:藏象经络、精气神、气血津液;西医看到的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中医的藏象是五脏六腑及其之外在表现(象);西医的器官则是十大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中医的藏象经络等理论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使用的是取象比类的方法;西医的十大系统建立在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之上,使用的是形式逻辑与科学实验的方法。
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7:48:09 | 只看该作者
            
       转载《中西医融合观续》
           人类的一切知识无非是解决: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三个问题,理论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于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研究、建立理论的方法就是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理论的叙述方法或者表达方法则是从本质上说明表面现象;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医把理论的建立称之为:取象比类,把理论的运用、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之为:取类比象。
     取象比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取类比象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理论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分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经验可以解决是什么?怎么办?而不讨论为什么?;理论不仅要解决是什么?怎么办,而且着重解决为什么?为什么某些象属于这个类而不属于另外一个类?这一类事物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而不应该使用其他方法解决,为什么?具体到医学理论,一个病人出现的临床表现以及各种检查结果(象、状态的变量、现象)属于什么证?什么病理状态?为什么?应当使用什么方法治疗?治疗之后应当出现什么变化(象、状态变量、现象)?为什么?经验具有或然性,而理论具有比较高的必然性。经验往往属于个人,理论具有普适性,能够使更多的人比较容易掌握。
   由实践经验到理论、个别到一般、个性到共性、特殊性到普遍性、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临床表现包括各种检查到诊断、调查研究到调查结果、状态变量到状态判断均为取象比类。“取象”是一个实践过程,就是获取状态变量、取得证据的实践活动,即调查研究。“比类”就是概念的建立、推理、判断的过程,在医学领域内就是诊断过程以及诊断的建立,“状态变量”就是诊断标准。“取象比类”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某种理论对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即把感性认识纳入某种理论构架之中。例如:脉浮、头项强痛、恶风、发热、白细胞降低这一组临床表现(象),纳入中医的理论构架之中,诊断为:太阳表证;纳入西医的理论构架之中诊断为:感冒或者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纳入证态理论构架之中,诊断为:太阳表证-感冒证态。太阳表证、卫分证、阳明证、少阳证等等属于中医的“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前驱期、肺炎、胃肠炎等等属于西医的“类”;太阳表虚-感冒证态、太阳表实-感冒证态、卫分-感冒证态、阳明腑实-肠梗阻证态、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等等,属于中西医融合的“类”。取象比类是一个复杂、长期、反复验证的、客观实践过程,而不是简单、凭空想象得出的结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7:49:55 | 只看该作者
         转载自《中西医融合观续》


         理论的形成与理论的表述、讲述、教授、学习是反方向的过程,理论的形成是实践、经验到理论;理论的教授与学习是由理论到实践。由经验到理论是把经验归类、纳入某个理论系统,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反复实践,修正,建立医学理论;而理论的教授、学习则首先教授阴阳五行学说,再教授藏象经络理论,并且表述为: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建立藏象经络理论。任何理论的建立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关,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藏象理论之所以产生、完善于中国古代,而没有产生于欧洲古代,是因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顶峰;西医之所以发生与欧洲,是因为工业化首先发生并高度发展于欧洲。
4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8:00:51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3 14:06
以下这些够不?
五、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之根据
     1、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  2013-10-2      ...

        先生为什么不敢吧14条的全部内容打开,就是因为:
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就产生了“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这一大类荒诞不经的大笑话!

点评

那要比教授先生的“因为春天风多,故称风温”好得多,俺充其量只是一个民间中医,错了就改,不丢人。  发表于 2015-10-4 12:52
5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8:08:11 | 只看该作者
        反方的辩题令人不解,五行学说,行什么?行阴阳之气也,没有五行学说,阴阳怎行?五行,升降出入之谓也,肝通春木温和之气,故肝气升于左;肺通秋金宁静之气,故肺气降于右;心通夏火盛长之气,故心统三阳升之表;肾通寒水和顺之气,故肾治三阴藏于里;脾通湿土生化之气,故脾为输送后天精微之使,构成升降出人的五行规律。没有升降,就没有天地阴阳之气在人体的循环,气止则化绝。没有人体内外之气的出入交换,人体生化的机能就随之毁灭。总之,人体五行是阴阳二气在经络,脏腑,四肢,九窍,百骸之行,是中医生命之行。无五行则无阴阳,无阴阳五行则无升降出入,无升降出入则无中医。怎能妄言【无需五行学说】?除非不是中医。
        三阴三阳六经互为表里,分别由脏腑所主,故脏腑亦为表里。上论五行的机能是升降出入,肝胆同居,无胆阳之升发,肝气怎升?肾与膀胱为里表,无膀胱气化,肾水如何上升?心与小肠,肺与大肠,无肠之出,焉有心肺之入。《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十二官之相使,”“不得相失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使道闭塞而不通。”所以【五腑通畅】在于阴阳气化的作用,比如,肾主二便,肾虚,六腑能【“通”、“降”】吗?

        中医是整体辩证论,十二官不得相失是是整体辩证的要求,各腑的功能包含在整体之中。所以,反方辩题,【六腑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的立论是没有中医理论根据的,也是不符合中医临床实践的。
===============================================      
       这正是我方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完整链条,从正面反驳了仁海一方。太好了,可以在擂台上再次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6:58 , Processed in 0.0538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