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注】 ⑴上古天真论(篇):篇名含义见前文。 本篇论述生理常识的主要经文如下: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金栋按:经文有错简,已遵《素问绍识》改。即将丈夫“八八”放在“天癸竭”前。 关于天癸,历代注家解释如下: 《太素·卷第二·寿限》:“天癸,精气也。” 王冰注:“癸,谓壬癸,北方水干名也……所以谓之月事者。”“男女有阴阳之质不同,天癸则精血之形亦异。阴静海满而去血,阳动应合而泄精,二者通和,故能有子。《易·系辞》: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之谓也。” 《素问注证发微》:“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按:王冰谓‘天癸为月事’者,非。盖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称,今王注以女子之天癸为血,则男子之天癸亦为血耶?” 《素问吴注》:“癸,肾水也。是为男精女血,天真所降也,故曰天癸。” 《类经三卷·藏象类十三》注云:“天癸者,天一之气也……愚按:天癸之义,诸家俱即以‘精血’为解,然详玩本篇谓‘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写’,是皆天癸在先,而后精血继之,分明先至后至,各有其义,焉得谓天癸即精血、精血即天癸?本末混淆,殊失之矣。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干者支之阳,阳所以言气;癸者壬之偶,偶所以言阴。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此先贤命名之精而诸贤所未察者。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出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精气溢写,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阴气阴精,譬之云雨,云者阴精之气也,雨者阴气之精也,未有云雾不布而雨雪至者,亦未有云雾不浓而雨雪足者。然则精生于气,而天癸者,其即天一之气乎,可无疑矣。列子曰: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其斯之谓。” 张介宾《质疑录·论天癸非精血》:“天癸非精血明矣。” 《素问直解》:“天癸者,男精女血,天一所生之癸水也。” 高校教参《内经·第九章·养生学说》:“天癸是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作用的一种物质,它源于先天,充盛或曰成熟于后天。至,此处作充盛解。一曰成熟。” 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天癸’是人与生俱来,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的这么一种物质,它的作用发挥人就具备生殖能力,它枯竭了,没有了,人也就没有生育能力了,而这种物质是和肾气密切相关的。只有肾气旺了,它才开始发挥作用,所以叫做‘天癸’。天者先天,癸者水也。我们在讲十干的时候,说过壬癸属于水,甲乙属木,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天癸是天一之癸水,看来是和肾关系最为密切了。所以‘天癸’就是这样一种物质,在肾气旺盛的时候它发挥作用,它作用的发挥就表现在人的生殖能力上,所以曾经把它解释成是促生殖能力的物质。” 《中医大辞典》:“天癸:指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所必需的物质。它来源于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盈。” 《内经词典》:“天癸: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 洪钧按:就天癸命名而言,即天生之水,因为天一生水,肾属水,壬癸属水。其生理作用在于促进生殖。结合现代医学,宜解作促成男女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