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九宫八风》篇首图与洛书一致,二者是否有关?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5-5-2 15:0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5-2 15:08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2 09:48
读读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内经时代》及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等当代学者之著作,则会达到 ...


      金先生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最后一句是指中医治病技术伤寒杂病论,不是指内经。我并没有否认阴阳五行是内经的框架。
            

点评

治病的话,《伤寒杂病论》堪称经典著作,临床实用价值极高。  发表于 2015-5-3 08:46
42
发表于 2015-5-3 06:01:4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的目的不是比较中西医的高低,而是融合他们的优点,弥补他们的缺点。不要在他们的缺点上下功夫,抬死杠。 中医要补西医这一课,西医要补中医这一课。前提是要把中医理论完完整整、准准确确地继承下来。第一步就是要把秦汉时期的经典著作准确地用现代语言表述出来,不要急于与西医概念直接对接,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43
发表于 2015-5-3 06: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到《内经》那个时代,即战国、秦汉时期,读一读那个时代的著作,感受一下先哲们的思想境界,诸如《国语》、《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孟子》、《荀子》、《春秋左传》、《周礼》、《礼记》、《周易》、《尚书》、《吕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白虎通》、《史记》、《汉书》等诸子经史古籍后发现,赵先生一书中应有尽有。赵先生搜求诂训,博采群经,以求得《内经》一书之正解。赵先生做到了这一点,“即通过阴阳五行之学通释《内经》,并把《内经》放回产生阴阳五行的时代去,将和它有关的政治思想背景,及各种同时代的学术进行比较研究”。赵先生研究《内经》的最后见解,“《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内经》最高理论”,赵先生说:“阴阳五行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
=======================================
      回复:
    回到内经时代,再学习《内经》,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把《内经》准确地运用现代语言(不一定是现代医学语言)表述出来,也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必须有人毕一生之精力去完成,他们是垫脚石,是巨人的肩膀。
    这么做才是“回到内经时代”?1  按照时间顺序把《内经》前后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2  按照空间结构,把《内经》同时代的著作进行比较。

点评

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走下神坛的》说:“如果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与实用技术,学习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自然可以脱离开《内经》的原始文字;而如果想要明其源流、知其所以,则必需研读经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 08:50
赵先生说: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叙述了《内经》的主要内容,在大部分概念和理论上都比《内经》更全面、系统、准确。它避免了大量重复,统一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 08:49
赵先生说: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叙述了《内经》的主要内容,在大部分概念和理论上都比《内经》更全面、系统、准确。它避免了大量重复,...  发表于 2015-5-3 08:48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8:49:0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3 06:21
回到《内经》那个时代,即战国、秦汉时期,读一读那个时代的著作,感受一下先哲们的思想境界,诸如《 ...

赵先生说: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叙述了《内经》的主要内容,在大部分概念和理论上都比《内经》更全面、系统、准确。它避免了大量重复,统一了《内经》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适当补充了一些后世学说,因而使中医理论更完善。

点评

我不知道赵先生的具体情况,许多中医专家因为对于西医的了解不深,有时候过高估计了西医,对于现在的中医教材中引用的西医往往是过时的、甚至于是错误的。因为编写中医教材的主导者以及主笔者往往是以西...  发表于 2015-5-3 09:01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8:50:1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3 06:21
回到《内经》那个时代,即战国、秦汉时期,读一读那个时代的著作,感受一下先哲们的思想境界,诸如《 ...

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走下神坛的<黄帝内经>》说“如果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与实用技术,学习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自然可以脱离开《内经》的原始文字;而如果想要明其源流、知其所以,则必需研读经典。”

46
发表于 2015-5-3 09:05:0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3 08:50
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走下神坛的》说:“如果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与实用技术,学习的目的在于治疗 ...

廖育群先生这句认识是对《内经》的评价,应当说是正确的评价。
但廖先生此认识仅限于《内经》,不适用于《伤寒杂病论》。因为《伤寒杂病论》源于经方派的总结,而《内经》是医经派的产物。二者成书时间都是在东汉或之后。二者是两种没有直接传承的理论。伤寒论不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
47
发表于 2015-5-3 09:06:1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3 00:49
赵先生说: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 ...

       不知道赵先生的具体情况,许多中医专家因为对于西医的了解不深,有时候过高估计了西医,对于现在的中医教材中引用的西医知识往往是过时的、甚至于是错误的。因为编写中医教材的主导者以及主笔者往往是以西医以及西方形式逻辑为参考系,基本上是采用概念直接对接的方法编写的,错误在所难免甚至于是动手张口便错。
48
发表于 2015-5-3 09:09:2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3 08:49
赵先生说: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 ...

赵洪钧先生的认识是非常正确的。
赵洪钧先生做为一代中医史大家,纠正了以往中医史名家的结论。
廖育群先生是新一代中医史名家,继承了赵先生的研究,又有新的发现。二人乃中医史之脊梁也。
49
发表于 2015-5-3 09:11:14 | 只看该作者
         做一个普通中医,吃喝不愁,混个小康,不必要学习中医经典。
50
发表于 2015-5-3 09:15: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教材连内经和伤寒的毛都没有摸着,无论是采用了什么阳的方法论,还是具体的理论模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7:10 , Processed in 0.1849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