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醒: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量及副作用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5-1-25 19:40:23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25 19:28
不好说。
中医治病是个体化行为,没有人能弄出来个准确的范围,必须依靠现代药理学才有这个能力。
中药 ...

这个附子有毒应该是古人先发现的吧?再说了,中医不是讲辨证论治吗,是吧?至于动辄十几付、几十付药,应该不是古人发明的吧?

点评

说的是。  发表于 2015-1-27 16:22
42
发表于 2015-1-26 09:03:0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向g10101先生道歉!


(但是,加大必然要冒风险。至于加大到多少会中毒,不同的人反应是不一样的,目前所参照的唯一标准就是药典。我有以下看法,与溪流先生探讨。
      第一,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体现在对于药的耐受性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季节,对于同一药物的耐受性,也会大不相同。)
临床确实如此,很难掌握。有时要与病家家属协调好,先取得他们的,甚至要签订一个协议。
再者,临床大剂量应用附子是应该有指标的,有其证用其药。则病人能受应。必大寒之证用之,表现大抵有,脸色暗黑、或恍白,嘴唇暗紫,舌苔水滑甚或者紫蓝色。其脉搏你的手接触后会感觉寒气逼人。脉象迟甚。有的还表现冷汗淋漓.
43
发表于 2015-1-26 09:03:2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向g10101先生道歉!


(但是,加大必然要冒风险。至于加大到多少会中毒,不同的人反应是不一样的,目前所参照的唯一标准就是药典。我有以下看法,与溪流先生探讨。
      第一,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体现在对于药的耐受性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季节,对于同一药物的耐受性,也会大不相同。)
临床确实如此,很难掌握。有时要与病家家属协调好,先取得他们的,甚至要签订一个协议。
再者,临床大剂量应用附子是应该有指标的,有其证用其药。则病人能受应。必大寒之证用之,表现大抵有,脸色暗黑、或恍白,嘴唇暗紫,舌苔水滑甚或者紫蓝色。其脉搏你的手接触后会感觉寒气逼人。脉象迟甚。有的还表现冷汗淋漓.
44
发表于 2015-1-26 15:47:33 | 只看该作者
溪流 发表于 2015-1-26 09:03
首先向g10101先生道歉!

不客气,就事论事也许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因为大家都是平常人嘛,误会的事有时也是难免的。中医用药强调辨证论治,而现行药典是没有体现辨证论治的,这是它的不足之处,中医如果因为这个东西约束了自己畏首畏足,那就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了。我之所以强调辨证论治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用药安全,而且关系到用药疗效,说用药安全也好说用药疗效也罢,作为一个中医无论如何都不能撇开辨证论治泛泛而谈。言不尽意,点到为止。欢迎批评。

点评

用附子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附子是不是被制的合格,合格制作的附子,用量在50克以内没什么问题(我的经验也就到这个量上), 如果制作不合格,连20克也会出事,为什么呢,那是因为附子的制作过程中,药农加了大量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8 11:00
45
发表于 2015-1-26 22:4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5-1-26 22:49 编辑

讨论药物剂量,要考虑几个问题:

1,处方剂量和病人摄入量的关系。比如,丸散剂一般处方剂量就是摄入量,而汤剂就可能差别很大。
2,生药和炮制品的关系。,尤其是炮制品是否合格,炮制不及与太过,都有很大差别。
3,药物品种、产地、等级等等。

不考虑这些因素,各人的经验各有不同,很难取得一致看法。

举几个例子,某几年,药材市场有一种熟地,一公斤5元,同一市场同一商家,生地要价10元。蹊跷吧?
又如,那年的龙胆泻肝丸关木通导致肾中毒案。
还有,论坛里介绍某名老中医处方,全方总剂量860克,大家可以设想一下,病人摄入量是多少?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6:21:22 | 只看该作者
溪流 发表于 2015-1-26 09:03
首先向g10101先生道歉!

谢谢回复。溪流先生按指征用,是正确的选择。
但如今用附子,由于火神派的宣扬,已不完全是上述用法了。
火神派认为,阳虚之人十之八九,阴虚病人百不见一,所以,四川火神派传人卢先生强调,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人都用附子。这样的误导,就容易乱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6:24:5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26 22:48
讨论药物剂量,要考虑几个问题:

1,处方剂量和病人摄入量的关系。比如,丸散剂一般处方剂量就是摄入量 ...

论坛里介绍某名老中医处方,全方总剂量860克,大家可以设想一下,病人摄入量是多少?
————————————————————————————————
      方确实太大了。还有更奇的,有人用过30多味以上。
48
发表于 2015-1-28 09:0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5-1-28 01:08 编辑

(但如今用附子,由于火神派的宣扬,已不完全是上述用法了。
火神派认为,阳虚之人十之八九,阴虚病人百不见一,所以,四川火神派传人卢先生强调,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人都用附子。这样的误导,就容易乱了。)
火神派都“热入心包了”,它们的危害比反中医分子还大,歪曲和引中医发展于邪路,这是灭亡中医的另一条“捷径”!可惜中医的领导大多不懂中医,不能及时扭转这种偏颇,认不清这种危害,这是最悲剧的。

点评

不知溪流先生是中医还是西医?【热入心包】是厥阴病,乌梅丸里没附子?  发表于 2015-5-21 23:18
49
发表于 2015-1-28 11:00:3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5-1-26 15:47
不客气,就事论事也许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因为大家都是平常人嘛,误会的事有时也是难免的。中医用 ...

用附子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附子是不是被制的合格,合格制作的附子,用量在50克以内没什么问题(我的经验也就到这个量上), 如果制作不合格,连20克也会出事,为什么呢,那是因为附子的制作过程中,药农加了大量的胆巴水所造成的,胆巴水什么性质,性极阴寒,全然的逆转附子的大热,因此服用这种附子竟然有,血压变低,心跳变慢,浑身冰凉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买附子非常的小心翼翼,不是正规的大药店,大公司的绝对不会去买,而且还要尝味,苦涩的一定是伪品。 

至于说合格的附子,用量大而出事的,那就是医师的水平,辩证不准所导致,不是什么体质问题,因为体质也寓于在中医的辨证中。 
50
发表于 2015-1-28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28 11:00
用附子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附子是不是被制的合格,合格制作的附子,用量在50克以内没什么问题(我的经验也 ...

附子有毒,世人皆知,如果单纯以毒性论,就是1克也嫌多了。然而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辨证论治1克恐怕就太少了。所以,像附子这样的毒药用量主要还是要看临床医生的辨证论治。生附子的毒性是确定的,而熟附子的毒性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主张药典中附子用量应该以生附子计。作为一个临床中医如果怕担责任的话,附子这个东西我看最好还是别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0:40 , Processed in 0.1487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