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netcore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各位教授商量: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9-8 08:50:16 | 只看该作者
(二)   (llyyjj:这一节是介绍中医理论形成史,括号里的小编号是我加的。)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皋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的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文化学术流振.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与交流,学术上呈现出“诸子百家”的繁荣景象:通过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交流与交融,出现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局面,从而奠定子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科学、社会历史基础,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它广泛地吸收、移植、渗透和交融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先进成就,诸如哲学、数学、化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声学、物候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
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科学理论是科学抽象白6结果。科学抽象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形成科学概念和范畴,去揭示其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人们运用理性思维方法,对所获得到的感性经验材料加工、整理,从而概括或抽象出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实践是中华民族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逻辑结构的起点。古代中国。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经过思维而形成概念、判断,逐步上升为医学理论。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第一个重要的本质精神。
中国从公元前21世纪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发展:如早在西周,医学家就提出了发病和药物治病等理论。在春秋时代,秦国医和又提出了六气致病的学说,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科学理论的确立,无不通过长期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的认识中得出正确的理论,中医学也是通过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例如脏象学说就是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反复的医疗实践和解剖实验而形成的,他如诊断、证候、治则、方药功效的确立等无不皆然。由此可见,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实践作为坚实的基础.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
(四)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给后世医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点评

谢谢先生,辛苦了!  发表于 2014-9-8 09:25
42
发表于 2014-9-8 09:15:33 | 只看该作者
     【 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
===============================================
     回复:
   本论坛中绝大多数人认为:阴阳五行学说不存在,阴阳、五行是两个学说,五行学说是错误的,应当抛弃。
    怎么处理呀!
43
发表于 2014-9-8 09:23:59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给后世医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
      回复:
    《黄帝内经》、《伤寒论》,这两本书本论坛中有几个认真读过?我是读过《伤寒论》,我不敢说我吃透了其中的精髓。《黄帝内经》只能说我看过,不敢说认真看过。
     现在的中医教材是不是真正继承了两本书的精神实质?

     请大家批评指正。

点评

按现在教学大纲,《内经》是选读,我认为,《中基》里面把需要宣读的部分都包含进去了,读者有不同理解,正是适合我们这里讨论的。古代医家学习《内经》大部分是选修的形式,故节选本流行较多。 《伤寒论》一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8 15:28
44
发表于 2014-9-8 10:0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8 10:16 编辑


         张锡纯在一复信中不同意讲经典,认为取道太远,十年难以行医救人。
      他说:“所可虑者,教员讲衍,无善本讲义可尊,不得不仍取《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书为讲义。然如此以教学生,取径太远,非阐十年之功于此等书,不能卒业,即使能卒业矣,果能得心皆应手乎。是以弟在医院中教导学生,不敢徒慕高远,惟授以拙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俾其自阅,于难领略处也间为讲解。其中160余方,需以三年之久,大抵学生能历睹弟用诸方以治愈诸证,是以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此非谓《内经》、《难经》诸书可废也,因古籍紧要之处,已粗收罗于拙著之中而便于领会也。我兄医界国手,负时重望,当广搜群籍撷其精,参以西学择其粹,独出见解,发古人所未发,补中西医所未备,撰为医学新讲义,以教导生徒,诚于古之慧业也,济世之仁术也,岂不美哉。”


       据个人看法,现用中医教材内容,虽有不足之处,但远远强过经典。因为这些教材不仅取自经典,而且增加了历代医家的创新内容,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整理,其系统性、完整性、易懂性都远非经典可比,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目前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之所以毕业时不会看病,原因不在教材,而是在于没有教会学生看病的实践方法,学生太多,实习点太少,学生得不到名师指点,缺乏实习的机会。毕业后只能在工作岗位上去实践,这才是中医毕业生不会看病的原因。
       我个人临床治病的经验体会,都是来自中医教材上的处方,再参考西医理论,疗效很好。如果给中医院校的学生以跟名师学习的机会,要比单纯学经典、师带徒的学生强得多,因为这些学生的知识底蕴丰厚,是师带徒所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综合地、辨证地看问题。
       除中医教材外,经方的传承不可忽视。所谓经方,目前多以古方新用。黄煌教授的传承方法非常好。
45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4:17:5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9-7 21:03
先看这一段: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太繁琐了,能把外国人和小学生看睡着了。

还得精简。

点评

这一章,实际是《中国医学史》的一部分,我以前学的医史课就这些内容,或许是现在没有单独的医史课了? 大家看如何简练?再请先生指出文中不适合的部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8 15:22
46
发表于 2014-9-8 15:22:52 | 只看该作者
netcore11 发表于 2014-9-8 14:17
太繁琐了,能把外国人和小学生看睡着了。

还得精简。

这一章,实际是《中国医学史》的一部分,我以前学的医史课就这些内容,或许是现在没有单独的医史课了?

大家看如何简练?再请先生指出文中不适合的部分。
47
发表于 2014-9-8 15:28:2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8 09:23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医学 ...

按现在教学大纲,《内经》是选读,我认为,《中基》里面把需要宣读的部分都包含进去了,读者有不同理解,正是适合我们这里讨论的。古代医家学习《内经》大部分是选修的形式,故节选本流行较多。

《伤寒论》一般也是选读,不过是没有选平脉、辨脉等内容,六经病证治内容基本都有。
48
发表于 2014-9-8 15:31:0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8 09:15
【 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 ...

走你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点评

先生,这里的路我就不能走吗?!真理是网络,我不让谁说话了。  发表于 2014-9-8 15:44
49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5:37:0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对不同观点暂时放一放,都来讨论编书。
50
发表于 2014-9-8 16:11:3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这里的路我就不能走吗?!真理是网络,我不让谁说话了。
-----------------------------
说你呢,——走你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4-9-8 16: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05:56 , Processed in 0.0566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