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8】答问“疟” 资料
齐侯疥,遂痁,痁,疟疾。○疥,旧音戒,梁元帝音该,依字则当作痎。《说文》云,两日一发之疟也。痎音皆,后学之徒佥以戒字为误。案传例因事曰遂,若痎巳是疟疾,何为复言遂痁乎?痁,失廉反。
[疏]“齐侯疥遂痁”。○正义曰:后魏之世,尝使李绘聘梁。梁人袁狎与绘言及《春秋》说此事云,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疒尔>患积久,以小致大,非疥也。狎之所言,梁王之说也。案《说文》疥,搔也。疟,热寒休作。痁有热疟。痎,二日一发疟。今人疟有二日一发,亦有频日发者,俗人仍呼二日一发。久不差者为痎疟,则梁王之言信而有征也。是齐侯之疟,初二日一发。后遂频日热发,故曰疥遂痁。以此久不差,故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齐也。若其不然,疥搔小患,与疟不类,何云疥遂痁乎?徐仙民音作疥,是先儒旧说皆为疥遂痁,初疥后疟耳。今定本亦作疥。
-----------------------------------------------《春秋左传疏》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4月21日 08:47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28】答问“疟” 资料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及七年制教材)
第八章 孢子虫
孢子虫属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的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a),均营寄生生活。生活史较复杂,具有无性的裂体增殖和有性的配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这两种生殖方式可以在一个宿主或分别在两个不同宿主体内完成。危害人体较严重的有疟原虫(Plasmodium)、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和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is carinii);还有少数肉孢子虫(Sarcocystis)和等孢球虫(Isospora)寄生人体的报道。
第一节 疟原虫
疟原虫是人体疟疾(malaria)的病原体,属于真球虫目(Eucoccidiida)疟原虫科(Plasmodidae)。
疟原虫特异性地分别寄生于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Grassi and Felletti,1890) Labbe,1899]、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Welch,1897) Schaudinn,1902]、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Laveran,1881) Grassi and Felletti,1890]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Stephens,1922],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均专性寄生于人体,三日疟原虫可感染人及非洲猿类。此外,巴西疟原虫可能是引起拉丁美洲的多种猴三日疟虫种的起源。另外几种猴疟原虫也可偶尔感染人体,但非常罕见。例如作为动物源寄生虫病的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和吼猴疟原虫(Plasmodium simium)、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许氏疟原虫(Plasmodium schwetzi)、猪尾猴疟原虫(Plasmodium inui)及其肖氏种(Plasmodium shortti)。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少见,卵形疟原虫罕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病例。
疟疾是一类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前1401~1122年间在我国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疟”的字体。周代时期的《周礼》,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明代的《痎疟论》和《瘴疟指南》等书对于疟疾的症状、流行和治疗分别进行了阐述。
古时以为疟疾是由恶浊之气所引起,此点中外不谋而合。真正引起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直到1880年由法国学者Laveran在恶性疟病人血液中发现。是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因此,他获得诺贝尔奖金。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1845~1922)曾任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军医,后在巴黎Val de Grace医院任军事卫生学教授,1896年退役,在巴黎的巴斯德研究院继续从事他的研究。1880年11月6日,在他任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陆军医院少校军医时,检查一名重症间歇热病青年士兵的血涂片,他用显微镜观察到红细胞边缘有含色素颗粒、呈圆形或新月形的小体;并有一些活动的丝状体干扰其它细胞。他立刻想到这些丝状体和圆形小体可能即是疾病的病原体。他是用放大约400倍的干镜头显微镜,所看到的是在盖玻片下未染色的新鲜血液内的虫体。
Marchiafava与Celli在1882~1884年间以及Golgi在1885-1886年间也相继分别在他们自己的病人血液中查见疟原虫,并进一步观察了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过程(即裂体增殖)中的各个时期以及疟原虫内的疟色素(malaria pigment)。Golgi则进一步观察到三日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在形态上的区别。1884年,Gerhardt经注射疟疾病人的血液而使健康人获得感染,并在受血者体内查到这种寄生虫。1892年,Marchiafava和Bignami发现恶性疟原虫。1922年,Stephens鉴定和描述了卵形疟原虫。
疟疾的传播媒介,直至1897年,在印度工作的英国军医 Ross最终阐明了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生活周期及通过叮咬进行传播,从而解决了这一基础的科学问题。并因而获诺贝尔奖。
Ronald Ross(1857~1932)于1892年起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担任军医,1899年离开印度后任利物浦热带医学院热带医学教授。后在伦敦创建ROOS研究院,任热带医学顾问,1902年获诺贝尔奖金。1894年,Ross作为一名年轻的军官,受到Manson的鼓励在印度研究疟原虫的传播方式。他克服了许多技术和行政上的困难,终于在1897年8月在吸过有“新月体”的病人血的按蚊体内观察到卵囊。并于1898年在加尔各答用致倦库蚊传播鸟疟残疟原虫(P.relictum)成功,在几个月内连续观察到蚊虫体内疟原虫的所有发育期。
但是,当时却还不能解释:为什么被携带有疟原虫子孢子的按蚊叮咬后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在血液中查见疟原虫?为何由输入含有疟原虫血液所引起的疟疾远较由按蚊叮咬所引起的疟疾易于根治?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分别在鸟(Raffaele等,1934)和猴(Shortt,Garnham等,1948)发现在疟原虫的生活史中除蚊体内孢子增殖与另一宿主的红细胞内裂体增殖之外,还有组织细胞内裂体增殖的一个时期,也就是红细胞外期。之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Shortt等,1949,1951)、卵形疟原虫(Garnham,Bray 等1954)和三日疟原虫(Bray,1960)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也相继被证实。
1977年,Lysenko等发现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发育速度不同,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Krofoski等(1980,1982,1986)的研究,也证实了在受累猴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灵长类动物肝细胞内存在休眠子。
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人体疟原虫生活史始获得基本阐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