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5-4 19:08: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not to prove,just to illuminate and to suggest.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0:57:1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如果先生们对于中医不甚了了,那么启发与建议或者诠释的是先生们自己认识的中医!而并非真正的中医!
    一个博士,一个美国人,一个教授,如此对待学术,对待中医,可见严格的科学素养为何物了?!不过先生还是实事求是的承认,先生们所做的一切科学研究提供的只是可能而已!
    我的题目:【《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没有错误。
43
发表于 2009-5-4 22:32:1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中医博士要么就去看病去实践,要么就去喂小白鼠让小白鼠点头,千万不要去研究营卫什么的,还写什么《求索》,没有用啊,那个承认你。中医的悲哀啊。你看人家西医博士,拿得出东西来呀。
44
发表于 2009-5-9 10:52:4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4/29 07:16pm 发表的内容:
我在省城书店见到《祛魅与返魅》这本书了!
我在成都的书店也见到《祛魅与返魅》这本书了。过几天去问,就说没有了,可见《祛魅与返魅》这本书还是受关注的。
45
发表于 2009-5-9 10:59: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5/04 09:33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
    四川大学 陈雨思
  周东浩博士希望我为他的著作《中医求索》一书写个序言,我很踌躇,因为我搞的是复杂系统研究,不是学医的,为一本医学著作写序恐怕不大合适。不过,为了研究复杂系统,我一直都在学习中西医学理论,关注中医现代化研究,并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因此,在中医现代化出现困惑的今天,从复杂性研究的角度,来谈一谈学习这本书的体会,这对沟通各个方面的意见,寻找解决中医现代化困惑的办法,也许会有一些益处吧。
===========================================================================
   先生的做法一点益处都没有,死路一条!
   因为先生的出发点,潜意识是错误的!先生把中医作为未知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系统论作为指导,去研究中医是否正确,或者哪些是正确?先生们根本不知道中医的知识范畴,西医的知识范围远远超出了系统论以及所谓的复杂系统!甚至于有人说:医学与科学是并列的!医学只不过使用了一些科学方法与理论,解决医学中的一些问题而已,医学还使用了其他非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切学科都要在医学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医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是最古老的知识。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生老病死、接生技术、男女交媾生儿育女的医学知识。学习中医,学西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系统论、复杂系统的研究必须符合已知的中医以及医学事实!而不是相反!
   用西医诠释中医也是一样,西医解释不了的中医客观事实,首先看看是不是西医错误了,或者西医暂时还不能解释!
先生等急了吧!很抱歉,最近忙得晕头转向,没能上网。现在起,我将逐步回答先生的问题。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10:0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陈雨思2009/05/09 10:52am 发表的内容:
我在成都的书店也见到《祛魅与返魅》这本书了。过几天去问,就说没有了,可见《祛魅与返魅》这本书还是受关注的。
     先生是教授,是搞学术的。畅销书可以被关注,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提出的问题先生理屈词穷,先生提出的问题我对答如流,先生们哑口无言。
     我也关注先生的书和跋,我关心的结果已经与先生们交流了。我想,我一个普通的网民尚且如此,比我高明者不知如何评价呢!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14: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陈雨思2009/05/09 10:59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等急了吧!很抱歉,最近忙得晕头转向,没能上网。现在起,我将逐步回答先生的问题。
聆听教诲。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0:24: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中西医融合观>已经完全解决了融合的思路及方法问题,已经把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融合为<外感染热病证态学>,实现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这是一个成功的突破口.
49
发表于 2009-5-11 13:27: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这个贴子最后由陈雨思在 2009/05/11 01:28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学、西医学、系统学之间论争的八个基本问题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在“《中医求索》跋—仅只是可能而已!”中,提出了中医、西医、系统科学争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八个问题,现在贴出,供大家讨论参考。也请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就他的下述观点加以确认,以便大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1什么是科学?
中西医融合观说:科学、系统论是工具,如同电脑是工具一样,是被使用的,是仆人,怎么能够用仆人为指导,指导主人呢?!
中西医融合观:声明一下,我不反对科学,但是我认为科学有他的适用范围,特别是自然科学。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不是迷信,不要迷信他。离开他的适用范围,他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科学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就拿来使用,当他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是,就把它放到垃圾箱内,需要的时候,再捡起来!世界上所有 的科学家、政治家、商家、经济学家、军事家、艺术家、哲学家都是这样!
2医学是不是科学?
中西医融合观说:医学迄今没有脱离经验阶段,从这一点上说,医学(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还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医学根本不属于是自然科学。无论用什么科学研究中医,注定是徒劳的!20年的事实还不能教训你们吗!?
3医学是否是与科学是并列的?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们根本不知道中医的知识范畴,西医的知识范围远远超出了系统论以及所谓的复杂系统!甚至于有人说:医学与科学是并列的!医学只不过使用了一些科学方法与理论,解决医学中的一些问题而已,医学还使用了其他非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切学科都要在医学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医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是最古老的知识。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生老病死、接生技术、男女交媾生儿育女的医学知识。
   
  4是医学指导系统学,还是系统学指导医学?
中西医融合观:学习中医,学西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系统论、复杂系统的研究必须符合已知的中医以及医学事实!而不是相反!
   用西医诠释中医也是一样,西医解释不了的中医客观事实,首先看看是不是西医错误了,或者西医暂时还不能解释!
5怎样评价近20年来的中医现代化研究?
中西医融合观说:近20年来,医学界应用系统科学各学科理论来对中医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不仅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使原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给中医的发展添乱来了!”
6中医现代化研究是否需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
   中西医融合观说:问题出在“中医现代化研究只能是 ‘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错误就在于:“以系统观念为指导”。
7怎样认识人体的复杂性?
中西医融合观:中医,西医都面对同一病人。病人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只有一个,而对于其认识中西医的是根本不同的。
中西医融合观:“西医认为人体正常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状态是“阴平阳秘”状态。”是对于同一个客观真实存在的正常人体的不同认识。是认识上的不同,而“客观真实存在的正常人体”则是同一的!运用系统论这个参考系认识正常人体,得出的结论是:动态平衡状态;运用阴阳学说这个参考系认识正常人体,得出的结论是:阴平阳秘。
8中西医是否具有不可通约性?
中西医融合观:采用不同的参考系研究同一事物会得出事物的不同性质与属性,用物理学-力学方法研究人体,就得出人体是一部机器,揭示了人体的机械属性;用化学方法研究人体,就得出人体是一个化学工厂,揭示了人体的化学属性;以细胞为参考系研究人体,人体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器官及系统,与动物相同,揭示了人体的生物学属性;以人种学为参考系,人类可以分为不同的人种;以阶级为参考系,人群可以分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揭示了人的阶级属性……,一个人体可以具备无数个属性或性质,这些属性与性质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过程(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人的社会属性对疾病的影响,以往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对于疾病的认识深入了,充分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健康”,采用了不同于生物医学的参考系,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终于得到承认。参考系的转换引发了医学革命,产生了新的科学范式,按照托马斯•库恩的理论,革命前后的科学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近代西医“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具有不可通约性。同理,中西医也具有不可通约性。
中西医融合观:转换参考系是一种很重要的物理方法,一个物体的运动在不同参考系中观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就有不同的描述。在每一个物理问题中都有一个最佳参考系的选择,它可使研究对象的规律描述得最简洁,使一个表面上看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得到简化的处理。参考系选择不正确,可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有物体都有“同样的权利”、“同样的资格”被看作是“静止的”。因此,把一个运动相对某个参考系的描述(例如西医)按照一定的关系变换为相对另个参考系的描述(例如中医)是完全可行的。在医学中也是这样,正确选择参考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骨折,在治疗时以机械力学模式为参考系,把骨折的断端看作是木头的断端,使用机械的方法将骨折固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解释关节运动时,把人的四肢当作为一部机器,运用力学原理解释关节运动是最简单、最正确的方法,这时我们无法使用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释关节的运动。治疗血吸虫病病人,使用化学药物,采用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发动群众消灭钉螺,改善环境,消灭疫源地,治疗病人消灭传染源,从根本上消灭血吸虫病,只有以社会医学模式为参考系才能达到目的。同样治疗SARS病人是医生的任务,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就够了,但是要组织治疗大批患者,防止疫情扩展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则远远不够。治疗、预防神经精神障碍应当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如此等等。参考系选择不正确,不利于解决问题,例如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理论最终失败。所以不同的参考系,不同的医学模式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能互相替代,处于低级的古老的模式(科学范式)不能被消灭或消失,只能被改善,被扬弃,被包容,被涵盖。正如人体保留着亿万年进化过程中各阶段动物的基本功能一样,如果因为爬行动物低级把人体内爬行动物的功能与结构“消灭”,人体还能存活吗!以新陈代谢与基因遗传为参考系,人类与其他动植物一样属于生物界;以能否自主运动及主动摄取食物为参考系,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属于动物门;以卵生还是胎生为参考系,人不属于爬行动物而属于哺乳动物。参考系不同人的属性也不同,解决人的不同属性的问题,要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解决人的社会属性的问题要使用社会学的方法,不能用医学的方法。解决人的社会医学的问题时,要以社会医学为参考系,在社会医学的范式内解决。


文字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6:42: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谢谢先生的认真。
    首先确认,以上是我的原话。我是负责任的。
    声明一下:以上的话是针对“中医求索”--跋只是可能而已,发表的论述,因为具有针对性,不能代表我对于系统论、中西医关系的全部、整体认识。例如中西医具有可不通约性,我的完整观点是: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统一论。这个观点在2008年出版的《中西医融合观》书中研究阐述清楚了。
    建议:我们最好不要讨论诸如:科学的定义、医学的定义、疾病的定义、现代化的定义之类。论坛上这种争论太多了,没有结果,浪费时间。我相信先生也拿不出什么新花样,重复一下西方的定义而已。
    我们集中讨论:中医求索及其跋是不是告诉读者的:仅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诸如:营卫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间可能有关系,而不是具有必然关系!系统论与中医营卫之间可能有关系,而不是具有必然的联系!营卫倾移模型有一点系统论的味道,而他根本不具备系统论模型的特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17:27 , Processed in 0.12090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