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玄隐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3-7-5 13:35:2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咱也来凑个热闹。
研究《伤寒》当于字字见精神,当于无字处味滋味。
此条脉症:不用“汗出”而多一“自”字则大有文章,这个自汗出,不是现在中医所说的“自汗”。而是不由自主的“汗出”。再有“微恶寒”的“微”字更是说明表证之轻。而整个脉症重点说明阴液的丢失。汗出,小便数,心烦和脚挛急。所以用“反”字来说明此处辩证出现偏差,又用“攻”字来加强语气。此处当是阴不足,阳气固涩亦不足。故用“攻其表”。
从实践来看,桂枝的固表作用也不是很强,有许多患者表虚不固,用桂枝又往往易生气上火,而发奔豚,不若黄芪,效显药轻。
42
 楼主| 发表于 2003-7-6 00:03:0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太好了!没想到在下诚心求教,引来这么多参与者。不管有无最终定论,也让大家从各个角度来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我也是回头来学,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让各位见笑了!
43
发表于 2003-7-6 12:22:0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友谊第一,学术第一!
44
 楼主| 发表于 2003-7-15 20:51:3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玄隐子在 2003/10/25 08:12pm 第 1 次编辑]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胡希恕注解:
脉浮、自汗出、心烦、微恶寒,虽形似桂枝汤证,但无热而恶寒,则病已有从阳入阴之象,尤其小便数为胃虚不能以制水。脚挛急为津少不足以养筋。若反与桂枝汤攻表以发汗则益虚津液,故四肢厥而咽中干,激动里饮更必烦躁而吐逆,因与甘草干姜汤温中逐饮,以治烦逆。以复其阳者,谓振兴其胃气,以复津液也。若厥愈足温,而脚挛急不已,再与芍药甘草汤缓其拘挛,其脚即伸。若由于津液亡失,胃中不和而谵语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微和胃气。假如重发汗或复加烧针,迫使大汗出,必致虚极的阳虚寒重证,虽亦必四肢厥逆,但非本方所能治了,当须四逆汤主之。
桂枝汤先生提出可否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来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而学海无涯则出方桂枝加附子汤,江满月圆提出可以甘草为主立方,于是再思,结合胡老之注,有以下愚见:
似可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为主方,然可再作微调如次。
一者,增甘草量,从本病后之误治之救方来看,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及四逆汤均含甘草,似可看作是甘草汤的加味,此中似有深意,当是以胃气为本,取甘草之补虚安中之意,胡老亦言小便数为胃虚不能以制水,后又说:以复其阳者,谓振兴其胃气,以复津液也。
二者,芍药可养液,合甘草有柔肝缓急之用。
三者,微恶寒一句,比之桂枝加附子汤句,恶寒当为轻,若纯属阳虚,则其恶寒当不为轻也,如此则当仍有表寒也,以是,则可少入桂枝,量小于芍药,取解表不伤正意。
四者,方中可加茯苓,因胡老言,激动里饮更必烦躁而吐逆,综合上下文,胃虚无以制水,而生里饮,饮逆上冲,则见心烦,故加茯苓者,一可安神,二可化饮,且合少许桂枝,更可下气化饮。
以上愚见,不知当否,请高明指正。
45
发表于 2003-10-21 10:53:2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1,2,3,4,5,6,7,
1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2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3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4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5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6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7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46
发表于 2003-10-21 15:26:5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6、7
两个“若”如何如何,是并列的关系:轻则芍药甘草汤;重则调胃承气汤。皆釜底抽薪,不敢破阳(前面刚刚复其阳)。
47
发表于 2003-11-23 21:41:1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看到大家的发言收益非浅,总版主的意见---争鸣只是手段,提高才是目的.在此我也给大家提供一个问题,如下:
诊脉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其提高的方法有哪些?有人强调思考,有人强调意会,有人强调言传,哪个重要,敬请各位先知给予指导,本人感激不尽.
48
发表于 2003-11-24 08:46:3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甘草甘温   调和诸药   生则泻火  炙则温中         
49
发表于 2003-12-10 14:49:3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我是同意玄隐兄的。大长学问。
50
发表于 2003-12-24 13:15:3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谁能解在下之疑?

小生初入道!看过各位前辈的论坛言语,真是收益非浅!往后望前辈们多给小生点教导,小生感激不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7 16:19 , Processed in 0.04674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