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溪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2-27 08:29: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下面引用由fans2009/02/26 06:18pm 发表的内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谁 能破解中医气血经络理论,谁就是未来中西医学发展的超级人物。----2009年2月26日
这句话,十年或二十年后可以验证。
先生應該是相關科研資料看得太少
42
发表于 2009-2-27 20:3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2/26 11:00pm 发表的内容:
嘿嘿,你的皮已经被扒掉了。
呵呵,扒了一阵我才发现你根本没有皮啊。
[Maiweb_leobbs2]
43
发表于 2009-2-28 12:46: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不瞒逸湘先生,本人对现代的资料确实了解不多,目前对经络的解说,可说是五花八门,本人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和内经的内容相对照。
先生的观点: 血管是被經絡控制的對象。 本人是赞同的。但并不能否认经络即是血脉。这是古人的原意。一个正确观点如果引伸过远,就容易误入歧途。至于 王唯工博士气的乐章一书,本人没缘读到,故无可评道。先生大力推介,想必有值得称道之处。
44
发表于 2009-3-2 10:43: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下面引用由fans2009/02/28 00:46pm 发表的内容: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不瞒逸湘先生,本人对现代的资料确实了解不多,目前对经络的解说,可说是五花八门,本人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和内经的内容相对照。
先生的观点: 血管是被經絡控制的對象。 本人是赞同的 ...
建議您去看一下王博士的書
王博士的書與中醫經典
有著良好的聯繫
本論壇在本書簡體版發行前就有不少人看過
而簡體版發行也有兩年了吧!
45
发表于 2009-3-3 15:09: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经络是气之运行路线,气在即在,气去即消。
经络不是气血运行的管道,若是,那么这个管道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经络不是气血运行的动力,动力是气。
经络不是血管。血也不是现代科学单纯的血液。
46
发表于 2009-3-3 17:2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论经络是使道
经络是什么?经络是我们中医特有的概念,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们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脉、孙脉等。经过半个多世纪针灸界专家、同行不懈努力研究,基本达成共识,经络是人体内传输生命物质、生命能量和生命信息、遍布全身内外上下的网络系统、是客观存的;尽管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产生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至今还没弄清楚经络的物质基础究竟是什么?
其实,早在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十二条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而:“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这是对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是人体脏腑器官之间的联络系统,是传递信息、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网络系统。。“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黄帝内经》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这说明心主神明能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使道”——经络把信息传递至全身,从而及时、淮确地由心神对有关的生命活动加以调整、协调、使人体能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稳定而又序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经络就是——使道,尤其是对脏腑的联络。因为在该论中黄帝问岐伯“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而十二脏相使,就是指六脏六腑相互联系、互为使用。因为只有通过使道即经络的联络,它们才可能在生理上相互合作、相互别约;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我们的祖先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马王堆《帛书.脉法》指出:“用砭启脉必如式,痈肿有脓”,这个“启”字为开启之意,现代用语有发现之意。就是说,施砭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现了经脉,进而又说:“气 一上,一下,当郄与肘之脉而砭之”,凡指逆气向上或向下降的交替出现时,在肘下郗穴 或肘上之经脉施砭治疗逆气症候,再次为“以砭启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医案记录最早有《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曰:“上古医有俞跗,……用砭石……一拨见病之出应,因五脏之输。”即治疗脏腑疾病,用砭石一拨,激发出线状感知,可达到五脏之输穴(王冰注*五脏之原穴),再一次证实砭石治疗过程中发现了经脉。
而在《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一书中记载患牙齿痛、肩部疾病和耳部疾病用砭石或用灸治过程中发现线状感知传导,之后,反复在经线上施砭或灸的医疗实践取得较好疗效, 故被命名为齿脉、肩脉和耳脉,这与《灵枢*经脉》篇手三阳经脉循行路线基本相符,为“以砭启脉”及经脉源于灸法,提供了进一步有力的证据。
古人在长期的针灸诊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人体上下联系的规律;并认为这种联系是通过血脉,以最简单的直线联系实现的,从而产生了早期的经脉学说以解释人体上下所存在的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后来古人通过对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推测出人体的气血运行是循环的。这种认识在《内经》中反映得很清楚。例如“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灵枢•痈疽》)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素问•举痛论》)为了使经脉流注如环无端,原先的自下而上向心性流注的经脉中就必须有一半是离心性流注。同时基于“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的认识,古人又将每一经脉都与特定的脏腑相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内外相连,上下相贯的复杂的经络系统。
从已出土的历史文献来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 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区域、与脏腑的联系以及经脉之间的联系均校粗陋,且缺手厥阴心包经,尚未名明确“阴经属于脏络于腑、阳经属于腑络于脏”的相互关系。由此说明,当时的十二经系统尚不完善;十二经还差一经。并且,到《内经》成书的时期,才逐渐完善了十二经的系统内容。我们还可以从《难经》中,曾论及十二经缺一经的情况,说:“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面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o”这说明,手厥阴心包经及其相关内容是后来补入的。古代医家将“心主”看成是一脏并与十二经相配,是因为五脏六腑不能与十二条经相对应。显然,这可能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系统方法。这种史实可以说明,要想在人体上找到手厥阴心包经的解剖实体,好像是不可能的,即便在现今医学高度发展,也一直没有找到。但根据1993年我国科学家研究心包经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某个穴位)参与人体心脏功能调节的。由此可知《内经》所指的经络中主要是经即感传线,经络图上经线是由生理上的感传线决定的,而不是由解剖形态决定的,更不是古人凭空杜撰出来的。
《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即“奇经八脉”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络系统中的经别、奇经和络脉都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彼此互相配合发挥柞用。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是:
1.各条经脉的分布部位都有一定的规律;
2.每条经脉都有内属脏腑,与外络肢节两个部分;
3.每条经脉隶属于一个内脏,在脏与腑之间有表(腑)、里(脏)相互属、络的关系;
4.每条经脉在经气发生病理变化时都有其特殊的证候群表 ;
5.各条经脉在体表都有腧穴的分布。十二经脉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处理各种疾病,调整机体虚实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医学中的整体观点和辨证施治的方法,就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紧密结合而形成的。
例如; 每一条经脉都与脏腑相通,并构成“属”“络”关系。每一条阴经属脏,每一条阳经属腑。阴经与阳经之间,脏与腑,之间构成表里关系,如手太阴肺经(阴经)属肺(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 (阳经)属大肠(腑)络肺,脏腑之间即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在体外分布的位置上,表里经亦是相对的,并有络脉相互沟。十二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往来循环,构成人体主要经络。,过去,对于营卫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一般认为仅是按照上述的经脉分布路线次序走向。一经接连一经地循环流注,周而复始地运行于全身。实际上,这仅是古代医家关于经脉循行理论的一种叙述 。所谓经络 ,就其概念的基本性质而言,与阴阳和表里是同一性质的概念,都属于论理工具和方法论性质概念,而不是人体内生成的东西:若将医学的奠基性经典医著综合起来,有大量的史实可以充分说这一点。尤其是到了公元1341年元代针灸大家滑伯仁根据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撰写了"十四经发挥"。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中医学以经络学说作为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是通过若干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核之一。它指导临床各科以及中药应用,特别是针灸学。为什么对针灸学更加侧重呢?因为十四经循行路线上都分布独自的“输穴”(穴道),经,穴,病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哪一经有病就用那一经穴道治疗,哪一经穴道就冶那条经的病症(也可用于诊断学)。经过反复实践,临床用后有实用价值,故而形成一种理论,称为经络学说。那么,经络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指出经络是使道  。



-=-=-=-=- 以下内容由 郭祖荣2009年06月01日 03:55pm 时添加 -=-=-=-=-
有人把它比着“飞机的航线”真太形象不过了!因为当飞机的每个航班都有规定的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而且还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以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证飞行安全。但当飞机过后,还是一片天空,我们根本看不见什么航线。经络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从经络感传、循经皮丘带、循经疼痛等经络现象的存在,以及声、光、电等也可以证实其存在。但至少我们目前还不能用解剖刀和显微镜,哪怕是CT、核磁共振都无法找到经络究竟是什么?
47
发表于 2009-3-4 03:5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ADMINOPE=南京陈斌|fans|威望由 1 增加至 2|积极参与学术交流。|1242167182]王唯工博士的书暂且难到手,容后再读,多些逸湘先生。

舍开血脉,去找使道?
使道是什么?经络。
经络是什么?使道。
勿怪本人直言,郭先生难以使人信服。
血与气相依,血会走什么道?气能走什么道?抛开各种理论,用自己的直觉良知判断,就很容易得出结论。灵枢有描述经络的循行,但其它各篇论穴位,并没有将穴位与经络循行联系起来,经络循行与穴位有关系,也有区别,这其中的差别,内经并没有说出来,请非常道先生三思。
或许从经络概念出发去找血脉,不易信服。何妨从血脉出发去反证经络呢?本坛有许多中西医大家,何妨抛开经络理论,从血脉出发,来进行研究。本人目前在学西医的解剖与生理,或许可找到一个结合点来解释中西医理论,并不想说服谁,只是一人之力有限,希望有更多的有志者突破经络理论。
48
发表于 2009-3-20 15:4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
陳總版主一再推舉趙先生的經絡觀點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9526&show=0
卻沒看到趙先生理論的根本錯誤
就是
趙先生的理論與傳統中醫經絡學聯繫不起來
我們看,這是他說的:
针灸实践大多不能在经典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趙先生還否定現行經絡分布
可他扎針可都扎在"現行經絡分布上"
依他的理論無法解釋藥物歸經
無法解釋針灸
可是
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
可都是經絡學啊
所以再與陳總版主論傷寒論時
陳總也認為
傷寒論用藥與藥物歸經無關
趙先生的經絡學應用在高血壓治療上
結果是"不會治"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1704&show=0
試問
趙先生這種經絡學
能稱"中醫"經絡學嗎?
-=-=-=-=-=>
49
发表于 2009-6-7 00:1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本意不是血管

有时候想要说明一种东西是什么,必须使用参照系才能证明。否则用自己证明自己是什么,就是废话。
现代请大家想一想“山脉”一词。什么是山脉呢?山连着山,山与山之间有脉吗?真的有脉吗?
当下雨或刮风时,人们能看到山水在山涧流动,能感觉到空气会形成一股气流,于是我们才能真的感觉到山脉的存在。可是山脉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一种天然的造化所致。如果单独看一座山,我们很难明白,但是我们如果从远处去看那崇山峻岭,一座座青山连着青山,就会看到,山与山之间是有空隙的,正是这些空隙才形成了山脉。
所以中医的筋络之间或骨骼之间形成的自然空隙才是经络。你看人体背正中的督脉及胸正中的任脉就是一种天然的枢机造化所致。经络不是血管,血管即为脉,是奇恒之府之一。

-=-=-=-=- 以下内容由 常娥2009年06月07日 00:28am 时添加 -=-=-=-=-
生命是一种自然产物,外界自然环境与体内环境都是自然形成的。我们一外环境现象去推测理解内环境应该是研究中医一种比较理想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9:39 , Processed in 0.05526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