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东方医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论证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6-6-28 22:11: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下面引用由东方医学2006/06/28 09:54pm 发表的内容:
1=1
先生所言之女患者
四川=0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2:4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6/28 10:11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所言之女患者
四川=0
哈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22:5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quote]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6/06/28 05:30pm 发表的内容:
1=0
下面引用由东方医学2006/06/28 09:54pm 发表的内容:
1=1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6/27 08:10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在 2006/06/27 07:19pm 发表的内容:
证=三


一 = ?  


-=-=-=-=-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6月30日 11:03pm 时添加 -=-=-=-=-
本贴主要讨论证,如果这里的“1”都是针对主题而言的话,那就应是指“证”。当把证看成是一个整体时,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唯一的对象。

-=-=-=-=-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6月30日 11:14pm 时添加 -=-=-=-=-
这个唯一的对象相对于外部世界的“多”而言时,它以不同类别的性质差异而被区分开来,彼一非此一而为一;这个唯一的对象相对于内部世界的“多”而言时,它就因同而合一或统一,故仍为“一”。

-=-=-=-=-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6月30日 11:18pm 时添加 -=-=-=-=-
以愚见之,证不能等于病,以病的模式谓证非证也,故曰1=0

-=-=-=-=-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6月30日 11:25pm 时添加 -=-=-=-=-
我们要进一步研究证时,就要对证进行分解。湖南中医学院的朱文锋教授把证分解为证素,并云证素有二,一曰病位,二曰病性,其可谓1=2模式。

-=-=-=-=-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6月30日 11:30pm 时添加 -=-=-=-=-
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教授的模式可谓1=3,即证分解为证素,证素一分为三:一曰病位,二曰病性,三曰病势。
44
发表于 2006-7-1 06:32: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下面引用由东方医学2006/06/30 10:53pm 发表的内容:
-=-=-=-=- 以下内容由东方医学在2006年06月30日 11:03pm时添加 -=-=-=-=-本贴主要讨论我们要进一步研究证时,就要对证进行分解。湖南中医学院的朱文锋教授把证分解为证素,并云证素有二,一曰病位,二曰病性,其可谓1=2模式。
同意。
45
发表于 2006-7-1 06:3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下面引用由东方医学2006/06/30 10:53pm 发表的内容:
-=-=-=-=-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 在 2006年06月30日 11:30pm 时添加 -=-=-=-=-
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教授的模式可谓1=3,即证分解为证素,证素一分为三:一曰病位,二曰病性,三曰病势。
病位、病性是证必须具备的要素。至于病势,可以暗藏于病位与病性中,一旦病位与病性确定后,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发展与转归。
46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07:0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下面引用由杏林耕读2006/06/29 02:13pm 发表的内容:
作为中医理论两大支柱之一的辨证论治,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了一套用自己独特语言表达的,文化气息浓厚的理论体系。八纲之后,古有经络,有六经;后有脏腑,有卫气营血,有三焦;今人加以整理,形成了《中医诊断学》的后半部分。}D
别的不讲,单就今天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脏腑辨证来说,里面除了认识疾病的客观规律的部分外,尚有大量属于文化范畴的内容。ZE
举例来说:肺热壅盛,心肾不交,木旺乘土,肝阳上亢,命门火衰等等。肺热壅盛相对最为简明,却还不够,可以进一步明确成肺实热证;心肾不交范围较广,主要是指心阳和肾阴之间的关系而言,包括三种情况:心肾阴虚,心肾阳虚,肾阴虚+心实热;木旺乘土还穿着五行的外衣,实为肝气郁+脾气虚;肝阳上亢更容易迷惑人,是肾阴虚+肝实热(略牵强);命门火衰即是肾阳虚。-4n{
中医证名的形成由来已久,考其源头,自然有其合理之处:所见涉及多个脏腑的证型,实从临床实践中来,如木旺乘土有之,金旺乘木却无,反代之以木火刑金,可知证型由来非臆造,是反映客观事实的;其次,大量的四字结构的应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学的要求;哲学理论(儒家、道家、阴阳家等)在医学中得到体现也属必然。}/Iuq
然而,今天,我们看待医学,不无中西,首先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次才是社会科学,再次才可以是艺术。没有一个医生或病人会像看京剧一样来看中医的。那么解开了美学的束缚,摘去了文化的面纱,剩下来的就不再是肺热壅盛,而是肺实热;不是命门火衰,而是肾阳虚了。F*ZUd
此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永远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既然要知,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经验相传的阶段,一定要从经验中提取规律,上升到理论。同是肝气郁,在此便是化火,在彼便是乘土,又可由水不涵木,又可致气滞血瘀,种种纷繁,却无一定势。遇到一个病人,辨证靠的是由这些既定的证型所提供的模式,再深了,是知常达变。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这些变,也变成常?让一个初学者,在没有条件大量临床之前,也可以培养出严密的辨证思路呢?{=2k
(不由得想起了脉学,时珍老先生洋洋洒洒一部濒湖,成了后世数百年脉学入门修习之规范;到了邢锡波先生脉理阐微,纲举目张,才知当初的纷繁,原来也是常,当初未竟之脉理,原来也还是常;而文奎先生脉学一出,其于脉之理殆尽矣。))';O}
答案是有的。{`2
分析中医体系(针灸不在此例)中辨证思想的精髓,其实所重者有二:病位和病性。言病位,先有表里,后有五脏六腑;言病性,大抵不外虚实二端,或云寒热非病性乎?寒热虽有别,却尽在虚实中。u]FVq
相对而言,辨病位易,辨病性难。#yTN
病位有病位之证,病性有病性之证。见咳嗽,病在肺,却无以知病性虚实;同理,心悸失眠,腹胀泄泻,眩晕抽搐,腰膝疼痛,皆类此。少气乏力,其性气虚,却不知在肺在脾;同理,气血阴阳诸虚侯,外感内伤诸实象,大多与病位有别。而诸症繁杂,属病位者寡,属病性者众。故一易一难。"Z?}E
相对而言,辨病位轻,辨病性重。e3
中医辨证,旨在治疗。而所秉之器,以药为主。凡药者,必有偏,其后为药。中医学正是利用其药物四气五味之偏,以纠病体寒热虚实之患。稍有差错,便成了虚虚实实,寒寒热热。笼统的说,八纲辨好,虚实寒热辨准,用药即可无大弊。当然不是说病位不重要,相反很重要,才发展了归经嘛。但学习总有个先后,性为先,位次之。0U7
具体说到虚实,虚为正虚,而正不外气血阴阳。实属邪实,邪的范围较广,外感六淫,内生五邪,另气滞,血瘀,食积,虫积,痰湿,痰热,湿热等诸邪皆属邪实范畴。再说病位,今天所遇杂病,多不外五脏六腑。EirJ
脏腑既明,虚实已辨,辨证的主体工作也就完成了。%
试想,将来的辨证,可不可以如此进行,明确其程序:先定病位,属何脏何腑;次明虚实,或虚实夹杂;再次,虚为何虚,实属何实;最后加以权衡取舍,成为证。如此方法即简便易行,初学可为;且思维全面,少有偏颇或缺失。c{N]o&
兼说今日辨证方法之弊:ETv g1
1 文化色彩浓厚,难以被今人认可,更难向现代医学体系推广,不利于中医被理解,中医精神被发扬光大;}^
2 既有证型名称多是实践过程中,一个个点的积累,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主观性强;不易为初学者全面掌握;cckC
3 一些证型概念模糊,一型之中有分数型,如心肾不交,临床应用难度增加。B7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让学生的学习越来越省力。于是有了可能,让一个今天学解剖,学生理的学生,可以在3月之内,走完前人数百年的路。也惟有不断打造新的台阶,学科才能不断发展。中医发展,值得警醒啊!不是光把证候规范了,定个国标,就够了,还需要剥,挖,得出些基石,为后人铺路,毕竟发展中医不是一代人的事,踏踏实实作块垫脚石,大概是今天,我们能为中医作的最多的事吧。79Z@G%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
                                                               杏林耕读sW!
                                                               2006-6-27f5fUZ
  


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为了方便大家讨论证,故转贴于此。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7-2 12:28: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方医学在 2006/07/03 00:17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东方医学2006/06/30 10:53pm 发表的内容:
-=-=-=-=- 以下内容由东方医学在2006年06月30日 11:03pm时添加 -=-=-=-=-本贴主要讨论证,如果这里的“1”都是针对主题而言的话,那就应是指“证”。当把证看成是一个整体时,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唯一的对象。-=-=- ...
[/quote]
证素诸说属于辩证而非辨证。笔者拟在辨证领域中提出“证元”一说,以补辩证之“证素”未逮,即完成从直觉辨证到理论思辨论证的衔接,以建构证基础理论合谐体系,并望同道斧正。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7月02日 09:39pm 时添加 -=-=-=-=-
《伤寒论》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一说,对后世证理论影响甚大。如近代中医学家秦百未氏就持证候证据说。其说意味着“证”或“症”即证据,但有无辨之嫌(或曰心中易了,嘴下难言),我想这就恐怕是辨证之辨的难言之隐吧!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7月02日 09:59pm 时添加 -=-=-=-=-
记得十余年前曾诊治一成年男性病人,主诉头痛,其在外久治不愈,余诊断时,仅发现其舌象异常:其舌色从前至中、从后至中、从左至中、从右至中、从舌面至舌(内)中均呈现较均匀的由淡至红的舌色过渡,思之良久,顿悟此乃外寒内热之象,亦外寒内热之大青龙方证也,投之二剂,果然治愈。至今尤历历在目!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7月02日 10:07pm 时添加 -=-=-=-=-
自此以后,我把仲师的小柴胡证和我亲历的大青龙证的这种情形逐称之为(某证的)全息态,为避时髦和误导之嫌,后改称为本证态。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东方医学2006年07月02日 10:16pm 时添加 -=-=-=-=-
现在的问题是,在实际的临床中寻找这样的本证态还是不多见的。能不能另觅它途呢?

殷切希望同道提供更多的类似情形,为振兴中医学增砖添瓦。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17:5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我们先人的智慧非常高,提供了寻找本证态的途径,这就是中医学独有的脉诊、舌诊等。在这些窗口获取的状态具有整体性、宏观性、慢变性、浑沌性、互补性等特征。
49
发表于 2006-7-7 15:2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先生云:在实际的临床中寻找这样的本证态还是不多见的。能不能另觅它途呢?
窃以为“能”。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06:5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

证是机体正邪交争的态势及其规范化认识。态势由正邪性质与力量变化的状态给出,四诊是观测区分正常与异常状态(象)以反映态势,八纲则规范了这些异常状态的内涵。即《内经》云“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揆度阴阳”,“道在于一”。这些是证的内涵,简称证元。因证有标本之分,辨有直觉思辩之别。直觉机体整体状态,洞察证元以示系统无序程度,守慢变之证;而辩析具体状态,以演病象形神一体,应快变之候。故辨证以直觉证元,从元分素,以素应候;而辩证则从象抽索,以素洽侯,辨辩统合而名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6:27 , Processed in 0.05405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