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慢性便秘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辨证论治要点在于分清虚实,实则以通下为主,虚则以益气润下为重。
出现慢性便秘时以下处理方法对么?
A. 喝点香油 B. 经常使用通便剂 C. 摄取大量纤维 慢性便秘的诊断 便秘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次数减少。慢性便秘时间界定为一年以上。我国将慢性便秘按照病因学分类,包括慢性器质性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器质性(继发性)便秘主要是胃肠道疾病如直肠结肠的炎症或肿瘤;继发于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或药物的副作用,如糖尿病、硬皮病、脊髓损伤、神经系统疾病;许多药物如阿片类、抗抑郁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抗组胺药等。但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现明确的导致便秘的原因,常常诊断为IBS便秘型或者慢性功能性便秘。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后两者。
目前RomeⅡ标准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公认的诊断便秘的标准。
根据RomeⅡ标准, FC需排除肠道本身和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在过去的12个月中,持续或累积至少12周有以下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
(1) >1/4时间排便费力;
(2) >1/4时间粪便呈团块状或坚硬;
(3) >1/4时间排便不尽感;
(4) >1/4时间肛门有阻塞感或排出困难;
(5) >1/4时间排便时需用手协助;
(6) 每周排便<3次。
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
根据RomeⅡ标准,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指:在过去12个月内, 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存在12周(不一定连续),腹痛或腹部不适同时伴以下3条中2条者:(1)便后消失,和/或(2)合并有大便次数的改变,和/或(3)合并有大便质地的改变及排便异常;至少在1/4的发作天数内有下述症状2项或2项以上者:(1)排便次数改变,此处指每周解便少于3次;(2)大便性状改变,如:块状、硬结大便;(3)排便情况改变,如:费力或排便不尽感。无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
诊断标准应依据罗马Ⅱ标准,对大便性质的描述建议使用国际化的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标准,包括
(1) 分散坚果样大便;
(2) 硬结状蜡肠样大便;
(3) 表面有裂缝的蜡肠样便;
(4) 表面光滑、柔软样蜡肠便;
(5) 分散团块样软便;
(6) 糊状便;
(7) 水样便。
这种将大便性状分为7型的方法,有助于病人的描述和医生评价。 慢性便秘的分型 慢性便秘的临床类型主要分为3种:
1. 慢传输型便秘(STC):
(1) 症状特点:排便次数减少,缺乏便意或粪质坚硬;
(2) 肛门直肠指检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的粪便,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排便功能正常;
(3) 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测提示有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缓或结肠动力低下。缺乏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证据。
2. 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又称为盆底功能障碍、排便梗阻、大便疼痛、肛门痉挛或盆底肌协调运动障碍,是指粪便堆积于直肠内,而不能顺利地从肛门排出。
(1) 症状特点: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或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肛门、直肠坠胀感;
(2) 肛门直肠指诊时直肠内存有不少泥样粪便,排便时肛门外扩约肌呈矛盾性收缩;
(3) 全胃肠或结肠转运通常正常,多数标志物可潴留在直肠内,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测或排粪造影,耻骨直肠肌电图显示功能异常,如盆底肌失协调、直肠感觉阈值异常等。
3. 混合型:在这一型中慢传输与功能性出口梗阻同时存在,且常常和肠易激综合征相关联。患者若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应考虑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
STC与结肠运动障碍有关。在曼谷胃肠动力疾病新分类中,明确由于肠神经病、肠肌病、帕金森病、内分泌疾病或脊髓损伤等器质性疾病可导致结肠传输延迟称STC。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直肠息肉等解剖异常可导致OOC。根据便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3]。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重度是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中度则介于两者之间。所谓的难治性便秘常是重度便秘,可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肠无力以及重度便秘型IBS等。
慢性便秘的分型 慢传输型便秘(STC)
出口梗阻型便秘(OOC) 混合型(常常和肠易激综合征相关联)
症状特点
排便次数减少,缺乏便意或粪质坚硬;
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或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肛门、直肠坠胀感;
肛门直肠指检
指检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的粪便,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排便功能正常;
指诊时直肠内存有不少泥样粪便,排便时肛门外扩约肌呈矛盾性收缩;
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测
有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缓或结肠动力低下。缺乏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证据。
全胃肠或结肠转运通常正常,多数标志物可潴留在直肠内,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测或排粪造影,耻骨直肠肌电图显示功能异常,如盆底肌失协调、直肠感觉阈值异常等。
慢性便秘的诊治流程 根据RomeⅡ标准,慢性便秘诊断的确立并不困难,应指出的是便秘不一定有大便次数的减少和大便干结,根据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也可诊断。首先明确诊断后,需除外器质性因素。通过详细收集病史,一般体格检查,了解用药史,社会心理因素,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可初步诊断大多数器质性便秘。要注意有无报警状况,报警状况包括:
(1) 新近出现持续大便习惯改变;
(2) 发作形式发生改变或症状逐步加重;
(3)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4) 年龄≥40岁;
(5) 体重下降≥3kg;
(6) 发热、便血或黑粪、贫血、腹部包块;
(7) 不能用功能性疾病解释的症状和体征;
(8) 内科治疗效果差。
粪检和隐血试验应列为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有关生化检查。须做肛门直肠指诊除外直肠肿物等疾病,结肠镜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排除器质性病因后,可考虑慢性便秘属功能性原因。之后对其进行分型,医师根据临床表现,伴随症状,诱发因素等,可初步判定便秘分型,制订治疗方案,开始治疗过程。如经初步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开始即无法对分型进行判断,则有必要选择一些特殊检查,明确分型,同时了解和便秘有关的累及范围(结肠、肛门直肠或伴上胃肠道)、受累组织(肌病或神经病)、有无局部结构异常,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疗效更加有用。 特殊检查 (1) 胃肠通过实验:常用不透X线标志物,早餐时随标准餐吞服20个标志物,相隔一定时间后,例如在服标志物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拍摄腹部平片一张,计算排除率。正常情况下48小时时,大部分标志物已经排出。根据腹部平片上标志物的分布,如大部分停留在结肠内提示慢传输型便秘,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内提示出口梗阻型便秘。
左图:正常运输时间;右图:大肠运输时间缓慢
(2) 肛门直肠测压(ARM):常用灌注式测压,分别检测肛门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压和力排时的松弛压、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以及直肠感觉功能和直肠壁的顺应性。在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时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正常人作模拟排便动作时,直肠内压升高,而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压力降低,盆底功能障碍者,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压力不降低反而升高。
(3) 结肠压力监测:将传感器放置到结肠内,在相对生理情况下连续24~48小时监测结肠压力变化。对确定有无结肠无力,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4) 球囊排出试验(BET):将一灌注了50ml水的球囊置于患者直肠,嘱患者努力排出球囊。可作为有无排出障碍的筛选试验,对阳性患者,需进一步检查。
(5) 排粪造影(BD):从直肠注入150~200ml稀钡,在X线下动态观察排便过程中肛门和直肠功能的变化。如排便时肛门直肠角不变、骨盆底不降,说明耻骨直肠肌不能于排便时松弛,提示盆底功能障碍,如骨盆底下降过大则提示会阴下垂综合症。此外排粪造影对于诊断肠套叠、直肠粘膜脱垂、阴道直肠突出等也有一定意义。
(6) 其他:盆底肌电图能反映病变是否肌源性,阴部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测定能显示神经传导的异常,肛门内超声内镜检查可以了解肛门括约肌有无缺损等。 西医治疗 慢性便秘患者需接受综合治疗,恢复排便生理,去除病因。
一般治疗包括: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用力排便,增加活动,增加膳食中纤维素和饮水量,消除紧张,调整正常心理状态,对于轻型便秘患者可能有效。
在选用通便药方面,应注意药效、安全性及药物的依赖作用。主张选用膨松剂,如麦麸、欧车前等和渗透性通便剂,如聚乙二醇4000、乳果糖。对慢传输型便秘,可加用肠道促动力剂,如西沙比利。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选用5-HT4激动剂、M3拮抗剂或低剂量的抗抑郁焦虑药。对于确诊为OOC便秘者药物治疗多无效,建议采用生物反馈行为训练,纠正不正确排便行为。应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如酚酞、番泻叶。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手术治疗后收效不大,各种特殊检查显示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和确凿的功能性异常部位,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的认识及治疗 中医将便秘又称为“脾约”、“不更衣”、“阴结”、“阳结”等,后人又有“风、气、热、寒、湿秘”之说。对其病因认为,素体热盛,或过食肥甘厚味,易导致胃肠积热,耗伤津液,肠枯便燥;忧思恼怒,或久坐少动,易导致气机郁滞,通降失常,糟粕内停;外感寒邪,或阳气不足,导致阴寒内盛,凝滞胃肠,传导不利;饮食劳倦,年老体弱,大病产后,均可导致中气虚弱,无力推动,阴虚血燥,肠道失润而大便不通。
辨证论治要点在于分清虚实,实则以通下为主,虚则以益气润下为重。临床应用中,多结合脏腑辩证寒热虚实。便秘的病位在肠,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
1. 肠与脾胃方面:
①肠胃热结,腑气不通。症见便干腹胀,烦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实。治宜泻腑通便,理气导滞。方选承气汤类加减。因慢性便秘多病程较长,故此类纯实证较少见。
②肠胃壅滞,大便不通。症见脘腹闷胀,纳呆嗳气,便秘,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宜健脾导滞,消补兼施。方选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
③中气不足,运化无力。症见大便虽不硬结但无力排出,临厕努挣,排出甚少,面白神疲,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宜益气通便。方选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加减。
肠与脾胃 肠胃热结,腑气不通
肠胃壅滞,大便不通
中气不足,运化无力
症状
便干腹胀,烦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实
脘腹闷胀,纳呆嗳气,便秘,舌苔厚腻,脉沉滑
大便虽不硬结但无力排出,临厕努挣,排出甚少,面白神疲,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
泻腑通便,理气导滞
健脾导滞,消补兼施
益气通便
方药
承气汤类加减
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
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加减
2. 肠与肺脏方面:
①肺气壅滞,气机不利。症见大便秘结不通,咳嗽咯痰,动则喘促,胸膈满闷,纳呆呕逆,舌质暗苔白,脉沉滑。方选苏子降气汤加减。
②肺气不足,阴虚肠燥。症见大便秘结,临厕努责,甚而短气汗出,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干咳少痰,手足心热,过劳则喘息不停,舌红少津或舌淡,苔薄,脉虚数。治宜益气养阴,润肺通便。方选黄芪汤加减。 肠与肺 肺气壅滞,气机不利
肺气不足,阴虚肠燥
症状
大便秘结不通,咳嗽咯痰,动则喘促,胸膈满闷,纳呆呕逆,舌质暗苔白,脉沉滑
大便秘结,临厕努责,甚而短气汗出,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干咳少痰,手足心热,过劳则喘息不停,舌红少津或舌淡,苔薄,脉虚数
治法
益气养阴,润肺通便
方药
苏子降气汤加减
黄芪汤加减
3. 肠与肝脏方面:
肝气郁结,中焦阻滞。症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至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或沉。治宜理气通腑。方选六磨汤加减。 肠与肝 肝气郁结,中焦阻滞
症状
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至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或沉
治法
理气通腑
方药
六磨汤加减
4. 肠与肾脏方面:
①肾水不足,津枯肠燥。症见大便秘结,便时努责,气喘汗出,腰酸乏力,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耳鸣盗汗,午后潮热,口干饮少,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治宜滋肾阴、生肾水,润肠通便。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
②肾阳不足,阴凝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口涎频吐,面色清冷,形寒肢冷,喜温畏寒。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温肾逐寒,通阳泄浊。方用济川煎或半硫丸加减。 肠与肾 肾水不足,津枯肠燥
肾阳不足,阴凝便秘
症状
大便秘结,便时努责,气喘汗出,腰酸乏力,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耳鸣盗汗,午后潮热,口干饮少,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口涎频吐,面色清冷,形寒肢冷,喜温畏寒。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
滋肾阴、生肾水,润肠通便
温肾逐寒,通阳泄浊
方药
六味地黄丸加减
济川煎或半硫丸加减
还常见津枯血少一证。症见便秘努挣,三、五日不便,便中或便后气喘、汗出,便后立起则头晕目眩、心烦心悸。治疗宜从肝肾入手,养血润肠通便。方选润肠丸加减。
津枯血少 津枯血少
症状
便秘努挣,三、五日不便,便中或便后气喘、汗出,便后立起则头晕目眩、心烦心悸
治法
从肝肾入手,养血润肠通便
方药
润肠丸加减
上述诸证,不可机械理解,阳虚一证,多涉及脾肾;气虚一证,多涉及肺脾;阴虚、血虚证多涉及肝肾。慢性便秘,病史长,老年人多见,病情复杂,虚实间杂,气虚血虚等多种情况并存,需临证灵活化裁,不可一味攻伐。同时,在辩证治疗的过程中,某些中药,如大黄、番泻叶、芦荟、何首乌等,因其致泻的有效成分均为蒽醌类,属刺激性泻药,注意避免大量长期应用。
有人认为慢性便秘有损于性功能,你如何看待? 参考文献
Thompson WG, Longstreth GF, Drossman DA, et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Gut, 1999, 45(suppl Ⅱ): 1143-1147. Sandler RS, Drossman DA. Bowel habits in young adults not seeking care. Dig Dis Sci, 1987, 32 :841-84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39. Wingate D, Hongo M, Kellow J, etal. Working party report: 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towards a new classification. J Gastrointestinal Hepatol, 2002, 17 Suppl: s1-s14. 侯晓华.慢性便秘的诊断. 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44. 中华消化学会胃肠动力学组.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2002,8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中华医学杂志,2000,7(80):491-4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