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复制链接]
41
匿名  发表于 2005-3-5 21:15:40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医易关系名实辨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
  杨振宁先生去年秋天有关《易经》和中医的两次讲话,引起了学术界的大讨论。《中国中医药报》及时组织了这场讨论,对活跃学术气氛,促进中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关于《易经》与中医关系的讨论中,有作者认为“讨论的前题有点问题”,《易经》“未必对中医有重大影响”。联系到过去对医易关系问题的争议,感到许多分歧是对“易”和《易经》概念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荀子曰:“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名实不辨,则“人多辩讼”。故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医易关系中的一些概念作出明确的辨析。
  一、“易”和《易经》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
  “易”和“易经”的概念,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易”是易学的总称,广义“易经”则泛指易学方面的著作,可包括先秦所有易学专著;狭义的“易”和“易经”则是《周易》的代称。
  杨振宁教授说“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易经》典籍,叫《连山》,晚一些的商朝有《归藏》,现在我们所见的《易经》相传是西周时期周文王所作,故名《周易》。”可见杨教授所讲的“《易经》”,是指广义的概念。他在论述《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时,甚而追溯到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时代,其广义概念极为明确。
  为了避免广义易和狭义易在概念上的混淆,需要对“易”的概念作更具体的说明。
  易学的范围远不止今本《周易》。相传古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有人把“三易”理解为《连山》《归藏》《周易》三部书,笔者更倾向于三大易学流派的解释。因为“连山易”时代是否有图书这种载体形式尚存疑问,更重要的一条理由是,《汉书·艺文志》除列于儒家“六艺略”中的《易经》(即今本《周易》)外,另有“周易”书数种,如《周易》三十八卷、《周易明堂》二十六卷、《周易随曲射匿》五十卷等入“术数略”中。可见作为三易之一的“周易”是一个易学流派,而不是仅指《周易》一部书。后世流传的《周易》只是“周易”流派中的一个分支——“儒家易”。由于汉前古易传世者仅有《周易》,也由于《周易》成为儒家“五经”之首后产生巨大影响,后世学者主要依据《周易》研析易理,使人们常把“易”和“易经”作为《周易》的代称了。
  杨振宁教授讲“易经”的思想“渗透进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中医的理论直接沿袭了‘易经’的思路”,这是就广义的易经概念而言。记录者加了书名号,容易使人误以为杨教授讲的“易经”就是现在流行的《周易》。某些商榷者未能很好理解杨教授讲话中“易经”的意思,恰是把杨教授讲的“易经”误读为《周易》,而专门去分析文王、《周易》与《内经》的关系,因而得出易“未必对中医有重大影响”的结论。
  以往有些研究医易关系者曰“在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中无法找出什么内容是直接来源于《易》”,“《易经》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都是未能区分“易”与《周易》的区别,只是将《内经》与《周易》进行文字上的对照考察而产生的误解。
  二、中医学之源不是《周易》
  对医易关系,前人有“医易同源”说,又有“医源于易”说。有人认为两说矛盾,不能并存,其实这是两个不同角度的命题,并无抵牾。“医易同源”的“易”是《周易》,“医源于易”的“易”则不是《周易》,而是指上古易理,也即“医易同源”的“源”。
  历史上最先明确提出医易同源的是明末张介宾的《类经附翼·医易义》,与张介宾同时而稍早的名医孙一奎虽未有“医易同源”的提法,但他在《医旨绪余》中有意思相仿的论述。张介宾将《内经》与《周易》对举,孙一奎认为“经于四圣则为《易》”,可见他们所讲“医易同源”之“易”,确是指《周易》而言;而“同源”之“源”是阴阳太极变化之理。
  “医源于易”是在清代医家中出现的提法。清代医家提出“医源于易”时,“易”的含义已有所不同。如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说:“易象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唐宗海《医易通说·考辨》谓:“上古之易,并无文词。至文王、周公、孔子,乃作《彖》、《象》、《爻辞》、《系辞》,皆是易之注脚。”在这些清代学者看来,“医易同源”论者所讲的医和《易》的共同之源——阴阳太极变化,其实是“上古之易”的“易象”,因而他们就直接说成“医源于易”了。可以认为,“医源于易”说是清代学者对“医易同源”说的深化和补正。
  上述医家所讲的意思很明确:儒家的《周易》和中医学的《内经》是同源的关系,它们共同的源是阴阳太极变化之理,也即易理。而易理是在《周易》出现之前早就反映在“上古之易”的易象中了。故不管是医易同源还是医源于易论者,都没有把《周易》看作是中医学之源。
  三、易与占筮不可混为一谈
  有些人对医易关系讳莫如深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易“属于古代巫术文化的范畴”,提出“如果硬说科学范畴的中医学源于巫术范畴的原始的《易》,岂不亵渎了中医药学吗?”其实这是对易缺乏全面了解而产生的误解。
  由于八卦符号来源于占筮,后世搞占卜者亦多喜谈论八卦,因此有些人认为易就是占筮。其实,占筮也是对易理的一种应用,先有上古易象易理,而后才有利用易象易理发展起来的占筮。尽管古代巫师兼掌医疗(其实部族领袖如伏羲、颛顼等也多为巫师),医疗中也掺杂了一些巫术,但占筮不可能给医术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任何帮助,而占筮中运用的易理则可能给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启示。假如说“易”就是占筮的话,那么,医易同源也可以说成是“医与占筮同源”,但绝不是医源于占筮。
  占筮的易与作为一门学问的易学是有质的区别的。作为历史素材的筮辞,在易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被研究运用,起到了一定作用;易学中也包含了占筮内容,但不能因此说易学就是占筮学。庄子谓“易以道阴阳”,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古人早已将学术的易与占筮的易相区别了。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说:“以卜筮视易者,亦蠡测之识,窥豹之观也。”研究医易关系,绝不是去研究占筮对医学的影响。
  四、“医源于易”的“医”是医学理论模式,不是具体的医疗技术
  某些文章用医学起源于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的观点来质疑“医源于易”论,可是,同样是与疾病的斗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医学。每一特定医学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科学文化背景作为源头。单是“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的实践”,还不足以产生中医学。
  医而成“学”,主要标志是理论体系的建立。不同的理论体系区别不同的医学。“医源于易”讲的是中医学理论之“源”,而非一般医疗技术的起源。杨振宁教授说“中医的理论直接沿袭了‘易经’的思路”,笔者非常赞同。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由《黄帝内经》建立起来的,讨论中医学理论与易的关系,主要看易学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今人讨论《内经》与易的关系,大多只从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等思想方法方面加以联系,虽亦揭示了《内经》医理与易理的相通,但人们可以认为这只是“间接的思想文化方面的方法论方面的影响”,还不能证明《内经》理论与易的直接源流关系。其实,认真分析一下《黄帝内经》的理论构架,不难发现,《黄帝内经》的理论模式与易学有直接关系。
  例如,《灵枢·九宫八风》是洛书九数图的演绎,并且按后天八卦方位标出了各宫卦名,就是《内经》中直接引据易理的最明显的例证。清代名医唐宗海认为,《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丈夫八岁”中“七”、“八”两个数亦是洛书数字。洛书配八卦,兑数七,艮数八,兑象少女,艮象少男,故“男起八数,女起七数”。
  也许有人会说,以上所举不足以代表《内经》理论的主体。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作为《内经》理论核心的藏象学说与易学的关系。
  藏象学说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与四时五方的结合。稍作比较就可以发现,《内经》五藏与四时五方的配应,与河图模式毫无二致。
  河图四方生数(一、二、三、四)都要与中五相加,才能变为成效(六、七、八、九),中五是特殊数,洛书配八卦,亦独中五无卦相配,形成“中五立极”。《内经》谓“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完全依据易说。
  其实“五藏六府”数字的来源,也取法于易。古人以易衍律,天六地五是易的常数。五运六气、五藏六府,模式皆从易理出。可以认为,如果没有易学的河图洛书,就不会有《黄帝内经》现在这样的藏象系统。
  “六经辨证”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所谓的三阴三阳是什么?以往大多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再分,由阴阳二仪各生太少而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四象,进而化分出非太非少的厥阴和阳明。但太阳主表,何以不配肺卫而入膀胱?太阳是阳之最,为何位北主冬配寒水?为什么不是阴气最重、阳气将绝,抑或传变到最里时叫太阴病?诸如此类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阴阳再分说所能解释清楚。笔者在医易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内经》三阴三阳的概念,同样与河图洛书有着密切关系。
  河图中一二三四五为生数,除“中五立极”外,代表四时、四方的四个生数,两相交会,可以也只能产生六种组合。这六种组合恰恰构成了三阴三阳。
  一、三是阳数,交会东北为太阳;二、四是阴数,相合西南为太阴;一四、二三均相邻交会于外,外为阳,一四合化于西北阳明,二三合化于东南少阳。一二、三四相向对合于内,内为阴,一二相合为少阴,三四相合为厥阴。少阴在北、厥阴在东者,阴从于阳(二从一,四从三)之故也。
  如此我们才可以明白三阴三阳与脏腑和六气的配应关系,以往六经研究中一系列问题,均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内经》直接引据易理的例证尚多,限于篇幅,不能尽举。现在中医教育中不讲易学知识,学生接触到这些内容时可谓一头雾水,稀里糊涂,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也就难以深入。确乎近代中医名家恽铁樵先生之言:“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 D4
42
发表于 2005-3-5 21:24: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我们中医人,为这些莫须有的东西消耗太多太多的精力,请问,现在有那一门学科在为这些人为的扼杀而奋争?请这些泰斗们和掌权者多点宽容之心吧!为中华民族积点德。
43
匿名  发表于 2005-3-6 10:24:42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一门精通有点成就就自我感觉门门都精通样样都会,而且横加妄评和干预。 这样的人的典型还有一个, 就是—— 何作庥!
44
发表于 2005-3-12 17:08:5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论不能合一的两种“天人合一“思想
          ——与杨振宁先生商榷
张守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
胡适先生有一句名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提出一个别出心裁的观点并不难,而要证实这个观点,却要化出十分艰苦的劳动,并且需要有非常谨慎的科学态度。杨振宁先生提出,中医和易经结合是没有前途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阻碍了科学发展。观点是十分惊世骇俗的,而论据却显得苍白,特别是人世间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天人合一”,如果不搞清楚,就会犯错。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黄帝内经》记载的中医学的“天人和一”思想。
(一)
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又称作天人相应思想,首先出现在《灵枢·邪客篇》“此人与天气相应也”。其主导思想是指人体的变化,是与自然界的变化相一致的,同时,人体的本身,又是一个小的自然界,人体也有着与大自然相类似的各种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善于了解天文的,必定也会了解人[1]。这种思想对中医生理学起了指导作用,《太阴阳明论》认为,喉主天气,司呼吸而主表,咽主地气,司吞咽而为内,所以阳经易受风邪,阴经易受湿邪,这就是同气相求的关系[2]。从这段文献中,可以很好地解释了呼吸系统易受风邪侵袭,而消化系统易为湿邪所困的原因了。在《宝命全形论》中,告诫人们:一个人的生活,和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人能适应四时变迁,则自然界的一切,都成为他的生命源泉,能够知道万物作用的人,就有条件承受和运用万物,所以天有阴阳,人有十二经脉,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盛衰[3]。用升清阳降浊阴的方法,治疗耳聋、耳鸣、鼻塞,已为现代医生所广泛采用,而这一理论的产生,同样是受到自然界水气蒸发下雨的启示。《阴阳应象大论》最早提出了这一著名的法则: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云是天气下降之雨蒸发而成,人体的变化亦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上窍,浊阴之气出下窍,清阳发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于四肢,浊阴内走六腑[4]。自然界有一年四季,人体的脏器也有相应的四季,《六节藏象论》认为,心通夏气,肺通秋气,肾通冬气,肝通春气 [5]。甚至,一日之中,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太阳的运转而变化,《生气通天论》指出,人身的阳气,在白天的时候,主要保护着人体的外部,天刚亮的时候,阳气就开始活跃于体表,中午的时候,阳气最盛,太阳偏西,体表的阳气逐渐减少,汗孔由开而趋向密闭,到落日时,汗孔就密闭了[6]。
    天人相应理论对中医病因病理学的指导作用:现代科学证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是有其周期性的,病毒性甲肝,流行周期为7—10年。一年之中,也有疾病好发的季节,例如鼻出血,北方好发于春季,上海地区好发于秋冬。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金匮真言论》有着颇为详尽的论述:东风常见于春季,病变往往发生在肝经,应该取颈部的穴位来治疗,春气应肝,多病在头部,春天多病鼻塞流涕和鼻出血;如果能注意摄生,冬天不做剧烈运动而扰动阳气,那么春天就不会鼻出血和得颈部疾病[7]。这里,给予我们二点启示:其一,冬天是藏精的季节,素有春季鼻出血的人,冬天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烦恼的脑力消耗。其二,春季的东风易侵犯肝经,在治疗上应用平肝潜阳的药物,如羚羊粉、石决明等,治疗春季鼻出血,确实有良好的疗效。
天人相应理论对中医治疗学和预防学的指导作用:人们对疾病的不断深入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战胜疾病。“天人合一”的学术思想,为此提供了宏观指导的途径。《异法方宜论》提出,医生治疗疾病,同样的疾病,而采取很多不同的治法,都取得痊愈,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理形势的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8]。并还详细地分析了东、西、北、南、中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风俗习惯的差异,提出了各个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和易发病,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揭开了中医独特的“同病异治”的奥秘,“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反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会耽误病情,影响疗效。《移精变气论》批评说,后世有些医生,治病不能根据四时的变化,不知道白天黑夜的不同,也不能辨别病情的逆顺,等到疾病已形成了,才想到微针治其外,汤药治其内,粗心大意孟浪治疗,因此旧病未治愈,又产生新的病了[9]。《内经》的这些论述,至今在临床医疗上,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土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人们的体质和耐受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和药物剂量也就有所不同。用以治疗咽痛的板蓝根,江南人用9克就有效,而东北地区就习惯用30克以上。同样是上感发热,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多用辛温解表,江南地区多湿,需用化湿解表。针灸治疗,同样也应参考四季气候的变化,才能提高疗效。《八正神明论》提出:“凡针刺之法,必须观察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气候,根据气候运用针刺方法,所以气候温和,日色晴明,则人的血液流行滑润,而卫气浮于表,血容易泻,气容易行。天气寒冷,天色阴暗,则人的血行也滞濇不行,而卫气沉于里,月亮初升的时候,血气开始流利,卫气开始畅行,月正圆的时候,血气充实,肌肉坚强,月黑无光的时候,肌肉比较软弱,经络虚,卫气衰减,形体独居,所以要顺着天时而调血气,天气寒冷,不要针刺……这就是所谓顺天时而调治气血的法则[10]。预防为主,是中医特色之一。《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春天和夏天保养阳气,秋天和冬天保养阴气。顺从这个原则,能够和万物一样,保持着生长发育的正常规律,如果违反了它,生命的根本就要受到伤伐,真气受到伤害。[11]自我保养,中医称之为“养生”,其指导原则,同样就是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生气通天论》:人的生气联系着天气,天气清净,则人的意志平治,顺从了这个道理,能使阳气固护,虽有致病之邪,也不能危害人体,这就是适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的结果。所以圣人能专一精神,适应天气,而通达于神明,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使九窍不通……[12]
(二)
《内经》天人合一理论的核心,是“顺应四时”。这个法则,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人体必须与大自然保持一致,顺从大自然的变化,才能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然而,应该指出,《内经》的“顺应四时”,基本内容是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是消极的顺从,这是由于产生《内经》时代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低下,人们只能臣服于大自然。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代医学理论,又高明于古代医生之处。复习了上述《黄帝内经》的论述,我们就能了解货真价实的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简要内容。
杨振宁先生提出:“在科学问题上一定要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认同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完全是两回事,不要把二者合在一起。”显然,杨先生眼中的“天人合一”只是董仲舒的观点。董仲舒的观点是政治论,这与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是截然不同的。董认为,天是至上的神,天是万神之君,至高无上,君主是天的儿子,是受命于天,天子就是天之下和整个社会的最高主宰,天子是天在人间的代表。而中医学认为,天是相对于地的高空,是大自然,是宇宙,是客观的存在。人,不管富贵贫贱,都是天子,都是大自然的儿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显然,董的“天人合一”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君权神授”,而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唯物的。董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根据天意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是永恒的绝对的,而中医学认为,天是在变的,气候地理环境也是在变的,《黄帝内经》反复阐述的五运六气理论,就是指出一年四季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的不正常变化,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的伤害,因此,病邪在变,人体在变,治病方法和用药也要变化。“变”与“不变”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董认为人有三品级,即圣人之品、中民之品和斗筲之品,统治阶级是高贵的,小民百姓是下等的。而这三品级是天所赋予的。显然,这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血统论,而中医学也把人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和阴阳和平之人五类,这仅是人的性格的不同类型,与现代心理学把人分为胆汁型、粘液型、多血型和抑郁型有近似之处,无论何种性格的人,人格是平等的,人权是平等的。
综上所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神学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上的,不但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而且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当然应该摈弃。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充满了唯物论和辨证法,至尽仍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辉。当现代医学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这样的深度,中医学却站在分析人与宇宙,与大自然关系这样的高度。中医学宏观医学思想与现代医学微观医学思想,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映成辉,谁也不能抛弃谁。
毛泽东早就教导我们,要想知道李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倘若杨先生能通读并读通《黄帝内经》若干有关“天人合一”的章节,或许会对自己的观点有所修正。事实也是如此,即便诺贝尔先生转世再生,他老人家如果不尽心读懂几本中医经典著作,就对中医学说三道四,照样也会产生谬误的,还是那句老古话:隔行如隔山呐!
附 本文涉及的《黄帝内经》原文
1《素问·气交变大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
2《素问·太阴阳明论》: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3《素问·宝命全形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5《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
6《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旦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7《素问·金匮真言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故春善病鼽衄……
8《素问·异法方宜论》: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9《素问·移精变气论》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10《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入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气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1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也。所谓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12《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
45
发表于 2005-4-21 12:14:4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顶一下。
46
发表于 2005-4-21 23:09:2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某一领域的强人到老了总有点毛病!要请医师为他把把脉!
47
发表于 2005-4-23 12:59: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对传统文化也应该有严肃的态度
读杨振宁教授“《易经》与中国文化”一文的思考
刘力红 广西中医学院
.........
  引用朱学勤教授的一段话:“回到杨振宁先生这里来。他出席北京文化峰会,签署《甲申文化宣言》,这一立场似乎证明他应该是中国文化本位者,坚决反对文化上的普世主义。而他又在同一个地方发表演说,抨击中国传统思维不合亚里士多德逻辑体系,此次演说以及此后在清华大学的再次重申,岂不证明他也是挖古根的西化论者,只是‘挖’得更深,是坚定的普世主义者?到目前为止,杨氏演说引起轰动甚多,但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文化立场已经出现首尾不一,如此逻辑矛盾,出现在一个批评中国人逻辑思维不过关的著名学者身上,是说不过去的。”(引自《南方周末》“2004:传统文化思潮激起波澜”)同样,这样一位在现代科学领域硕果累累的严肃的科学家,对于传统文化却表现出如此的不严肃,这种作风上的矛盾也是说不过去的。
与方舟子的风格何其相似!
48
发表于 2005-4-23 23:42:3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下面引用由秦越人2005/04/23 12:59pm 发表的内容:
(刘力红)与方舟子的风格何其相似!
未必!
49
匿名  发表于 2005-4-25 11:02:21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看了他的文章,我都怀疑杨得诺贝尔奖的含金量,该不会是南郭先生吧,如果是他一个人得,我就比较佩服了,可惜不是。
50
发表于 2005-4-25 17:40:1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杨振宁指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在电视见过杨振宁老先生,有点老态,
足见美国医学很不足取,对于基因的衰老进程,简直就是无可奈何!
还是中医好,中医科学性较强,中国人几千年前的养生术,就足以让现代的西方国家,望尘莫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18:38 , Processed in 0.11432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