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5-21 22:53: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朱良春也是我最崇拜的中医大家,水平之高,超乎想象!
42
发表于 2009-5-21 23:08:1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朱良春前辈的医之能本人终生莫及,但对一些痹症的治疗上本人或有超前,只不过是本人无格治病救人,等待国家以人为本,以能为本......唉,没有敢于鉴别真假的政策及部门,以己之见,让藏龙卧虎的中华随波逐流,或左或右,关键在于对和谐的认识不足......
43
发表于 2009-5-22 09:11:3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朱良春先生研制的“益肾蠲痹丸”(中成药)疗效好,我喜欢推荐应用。
李寅先生能否谈谈您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的感受和情况?
另外,关于中西医,我特别赞成第二十一期——壶中人先生的观点,不知先生有何看法?谢谢!

-=-=-=-=- 以下内容由 中医药最伟大2009年05月22日 09:22am 时添加 -=-=-=-=-
蜀中中医高手壶中人先生谈到:
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走了太多的弯路。因为提倡中西医结合,自上世纪80年代,主要精力放在了西医理论的学习,直到1999年,反思临床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的原因,意识到是临床思维杂乱,不中不西,于是完全放弃西医,重新转向中医,专心于辨证论治,临床又才有所进步---。
因为实践,我感觉到,辨证论治具有无比的先进性----。
中医理论,建立在生命实践的基础上,是一门关于自然时空的生命医学,不是实验实证逻辑发展的结果,无论证候研究,还是病机发展,我们只有遵循生命逻辑,把具体的生命放在时空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存在环境中,去认识,去把握,实践才具有中医学意义----。
-------。
详见本论坛--版务公告。
44
发表于 2009-5-22 11:56:2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谢谢大家想讨论。
中医药最伟大先生可能误会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医的最高殿堂,可惜我还没有福分进入其中,我当然希望自己有机会在里面感受中医大家们的教诲。
45
发表于 2009-5-22 12:13:3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关于中西医的问题,壶中人先生说的非常好。
但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纯中医"的观点,张锡纯先生的“衷中参西”应该是最佳定义了,朱良春老先生的“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阐释则更为全面。
朱老在《朱良春文集》里对该文作了修订,指出“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不能僵化、教条化。
我也就这个问题写了一篇短文:
中西医关系之我见
自清末西风东渐以来,我国医学史就翻开了前所未有的一页,一种医学模式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并一去不返。西医学后来居上,由次要至平衡再到占绝对统治地位,不过短短百年。这期间,中医界各路人士或排斥、、或同化、或融合,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形态的中医,现就这三种不同模式的中医逐一分析并与西医对比,来阐述中西医之间的关系。
1. 纯中医。这类人在清末民初时较多,多是出于排外、保守的心里,接受不了新鲜事物,没有太大的讨论意义。
现今已较少,但决不能忽视。现在的所谓“纯中医”大多是上了年纪、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效果突出、享有一定名望、拥有固定的患者群的“名老中医”,也就是所说的“铁杆中医”。其间利弊显而易见。
利:他们享有话语权,是当代中医界的代言人,积极为中医的复兴奔走呼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弊:过分强调中医的特色,有时会贻误战机、酿成苦果。近来网上热议的“邓老家人”之事,窃以为,如果及早用现代手段检查确诊,然后中西医各展所长,或许会避免悲剧的发生。最近我院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事情,医患皆属我院。某同事亲戚咳嗽数月,求治于某中医,该医无视咳嗽“数月”之状况,未作任何检查,凭脉具证便即处方,药后未效反加剧,后去某院CT确诊“肺癌晚期”。至此,便有西医嘲笑于我:“连个片子都不知道拍”?我悻悻而不能答。我翻阅某医处方,并无不妥之处,而且十几日也不会延误肺癌的治疗,但“连个片子都不知道拍”的嘲讽却让我欲辩不能。如果心里无中西之分、无古今之分,借助一下现代手段,那么别人怎么会有机会嘲讽我们呢?
唉,纯中医,让我又爱又恨的纯中医思维。
2. 中西医汇通派。自西风东渐不久即已形成,著名的唐宗海、恽鉄樵、陆渊雷、章次公、祝味菊等人皆属此列。
其中尤以章次公先生功不可没,章先生先是不受世俗影响率先向西医学习听诊,后又提出“双重诊断、一重治疗”的学术观点,建国后治好了林伯渠的呃逆,才引出了周总理“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的著名言论。他的高徒、当代著名临床大家朱良春先生承师志,进一步提出“辩证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学术观点,姜春华先生起而和之,前后辉映,影响的又何止是一代人的思维啊。
却又一再告诫“不可把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病活法庸俗化、机械化,变成了僵死的教条,背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不久前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出当归含降压成分,并据此而提出高血压新的治疗法则“求本理血法”,也是得益于中西医学术的汇通。
3. 西化中医。此类中医自下而上皆不少见。我习针灸时的老师患子宫癌早期发现,化疗后去北京某著名老中医处服汤药,前后3诊望闻问切流于形式、处方基本一致,我老师毕竟是专业人士,遂细查他患,发现竟然是同一张处方,我师大失所望而归。我听此事也唏嘘不已、感慨良多:名医、名医,何为名医?医之名者、皆能明乎?这类名医身上还有多少中医的影子?他们带出来的学生呢?
实际上,中医、西医都不过是为患者解决疾患的手段,不过思路、方法不同而已。何须势如水火?
目前西医出于绝对优势地位,是与他的操作方法量化、标准化导致的简单化有直接关系的。李静先生将之比喻为“流水作业”非常形象,只要有了流水线,工人们接受操作训练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同小异,不会有本质的区别。与之对比,中医则如同手工作坊,同一类产品由不同经验、阅历、悟性的人生产出来,质量差异则会巨大,有精品、有普通产品、还可能有劣质产品。
在还没有彻底解决此尴尬局面的方法之前,中医如何同西医共处呢?怎样正视中西医之见的关系呢?
1. 非势如水火,而是可互相借鉴。心里存定了中西之别也就落了下乘。
2. 不可只看自家之长,狭隘的自大自狂自恋,不等同于自强。
3. 西医很少故意抬高或贬低中医,基本是忽略漠视。中医应重视有效率、可重复性等,不能治好一个个案就说会治某种疾病。更要避免造假。若一个中医影响2---3个西医,则情况会大为改观。
46
发表于 2009-5-22 12:19:4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临床实践久了,什么样的患者都会遇到,有些人点名要我诊治,却说什么也不吃中药;有些患者被中医治疗的差不多了,却要求输液。
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我在无奈的情况下,大多时候都准备两套方案,一中一西供患者选择,当然会交代清利弊,决定权就在患者了。
这就是现实。
47
发表于 2009-5-22 12:51:1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现代中医是发展中医的主力,中医未来发展的方向。
48
发表于 2009-5-22 17:41:1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05/22 00:51pm 发表的内容:
现代中医是发展中医的主力,中医未来发展的方向。
先生说的是。
49
发表于 2009-5-22 17:46:4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七    民间遇真人
    我长期在基层工作,接触的多是普通百姓和农民朋友。可就是这些最底层的人,却屡屡让我感叹甚至是敬畏。
2008年10月,一个患右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来诊,自诉西医要为其截肢,患者恐惧,经他人介绍来找我看是否有其他办法,经我用药不到一个月即痊愈(详见《十年十案之七   脉管炎案》),患者非常感激,不但送来一面锦旗,还赠我一方,专治类风湿。方中马钱子的炮制、用法、用量非常完备。另一陈老汉赠我褥疮外用方,我试用2例,疗效高于《医宗金鉴》所载“生肌散”,(关于陈老汉的事迹,我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一个农民老汉吓了我一跳》)。此外还有“兔子柺棒”、“气死大夫”这些民间草药的功效、用法,都是病人教会我的。十年来,我收集了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几十首,均一 一试用,其中一半以上都确有疗效:又了解了十几味民间草药,加入应证汤剂中确可提高疗效。只可惜由于学识浅薄,无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引以为憾。
和陈老汉略有不同的是网友赵宝峰先生、姜振先先生等,虽非行道之人,但对中医的拳拳之心丝毫不亚于我等,而对于中医学术也常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受到他们的启发,我特意写了《中医爱好者》以表达我对他们这一特殊群体的感激和敬意。
50
发表于 2009-5-22 17:51: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期——杏李园主人

中医爱好者
中医爱好者,顾名思义即“爱好中医而非行道之人也”。古往今来中医爱好者层出不穷,对中医的关注、热爱之情丝毫不亚于专业人士,甚至超越了现今某些被命运选择被迫从事中医的人。而其中的佼佼者对中医发展做出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中医专业人士,在中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代的洪遵,乃仕途之人却喜搜集验方,他的《集验方》中,水陆二仙丹、九宝饮(蒲辅周先生赏用)等都是传世的好方。  
宋代另一位仕途之人王衮,乃“好奇博闻之士”,由于其父患病误于庸医之手,故“公暇潜心医术,博采禁方”成《博济方》,以求“既使昧于医者,可审读而修制之;工于医者,可消息而变用之”,又因为“今之人有得以一妙方,获一奇术,乃缄而秘之,惕惕然唯恐人之知也。是欲独善其身,而非仁人泛爱之心也”,才特意取名“博济”。王氏“仁人泛爱之心”较之那些秘奇方以眩人之辈,境界不知高了多少。而书中的金沸草散、华盖散、五积散、三拗汤、平胃散更皆被《局方》收录传行于世。
明代的赵开美因沈明卿治愈了家仆的传染病从而知道了《伤寒论》的神奇疗效,并因此起了整理的心思,遂“补其脱略,订其舛错”,仲景《伤寒论》藉此方能流传至今而不灭。很多名家注解伤寒,均是以赵开美版本为准,赵开美可谓“其功厥伟”了。
明末清初的汪昂,赋闲在家,是以“思著有俾传道之书,传诸千古,乃与康熙二年以厚俸延聘名医,历四年,著书四部”,就是有名的《素灵类篡》、《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其中《汤头歌诀》已成为初学中医之人必看书目。虽有“剽窃他人劳动成果据为己有”的嫌疑,但毕竟为后人留下来一笔宝贵财富,个人以为,还是功大于过的。
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虽非医者,但他在《四库全书提要。医家类》里对古代医家学术的分析评价,可谓客观、公正、准确,如其对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评曰:“其作是书亦因时因地,各明一义,补前人所未及也”。何绍奇先生指出此语足以开人悟境,于河间当做如是观,对其他诸家言论也当作如是观。吾以为欲习中医各家学说,必本此意方可。
    对张子和【儒门事亲】则曰:“大旨主于用攻”,“其汗吐下之法,当时已多异议,故书中辩谤之处为多”,皆为至评。特别是对“后人遂并其书置之”的现象,纪氏亦做了批判:“然病情万状,各有所宜,当攻不攻与当补不补,厥弊维均,偏执其法固非,竞斥其法亦非也”,尤为难能可贵。并指出了原因:“要之未明从正本意耳”,尤为难能可贵。绍奇先生特别指出:“后人不善学者,不查虚实,概用攻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纪氏一介文人,而对医学流派之争的评价丝丝入扣、合情合理、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至今对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学习、继承前人的学术仍有指导意义。个人以为,当今偏执于火神派一家之言者尤宜熟读、精读。
观以上几位中医爱好者可以总结出大体特点:1。多文化水平较高,谚云“秀才学医、笼里捉鸡”此之谓也。2。多自身或家人饱受疾病折磨困扰。再误于庸医之手,所谓“求人不如求己”。3。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较充裕的时间。
这些“中医爱好者”的代表们无论于人、于己、于后世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后人特别是我们这些以医为业的人缅怀和借鉴。
但是,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众多的中医爱好者们不单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有些人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具威力的。虽大多属无心之过,却也不能不知。前面说过,中医爱好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文化水平较高”,导致了他们“文辞犀利、言之有物”,故影响往往超过一般的临床医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东坡推荐“圣散子方”了。某年大疫,苏东坡用圣散子方而获效,逾时永嘉又逢大疫,又告知民众用此方,并专门写了一篇序文:
“昔尝见《千金方》三建散,于病无所不治。孙思邈著论以谓此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开惑,智不能知。今余所得圣散子,殆此意也欤。自古论病,惟伤寒至危急,表里虚实,日数证候,汗下之法,差之毫厘,辄至不救。而用圣散子者,不问阴阳二感,状至危笃者,连饮数剂则汗出气通,饮食渐进,更不用诸药连服取差。其轻者,心额微汗,正尔无恙,药性小热,而阳毒发斑之类,入口即觉清凉,此不可以常理诘也。时疫流行,平旦辄煮一釜,不问老少,各饮一大盏,则时气不入其门。平居无病,空腹一服则百疾不生。真济世之宝也、、、”。
东坡此文不但对圣散子推崇备至,认为通用于疫病的轻、重、预防等不同阶段,说的神乎其神,而且由于他的文采、地位,导致了“因东坡作序,天下通行”(见陈无铎《三因方》),后果则是“贻误病情者甚伙”,“宣和后,此药盛行于京师,太学诸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见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陈无铎对这种背离辩证、偏执一方的做法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其药偶中而便谓与三建散同类,一切不问,似太不近人情。、、、今录以备寒疫治疗用者,宜审究寒温二疫,无使偏奏也”。而近代著名中医大家裘沛然在《壶天散墨。听罢歌扬诅贬声》里也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
东坡以中医爱好者的身份对临床发表个人见解,原本无可厚非,但由于他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但误人而且误己,《冷庐医话》及《射鹰楼诗话》都对东坡孟浪服药自误的悲剧作了记载:
“士大夫不知医,遇疾每为庸工所误。又有喜谈医事,孟浪服药以自误。如苏文忠公事可惋叹焉。建中靖国元年,公自海外归,年六十六。渡江至仪真,渡舟东海亭下。登金山妙高台时,公决意归毗陵。复同米元章游西山,逭暑南窗松竹下。时方酷暑,公久在海外,觉舟中热不可堪。夜辄露坐,复饮冷过度,中夜暴下,至旦惫甚,食黄芪粥,觉稍舒。会元章约明日为筵席,俄瘴毒大作,暴下不止。自是胸膈作胀,不欲饮食,夜不能寐。十一日发仪真,十四日疾稍增,十五日热毒转甚。诸药尽却,以参苓瀹汤而气寖止,遂不安枕席。公与钱济明书云:某一夜发热不可言,齿间出血如蚯蚓者无数,迨晓乃止,困惫之甚。细查病状,专是热毒根源不浅。当用清凉药,已令用人参、茯苓、麦门冬三味煮浓汁,渴即少啜之,余要皆罢也。庄生温在宥天下,未闻治天下也。三物可谓在宥矣,此而不愈在天也,非吾过也。二十一日,竟有生意,二十五日疾革,二十七日上燥下寒,气不能支,二十八日公薨。余按病暑饮冷暴下,不宜服黄芪。迨误服之,胸胀热壅,牙血泛滥,又不宜服人参、麦门冬。噫!此岂非为补药所误耶”?
东坡之死颇令人慨叹,不禁让我想起了清代医家周岩所说的“夫学问之道,不外致知力行两端”,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现今,随着网络的普及,当代的中医爱好者们较之古人,有了更多表达自己好恶的话语权,他们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热情和才智,陕西榆林的赵宝峰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宝峰先生的原创文章并不是很多,但颇多精辟之论。他对学术争鸣的客观、冷静、洞彻力以及对年轻人的关怀、鼓励让我受益终生,而他对“泛览与精读”、“博与约”之关系的准确分析不在专业人士之下,网友王叔文先生也深得其益。虽非“行道之人”,却堪称“良师、益友、严长”了。
当然,由于学识、经历、个人喜好之差异,有些中医爱好者表达的观点不一定准确;而有些由于不了解中医历史上学术争鸣形成的原因,或不了解目前中医界“追逐名利、背弃学术本质”的不良风气暗潮涌动的内幕,从而“批评了对的、纵容了错的”,但由于本意是好的,所以被误解者也往往会克制的“理解万岁”,毕竟这只是“人民内部矛盾”嘛。
总之,古往今来,由于大批中医爱好者的存在,才使得“中医学”在深奥、有效之外更增添了一些有趣和可爱。
感谢中医爱好者。
   
    就是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却给了我最无私的帮助。他们既是我的患者,也是我的老师。听他们每每说出我这个正规院校毕业的中医所不懂的知识,我怎能不心生敬畏、心存感激?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19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4:27 , Processed in 0.0524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