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期——袁其伦
本人关于科普一下灸疗法的话既然已出,那末还是说话算话地发表如下资料以供参考,以求完整:
灸法是我国最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艾叶能灸百病”(《本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所以艾灸法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艾灸法在临床多以艾炷隔物灸、艾条温和灸、艾炷直接灸为主,现分别介绍之。
艾炷隔物灸是将艾绒根据治疗需要捏成小(约麦粒大)、中(约黄豆大)、大(约蚕豆大),形状如圆锥样的艾炷。然后,选用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载体如姜片、蒜片、洋葱瓣,用三棱针或小镊子在其上穿刺几下,将点燃的艾炷放在载体上,又将其放在选定的穴位上。艾炷燃烧的热力,以及艾和姜(或蒜或洋葱)的药理作用(如挥发油等),都将刺激穴位并发挥作用。特别是隔洋葱灸,由本作者在1993年于乌克兰国作针灸交流时所创造,多年来临床非常好用。这是因为洋葱具有温和的药理刺激作用,可以做成长宽较大的载体;艾绒也可以用大炷或超大炷,使热力旺盛;更方便的是可用双手捏住洋葱瓣的两端作来回移动的熨灸。这种熨灸具有方便热量调节,热按摩作用,患者感觉舒适等特点。因此,隔洋葱灸可用于治疗面神经炎、关节炎、局部风湿痛等。而隔姜灸多用于治疗呕吐、腹泻、风湿痛等;隔蒜灸多用于治疗肺结核、疖肿等。
艾条温和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或药艾条)距穴位一定距离,应用一定手法的熏烤。一近一远的手法被称为雀啄灸,来回或环形移动的手法被称为回旋灸。艾条温和灸手法灵活、作用温和、刺激面积较大,因此广泛用于多种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软组织损伤、小儿麻痹后遗症、转胎、肥胖以及休克、昏迷等急症。
艾炷直接灸又称着肤灸。此法是先在选定穴位的皮肤上涂些许凡士林或大蒜汁,然后置上艾炷(现多用麦粒灸)点燃,其间若有痛感可抚摩周围皮肤。灸完一炷后可重复施灸,视刺激量要求每穴可灸1-9炷。化脓灸则要求艾炷较大,灼伤皮肤并达化脓程度。直接灸可用于带状疱疹、哮喘、体质虚弱等病症。
艾灸法可视刺激量的大小而在体内分别实现一般性调节反应、交感抑制性调节反应或防御性调节反应。从这种角度去理解,就可以理性地和科学地选用相应的艾灸方式方法去治疗各类疾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