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白云出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0 07:49:36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ra]http://cs.ustc.edu.cn/csli/cloud/cloud/xianyun/shanghan281_300.mp3[/ra]
下载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二八一、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二八二、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二八三、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二八四、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动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二八五、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二八六、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二八七、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顿,下利必自愈。
  二八八、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二八九、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二九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二九一、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二九二、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二九三、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二九四、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二九五、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二九六、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二九七、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二九八、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二九九、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三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4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0 07:51:28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ra]http://cs.ustc.edu.cn/csli/cloud/cloud/xianyun/shanghan301_313.mp3[/ra]
下载
  三0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0二、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0三、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三0四、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0五、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着,附子汤主之。
  三0六、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三0七、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三0八、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三0九、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三一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注白粉,即大米粉。
  三一一、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三一二、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三一三、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4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0 07:52:4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ra]http://cs.ustc.edu.cn/csli/cloud/cloud/xianyun/shanghan314_325.mp3[/ra]
下载

  三一四、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三一五、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三一六、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附加减法)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三一七、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三一八、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三一九、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三二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三二一、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三二二、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三二三、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场。
  三二四、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三二五、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44
发表于 2004-11-10 14:46:19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白云出岫  朋友,您好。
http://61.135.139.232/sound/sh/shanghan.htm 这个网址上的录音有两个(条文128-140  条文141-150  )下不来,不知何故。其余的我都下了。再一次表示感谢!祝您愉快!
这里仍是下不来。
45
发表于 2004-11-10 20:22:54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  这些录音,还在另一个服务器上提供下载,如果打不开这里的,可以到下面地址试试:
http://61.135.139.232/sound/sh/shanghan.htm
221-220有误,是否传错?
46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07:52:02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谢谢提醒,己修复。
[ra]http://cs.ustc.edu.cn/csli/cloud/cloud/xianyun/shanghan326_350.mp3[/ra]
下载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三二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三二七、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三二八、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三二九、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三三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三三一、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三三二、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三三三、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三三四、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三三五、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三三六、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三三七、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三三八、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当归四两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檗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九。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三三九、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三四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给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三四一、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三四二、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三四三、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三四四、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三四五、伤寒发热,下利至在甚,厥不止者,死。
  三四六、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三四七、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三四八、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三四九、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三五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47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07:53:40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ra]http://cs.ustc.edu.cn/csli/cloud/cloud/xianyun/shanghan351_365.mp3[/ra]
下载

三五一、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三五二、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孽)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三五三、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三五四、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三五五、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三五六、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三五七、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株 黄芩十八株 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三五八、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三五九、伤寒,本自寒下,医反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 黄岑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三六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三六一、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三六二、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三六三、下利,寸脉反浮数,心中自涩者,心清脓血。
  三六四、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三六五、下,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48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07:55:25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ra]http://cs.ustc.edu.cn/csli/cloud/cloud/xianyun/shanghan366_381.mp3[/ra]
下载
  三六六、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心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三六七、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心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三六八、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三六九、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三七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三七一、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檗三两,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三七二、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三七三、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三七四、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三七五、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三七六、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三七七、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三七八、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三七九、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三八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佛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三八一、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49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07:58:0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ra]http://cs.ustc.edu.cn/csli/cloud/cloud/xianyun/shanghan_huoluan.mp3[/ra]
下载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三八二、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三八三、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三八四、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人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三八五、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灸)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两半,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三八六、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三八七、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技汤小和之。
  三八八、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三八九、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三九0、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猪胆汁(半合)
  上四味,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纳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三九一、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50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07:59:20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全文朗读MP3

[ra]http://cs.ustc.edu.cn/csli/cloud/cloud/xianyun/shanghan_yinyangyi.mp3[/ra]
下载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三九二、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烧裈散方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三九三、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三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复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三九四、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三九五、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散方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咸) 栝蒌根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三九六、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三九七、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斤(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九八、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 05:25 , Processed in 4.4373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