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17:24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白术 文章来源:有问必答健康社区2004-3-1 10:19:32
    白    术
    白术云头鸡腿身,皮色灰黄质坚硬,
    断面菊心多麻点,健脾燥湿除痰饮。
    [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
    [产地]  主产于浙江,安徽等省。多为载培。
    [采收]  霜降前后,挖取2-3年的根茎,除去细根及茎叶,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若冬季采挖,选取肥嫩纤维性少、云头大的鲜白术蒸后切片(或不切片)晒干,称“冬术”。
    [药材形性]  呈肥厚拳状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有不规则瘤状突起和浅细的纵皱纹。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俗称”云头”,
向上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术腿”。瘤状突起的顶端常有盘状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烘术断面淡黄色,角质,中央有裂隙;生晒术的断面外圈皮部黄白
色,中间木部淡黄色或淡棕色。略有菊花纹及分散的棕黄色的油点。气香浓郁,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色黄白、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生白术  取原药材除净杂质,用水或米泔水浸1—3小时,捞出润透,切0.2-0.25cm中片,晒干。米泔水浸漂可缓其燥性。
    麸炒白术  先将锅烧热,撒入麸皮(白术片100公斤,用麸皮10-15公斤),待冒烟时投入白术片,不断翻动,炒至黄褐色时,取出筛去麸皮。麸炒增强健脾益胃作用。  
    土炒白术  先将土粉(白术片100公斤,用灶心土20—30公斤)置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土炒增强健脾止泻功效。
    焦白术  取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棕黑色,存性,取出微洒清水,灭火星,晒干。炒碳能增强收敛止泻之力。
    [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油中含苍术醇和苍术酮。并含维生素A样物质。
    [性味、归经]  苦甘温,入脾、胃经。
    [功用]  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泄泻,休倦食少,脘腹痞满,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等。
    [处方名]  白术  生白术  炒白术  土炒白术  焦白术  于术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
    [保贮]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蛀。
    [注意]  1.夏季加工时,要勤翻看,防止发粘变质,切片后要及时晒干或烘干,防止发霉。
    2.阴虚内热及津液亏耗者忌用。 按:  传统以产浙江于潜天目山一带的野生白术,个大质实,香气浓,品质最优,特称“于术”。然该品已绝迹,现商品之于术系用新昌的白术种子,种在于潜山地区者。
    白术伪品常见者为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根茎。
产江南各省。其呈拳形团块状,有瘤状突起,颇似白术,但体较粗,瘤状物可多达10个以上,须根痕多而明显,根茎顶端髓部明显凹入,上部有较深而明显的弧状沟纹;切面灰白色,虽有菊花心,而髓部明显,无油点,气微味淡微苦。民间原作“土三七”入药,功能破血散瘀,止血消肿。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16日 05:18pm 时添加 -=-=-=-=-
www.fx120.net/ypsj/yp-dq/yp-zy/15/2003101 ...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24:14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中药特殊术语(评论)来源:转载  http://www.zhong-yao.net/zy/fy/zs/200810/153465.html      
珍珠盘头:如银柴胡根头顶残留的茎痕及芽痕。状如珍珠集盘,习称珍珠盘头。
       沙眼:如银柴胡根体上由于须根脱落后留下的小孔穴。
       筋脉:指纤管束中木质部部分所形成的纹理,如防已,附片。
       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貌一新上维管束间射击宽大,木质部呈稀疏状排列,形似车轮状,如防已,北豆根。
       蓝头:指板兰根(松兰根)的芦头上残留暗绿色的叶柄残基。
       菊花心:药材横切面在具有放射状纹理或裂隙,全形如菊花。称菊花心。如甘草。
       金井玉栏:药材横切面肉白心黄。习称金井玉栏。如黄芩。
       四大怀药:指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怀山药。
       浙八味:浙贝母、浙玄参、杭麦冬、杭白菊、山茱萸、延胡索和白术。
       四大西北药材:指当归、黄芪、党参、大黄。
       东北药材三宝:人参、细辛、五味子。
       蚕砂:
       二蚕砂:习惯认为二眠蚕砂质量最好。
       晚蚕砂:该药有家蚕二、三更后排泄的粪便为佳,粒大色黑,故名。
       石决明:
       九孔海决:石决明,以九孔者为良,故名。
       耳片壳:石决明的商品名,主指产于广东,福建的外表面较光滑的光底海决。
       黄芩:
       子芩:指黄芩新根,内部充实者。
       枯芩:黄芩,本品老根,中空,外黄内黑,习称“枯芩”,古代别称“腐肠”之名,即由此而来。
       黄连:
       凤尾连:黄连,指野生品,主产于峨眉山等地,多为单枝。
       古连:黄连,四川古勇产者为佳,故名。
       冰片:
       艾片:冰片,为菊科植物大枫艾的叶片蒸馏制的片状结晶体,故名。
       艾纳香:冰片,指以菊科艾纳香为原料所制的冰片。
       梅片:指由龙脑香树脂加工制成的冰片。
       黄芪:
       正口芪:黑皮芪,该品种在内蒙独石口集散,故名。
       炮台芪:指加工冲正芪后,挑大小适中,粗细均匀,质地柔嫩者,切去头尾,经沸水撩过,使其条干柔润,用板搓直,凉干,过去扎成炮台形,故名。
       口芪:指产于东北的一种黑皮黄芪。
       半夏:
       仙半夏: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
       半夏曲: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
       法半夏:指将生半夏经清水浸漂,加入甘草、石灰液等辅料炮制,可供内服的半夏。
       白术:
       天生术:指产于浙江天目山的野生白术。
       冬术:白术的商品名,指立冬后所挖,性柔软,肉结实饱满,不呈蜂窝状,断面油润色红黄,气清香特异。
       于术:白术,该药以产于浙江于潜者质佳,故名。
       天麻:
       冬麻:天麻冬季采挖者,皮光肉坚色白质佳。
       明天麻:天麻,该药以个大,体实,色白明亮者为佳,故名。
       春麻:指春于采挖的天麻,药材多中空,皮皱质稍差。
       厚朴:
       耳朴:厚朴的商品规格,指共根皮者。
       鸡肠朴:厚朴的商品名,指其根皮。
       肉桂:
       企边桂:肉桂的商品名,该规格系指由剥取十多年生的肉桂树的干皮,两端削剂后夹在木制的凹凸板内,晒干制成。药材呈现长片状,左右两边向内卷曲,中央略向里凹,油足气香味辛甜,质佳。
       上油桂:指肉桂中油足质佳者。
       蒙自桂:指产于云南蒙自县的肉桂,质佳。
       桂通:官桂的商品名,指肃5-6年幼树干皮或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成筒状者。
       党参:
       防党:党参的商品名,指产于甘肃、陕西老而大的西党参,质佳。
       台党:指产于山西潞安,长冶,壶天,晋城等地的野生党参,质最佳。
       川党:指产于四川的党参。
       八仙党:系指产于川、鄂、陕三省交界地区的条党。
       东党:指产于东北的党参。
       远志:
       远志肉:远志的商品规格,指将远志根皮捶开而除去木心者,皮部多破碎。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16日 05:25pm 时添加 -=-=-=-=-
中药特殊术语(评论)来源:转载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0-14标签:中药   术语   
       远志筒:指抽去木心后,皮部呈筒状,故名,本品多曲较粗者加工而成。
       远志棍:本品多由不适合加工去心的细小远志根,其中心留有木质心。
       贝母:
       青贝:川贝的商品名,该品特征为两鳞块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尖或平,多开口,底部钝圆,不能平放,主产青海,质佳。
       松贝:川贝商品名,该品主产四川松潘地区,故名,其状为形似桃,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叶紧裹于大鳞叶中,顶端尖,底平或微凹入,能平放,俗称“观音座莲”或“怀中抱月”,色白而质松脆,味微苦,质最佳。
       尖贝:指松贝这顶端较尖者。
       炉贝:川贝的商品名,该品种主产甘肃、四川,呈长圆锥形,顶端略尖,底不平,不能放稳,其表面常有黄棕色斑者,习称“虎皮斑”,因过去散集于打箭炉(今康定)故名。
       珍珠贝:指松贝中粒小形如薏米者,质量较佳。
       皖贝:指产于安徽皖面一带的贝母,属浙贝的一种。
       砂仁:
       阳春砂:指产于广东阳春的砂仁,气味香浓,质佳。
       砂王:指进口砂仁中选出的粒大者。
       砂米:指进口砂仁中散碎的单粒砂仁。
       砂头:指进口砂仁中的粒小者。
       缩砂仁:指由东南亚国家进口的砂仁,其表面色较春砂仁浅,呈灰棕色、黄棕色,密生片状突起,质较阳春砂仁次。
       砍茸:指从生长6-10年的老鹿或病鹿、死鹿头上砍下的鹿茸。
       香附米:指加工碾去毛皮的香附。
       朱砂:
       洋尖砂:指细小片块或颗粒状的朱砂。
       珠宝砂:指细小片块状或颗粒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的朱砂。
       镜面砂:指呈条片状,光亮如镜面的朱砂。
       将军帽:指进口沉香中形状似武士帽盔者。
       姜蚕:僵蚕,该药在广东等地习惯用姜汁炮制后使用,故名。
       石斛:
       恒大斗:指产于台湾的石斛,茎圆柱形,长红3-5尺,质坚实,一名木斗。
       结子斗:石斛的商品规格,指将铁皮石斛的茎节剪断,烘干时,打成纽结状者。
       霍斗:指用安徽霍山石斛加工成纽结状的一种商品规格。
       铁皮斗:指以铁皮石斛为原料加工成一种螺旋状的商品。
       铁皮石斛:石斛的一种,该品种节间短,只有1-2厘米,有明显的呈深铁灰色的节,主产于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雄黄:
       腰黄:指雄黄中颜色鲜艳,半透明,有光泽者。
       雌黄:雄黄商品名,指其矿石中呈金黄色有珍珠样光泽者。
       儿茶:
       新儿茶:指进口儿茶(方儿茶)中表面无胶质样光泽者。
       老儿茶:儿茶的商品名,指呈黑褐色,表面有胶质样光泽的方儿茶,主产于印尼及马来西亚。质佳。
       大黄:
       箱军:大黄的商品规格,指将生长三年以上的大黄,剥去粗皮、须,切成段状,装箱的一种规格。
       香结:大黄的商品规格,过去将具有香气,而质佳的西宁大黄加工成一定形状者,称之。
       北沙参:
       莱阳参:北沙参,访药主产于山东莱阳地区,而且质量最好,故名。
       细条参:北沙参,该药的条细(中粗),色白者为佳。
       糖灵脂:指许多烘粒凝结一起的灵脂块,质较灵脂米佳。
       冬桑叶:桑叶,指秋冬季经霜打后采入药为佳。
       边条参:指芦长,体长,腿长,支根少(不超过三条)的红参。主产辽宁桓仁,吉林辑安等地。断面棕红而光亮,是红参中最佳品。
       老木香:为广木香之一种,又称一号木香,多为破裂块状,形如折断之枯骨,木心多腐朽,香气浓,主产印度。
       煤珀:指埋藏在煤层中的琥珀,呈黑褐色,有光泽。
       槟玉:槟榔的商品规格,该品种呈半扁形,质松,外表多皱纹,产自海南。
       肇实:芡实,广东肇庆出产量大,质佳,故名。
       硬柴胡:指北柴胡,因该品质地坚韧,故名。
       大腹绒:大腹皮,该药以捣成绒毛状入药较好,故名。
       口防风:指防风产于内蒙、河北等地区者。
       广地龙:该药主广东者为地道药材,质佳,故名。
       宣木瓜:指产于安徽宣州的木瓜,质佳。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16日 05:26pm 时添加 -=-=-=-=-
   天台乌药:产于浙江天台之乌药,质佳。
       风丹:指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质最佳。
       西羌:羌活产于青海、陕西者。
       竹黄精:系指在进口竹黄内新拣出的色白如玉的颗粒。
       会皮:陈皮,该药以广东新会产者为佳,故名。
       红莲:指带种皮的莲子。
       苏荷:薄荷的商品名,该药产于江苏者,名苏荷,质佳,简称苏荷。
       龟胶珠:为龟胶小块一蛤蛤粉或滑石粉在锅内加热,同炒所得的珠形胶粒,功用同龟胶。
       茅术:苍术,该药以产于江苏茅山者质量最佳,故名。
       金蝉衣:该蝉蜕主产浙江、福建、其形体完整,色泽金黄,杂质少,质佳。
       金边土鳖:土鳖虫的商品名,该品种主产于广东、福建,因其背部边缘有一圈黄色金边,故名。
       鱼鳔胶: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小黄鱼或鲟科动物中华鲟、鳇等的鱼鳔。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功能滋阴益精,用于肾虚遗精阴虚精血不足。
       南桔梗:指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长江以南地区之桔梗,该品种较北桔梗细尖,坚实,洁白,有称之“银牙”者,味先苦后微甜。
       南银花:指产于河南密县等地的银花,质量佳。密银花即此。

本文为中医中药网zhong-yao.net整理或转载,内容仅供参考,原作者拥有版权,转载请加上本站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37:15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四大药都
   我国的四大药都,众说不一。有的资料讲到,我国的四大药都是: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辉县和河北安国,还有说,成都荷花池中药专业市场也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除此以外,江西樟树有“南国药都”之称。事实上,不论我国的四大药都是谁,有一点不可质疑,这些地区的医药业都比较发达。
    四大药都在医药界的地位各有千秋。
安徽亳州―― “来入亳州城,一览天下药”
    被称为“商汤古都,魏武故里”的亳州,位于皖北西端,三面与苏、鲁、豫毗邻,涡河从西而东贯城而过。自古以来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老子、曹操、华佗等先贤圣哲就出生于此,是闻名全国的四大古药都之一。
    亳州得天独厚的物候地理条件,成为中原地区药材集散场。又因神医华佗遗风在亳州经久不衰,名医辈出,药师济济,中药材培植、炮制技艺更为高人一筹。出产中药材130余种,安徽的四大名药亳州就占了二种,其白芍、菊花、紫菀、花粉、桑皮驰名中外。
    由于药材贸易兴隆,亳州七十二条街上店、铺、行、号鳞次栉比。全国中药材来此云集吞吐,药材贸易市场规模很大,城内有四、五条街专门经营药材。故当时有“来入亳州城,一览天下药”之说。
河北安国――    “药不进祁州无药味”
    所谓“药味”,这里泛指药物作用,夸张药不进祁州就无作用,可见药业对祁州药市评价之高。
    河北安国县古称祁州,因药业繁荣而闻名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素有“药州”之称。历史上与河南禹州(今禹县)并称为“南禹州、北祁州”两大药市。
    早在公元1101年北宋徽宗,为纪念邳彤在安国南建立了“药王庙”,每年清明节举行庙会,至清乾隆年间已成为全国药材集散的总枢纽,清道光年间药商开始形成帮派,庙会期间各地药商云集,整个祁州镇,药气熏天,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各路客商每天交流药材的数量多达数千万斤,成交额达白银数万两。成为四面八方中药材交流的中心,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药材集散市场。
    安国的药材加工炮制经数百年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一套完整的经验,有许多独到之处,其“刀法”为药业之冠。如“百刀槟榔”,一个槟榔可切100多片,且片片均匀;“蝉翼清夏”,同蚕豆大小的半夏,切片薄似蝉翼,闪闪发光,置于报纸上,透过薄片文字清晰可见;“云片鹿茸”,切片薄似绢帛,状如云片,入口即化;“镑制犀角”,用特制的钢锉排刀将犀牛角镑成极薄片,形似刨花。很多药材经特殊的制作方法炮制后,药效提高。正是各方药材汇集充盈和精湛的炮制加工技艺,赢得“药不经祁州无药味”的高度评价。
江西樟树――“药不过樟树不灵,不到樟树不齐”
    江西樟树镇倚“八省通衢要冲”的地理交通优势,药商荟集,药业兴旺,是享誉中外的“江南药都”。
    由于各地药材云集樟树,樟树自产药材也与之相映生辉,像樟树枳壳就因质量极佳而列为贡品进入皇宫内苑。樟树药材称之谓:“东南西北中兼收并蓄,甘辛苦咸酸五性俱全,广征博取,应有尽有”。同时樟树药业对药材鉴别、炮制均有独到的技术和特色,切制饮片花样众多,厚薄适度,实用性强,有“半夏鱼鳞片,黄柏骨牌片,厚朴指甲片,肉桂薄肚片,桂枝瓜子片,甘草柳叶片”等。技术上讲究“白芍飞上天,茯苓不见边,川芎蝴蝶双飞片,麦冬三刀成勺片”。因而赢得“药不过樟树不灵,不到樟树不齐”的美称。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42:00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药材产地影响中药疗效
中国医学考试网    添加时间:2008-6-12 9:43:29  阅读次数:次
 目前,很多临床中医大夫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古籍中的汤药用药量都非常小,而现在的草药动辄好几倍的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不是病难治,也不是医生开的方子不好,都是因为现在有很多不过关的中草药、中药材。有些人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很多种植的中药材的有效成份含量少,从而很多中药因所选用的中药材质量参次不齐而导致药效的千差万别。
  中药历来讲究“地道药材”,“药出州土”。这是说作为植物精华的中药材,在长期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等环境中形成其特殊性。这种独特的中草药就是中医药界推崇的“地道药材”。
  例如,流传千年之久的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尽管六味药材是固定的,但是选用哪里出产的药材在行家眼里就代表着药效的区别:作为六味药材中君药(主药)的地黄以河南产为品质最好——河南历来盛产四大怀药,其中就有怀地黄和另一味药材怀山药,而另一味主要山茱萸,又以河南伏牛山出产为最佳,八百里伏牛山历来就有“天然药库”的美誉,我国的山茱萸每年更是有80%的产量都出产于此。而根据《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六味地黄丸中另一味药材泽泻,也是“生汝南池泽”,汝南即今河南省汝南县。
  “药材好,药才好” 同样为我们选择中药提供了一个标准,河南省宛西制药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依傍 “八百里伏牛山,天然药库”,选用地道药材生产出的“仲景牌”浓缩型六味地黄丸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www.yixuewang.com/14278/ 7K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47:11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拿什么拯救你,铁皮石斛

来源:浙江省农业厅宣传站、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作者:历宝仙、张文妹、邵洁   发布时间:2006-03-14

[演播室]观众朋友,想必你还记得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仙草之谜”新闻调查节目吧,节目中对铁皮石斛提出的一系列质疑,尤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消费者由此对铁皮石斛产生了信任危机,而那些上规模的铁皮石斛生产企业则感到十分冤枉,对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口难辨。铁皮石斛究竟贵为何物?铁皮石斛已被列为濒临植物,人工栽培到底有否突破?作为消费者,也许你和我们一样,也想一探铁皮石斛的真面目。那好,接下来就请你跟随我们的记者一起来解开这个谜底。
[配音]3月8日,记者来到联华外海店、家友店及好又多等大型超市,虽然中央电视台播出“仙草之谜”已过了近10天,但铁皮石斛(枫斗)产品的销售柜台前,仍显得冷冷清清。看来消费者对此还是心有余悸,不敢冒然出手。
[同期声]消费者A:报道以后,心里总有点害怕,不敢吃。
消费者B:他们说不好的,我也不知道,电视不是在放啊,是假的呀,不敢吃。
[配音]据营业员介绍,目前的状况与以往不能相比。
[同期声]营业员:影响是有一定的影响,消费者总认为不太放心。
[配音]杭州市场上铁皮石斛(枫斗)产品销售业绩全线下滑之后,损失最大的自然是生产企业。面对消费者的疑虑,一些生产企业也有话要说。2003年成功自主研发生产铁皮石斛的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人员介绍,虽然近几天销售业绩已经有所回升,但报道播出的当天,公司的销售业绩曾破天荒地出现了零纪录,他认为,这明显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同期声] 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总经理 高洪 我认为这个事件对浙江的铁皮石斛产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首选是影响了铁皮石斛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二,也造成了广大老百姓对铁皮枫斗、铁皮石斛产品的信任危机;第三。对我们这些诚信生产企业也造成了损失。我觉得我们决不能让一家造假企业毁了整个产业。
[演播室]面对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和生产企业的冤屈,能破解两者症结的要素,首先当然取决于铁皮石斛的功效。铁皮石斛是否真的不堪一击?让我们听听传统中医学是怎么说。
[配音]石斛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的铁皮石斛经卷曲加工之后即成铁皮枫斗。关于石斛,中药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早就对其药性、功能、主治范围等作出了描述,历代医药书籍中也有很多关于石斛记载。我国中医本科教材《中药学》中也有:石斛有不同品种,以茎圆外皮绿色者称为‘铁皮石斛’,作用最好;……等的描述。由此可见,铁皮石斛作为中医中药的一部分早已被广泛重视。日前,有着87岁高龄仍在从事临床门诊的浙江中医学院原院长、浙江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国家级名老中医何任,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同期声]浙江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国家级名老中医 何任 中医中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科研成果之,应该给它继续发扬,比如我们中医药里面的霍山石斛,现在也叫铁皮石斛,这个药本身能够滋阴补肾,对一般的阴虚病人或体力不好的、亚健康的这些人,经常服用后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配音]不仅我国的中医药学经典著作早已充分肯定了铁皮石斛的功效。近年来,现代医学也以科学手段对铁皮石斛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的作出了肯定。
[同期声]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营养学会理事长 丁钢强  我们作为保健食品的一个产品审批过程,要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尤其是要经过毒理学的检验,主要是包括对它的安全性进行检验和评价,第二个是对它的卫生学的一些指标包括感官的指标、理化的指标和微生物的指标,以及功效成份的有关指标。第三是对它的功能学进行检验和评价。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铁皮石斛类的保健品主要对人体、机体的免疫力的调节相当有作用,包括它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作用。
[演播室]既有传统医学记载,又有现代科学证明,相信你对铁皮石斛的功效不再疑惑。但野生铁皮石斛都生长在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的湿润背阴之处,对生长环境条件如光照、湿度、温度等要求十分苛刻。而且野生铁皮石斛的繁育率极低,加之历代无节制地采挖,早已处于濒临绝种的境地,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品种,有价无货。那么,市场上的铁皮石斛从何而来,人工栽培技术真的已被攻克?请看我们的记者在生产实地所作的调查。
[配音]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家从事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陈立钻被业界称为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第一人。早在70年代,赤脚医生出生的天台人陈立钻,就已经开始关注铁皮石斛,经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相继攻克了组培育苗、炼苗、仿野生环境大田栽培等技术难关,并通过多方寻找,采集了近40种石斛品种,建立起国内最为齐全的石斛种质园。
[同期声]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立钻 这个是天台山的地道药材铁皮石斛,这是球花石斛、这个是金钗石斛,这里大概搜集了30多种近40种了,中国大概有50多种石斛,我准备全部收齐。
[配音]除了陈立钻,20岁起就在天目药厂工作、现任浙江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永涛也是一位铁皮石斛的潜心研究者,他联合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了《珍稀中药材铁皮石斛基地及产业化》项目,其投入上千万巨资人工栽培成功的临安天目山野生种于2006年3月被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天斛1号。
[同期声]浙江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永涛 我们跟浙大、浙江医科院合作以后,解决了组培技术问题,再把组培扩展到大棚,去年以来,我们把天目山的野生种驯化好了,变成我们自己的当家品种,我们的铁皮石斛叫天目山铁皮石斛,最近,省农业厅给我们审核后天斛1号,因此我们的铁皮石斛是有“身份证”的。应该讲我们保证真的而且保证优。
[配音]在记者调查时,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堪称我省中药材企业自主研发的农业科技成果。但由于铁皮石斛的生产周期长,从组培到收获,一般需要三四年时间,所以,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铁皮石斛产业化生产之后,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同期声]陈立钻:这个项目已经稿了21年了,从赤脚医生到现在,大概30多年了,光这个项目就花了21年,我还是运气的搞出来了,人家可能一辈子搞下去了还没搞出来呢,确实有点难,不然用不着那么多的科学家在前赴后继了。
[同期声]钱永涛: 这个是天目山的野生种苗,从种子到这个小苗需要三四个月,再从这个小苗到能出棚要一年多时间。
  陈立钻:这个已经是四年多一点点,已经好采了,一年一年都不同的,这是试管苗,这是试管苗的第二年,这是第三年,这是第四年。
[配音]据了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目前,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已拥有铁皮石斛种植基地2507亩,组培苗实验室2.6万平方米,每年培育铁皮石斛苗达420万瓶。该公司继2000年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后,又于2004年末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认证,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GAP认证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2003年1日,该公司生产的“立钻”牌铁皮枫斗颗粒被列为OTC(非处方药)药品。浙江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建有组培实验室1350平方米,大田种植基地63亩。据了解,全省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已达5000余亩。
[演播室]在中药界有一句俗话叫“药材好,药才好”。其实,铁皮石斛独特的药用价值,已经潜移默化地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即使是价格昂贵也是情有独钟。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药材种植呈现“小而散”的特征,往往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零星种植的比较多,药材质量往往良莠不齐,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中药企业生产的中药产品都是从药材市场上购买加工而成,尽管国家为此出台了确保药品原材料质量的GAP认证和对药材栽培、中药生产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的GMP认证,但由于铁皮石斛价格昂贵,每公斤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且资源稀少,甚至有价无货。受高额利益所驱使,就难免出现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广告宣传虚假、生产标准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着手开始整顿铁皮石斛产品市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也向所有会员单位和个人发出倡议书,倡议行业自律。
[同期声]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品化妆品协调督查处处长 邵元昌 浙江是铁皮石斛生产和消费的大省,铁皮石斛产品我们一直在关注,去年年底,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就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铁皮石斛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省内卫生、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全省的铁皮石斛进行专项整治,央视曝光之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这个专项整治的力度,实行综合整治,在铁皮石斛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所有涉及铁皮石斛的都要进行大检查,包括对种植基地的面积、时间、产量、企业生产加工的过程、投料的情况以及销售的情况都要进行拉网式的大检查,在整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长效的监管机制。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潘慧锋 我们产业协会已经发出倡议书,要求广大的企业、生产者、经营者和加工者要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要诚信经营、公平竞争、不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来蒙骗消费者,要共同来维护铁皮石斛产品的形象,共同树立这个行业的形象,使我们浙江的铁皮石斛产业能够更进一步发展壮大。
[配音]目前,浙江省中药材行业协会提出的倡议已得到众多会员单位的赞同,纷纷发表自己的承诺书。 
[同期声]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总经理 高洪 我们要以正宗的铁皮石斛原料、以优质的产品质量来生产良好的产品,对老百姓负责,对市场负责,以良好的诚信度和信誉度来取信于民,取信于市场。
[演播室]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的突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已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浙江天皇药业的铁皮石斛基地已被列为“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获得无偿拨款1000万元;天目药业药用石斛GAP基地建设及产业化项目,也已被列入浙江省经委“省中药现代化项目计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铁皮石斛必将为造福百姓、造福人类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见!
 
  浙江农业信息网//种植业信息网

www.zjagri.gov.cn/html/zzy/colligateView/ ...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49:24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种植中药材应从良种抓起 (时间:2008-5-5 15:32:56)
    我国是世界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国际市场中70%的天然药用植物来源与中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国际国内对中药材科学医疗重视和认识的提高,特别是人类社会面对各类疫病时,中医药在临床中的杰出的表现,为中医药获取很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全球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生物医药业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而中药材产为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最具有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对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药材种植已被各界关注,而现代中药的兴起无疑给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带来新的发展,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的政策,鼓励药农种极种植中药材。
    中药材属特殊经济作物,中药材种植具有特殊的区域性,所谓“诸药所生,皆有其界”,所以发展药材生产要避免盲目性。笔者从事药材种植业多年,接触生产第一线与药农常年打交道,并常年走访各地道药材产地。发现大部分地区仍然把中药材农作物来看待,农户仍然分散种植中药材,仍然保留传统的种植方法上,仍以身干无杂、个头大为传统的标准,虽然已经实施的GAP在各地政府口中大打科学种药的旗职,但真正的田间地头的仍是那些自发性种植。
    中药材种植是中药生产的第一车间,要想做到真正的“药材好,药才好”,还要做的工作真的很多,源头在哪?我想对中药材种植地方不能仅是一句宣传,重要的对药农要引导和讲解,更重要是要让药农朋友知道中药材质量与种子、气候、土壤、生物习性、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限、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因素。因此科学的种植中药材才能被未来优质优价的市场认可。比如大黄,由于品种多,药典上规定的大黄只有三种,目前生产中主要是药用大黄,而大黄受生长年限的影响含量一年比一年高。
    近二年来由于部分中药材品种价格大涨,不少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中,中药种植开始取代粮食作物成为支柱产业,这对于我国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件大好事,但由于药农在药材种植过程中不重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及低水平重复种植,促使中药材品种退化,产量降低,药材质量下降。因些种植中药材应选最好的良种,种子是中药材栽培的物质基础。优质的种子才能做到苗齐、苗壮,生产出优质高产的中药材,进而夺得种植的丰收。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种子仍多为农民自已留种比如桔梗,桔梗种子有紫花和白花两种 ,现在家种以紫花品种为优,真正的桔梗种子能够做到发芽率高、苗期壮那就得生长两年以上的专业制的种,而市场上销售多为生长一年所生的娃娃籽,这样的籽不仅种植的桔梗叉多且苗弱,生长不旺;还有怀牛膝、白术等,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看到白术价高,而一些种苗商贩更是拿一年抽苔的种籽及冷冻的种籽销售给农民,这样的种籽别说能高产,就能够出土就不错了。一些无性繁殖的,如地黄、天南星、旱半夏等品种,大个选育作药材加工,小个做药种,年年复一年种植你说种植的药材能不退化吗?怎么长出优质高产的中药材呢?另外一些全草和种籽类的中药材等等,就不用再说了。
    借此笔者希望能够给药农朋友提个醒,种植中药材不仅要充分了解市场,更重要的选好品种、选好种源才能做到有好的收成,另外新品种、新技术也要跟上,种植中药材虽与农作物种植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部分品种对技术的要求也是相当重要的。种植中药材不仅有专业的技术,更重要的要选择好优质的良种,笔者从事市场经营及种植多年,整理一些资料希望能够给药农朋友以帮助。(寸土生寸金)

www.ycn.cn/info/detail/8-19478.html 23K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50:45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中国中药面临入世后的战略选择
2009-3-29   全球品牌网    韩涛





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的格局正方兴未艾,入世,将给中国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既有生存危机,更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曾几何时,“狼来了”的呼喊由远而近,如今,狼到底是来了,那么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的企业将会沿着什么样的发展轨道前进?抑或是渐渐地销声匿迹?!入世,初级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面对陆续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该如何调整如何运作?面对入世,中国“国药”又将来是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狼”?据《北京经济报》报道,从2003年1月起,中国将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允许外国批发商和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也就是说,2003年外国人可在华开药店。据介绍,在距全面开放药品分销服务的这段时间里,将允许进行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的试点工作,包括外国公司和企业,经过批准将允许与中国公司、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和合作商业企业,经营药品零售业务等。对中药企业而言,不可避免、无法回避即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西药以其特有的“生化”利器披挂上阵,老牌中药能否对阵,能否招架?如何招架?
本文尝试从中药面对的优劣势分析入手,以全方位的视角,探索中药面临的发展危机和机遇,以及中药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期 能为中药开具一方“中药”,一剂良药。
一、中药企业面对的竞争劣势
中药企业面对竞争的劣势很多,据发展要求及企业现状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中药材原材料基地建设不完善,相关扶持与配套产业政策不尽完善,加之全球化的生态恶化,污染加重,中药材本身的品质、药性等大打折扣;加之加工环节设备普遍落后,造成药材的加工“二次污染”, 汞、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成为中药国际化进程的直接阻力。仅以河南省为例,众多中药生产厂家,能按GMP国际标准建设的无菌生产加工车间也就两三家,加工环节的“硬件”跟不上时代与市场发展要求。
2、中药企业“软件”开发力度小,步子慢,高级专业人才相对贫乏。这也是面临竞争的最大劣势及关键所在,中药产业的专业人才及高级专业人才,相对其它领域比如经济、法律等热门行业而言,均比较贫乏。特别是中药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要求的是具有中药知识与市场营销知识并具的复合型销售人才,而非“单打一”和单纯的市场销售人员。
3、中药的整体形象还比较落后,现代中药的形象急待树立和大力弘扬。中药,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的外部要求有不尽协调和不尽和谐之处。
二、中药企业面临的竞争优势
纵观中国中药的发展,不难看出中药的优势正在与时俱进,值得关注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1、古老、悠远、神秘的中药文化在全球独树一帜。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到《本草纲目》,再到今天遍布神州各地的中医院及中药制造企业,悠久的历史加之现代的理念,使中药的理论更趋完善,更加完美,而中药独具的神秘点必将成为国际市场的卖点。比如在《黄河绝恋》一片中,就展示了这样的一组镜头:小花花为她的“外国大大”从山地找来了蝎子,经过简单炮制吃完后,让“外国大大”的体内毒状消失,旁白引发的议论与感叹大意是:古老、神秘的中国,这种被“洋人”视为“可怕的毒虫”的东西居然还有如此神奇的奇效。的确,中药之神秘由此也可见一斑。
2、生态理念的全球化将为“植物药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药食用源的中医中药理论,标本兼治的神奇疗效全球为之一振,中药的主题又紧紧扣住了“绿色地球”、“生态地球”的这一主题,因而以绿色、环保、生态为核心的中药、植物药剂,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认可、认同、尝试并入迷,这也是中药市场的卖点。

3、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国际化人文大背景,是让中药步入国际市场的加速器。源于大自然生物圈的中药,多是以植物的根茎叶或其它动物为原料,迎合了国际人文返璞归真的大背景,使中药的国际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
4、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中药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中药的药剂、剂型丰富多样,一改传统大包、药罐、煮上两碗的面貌,从剂型到药性精华的提取、到疗效,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赋于了传统中药更多、更新、更现代的内涵,从而使中药具有使用更方便,特性更完善,收效更显著等诸多特点,这也是中药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河南宛西仲景药业,能在短短的20余年里,从一个县办中药类工业小厂、资产30万,发展到今天成为跨省际、跨行业、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集团公司,资产膨胀到数亿,这在充分说明宛西人艰苦奋斗喜结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中药的市场所在,市场化进程及发展态势之猛、之强。
三、面临入世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中药在国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入世后,“洋药”将大批大量地涌入中国国内市场,药品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中药企业如何能做到阵地不丢、市场不丢的同时,巩固扩大国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让中国中药也成为进军英美等国的“洋药”,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以加速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1、走企院合作或合并之路,取长补短,互为依托,是中药国际化征程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中医院依然是中药销售的主渠道之一,而目前中医院的运行大多并不十分乐观,或者说是“身着中国衣,脚穿外国鞋”,囿于经济发展、自身实力等诸多因素制约,无力将高品质的中药、新药、特药用于临床。因此,中药企业应当积极主动的与中医院联姻,或合资,或控股,或买断,依托中医院丰富的临床经验,完善中药从剂量到配方到剂型的转变与改良,中医院的医师及科技人员,可根据临床之不足,进行一些疑难杂症用药的研究与临床实验与观察,这样以来,中医与中药就能达到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良好境界,中医会迅速兴起,中药也会独占鳌头,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市场威力,进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共同兴旺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
2、中药企业应实现强强联合,组建专业的销售公司,铸造中国中药的“航母”,在国际商海中一展风采,让中药走进全球各地,走进千家万户。质量可靠可信的中药步入市场,靠的是销售人员,而目前销售市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非中药或中医学校的学生,而中药的销售队伍即销售员所从事的中药品市场营销,其文化内涵相当丰富,从病理到药性,专业性较强,连惯性较强,一般的销售队伍和销售人员,很难把其中的道理说透,与医院的医师无法实现更多地沟通,因而,中药这一特殊商品必须有专业知识含量及专长的人员实施好营销这一环节,方会为市场添彩,因此,中药企业应成立或组建专业的销售公司,让医生型、知识型的营销人员走市场,让专业的销售人才、有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组成专业的销售公司,来代理各大中药企业的药材,构筑中药市场营销体系及营销运作网络,其构成及运作图如下(略,帖步上哦---作者注):
这样以来,专业人作专业市场,其市场开发、可信度、成功率均会达到一定效果。这样就需要国内的中药企业搞好强强联合,实现携手共进,避免非良性竞争,组建国药大中药的“航母”,以“大中国、大中药”为核心,以期国宝中药迅速推向国际市场,为全人类造福。
需先行一步的是,从各家中药企业的现有销售队伍中挑选出精兵强将,集约训练,强化训练,组建一支专业的中药销售队伍,成立专业销售公司,使之成为众多中药品牌,强大销售队伍的生力军,继而成为专业销售公司,让一条销售网络活起来,动起来,关注瞄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一展中药之雄风。
3、开辟终端消费市场。入世后,价格大战必定会迅速燃起,而目前中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各中药企业各自为战,中间环节多,与中医院的关系,与大药房的关系,以及各环节所产生的运输、劳资、房租、摊位等费用重复发生,价格居高不下,让终端消费层、广大消费者难以接受,这就需要中药企业努力减少中间环节,让非处方类、保健中药、养生类药从生产厂家直接面向消费者,这一点须认真探讨,是厂家直接设立药房让利消费者,还是选择一批区域内信誉好、知名度高的药房、或超市、或量贩,委托或实行代理制经营,出台限价、指导价,须认真搞好测算,终点是药价合理,让利百姓,让大众能够承受,因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及信誉经济,价格战不是好法宝,信誉、质量才是最好最大的资本,最终的卖点,但同时还必须搞好市场调查,判定市场承受能力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让合理的药价步入市场、步入自己的消费层。
4、中药企业本身须搞好配套,扩大产业链,走低成本扩张之路,提高综合竞争力。这就涉及一个就近主业,多元化生产、配套延伸、加粗加长产业链条、走低成本扩张的问题。其它相关产业与中药企业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兼容性、互助互动互补性,可以互为窗口,互为促进。宛西制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初步走出了一条路子,其企业集团中,有生产生活用纸品的,有专用药瓶(POP)加工的,有汽车水泵配套生产的等等,这里需要指明的是,在搞好产业规模扩张时,应关注或者说应把侧重点放在相关和就近的产业上。主要可以关注以下的行业以供参考:
(1)根据祖国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药补与食补相辅相承,对此,应很好地挖掘这一宝库中的宝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进军保健食品、饮品行业。特别于国内市场而言,中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饮品、用品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值得发展好的制药企业很好关注,“夕阳”产业潜力极大,前景十分乐观,因为中药行业本身就是“以秉承传统,维系健康”为主题的,即保护、维护人体健康,这对于中药企业而言,不是十分困难的事,加之食品饮料行业,又是具有市场永不饱和和永续经营的独特优势,只要是货真价实的产品,就不愁没有销路。
(2)投身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餐饮服务业及其它相关休闲、健身、娱乐、环保等绿色产业之中,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是:绿色、健康,这一相同点是其市场跳越式发展的支点,特别是农业(包括林业)能与中药原料生产基地(后有评述)配套,协调发展起来;旅游服务业的参与则应多侧重向生态、绿色保健、保健餐饮、老年公寓等方向发展,把中药企业文化核心、发展主题(致力于人类的健康事业,拥有健康的人生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富财与价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5、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势在必行。要保证中药材的药性,内在品质及国际化道路的畅通,必须从源头做起,即把中药材基地建设纳入日程,真正确保中药原材料的绿色、生态、不施农药化肥,以提升其品质与药效。另外还需特别指出的是:一定要在中药材的原生地适生地搞基地建设,地质、土质、温度、湿度、水分、海拔、光照、无污染源等要严格把关,合理规划,规范布局,使之成为既是生态植物园、药园,也是药材基地,还须与当地政府、农民处理好利益关系,可以采取厂家投资、提供技术、农民管理、定点收购、利润返点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法,使药材生产基地成为中药提升品质与药性的依托。宛西制药利用所在地八百里伏牛山的“天然药库”为依托,与药农、地方政府达成相关协议,已建成优质山茱萸生产基地1.8万亩,仅2000年就动用药材收购资金9000余万元投放山区药农,药农在致富了的同时,药材原材料有了保证,宛西中药“药材好,药才好”的宣传语也得以广泛认同,响彻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主打品牌仲景牌“六味地黄丸”便在2001年创产值近3亿多元。
6、中药产业需要搞好高层次科技研究人员的开发与储备,组建国家级的高等级产业基地和试验中心。中药不仅是国药,更是中华民族传统之瑰宝,大力弘扬、开发、发展、振兴这一产业,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专业科技人员投身其中,因而,现有的大中专院校特别是中医中药类学校应加大办学方面的投入,引进、培养、造就高级人才;建成高等级专科试验室,加快中药研制开发力度;国家相关部委也应作出规划,选择一批大中型中药企业,联合“国字号”一流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并以其为依托,授予其相关的研究资格和课题。比如可以在一些有实力中药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或科研中心,进行专科专题的研究与开发,进而推进行业的发展。
7、中药产业政策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建立健全中药开发保护类的法律,实现以法治业,以法兴业。中药产业的发展,涉及农业、工业、流通三大产业,从地产中药材的规模化发展、基地建设,到生产加工,再到市场和终端消费层,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过程,环节多。哪个环节脱节,都会引起巨大的损失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中药的产业化政策、行业法规建设、尽快实现以法治业,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知名地道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只有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固定,才有可能做到有效保证。

www.globrand.com/2009/211819.shtml 34K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52:45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本页位置: 光明日报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 2005年1月6日   


药材选地道 古方才显效

白丽霞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究其原因“水土异也”,作为植物精华的中药材,是在长期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中形成的,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药材便是中医药界所公认和推崇的“地道药材”,即特定地区所产的优质药材。在《本草衍义》中写道:“凡用药必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
有据”。可见药材因自然条件的关系,在功效方面也有所差异。
  很多临床的中医大夫也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古籍中的汤药用药量都非常小,而现在的草药动辄几十克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甚至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大夫的医术不精,不是用药不对症,而是因为在配药时所使用的药材不是来自地道的产地,有效成份含量低。只有选取最地道的药材,加以先进的制作工艺,才能得到疗效好的中成药,也就是“药材好,药才好”。
  地道药材和非地道产地的药材从有效成分含量上有天壤之别,疗效当然有差距。同时,在药材的地道产地,对于药材的加工炮制也有成熟的经验,而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造成药物成分含量差异。
  在药材地道产地建立中药材GAP基地,是解决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低、农药及重金属残留量高、品质低下等问题的好办法。在GAP基地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药农生产,从育苗、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对药农进行培训和管理,减少农药和无机肥的使用,使用符合标准的灌溉水浇灌,保证生产出的药材天然无污染,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出众,以此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为此,国家已经通过认证八个GAP基地。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55:28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焦作怀药与“千年补养第一方”
www.zgjz.org/viewnews-2235 14K
 号称“千年补养第一方”的六味地黄丸,为宋代名医钱乙在前人基础上所创,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药物组成,最早记载于《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而此方的历史渊源则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有肾气丸,但比六味地黄丸多了附子、桂枝两味药,故民间称其为“八味地黄丸”。钱乙去掉肾气丸中的附子、桂枝,并将原方中的干地黄易为熟地黄,由此研制出六味地黄丸。
 有意思的是,六味地黄丸起初是用于治疗小儿“五迟”(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症的,但随着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人们发现以怀地黄为“君药”的六味地黄丸,不但可以广泛用于诸多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肝肾不足、肾阴亏损等病症,而且适用于有肾虚倾向人群的养生保健。于是,“千年补养第一方”在民间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流传至今。近年来,全国共有100多家企业生产六味地黄丸,其中“仲景”、“汇仁”、“同仁堂”、“九芝堂”、“兰州佛慈”等品牌比较出名。但是,无论哪一家著名的制药企业,都要强调自己生产的六味地黄丸是利用地道药材生产的,如宛西制药不惜巨资打响的那句广告词:“药材好,药才好!”其实,真正了解六味地黄丸药材配伍的业内人士都知道,这句广告词的潜台词就是“药地道,药才好”和“用怀药,药才好”。

  记者在查阅了相关的中医医书后得知,虽然六味地黄丸传统验方没有把“熟地黄、干山药”写作“怀地黄、怀山药”,但历代医家选用怀地黄、怀山药入药则是行内的规矩。正如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所说:“诸药所生,皆地有境界。”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明代著名医药学家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记载,地黄“江浙壤地种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怀庆山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清代学者孙星衍、顾观光等人辑录的《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其他四味药材如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则分别以河南西峡伏牛山、安徽铜陵凤凰山、云南丽江(或安徽金寨)、福建建宁所产为地道货。而六味地黄丸最重要的“君药”——怀地黄,则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地黄》一书提到,日本学者曾先后报道地黄中所含梓醇具有利尿和缓泻作用。专家对产自各地的干地黄中的梓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焦作市武陟县所产地黄的含量最高(0.811%),其他依次为辽宁沈阳(0.726%)、山西侯马(0.043%)、山东成武(0.036%)、广东(0.019%)、浙江仙居(0.010%)等。明眼人不难看出,仅梓醇一种含量,怀地黄与浙江所产地黄便相差80倍,其他元素可想而知。
 “药材地道,且遵古法炮制,中药才能保持良好疗效。”焦作市怀药行业协会会长、怀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岳胜利深有感触地说,“焦作的怀药已经给北京同仁堂、宛西制药、长沙九芝堂等国内众多制药企业带来数以亿计的市场份额,任何一个正规的厂家要想生产优质的六味地黄丸都必须强调熟地黄和干山药来自焦作,但焦作每年能种植和生产多少怀药,我们焦作人最清楚。在六味地黄丸中含量应该占到48%的怀地黄和怀山药究竟是不是来自焦作的地道货,恐怕也只有焦作人最有发言权。因此,焦作怀庆药业完全可以在国内补肾药品每年数十亿元的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毕竟我们还掌握着国内各大制药企业对怀地黄和怀山药的实际采购量。”

 据新华社2005年11月19日讯,根据2005年国家药品抽检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组织有关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对部分药品进行了评价性计划抽检,涉及10个品种7456个批次,结果共有2个生产企业的2个品种、3个批次,27个经营企业的5个品种、28个批次,13个医疗机构的7个品种、14个批次抽检不合格。其中,哈高科佳木斯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六味地黄丸被列为不合格产品。
焦作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中国焦作网
  记者在网上看到这条消息后,不禁暗自思忖: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必然会根据制药企业是否使用地道药材来选择购买某一品牌的六味地黄丸。到那时,恪守“诚信”理念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制药企业,将会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而由焦作怀药成就的“千年补养第一方”,也将会反过来成就“魅力焦作”的一世英名。(李相宜)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57:17 | 只看该作者

地道中药材的议论辑录

海外展望
天然植物药品研发上演“世界大战”
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而我国中药制剂年出口仅在1亿美元左右,仅占其中的3%-5%。全球OTC制药企业排名前百位的德国马博士大药厂已于今年5月将具有排毒养颜、治疗便秘的一种植物药正式抢滩中国;而此前,日本大幸药品株式会社也刚刚将其汉方药新剂型强力推向华南市场;此外欧洲和日韩等国际大型医药企业集团通过在华合资和投资等实施本土化策略,纷纷涌入中国天然植物药品市场……。实际上,这些都不过是“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的一个缩影。业内人士预测,在今后5年,这种进入速度将以每年300%的速度递增,中国传统中药正面临被“喧宾夺主”的尴尬境地。
目前,鉴于科学家可以很快地鉴别出植物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并可以确定有开发前途的化合物,因而使新型植物药的开发在大大加快。医学发现,许多疾病是受特定的酶和细胞受体支配着,如果能够阻止这些特定的酶和细胞受体,那么疾病也就被阻止了。研究人员采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产生少量的稀有的酶,并且分析植物对它们的影响,而不必千辛万苦地用提取出来的东西喂养实验动物,然后等候观察所发生的变化。一旦发现了所希望的效果,他们便去寻找那种有效成分,在大功率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帮助下进行大规模的化验。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药物学研究所所长詹姆斯?麦克切尼斯说:“分离一个分子过去要用8年时间,而现在只需2周时间。”麦克切尼斯相信,基因重组技术的应用对开发植物医药十分有利,它不仅会加快此类药物开发的速度,而且可降低成本。
如今,诸如美国默克公司这样的大型制药公司正在尽力把最大数量的植物物种送入实验室进行大规模筛选,以便从中找出任何可能的生物学功效。美国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员从植物标本中同时筛选15或20种功效,寻找抗癌、抗病毒以及治疗神经、心血管和肠胃疾病的功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每年从25个国家弄来4500种植物以及海洋生物、细菌和真菌,筛选出能够对抗艾滋病病毒和具有抗癌功效的提取物后,便把有开发前途的植物分配给各制药公司,迄今大约有300种植物正在接受详尽的研究。一项调查报告说,发达国家过去10年在开发植物医药方面的支出年均增幅达15%,其中15家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公司在这方面的同期科研支出年均增幅达22.5%。
在发达国家大张旗鼓地开发植物药时,拥有无数植物医药资源的第三世界正在猛然醒悟,她们日益感到植物资源的价值,一些国家正在采取严厉措施,巴西和墨西哥已经严禁出口某些植物,其他国家也正在严格植物出口的规章。
早前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瑞士诺华曾出资450万美元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的“中草药中的天然活性物质”项目已经初见成效,诺华已经从该药物所提供的两批共1562个化合物目录中选出了1058个新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研究,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中药及药材的研发而顺利进军中药领域。
我国中药企业虽然有1000多家,但是真正上规模、符合国际生产标准的企业还太少,这主要是因为无法从源头和生产等方面保证对中药生产实行全面的质量监控,无法从药理及成分上有一个量化标准。而对于像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中药业来说,他们从药材选种、育苗等步骤即开始全程质量跟踪,每年在科研开发上的费用占到产品销售额的30%左右,保证了其产品顺利通过美国FDA、欧盟GMP等国际认证。这也是“洋中药”叫板本土企业的实力所在。
为了加大天然植物药品的研发,我国也在拟建全球最大中药化合物库。前不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云南昆明植物园展开了一项名为植物化学组的研究,预计到2005年,将采集超过三千种天然药用植物资源,从中提取五千多个纯度超过九成的化合物样品,建立起一个国内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中药天然成分化合物样品库和数据库。中药天然成分库的建立,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中国自主开发创新药物的能力。事实上,建立中药天然成分库只是植物化学组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已。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一千二百多种植物的提取工作,分离得到七百多种纯化合物,已经发现的这些有效成分,将有助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老年痴呆症等常见疾病。此外,建立中药天然成分库亦有助于弄清楚中成药、中草药中到底是哪些化合物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中药历经几千年的积累,使其在中国医药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入世后她的生命力依然“顽强”。但如何与“洋中药”抗衡,如何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应是中国中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有专家指出,首先是要加强中医药的对外宣传,扩大中药在全球的应用范围和影响。二是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这要求企业加大实现中药材、中药饮品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力度,控制好野生药材和地道药才的有效资源,增强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保护中药知识产权,实现中药生产的现代化。三是要主动适应市场,迎合世界潮流,突破丸、散、膏、丹、汤的传统作法和观念,在高效、快速、微量化、给药便利、便于贮藏携带等方面下功夫,以排除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贵财富继承下去,也才能让天然植物药发扬光大。
www.ncicc.com.cn/Template/article/dzqk_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3:54 , Processed in 0.10446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