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坛中医资深专家太白侠揭示中医本质

[复制链接]
421
发表于 2014-11-3 17:05:20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11-3 15:20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 ...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氾,大水漫流,淹没,漂流。同泛。

恃,依靠,依赖。《说文》:恃,赖也。

辞,谢绝,拒绝。辞退,辞职,推辞。

衣养,衣食抚养。

翻译:大道浸润于万物之中,左右万物运行。万物依赖大道生存而不推辞,大道功成不留名。抚养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始终无欲无求,可认为这是大道的渺小;万物归顺还不做万物的主宰,可认为这是大道的伟大。大道始终不自以为伟大,因此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解析:时序、周期、往复、趋势等等时间属性,就用一个“道”归纳了,古汉语之精炼,登峰造极。而这些属性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每一领域,而不仅仅在自然。《第三十四章》,对社会科学的指导意义更大。自然与社会一体,这正是新兴科学,系统科学的原则和思想。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耗散结构理论“对自然界的描述非常接近中国道家关于然界中的组织与和谐的传统观点”;“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可见,要理解耗散结构理论,关键是弄清楚如下几个概念: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开放系统、涨落、突变。

当然,在《第三十四章》里,还不足以断定耗散结构理论的萌芽,然而,着眼于某一点就失去了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系统科学是解决系统乃至复杂巨系统问题的,岂可用单一的对立统一来认识。

《第三十五章》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422
发表于 2014-11-3 21:23:17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11-3 17:05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 ...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423
发表于 2014-11-4 07:41:18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11-3 21:23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注释:大象,《周易》各卦附有“象传”,其中一卦的总说明叫“大象”,各爻的说明叫“小象”。如乾卦为六纯阳爻,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卦象的解释,为“大象”。只有取这个语义,才能符合“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这句话的逻辑,无论选取其它什么语义,都不足以符合逻辑。

不害,免灾。《说文》:害,伤也。

安平太,定太平。安,安全,安定。《尔雅》:安,定也。平太,太平。骈文就这样,为了押韵可以颠倒一个词的字序。

饵,《说文》:饵,粉饼也。

既,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近食就餐为“即”;餐毕离席为“既”。《礼记 • 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君既食,又饭飧。饭飧者,三饭也。

翻译:手执卦象,人人向往。向往免灾,安享太平。音乐与美食,吸引过客留滞。张口说道,寡淡而无味,视之不足以见到,听之不足以闻到,用之不足以解饥。

解析:总感觉《第三十五章》说了半截话,说完用道不足以当饭吃,现得利,之后总该再说点什么。规律就是这样,看不见、听不着,嗅无味,摸不到,遵循了感觉不到好,违背了就上眼药。做每一件事情,只要有不足之处,就说明没有完全遵循其规律,就得琢磨,就得思考。


《第三十六章》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24
发表于 2014-11-4 11:54:31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11-4 07:41
《第三十六章》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425
发表于 2014-11-4 16:09:12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11-4 11:54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释:《说文》:歙,缩鼻也。从欠,翕声。本义,吸气。但与张合用就是取翕张之义:收敛,闭合。《荀子 • 议兵》:伐翕伐张。

固,金文(盾甲)、(束,缠绕、捆束),表示对盾甲进行某种加强,给盾甲捆扎或加层,使之牢不可破。本义:牢靠,牢固,巩固。

国之利器,国家机器,国家政体、政策、政令。利,在《老子》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含义,锋利,利益,利用(即体用)。利器,应该是体器的意思,也兼带锋利之义。

不可以示人,不可拿人做牺牲,达到政治意图。不可以。前面已经用了不可,语义表达得非常清楚,后面的“以”就有别的意思。不可,以人示。示,甲骨文上面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竖指事符号代表垂直朝天的方向。有的甲骨文加(“兮”的省略),表示吟念祝祷。本义:朝天祭拜,祈求天神显示天意。

翻译:犹如风箱,要想发挥它吸气功能,必须巩固它扩张的功能;要想减弱它的一面,必须巩固增强的另一面;要想废弃它的一面,必须巩固振兴它的另一面;要想剥夺它的一面,必须巩固给予它的另一面。这不过是小聪明。大智慧是以柔胜刚,以弱胜强。犹如刚强的鱼不可脱离于柔弱的渊水,刚强的国家机器怎可失去柔弱的人民。

解析:大学可以扩招,是不是得事先考虑下市场需求啊?当然,春秋时代没有这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征兵征粮,是不是得让人能活得下去啊?活不下去,是不是要动乱啊?即便不动乱,怎么可持续发展啊?动乱了,没法发展了,国家还不杆屁?当然喽,《老子》讲的仅仅是原则性的东西,必须举一反三,可以应用到方方面面,而不是就解决一个问题。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亦是个举一反三的东西。仅举一个例子,《盐铁论·卷二·非鞅》: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继续往下读,就会发现《老子》不是不讲法律。商鞅的法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仅仅是政令,勉强可以称之为下位法。在这里并不是想否定商鞅的历史功绩,只是必须要认识到商鞅做的这些有很大的不足,甚至是极其错误的,是不讲辩证法,违背客观规律的。《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组织思想,辩证地指出,以一人之智,弃天下之慧,是违背天意,即客观规律的。

《第三十七章》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426
发表于 2014-11-4 22:02:24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11-4 16:09
《第三十七章》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427
发表于 2014-11-5 08:26:51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11-4 22:02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注释:化,改变,改造,变成。《说文》:化,教行也。教化施行。由朴(原木)变化成材、成器语义来看,可借用现在发展这个词儿。

作,“乍”是“作”的本字。乍,甲骨文(刀,匠具)、(纵横的刻纹),表示用斧削刻器物。有的甲骨文在刀形上方加一个缺口,表示用刀斧砍斫木头。有的甲骨文省去纵横刻纹。本义:木匠用刀具砍斫削刻,制作器物。当“乍”的“砍斫制作”本义消失后,篆文由再加“人”(木匠)另造“作”,强调巧匠“人为创造”的含义。《 尔雅 • 释言 》:作,造,为也。

化而欲作,化而作欲,发展得过头了,过分了。

镇,篆文(金,金属、玉石)、(真,“填”的省略,填压),表示利用金属玉石的重压来定位。本义:写字作画时压住绢帛、使之定位的金属或玉石小块。

无名之朴,没有名字的,类似可成材、成器的原木,这样的客观规律。即发展基础之义。

翻译:道永远是无为而无不为,王侯若能遵守它,万物将会自然发展。发展若是出现过分过头的情况,我将用从头再来的理念和手段加以施压。回归基础状态,也许会令人失去发展动力。静观其变,天下还将会自然正确发展。

解析:现在人类面临的两个最大威胁,就是核武和环境污染。怎么办?核武裁军,污染行业关停并转。其它非公平正义的事物,也都可以采取这种态度。小到一个班组,班长无良,撤掉,不用担心出现无组织无纪律情况发生,新的班长会自动产生。但首先是,不尚贤。不妨从头再来,是一种返朴。而今迈步从头越,亦是一种归朴。晚清君主立宪,若是不拖拉会怎样?历史不可假设。这一章就是《第二十章》不确定性原理下的决定论的应用。

《第三十八章》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428
发表于 2014-11-5 11:54:31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11-5 08:26
《第三十八章》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429
发表于 2014-11-5 16:4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KAIDI 于 2014-11-5 16:51 编辑

再资深的中医学专家,如果不知中医学几千年都在具体研究人的内外散热储能增温降温系统,用药就是用NO或H-或活性碳与冰片阻止氧气与NO吸附剂吸附NO而增加O2氧化的过程。再资深的中医学专家也不是使中医学科学化!    而现在中医学科学化已经认识了中医学的所有!
   科学化中医学出现!
430
发表于 2014-11-5 17:37:29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 发表于 2014-11-5 16:49
再资深的中医学专家,如果不知中医学几千年都在具体研究人的内外散热储能增温降温系统,用药就是用NO或H-或 ...

李开弟先生应该联系穆拉德,他在中国有几个基地,应该不难联系,或许对NO机理有更深的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9:22 , Processed in 0.0713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