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复制链接]
401
发表于 2009-3-27 09:57:49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创新者,阳也;保守者,阴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正是这种“阴阳”的相互协调制约、密切合作、拼搏,从而完成了中医从理论到临床的一次次飞跃。
基本赞同楼主的意见,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发展祖国医学。一个中心:疗效。两个基本点:1、继承,去粗存精。2、引进当代所有的科学营养,尤其是西医的营养。
402
发表于 2009-3-27 12:17:58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行云流水2009/03/27 09:57am 发表的内容:
创新者,阳也;保守者,阴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正是这种“阴阳”的相互协调制约、密切合作、拼搏,从而完成了中医从理论到临床的一次次飞跃。
基本赞同楼主的意见,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 ...
请教 什么是 继承  的 标准 ?
403
发表于 2009-3-27 16:43:52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仁海中西医先生,我对你说的无语,你是中国人吗,学过中文吗,“去除五行”,你干脆说从此废除“东、南、西、北、中”吧,可能你生有六脏或四脏吧,非常人啊你!
404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8:47:17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wode112009/03/25 01:00pm 发表的内容:
原本中医理论是建立在内景之上的,
那都是自欺欺人。
405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8:53:52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09年04月04日 06:57pm 时添加 -=-=-=-=-
看看《内经》中这五行学说中说了些啥呢?这简直就是在用僵化的五行胡编乱造吗,中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岂能不亡?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09年04月04日 08:15pm 时添加 -=-=-=-=-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09年04月04日 08:19pm 时添加 -=-=-=-=-
所谓的中医,就是在这样的混沌状态下忽悠病人?
五行学说,说穿了,就是中医理论中的糟粕。
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又如何应用这些教条理论呢?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09年04月04日 08:21pm 时添加 -=-=-=-=-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写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 热食温灸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09年04月04日 08:25pm 时添加 -=-=-=-=-
脱离实际的教条的算命把式,也搬到中医理论里来了,以至成为某些人口若悬河地显摆,真让人哭笑不得。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09年04月04日 08:50pm 时添加 -=-=-=-=-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
    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09年04月04日 08:54pm 时添加 -=-=-=-=-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这都是啥跟啥呀,完全是胡扯。
酸,就怎么入肝了?辛,就怎么入肺了?苦,就怎么入心了?,,,
难道中医就一直如此这般自欺欺人地走下去?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09年04月04日 08:57pm 时添加 -=-=-=-=-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藏为心。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火芮),其味为苦,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藏为肺。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其味为辛,其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藏为肾。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藏,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其令霰雪,其变凝冽,其眚冰雹,其味为咸,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正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406
发表于 2009-4-4 19:31:10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不懂五行,难谈五行。五行不是医学具体本身,是象数对具体的融合。剥离无可厚非,不过,那样的话,就是匠,不是家。只是医术,不是医学了。我希望不要把中医仅当作医术。
407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9:58:46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luoyu5202009/04/04 07:31pm 发表的内容:
不懂五行,难谈五行。五行不是医学具体本身,是象数对具体的融合。剥离无可厚非,不过,那样的话,就是匠,不是家。只是医术,不是医学了。我希望不要把中医仅当作医术。
中医是科学的,是最讲辨证论治的。如果是如此的套僵化的公式就称中医的话,那么,这样的医学必然消亡。
中医是科学,不是玄学巫术。
408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20:04:34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医源2009/03/25 05:44pm 发表的内容:
   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犹如支撑着人体的骨骼,骨骼的功能虽不外露,但是不可缺少的!仁海中西医就想抽掉中医的这个骨架,想看看中医如何活!
   
中医必须去掉这种人为的枷锁,才能大踏步地前进。
409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20:11:31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zwe5202009/03/27 04:43pm 发表的内容:
仁海中西医先生,我对你说的无语,你是中国人吗,学过中文吗,“去除五行”,你干脆说从此废除“东、南、西、北、中”吧,可能你生有六脏或四脏吧,非常人啊你!
实际情况是多少脏,那就是多少脏,大可不必为了迎合五行学说,而将脏腑强说成“五脏”。为了配五行,可以说五脏,而却将腑说成“六腑”,试问十二脏腑又如何分配呢?
410
发表于 2009-4-4 20:35:10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哈哈!对,终于抓到了点子上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8:08 , Processed in 0.09834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