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谈一下《伤寒杂病论》与《内经》的关系

[复制链接]
391
发表于 2015-6-9 10:22:5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5-11 12:03
有请我们论坛中的中医理论大家金栋先生上场发表一下重要观点、、、、

根据《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内容,《伤寒论》的学术理论源于古医经家,其治法方药源于古经方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能得到共识?

点评

【转帖】《伤寒论》六经非《内经》六经 马家驹 谢培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正确理解《伤寒论》的六经,是解读《伤寒论》的前提,是学习经方的基础。有许多学者认为张仲景是根据《素问·热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9 15:23
392
发表于 2015-6-9 10:30:10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杂病论》中的《张仲景原序》,有学者认为是后人伪撰的。经过与孙思邈《千金方序》对比,孙氏有云“张仲景曰”之首段,当是仲景《原序》,而其他某些内容或是后人伪撰。


补充内容 (2015-6-9 13:51):
孙氏有云“张仲景曰”当是仲景《原序》之首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93
发表于 2015-6-9 10:35:55 | 只看该作者
试读《素问·热论》与《灵枢·经脉》等篇,仲景之“辨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是否与之有关?

点评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病(经)辨证论治,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与《灵枢·经脉》等篇内容及《难经》等古医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病(经)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9 14:15
394
发表于 2015-6-9 10:4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6-9 02:57 编辑

      讨论了一个月,结论是:《伤寒论》不是张仲景写的,张仲景不仅没有见过《内经》,而且也没有见过《伤寒论》。

    真是千古奇谭!千百年来中国古人就这么笨!需要现代精英们提出怀疑!加以科学化、拿出证据!拿不出证据,就得承认伤寒论不是张仲景写的!他也没有见过伤寒论!
   
395
发表于 2015-6-9 10:51:11 | 只看该作者
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从《伤寒论》的自序、条文并结合有关史料分析,《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其一,基础理论主要继承《内经》《难经》《阴阳大论》;
其二,诊法是从《内经》《难经》而来,不过其间的脉诊系将《内经》的三部九候法简化为上中下三部(人迎、趺阳、少阴)诊法,并将其与《难经》的独取寸口法有机结合而成;
其三,药学理论全面继承了《神农本草经》及《胎胪药录》的成果,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扬光大;
其四,方剂主要来源于上古的《汤液经》,并在此基础上“博采众方”而成;
其五,诊治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在充分综合前人理论,继承先贤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亲身反复的临床验证总结出来的。

-高校教材新世纪第二版熊曼琪《伤寒学·第一章绪论·第三节<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
396
发表于 2015-6-9 10:54:22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六经指的是什么?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点评

《伤寒论》之六经,是指三阴三阳。但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无“六经”这个词,仲景并无明训,是历代《伤寒论》注家有的以《内经》之“六经”注解为“三阴三阳”的。 仲景自序云“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9 10:55
397
发表于 2015-6-9 10:55:2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6-9 10:54
《伤寒论》六经指的是什么?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伤寒论》之六经,是指三阴三阳。但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无“六经”这个词,仲景并无明训,是历代《伤寒论》注家有的以《内经》之“六经”注解为“三阴三阳”的。

仲景自序云“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所以《伤寒论》之六经,当源于《内经》,如《素问·热论》、《灵枢·经脉》等篇。“今《内经》中‘六经’凡12见,含义全部指经脉”(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十讲<伤寒论>六经新解》)所以有的注家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之六经,就是指《内经》之六经,或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如
398
发表于 2015-6-9 10:56:40 | 只看该作者
1、王叔和-《伤寒例》首提“六经”之说


有学者考证,《伤寒论·卷第一》之《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是王叔和在重新进行整理、编次《伤寒论》时补入的,非仲景《伤寒论》原文。孙思邈《千金翼方·卷第九·伤寒上》则无《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内容。钱超尘《千金翼方诠释·后记·第二章唐本<伤寒论>简史》说:“宋本《伤寒论》把《伤寒例》作为张仲景的文字,而孙思邈当时所见到的《伤寒例》,人们却认为是王叔和所作。……孙思邈引作‘王叔和曰’,这说明《伤寒例》的作者是张仲景还是王叔和,在唐代已有不同意见,有的材料认为出自王叔和,《千金要方》就是例证。”而在《千金翼方诠释·后记·第三章卷九卷十校后余语》说:“宋本《伤寒例》断非仲景所作,《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可作明证。”

《伤寒例》是以《灵枢·经脉》“以其脉”之循行而首提“六经皆受病”之说的,如云: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上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399
发表于 2015-6-9 10:58:18 | 只看该作者
2、韩祗和-首倡“传足不传手”经之说


韩氏认为,人身有十二经脉,手足三阴三阳经也,“同气相求、相合”,寒为阴邪,易袭阴位则伤于足经,而有伤寒“传足不传手”经之首倡说。

“伤寒受足经篇云:人身有十二经络,分布上下,故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手三阳者,太阳小肠也,阳明大肠也,少阳三焦也;三阴者,太阴肺也,少阴心也,厥阴心包络也。足三阳者,太阳膀胱也,阳明胃也,少阳胆也;三阴者,太阴脾也,少阴肾也,厥阴肝也。今伤寒之为病,只受于三阴三阳者何也?《热论》云:一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咽干;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囊缩。今经中论其伤寒病所传受,而不传于手之三阳三阴,古今未见其说焉。……阳邪为病,则伤于手经也;阴邪为病,则伤于足经也。故冬毒之气则中于足经矣。《易》云‘水流湿,火就燥’是也。《太阴阳明论》:‘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注云:‘同气相求尔。’又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注云:‘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湿,盖同气相合尔。’《至真要大论》云:‘身半以上,其气三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地之分也,地气主之。’注云:‘当阴之分,冷病归之;当阳之分,热病归之。’《脉要精微论》云:‘故中恶风,阳气受之也。’以此为证,即寒毒之气只受于足之三阴三阳明矣。”

-见于其著作《伤寒微旨论·卷上·伤寒源篇》。
400
发表于 2015-6-9 10:59:38 | 只看该作者
3、庞安时-六经即《内经》之六经

庞氏对伤寒六经病的理解,是以《内经》的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他从《素问·热论》中所述的病候与仲景六经病证相结合加以发挥。其所述的六经,明确指出是经络(裘沛然《中医历代各家学说·宋金元时期》)从而发六经实质争论之端。

“太阳证: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而腰脊强。此是太阳膀胱经,属水。”
“阳明证: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
“少阳证: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上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足少阳胆,属木。”
“太阴证: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其经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少阴证: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经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厥阴证:尺寸俱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见于其著作《伤寒总病论·卷第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7:24 , Processed in 0.0541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