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焦汇释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14:48:0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11 00:14
五、廖育群的观点(《重构秦汉医学图像·第十四章基础理论的建立与形态认知(解剖)的关系·二、三焦与解剖 ...

焦,古作“膲”,不满之肉。

点评

膲,《汉语大字典》:“⑴肉不满;⑵中医学称人体内脏的上中下三部分及其生理机能。《广韵•宵韵》:‘膲,人之三膲。’《集韵•宵韵》:‘膲,三焦无形之府。通作焦。’”如 《脉经•卷六•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8 15:34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15:03:2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18 08:59
又,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从解剖结构来看,三焦似指胸膜和腹膜,并包括胸、腹腔及胸、腹膜腔。胸、腹膜是有 ...

焦,古作“膲”,不满之肉,膜也!

点评

[attachimg]14203[/attachimg] [attachimg]14204[/attachimg] [attachimg]14205[/attachimg] [attachimg]14206[/attachimg] [attachimg]14207[/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8 15:42
33
发表于 2018-10-18 15:06:4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考证,焦,是椎骨。
34
发表于 2018-10-18 15:15:19 | 只看该作者
金先生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眼看便要得出合理结论了。金先生辛苦了!
35
发表于 2018-10-18 15:21:35 | 只看该作者
焦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jiāo,会意。字从隹,从火。"隹"意为"鸟头"、"锐头"、"尖头"。"隹"与"火"联合起来表示"火苗尖头"。
36
发表于 2018-10-18 15:2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10-18 07:23 编辑

百科释义
本义:火苗尖头。引申义:集中火力加热于一点。转义:加热过头,被加热的物体碳化。
转义的引申义:
1.碳渣。
2.碳色,黄黑色。
3.碳化物体的物理性质:酥脆。干枯。
4.碳化物体的形状:卷曲。

说明:1.在中医里,焦指水气运行的起点或终点,这可能与经络穴位学和针灸学有关。"灸"即指用火苗集中于一个人体穴位进行长时间加热。
       2."焦"也可以指人的心情烦躁,称"心焦"、"焦心",字面意思是"如同把心放在火头上烘烤"。

37
发表于 2018-10-18 15:27:28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18 07:03
焦,古作“膲”,不满之肉,膜也!

“膲”,不是“不满之肉”,而是“肉不满”。即肉中的空腔部分。
38
发表于 2018-10-18 15:32:0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组成。自《内经》和《难经》以后,历代以来,对三焦之腑的“有形”和“无形”,存在很大争议。迄今为止,中医学对三焦的解释,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对三焦主要功能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认为,三焦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运行水液、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三焦的“有形”和“无形”,是中医学的一个历史性遗留问题。中医学对脏腑的研究、对经络的研究、对诊疗方法的研究,都必然涉及三焦“有形”和“无形”的问题。因此,应该从根本上弄清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根据古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所谓“焦”,是由“樵”逐渐演变过来的。“樵”相当于“椎”,即脊椎。《内经》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如《灵枢背腧篇》说:“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由此可见,古代医家是将人的椎骨称为“焦”。每一椎骨即是一焦。从第一胸椎至骶椎共二十一椎,古称二十一樵,亦称二十一节,每一节即是一焦。由此可知,所谓“焦”,是古代的解剖学概念,其实质是椎骨。
       所谓“上、中、下三焦”,是以椎骨为标志将人的整个胸腹腔依次划分为三部分。每七节椎骨为一部分,二十一节椎骨共分三部分,三七二十一,合起来,则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即:上七椎为上焦,中间七椎为中焦,下七椎为下焦。由此可知,三焦的实质,实际是整个胸腹腔,上、中、下三焦是将整个胸腹腔划分为三部分,是以椎骨为标志划分的。当然,也可以从前面划分,这在《内经》和《难经》中都有详细论述。比如,以胸膈和脐为标志,也可以把胸腹腔划分为上中下三焦。
      古时代的医学文献表明,古代医家将内有包容物的囊性器官都称“府”。比如,脉为血之府。头为精明之府,膀胱为净府,胸为气之府等。人的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和多种器官,故为人身最大的“府”,古称“外府”或“孤府”。如《中藏经》说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由此可以看出,三焦是人体最大的“府”,其实质,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它包容着人的诸脏诸腑。故为大府,亦称孤府。
     《素问调经论》说:“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指上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心和肺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这是指中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脾胃以及大肠小肠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还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这是指下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肾与膀胱及大肠的功能。以上可以看出,上、中、下三焦的这些功能,实际是相关脏腑的功能。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是对上、中、下三焦主要功能的高度概括。

点评

言之有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8 15:38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15:34:4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18 14:48
焦,古作“膲”,不满之肉。

,《汉语大字典》:“⑴肉不满;⑵中医学称人体内脏的上中下三部分及其生理机能。《广韵•宵韵》:‘膲,人之三膲。’《集韵•宵韵》:‘膲,三焦无形之府。通作焦。’”

《脉经•卷六•三膲手少阳经脉病证第十一》:“三膲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文中之“膲”,现皆作“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0
发表于 2018-10-18 15:38:4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0-18 15:32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组成。 ...

言之有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8:38 , Processed in 0.0569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