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金栋医学论文集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13:02 | 只看该作者
13、《内经讲义》若干注释质疑

(《医古文知识》1993年第4期)

在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中,有几则注释欠妥,兹陈述管见。

1 罢极  《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教材注释:“罢极之本:罢,音义同疲;极,《说文》‘燕人谓劳曰极’。罢极,即劳困的意思。”若按此注“罢极”系一病证,且与文中“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肾者,封藏之本”、“脾(胃)者,仓廪之本”所述四脏生理义不相吻,欠妥。

:罢,繁体作“罷”,李金庸《读古医书随笔》:“疑当为‘能’字则读为‘耐’……其‘极’字则训为‘疲困’。所谓‘能极’就是‘耐受疲劳’。人之运动,在于筋力,肝主筋,而司人体运动,故肝为‘能极之本’。”李注是,当为“耐(能)极”,二字通假。

2.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教材注释:“传精神:俞樾《内经辨言》注:‘传,读为抟,聚也。’传精神,即聚精神。”此注是以俞樾注之“抟”训释“传”,欠妥。

:传,当为“专”。《吕氏春秋·季冬》:“专于农民,无有所使。”于省吾新证:“专、传古字通。”尤怡《医学读书记·素问传写之误》:“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虽说俞注之“抟”即义“聚”与文理似通,但终不若“专”义更胜。传、专古文通假。

3.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疔。”教材注释:“足,胡澍注:‘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此以胡注连词“则”训释“足”,欠妥。

:足,于此是能愿动词,“足够、能够”之义,与“生”构成能愿词组,即“能生大疔”。如吴昆《素问吴注》:“足,能也。”始合经旨。

4.锡《素问·至真要大论》:“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教材注释:“锡(音西):赐也,引申为给。”此注义非误,注音欠妥。

:锡,当作“赐”。《说文通训定声·解部》:“锡,假借为赐。”《尔雅·释诂》:“锡,赐也。”关于通假字的读音问题,“一般说,借作某个字,就要读某个字的音。”(段逸山等《医古文》统编五版教材),故应注ci(次)音方妥。

5.   《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教材注释:“虫,《甲乙经》、《太素》均作‘急’。”若按此校注“虫”为“急”,欠妥。

:“虫”,实为“痋”(音腾)的假借字,痋则又是“疼”之异体字。如《说文》:“痋,动病也。从疒,虫省声。”段玉裁注:“痋即疼字。”孙诒让《札迻》:“虫当为痋之借字。”可见此处本字当为“疼”,且与下文之“纵”押韵。《诸病源候论·风痒候》:“凡痹之类,逢热则痒,逢寒则痛。”与《素问·痹论》义同而作“痛”。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1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15:38 | 只看该作者
14、中药糊剂治疗烧伤500

(《浙江中医杂志》1993年第11期)

姜克典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糊剂外敷,治疗烧伤患者500例,获效甚佳,兹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性302例,女性198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78岁。烧伤属Ⅰ°者50例,浅Ⅱ°者235例,深Ⅱ°215例。烧伤面积30%---80%不等。

2 治疗方法  取地榆炭90g,寒水石48g,冰片12g,大黄15g,共为细末。用时加入熬沸后待凉之麻油250g,调成糊状。创面按外科常规清洗处理,水泡较大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净,然后在创面上均匀涂以糊剂,每日2次(渗出多的部位可酌情增加涂药次数)。烧伤严重者可配合补液和使用抗菌素。疼痛较甚者,冰片之量宜加重。2日后将干燥之药膜剥下,再涂以新鲜糊剂。

3 治疗结果  50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全部痊愈。其中Ⅰ°烧伤者,1周左右痊愈;浅Ⅱ°者,10日内焦痂开始脱落,2周后长出新鲜肉芽组织;深Ⅱ°烧伤、面积大者,仍需植皮。

4 讨论  烧伤糊剂中,地榆炭苦酸微寒,具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据药理分析,能有效地收敛创面,控制感染,减少渗出,促进组织修复,尤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冰片辛苦微寒,有清热止痛、消肿防腐之功,对大肠杆菌、金葡菌亦有抑制作用。大黄苦寒,有清火解毒、活血行瘀之功,药中所含大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另一种成分蒽醌衍生物,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绿脓杆菌、金葡菌等均有较强抑制功能。寒水石咸大寒,有生肌收敛、清热泻火之功,能促进肉芽生长,减少渗出、降低血管通透性及清热消炎,且对体温中枢有调节功效。合之,本方除具有消肿止痛、控制感染、生肌收敛作用外,由于减少了渗出和创面蒸发,可避免体液的大量丢失与体内电解质紊乱,防止早期休克的发生。

33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18:44 | 只看该作者
15、“细辛不过钱”辨析

(《河北中医》杂志 1993年增刊)

金栋 金经国 河间市人民医院

《本草纲目·草部·细辛》云:“承曰:……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闭塞,不通者死。”乘乃陈乘,是宋代哲宗元祐时阆中医士,其著作为《本草别说》。该书载细辛用量若单用末时“不可过半钱匕”,此与宋代《大观政和本草》即《证类本草》相吻。因《本草纲目》的影响巨大,故后世医家多宗“细辛不过钱”之说,如汪昂《本草备要》便是;或认为细辛不可过五分,如缪希雍《本草经疏》。

细辛的用量,《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479):“煎汤:0.3-1钱。”全国高校统编五版教材《中药学》(凌以揆主编)载:“1-3g”因此在人们的意识中,仍然是“不过钱”。比如处方中每涉及到细辛用量超过3g时,药房则要求签双名;若超过20g药房有拒付之时,理由是“细辛不过钱”。

细辛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且列为上品。《本经》云:“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上品“多服、久服不伤人”。在汉代张机《伤寒杂病论》中,细辛的方剂不下十首,其用量(折合后之今制)皆已超过钱,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中细辛用量三两(三钱),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中细辛二两(二钱),与其药物之量大体相同,且煎煮方法亦一致。而唐·孙思邈《千金方·诸风》小巗蜜汤中细辛用量四两、独活寄生汤中细辛用量二两。可见唐以前未曾有“细辛不过钱”之说。

“细辛不过钱”只是在“单用末”时,并不包括煎剂,但后世医家推而扩充至煎剂,从而约束了后人的手脚,遗害数百年。实际上明代后的几百年中,亦有不少医家从临床角度出发,认为“细辛不过钱”是不可取的,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少阴病麻黄附子汤证》云:“方中细辛二两,折合今之六钱,复三分之一剂中仍有二钱,而后世对于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张隐庵曾明辨其非,二钱非不可用。”

细辛的正品药材包括辽宁细辛和华细辛两种。辽细辛含挥发油3%,其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甲基丁香油酚;华细辛含挥发油2.75%、1.5%不等,其成分除甲基丁香油酚(占50%)外,尚有细辛酮、蒎烯等。据现代药理研究,华细辛挥发油作用到动物体内,“初呈兴奋现象,继则陷于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而死亡。”(《中药大辞典》)但亦有药理证明:“华细辛水浸剂或醇浸剂……有浸润麻醉作用,但煎剂无效……细辛醇浸出液之毒性大于水煎剂。”(《中药大辞典》)可见细辛单用末,确有“气闷闭塞、不通而死”之虞,故云“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但水煎剂由于煎熬后,其毒性经挥发可减低或消除,故细辛水煎剂“不过钱”之说不可取。另外从临床实践观察,细辛用量若在3g以内,功效甚微。如治头痛、牙痛,其用量多在10g以上;而对风寒湿痹之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用量多在20g-30g以上,功效卓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因此细辛的常用量应定为:3g-9g与其他药同煎即可;但为了慎重,若大剂量使用细辛时,应先煎30min后,再纳他药。

综上所述,水煎剂“细辛不过钱”之说不可取,在临证时可因病人病情之异,适当加大细辛的用量,效果更佳。

34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21:47 | 只看该作者
16、产后蛋白尿治验琐谈

(《辽宁中医杂志》1993年增刊)

在妊娠后期(20周以后),有些孕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征候群,称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习惯称为妊娠中毒症)。随着妊娠的结束,这些症候亦随之消失。但有些孕妇于产后蛋白尿持续不退,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由于副作用甚大,故多求诊于中医。兹不揣浅陋,陈述个人对此症的认识和治疗。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主要是正虚,即脾肾不足,气虚血弱,血运不畅,其中肾虚失固是关键。

1.1  肾的封藏失职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主藏精,凡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藏之于肾;肾又为元气之根本。肾气足则精气内收,肾气虚则收摄无权。因妇女怀孕后,精血聚以养胎,暗耗肾气;或分娩时产创出血,临产用力,耗夺元气。肾之精气可因之亏虚,封藏失职,精气外泄可形成蛋白尿。

1.2  脾的固摄失约  清(精)气下流  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脾气足则气血生成充足,而气主固摄,脾的统摄功能则赖脾气的固摄作用。脾虽固摄血液,但体内其他营养物质(如精气)亦当与脾气的固摄功能有关。又脾主升清,脾气旺则清气升,脾气虚则清气下流。妇女孕后,聚阴血以养胎;或产创出血用力,皆可导致脾气虚弱,固摄失约,清气下流,精气外泄而形成蛋白尿。

1.3  气虚血弱  血运不畅  妊娠后期,由于胎体增大,压迫血脉;或产时耗气伤血,正气不足。因气能生血,又可行血,气虚则血弱且血运乏力;血虚运行障碍,营养匮乏,脾肾营养不足,功能低下或固摄无权,精气外泄而形成蛋白尿。

2  治疗方法
    健脾固肾,活血通脉。自拟健脾固肾消蛋汤。方用生黄芪30g,党参、茯苓、芡实各15g,焦白术10g,健脾益气;枸杞子、菟丝子、金樱子、山萸肉、杜仲、川续断、覆盆子各15g,鹿角霜30g,补肾壮阳以固肾气;当归、泽兰各15g,赤白芍20g,益母草、白茅根各30g,活血通脉,增加肾脏血流量。该方主要用于产后蛋白尿,对慢性肾炎蛋白尿属脾肾不足者疗效亦颇佳。

35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17、《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

(《中医文献杂志》1994年第1期)

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系隋唐时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太素》是全面类分注释第一家,从该书注释内容来看,杨擅长训诂。其注多以我国传统训诂学典籍如《说文》、《尔雅》、《广雅》、《玉篇》等为依据,且尊汉儒注经。清·陆心源曾云:“其语如汉人解经,疏通证明,训诂精确,为自来注医书者所未见。”(《仪顾堂题跋))训诂学的主要内容是词义解释,最常用的形式有三种即声训、互训和义界,杨注《太素》在释词同时或兼存校勘、注音。兹就该书词义训诂略例于次,以窥杨注《太素》训诂之一斑。

一、声训例 用声音(古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如《太素·五节刺》:“余闻刺有五节,奈何?”注:“节,约也。”按《说文》:“节,竹约也。”

又如《太素·寒热相移》:“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膈)肠不便。”注:“隔,塞也。”按《玉篇·阜部》:“隔,塞也。”

再如《太素·肠度》:“小肠后傅脊。”注:“傅,附也。”说明文字通假。声训的主要目的是以声音为线索,来推求语源,即推源。如《太素·尺寸诊》:“脉宗气盛。”注:“宗,尊也。此之络一身之中血气所尊,故曰宗气。”按《说文》:“宗,尊祖庙也。”段玉裁注:“宗、尊双声。按当云‘尊也,祖庙也’……凡尊者,谓之宗。”

又如《太素·阴阳乔脉》:“乔脉安起安止,何气营此?”注:“乔,高也。此脉从足而出以上于头,故曰乔脉。”按《说文》:“乔,高而曲也。”《尔雅·释诂》:“乔,高也。”推源虽离不开声训,但杨氏有时不用声训而直接推寻名物训诂,如《太素·十五络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注:“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

又如《太素·十五络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注:“里,居处也。此穴乃是手少阴脉气,别通为络居处,故曰通里也。”

再如《太素·本输》:“鱼际者,手鱼也。”注:“腕前大节之后状若鱼形,故曰手鱼也。”

二、互训例 用同义或近义词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如《太素·阴阳》:“汗出身常凊。”注:“凊,冷也。”按《玉篇》:“凊,冷也。”

又如《太素·三刺》:“散气可收,聚气可希。”注:“希,散也。”按《玉篇》:“希,散也。”

再如《太素·五节刺》:“辟门户,使邪得出,疾乃已。”注:“辟,开也。”《甲乙》作闢。按《说文》:“闢,开也。”

三、义界类 用一个词组或一句话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如《太素·经脉之一》:“是动则病舌强,食则呕,胃脘痛。”注:“脘,胃府也。”按《说文》:“脘,胃府也。”

又如《太素·经脉之一》:“胃足阳明之脉……下膝入膑中。”注:“膝,胫头也。膑,膝之骨端也。”按《说文》:“厀,颈头部也。”段注:“厀,俗作膝。”

再如《太素·阴阳》:“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注:“飧,水洗饭也。”又《太素·顺养》:“肠中寒则肠鸣飧泄。”注:“飧,音孙,谓食不消,下泄如水和饭也。”按《玉篇》:“飧,水和饭也。”

四、音义结合例 释音是训诂学内容之一,杨注有时在注明其音同时,再释其义。如《太素·调食》:“酸入胃,其气濇。”注:“濇,所敕反,不滑也。”按《说文》:“濇,不滑也。”(义界)

又如《太素·杂刺》:“疠风者,索散其肿上。”注:“索,苏作反,散也。”按《玉篇》:“索,散也。”(互训)

再如《太素·经脉根结》:“殰者,肉宛燋而弱。”注:“殰,音独,胎生内败曰殰。”按《说文》:“殰,胎败也。”(义界)。

或先释义于前而注音于后,如《太素·知针石》:“黔首共饮食。”注:“黔,黑也,渠廉反。”按《广雅·释器》:“黔,黑也。”(互训)

又如《太素·五脏脉诊》:“滑甚为颓癃。”注:“癃,淋也,音癃。”(声训)  再如《太素·五邪刺》:“瘅热消灭,肿聚散亡。”注:“瘅,热病也,音丹。”(义界)

五、校注结合例 校勘亦是训诂学内容之一。该书有时校勘、注释结合,或以训明校,或以校明训,形成校中有注,注中有校。如《太素·五脏痿》:“肾热者,色黑而齿熇。”注:“熇当为槁,色黑而齿槁。”熇系讹字,本字当为槁,《素问》、《甲乙》均作槁,杨注已校正且训为“枯槁”之义。

又如《太素·人合》:“人有幕筋,地有聚邑。”注:“幕当为膜……膜筋,十二经筋及十二筋之外裹膜之分肉者,名筋膜也。”  再如《太素·五脏脉诊》:“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旬,按之而坚曰肾平。”注:“旬,平也。手下坚实而平,此为石脉之形,故曰平也。有本为‘揣揣果果’也。”

另如《太素·四时脉诊》:“黄帝问于岐伯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知,请问此六者,可得闻乎?”注:“六,谓六问。此中唯有五句,当是脱一问也。”肖延平注:“平按:《素问》‘请’上无‘知’字,‘六’作‘五’,据本篇下经文‘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应作‘六’,杨注云当是,脱一问于义正合。”

六、音校注结合例 段逸山等云:“杨上善在医经古注中,开创了训诂、释音、校勘相结合的注释体例。”(《医古文》五版高校教学参考丛书)如《太素·真邪补泻》:“其行于脉中,循循然輑。”注:“輑,牛忿反。輑,车前横木循车行也,邪循脉行曰輑。有本作‘轺”,非也。”按《说文》:“輑,轺车前横木也。”

又如《太素·经脉之一》:“三焦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下鬲,徧属三焦。”注:“徧,甫见反,散布膻中也。有本‘布’作‘交’者,检非也。”

再如《太素·热病说》:“苛轸鼻,索皮于肺。”注:“苛,贺多反,鼻病。有本作‘荀’。”(此注义误,录之以说其体例)。

36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26:34 | 只看该作者
18、《灵枢·小针解》正文训诂略例

(《医古文知识》1994年第1期)

文献正文中的训诂,最早可追溯到甲骨刻辞中,但为数甚微。春秋战国时期,正文训诂渐增,据张新武《先秦文献正文中词义训诂辑录》统计,《周易》、《孝经》、《左传》等三十一部书中共有一千五百六十二条;其正文训诂之内容包括解释词语和串解句义等(见周大璞等《训诂学初稿》)。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正是此期间著作,其正文训诂之例数目可观。如《灵枢·小针解》通篇内容皆为训诂,以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关于“小针”(微针)的一些问题,如对守神、守机、补泻手法、察色脉、针害等加以解释(《素问·针解》篇亦有类似内容),并作进一步补充说明。丹波元简《灵枢识》云:“马云:《九针十二原》中,有小针之要,而此篇正以解其首篇,故名之曰小针解。”清·阮元曾说:“经传本文,即有训诂。”(《经籍纂诂·凡例》)故《灵枢·小针解》篇当属正文训诂之范畴。该篇中正文训诂内容主要有下述几方面。

一、解释词义
《小针解》训释词义之方法,主要有义训(即直接陈述词义而不借助音和形的方法)、互训、观境为训(根据词义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语的准确解释)、义界,其次是声训(了解文字的通假情况)。

1.互训和观境为训:互训是义训方法之一,即用近义词解释。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小针解》释云:“所谓‘易陈‘者,易言也。”等于说:“陈,言也。”按《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李善注:“陈,犹说也。”陈、言二字义近相训乃陈述叙说之义。

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神乎?神客在门。”《小针解》云:“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神与正气、客与邪气,并非义近(同)却为之注,是谓“观境为训”,即揭示某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往者为逆,来者为顺。”《小针解》云:“‘往者为逆’者,言气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等于说:“逆者,小也;小者,逆也。顺者,平也;平者,顺也。”逆、顺二字乃观境为训。《广雅·庚韵》:“平,和也。”《广雅·戈韵》:“和,顺也。”[《康熙字典》:“顺……又(增韵)和也。”]可见平、顺二字义近而相训。

2.义界:用一个词组(或一句话)对被训释词做出简明的解说,确定它的意义范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小针解》云:“粗守形者,守刺法也。”等于说:“形,刺法也。”刺法乃偏正词组。

3.声训:《灵枢·小针解》篇有几则涉及字的通假情况,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之闇乎?”《小针解》作“粗之暗”。《玉篇·门部》:“闇与暗同。”《周礼·春官·眡祲》:“五曰闇。”孙诒让《周礼正义》:“闇即暗之借字。”段注《说文》:“五曰闇……暗者,正字;闇者,假借字也。”可见《小针解》径作“暗”,系以本字来释同音之借字“闇”,义即愚昧不明。

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邪胜则虚之。”《小针解》云:“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串讲全句之同时寓训释词“盛”,以释原文之“胜”。《素问·逆调论》:“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王冰注:“胜,盛也。”二字乃同音通假字,其本字应为“盛”,亢盛之义。上述两则皆为以本字(暗、盛)释假借字(闇、胜)。

二、串讲句意
《小针解》篇主要采取此法,其训诂术语时用“言”。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小针解》释云:“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

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针太深则邪气反沉。”《小针解》云:“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刺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有时无训诂术语,训释时多先引训释对象的原文,原文后加词尾“者”字,接着训释。如《九针十二原》云:“上守神。”《小针解》云:“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可补泻也。”又如训“粗守关”云:“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小针解》之串讲句意的训诂手段是综释全句,兼举训词。如《九针十二原》云:“满则泄之。”《小针解》云:“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串讲全句之同时已寓训释词“盛、泻”,以释原文之“满、泄”,等于说“满,盛也”、“泄,通泻”。《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盛乃实证,故云“当泻之也”。

三、分析句读
正文训诂中分析句读者实属少见,但《小针解》有一则通过词语解释,可助分析句读。《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中间未加句读)关于这段原文之句读,古今诸贤未尽一致。如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之句读为:“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注云:“神乎神,言正气盛衰,当辨于疑似也。”这样句读有句末韵脚押韵的理论依据,时贤刘振民等也如此。他说:“依照这段文字的音韵,其正确的句读当是:‘(正)……粗守形,上守神(真)。神乎神(真),客在门(文)。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元)。’这里是真、文、元合韵相押。”(刘振民、周笃文、钱超尘等《医古文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版)此句读与《类经》同。实际上“神乎神客在门”之句读,《小针解》已有明训,即正如《灵枢识》所云:“简按:《小针解》曰:‘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据此,则‘神乎’二字句,神客,谓神与客也。”通过分析《小针解》词语解释可知:“神客”当连读,第三个“神”字,当属下句。故其正确句读应为:“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方与经旨相吻。

四、阐述语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用针者,虚则实之。”《小针解》云:“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串讲中已寓训释词“补”,以训原文之“实”,等于说:“实,补也。”补乃动词,可带宾语,“实”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即“虚则补之”。

《小针解》训释“邪胜则虚之”句云:“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串讲同时已寓训释词“泻”,以释原文之“虚”字,等于说:“虚,泻也。”其语法与上述之“实”相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7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28:56 | 只看该作者
19《金匮要略》邪在络在经、入腑入脏辨析

(《国医论坛》1994年第1期)

《金匮要略·中风病》:“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对此句经文之理解,历代注家多是随文释义,认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是以四个不同层次来表明中风病证的轻重深浅程度。如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则邪递深也。”

一般而言,邪入脏腑,当是腑轻而脏重,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云:“血气(注:邪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中风中脏多以神志障碍为主,但《金匮·中风病》邪入于腑的表现“即不识人”,却重于邪入于脏的表现“舌即难言,口吐涎”。尽管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云:“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皮袭休主编《古典医著选·金匮要略选读》(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教材,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注云:“其病邪深入于腑的,多是胃先受邪,以胃腑上通于心,风邪挟痰浊从胃上犯,蒙蔽清窍,神明失其所主,故不识人。病邪深入于脏的,则多是心脾先受邪气,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舌和口都失去脏气的上荣,功能异常,故出现不能言语,口中吐涎等症。”虽如此而释,但终觉牵强,不知为何腑病重于脏病?

实际上,《金匮》这句经文系用了一个修辞手法,即互文(备)修辞。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筋輭短,小筋驰长。”应理解为“大筋小筋輭短,或小筋大筋驰长。” 又《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应为“五脏有俞合,六腑亦有俞合。”因此《金匮》这句话应理解为“邪入于腑,即不识人,舌即难言,口吐涎;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即不识人”。即邪入脏腑,功能失调,可出现“不识人,舌难言,口吐涎”等严重症状,中风中脏腑的急性期皆应有神志障碍,如是则医理明确且更为完整。而“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应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即重不胜;或邪在于经,即重不胜,肌肤不仁”,即邪在经络,可出现“肌肤不仁,即重不胜”等表现。此即“经络受邪”若不解则“入脏腑”也,如后世将中风分为两大类即中经络、中脏腑,盖如此而已。

38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30:22 | 只看该作者
20、“胸痹缓急”小议

(《国医论坛》1994年第3期)

《金匮要略·胸痹病》:“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文中“缓急”一词,历代注家所云不一,通观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

⑴认为是指胸痹痛势,时缓时急者,如吴谦、程云来等。吴谦等《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缓急者,谓胸痹痛而时缓时急也。”

⑵认为其中“缓”字为“缓解”,是指治法的。如高校三版教材《金匮要略选读》(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74):“缓,是缓解;急,是急剧。‘胸痹缓急’,谓胸痹病情突然加重,其痛势剧烈,须及时缓其急、解气痛。”

⑶认为“缓”字,义从“急”,乃胸痹病的痛势危机已甚,如周扬俊、丹波元坚。丹波元坚《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盖此缓急,主在‘急’字,非或缓或急之谓。”

⑷认为是胸痹病兼有筋脉或缓或急者,如尤怡、陈念祖等,时贤李今庸亦持此说。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03):“本节的‘缓急’是胸痹病的临床症候。所谓‘缓’,就是‘筋脉缓纵不收’;所谓‘急’,就是‘筋脉拘急不伸’。”

⑸认为是口眼引纵的等等。而高校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李克光主编)则这样解释:“缓急,按《史记·游侠列传序》曰:‘且缓急之人之所时有也’。说明‘缓急’一词的古义是困危、病势急迫之义。”

按:“缓急”一词,系偏义复词,亦称反义复词,即义在“急”字。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此“缓急”与《金匮》同,义在急。

又如《伤寒论·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条文既言实证,宜大承气汤下之,则知“无表里证”当为无表证。“表里”系偏义词(反义复用),义在表。所以,“胸痹缓急”当以日人丹波元坚之注为是,只是丹波氏当时并不知其修辞用意。

39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35:27 | 只看该作者
21、《内经》“癫疾”病考略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4年第3期)

河北省河间市医院    尹继增

癫、狂、痫三病(证),自秦汉至金元时期,经常混称,不甚明晰,如《内经》“癫疾”一词,与今所指之病不尽相合。有鉴于此,就《内经》“癫疾”所指何病,不揣浅陋,略例于次。

1 痫病例
《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癫疾始作,而反僵,因而脊痛。”文中“癫疾”实系痫(癫癎)病发作时的不同症状。根据症状又分为骨、筋和脉癫疾,“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涎沫,气下泄,不治。筋癫疾者,身倦挛急脉大……呕多涎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灵枢·癫狂》
按:古代癫、痫多混为一病,如段注《说文》:“小儿癫,曰痫也。”《玉篇》:“痫,小儿瘨病。”《诸病源候论·痫候》:“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清·莫枚士说:“癫之言蹎。蹎,仆也。”[1]仆即昏倒,正痫病大发作时的表现。时贤张纲说:“《内经》所名之癫,实即当今所称之痫。”[2]

2. 狂病例
《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按:癫,《玉篇》:“狂也。”《太素·癫疾》:“驰走妄言等谓之狂。”《千金方·小肠腑·风癫》云:“凡发狂则欲走。”清·张琦《素问释义》:“经热入腑,阳邪炽盛,故发狂癫。”  又《素问·阳明脉解》云:“阳明厥……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妄言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明之厥”的表现正“狂”发作时的症状。故文中“癫疾”,当为现今之狂病。

3. 巅(颠)疾当为癫疾

巅、颠、癫三字古通,或指狂,或指痫。

3.1 痫病例
《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为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按:巅,一本作颠,《甲乙·卷十一·第二》、《太素·卷三十》均作“癫”。此巅疾即今之痫病。张介宾云:“巅疾者,即癫痫也。本经巅、癫通用。于此节之义可见……盖小儿初生,即有病癫痫者,今人呼为胎里疾者即此。”[3]

3.2 狂病例
《素问·宣明五气篇》:“搏阳则为巅疾。”《灵枢·九针论》:“邪入于阳,转则为颠疾。”转,当系“搏”字之讹。《太素·邪传》作“邪入于阳,搏则为癫疾。”杨上善注云:“邪入于阳脉,聚为癫疾。”《千金方·风癫》云:“邪入于阳则为狂。”可见,巅疾、颠疾当为“癫疾”,义指狂病。

3.3 巅(颠)疾有指头部病证者,如头痛、头风、头昏、头胀,则与癫疾义非。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素问·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其动掉眩巅疾。”《素问·著至教论》:“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素问·方盛衰论》:“气上不下,头痛巅疾。”
按:头上曰颠(巅),《素问·方盛衰论》王冰注:“巅,谓身之上。巅疾,则头首之疾也。”故上述诸巅疾者当指头部病证。
参考文献
[1] 莫枚士.研经言·释癫.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1984:58
[2] 张纲.中医杂志.1986,(5):56
[3] 张介宾.类经·疾病类·癫疾.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965:554

40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37:03 | 只看该作者
22、结石病用药规律探微

《甘肃中医》杂志1995年第1期)

无论是肝胆结石,还是泌尿系结石,凡结石直径在1cm以内者,皆可采用保守疗法。兹根据自己近年来的经验,结合临床报道,谈谈中医药治疗结石病的用药体会。

1 四金克石
现在各种杂志报道,在结石病的用药中,四金是必用之品,即金钱草、郁金、海金砂、鸡内金。四药既可溶石,又可排石,且有抗菌消炎之功。笔者体会:肝胆结石宜重用郁金、金钱草各30g以上。郁金辛苦寒,具有疏肝利胆,活血行气止痛之功;金钱草有清利肝胆之效。据张氏[1]报道此两药有松弛奥狄氏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泌尿系结石宜重用金钱草50g以上,该药可增加输尿管动作电位,并有利尿效应,有利于推动输尿管结石下移而促进结石排出。但姚氏[2]报道,重用郁金30g-60g,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明显。鸡内金化石消坚之功颇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淤积可知。”该药既可入煎剂10g-15g,又可研末吞服3g-5g。

2 肝胆结石用药
2.1  未合并感染时,多属肝胆郁滞。可用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之品,如木香、枳壳、香附、白芍、青皮、元胡、川楝子、陈皮、柴胡、姜黄等。张氏报道,木香、枳壳、川楝子有松弛奥狄失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白芍有促进胆汁分泌之功。俞氏[3]认为,方中必须用行气药,则排石作用较好,以木香、枳壳为最佳。笔者临床多选用木香15g,枳壳10g,元胡15g,川楝子10g,白芍15g,效果明显。

2.2  合并感染时,属肝胆湿热。此时常应用抗生素。特别是有发热、呕吐、剧烈腹痛时,抗菌消炎,纠正酸中毒是非常必要的,但对结石的排出并未起到明显效果。因此清热利湿之品如茵陈、黄芩、栀子、黄柏、银花、蒲公英等皆可选用,此类药物尚有利胆退黄之功。有资料报道,湿热型正处于发作期,胆道压力较高,中医治疗可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因此按中医辨证分型以湿热型治愈率较高[4]。笔者多选用茵陈30g,蒲公英20-30g,黄芩10g,栀子10g等。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0g,和胃降逆。

2.3  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肝胆结石多与胆腑不通有关,故通腑导结,涤荡肠胃是治疗此类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腑泄热既有利于结石下行,又可消除炎症。如大黄、芒硝、槟榔、番泻叶皆可筛选。据郑氏[5]报道,大黄、番泻叶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奥狄氏括约肌张力,增加胆汁分泌。金氏等[6]报道,凡有腑气不通的各类急腹症,番泻叶均可能奏效,该药具有致泻通便,抗菌消炎,解痉等功效。李氏[7]报道,在治疗胆绞痛时,泻下通腑,实为必不可少之大法,腹泻一次,痛减一分,重用大黄通下,效果良好。笔者体会,体质虚弱者选用番泻叶3-6g,开水泡代茶频服;体质强壮者选用大黄10-15g,以大便每日2-4此为宜。

3 泌尿系结石用药
3.1  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使尿中杂质凝结而行成尿石症,故清热利湿之品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萹蓄、瞿麦、滑石、泽泻、木通、车前子、石苇、茯苓等皆可选用。现代药理研究,清热利湿之品可使尿液稀释,尿量增加,对结石的冲刷力增大,且多具抗菌消炎之功,对结石合并感染者最为适宜。笔者常选用石苇15g,滑石10g,萹蓄、瞿麦各20g,泽泻10g,车前子15g,效果很好。

3.2  气行则血行,血行则尿增。湿热蕴结,砂石阻滞极易造成气血运行不利,气滞血淤,故行气活血化淤之品在尿石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行气既可缓解痉挛而止痛,又能活血促进输尿管蠕动而有利于结石下行排出,因此诸如木香、枳壳、香附、乌药、元胡、川楝子等行气之品和活血化淤之品如琥珀、牛膝、三棱、莪术、皂刺、丹参、赤芍、王不留行等皆可选用。据李氏[8]报道,活血化淤之品,一方面对结石所在局部的水肿、炎症、粘连能起到抑制和松解作用;另一方面可促使结石结构变化,使之断裂碎解。活血化淤尚能增加输尿管蠕动的力量,有利于结石的排出[9]。杨氏[10]报道,临床遇有炎症粘连较重,已有梗阻、积水存在的较大结石,应以活血化淤为主来组方,可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笔者临床多选用木香10-15g,枳壳10g,元胡15g,川楝子10g,牛膝15g,三棱15g,赤芍10g,王不留行10g,琥珀3g等行气活血化淤之品,疗效满意。

3.3  肾虚是引起尿石症的根本原因。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石淋候》云:“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则成淋;肾虚则不能制石。”朱氏[11]认为,肾经虚损,泌尿机能减退致代谢产物排泄不畅,停滞淤结形成结石。故益气补肾亦是常用治法之一。据报道益气药能增加平滑肌的紧张性而助于排石,可筛选黄芪、党参。补肾主要指温补肾阳,对病程较长迁延至肾积水并损及肾功能时多见虚寒现象,此时用之最为适宜。温阳可以化饮,补肾可以增加肾之蒸化鼓动,诸如川断、牛膝、菟丝子、杜仲、补骨脂、巴戟天等皆可选用。据李氏[8]报道,益气补肾之品对已有循环障碍的肾脏能促进其排泄功能,使肾盂、输尿管蠕动增强,积水改善。

笔者多选用黄芪15-30g,川断15g,川牛膝15-30g等品,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 张慎斌. 10种中药对胆囊运动影响的B超观察. 中医杂志,1988,(4):39
2 姚善业.重用郁金排石.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7):34
3 俞尚德.胆囊炎证治.中医杂志,1986,(5):8
4 尹常健.中医治疗胆结石的研究进展. 中医杂志,1987,(9):63
5 郑显理,等.胆石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概括.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32
6 金亚城,等.从番泻叶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其归经与功效. 中医杂志,1986,(11):57
7 李鸣真.胆囊炎证治.中医杂志,1986,(5):4
8 李明英.益气化通汤防治泌尿系结石. 中医杂志,1988,(8):47
9 张学能,等.二子化淤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95例观察. 中医杂志,1986,(11):37
10 杨世权.临床解惑.中医杂志,1992,(1):55
11 朱训邦.泌尿系结石刍议. 辽宁中医杂志,1993,(增刊):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7:44 , Processed in 0.08833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