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漫谈中医“十二官”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9:5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6-9 14:28 编辑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汇释

王冰注:“位当孤府,故曰都官;居下内空,故藏津液。”

《素问注证发微》:“膀胱在下部之左,为州都之官,津液所藏。”

《素问吴注》:“三焦水液俱出膀胱,是为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类经三卷·藏象类一》:“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内经知要》:“膀胱位居卑下,故名州都之官。《经》曰:水谷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盖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津液之藏者,皆由气化渗入,然后出焉。旧说膀胱有上口而无下口者,非也。”

《素问集注》:“膀胱为水腑,乃水液都会之处,故为州都之官。水谷入胃,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故为津液之所藏。”

《素问直解》:“位居胞中,故膀胱者,犹之州都之官,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故津液藏焉。”

《素问识》:“张云:‘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简按:《本输》篇、《二十五难》及《五行大义》引《河图》云:‘膀胱为津液之府。’《韩诗外传》:‘膀胱,湊液之府也。’《周礼·地官》:‘五党为州。’郑注:‘州,二千五百家。’人四县为都。”

《素问补识》:“注家皆以州都为都会之地,试问都会与津液何干?唐容川《医经精义》云:‘膀胱如人身之州渚,故曰州都之官。’真是一语破的。《尔雅·释水》:‘水中可居曰州,小州曰渚。’洲省作州,渚讹作都。洲渚,水中之地,与下文津液相应。”

高校教参《内经》:“‘州’,洲通,水中之地。‘都’,诸,古通用,为蓄水之处。”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州都:孙鼎宜说:‘膀胱者,津液所居之处,犹人之所聚,曰州、曰都,故曰州都之官。”

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州都:水源汇聚之处。郦道元《水经注》:‘水泽所聚谓之都。’”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9:55:12 | 只看该作者
[气化则能出矣]《素问补识》:“这一句是总结上述十二官功能而言,‘出’字包括心的出神明、肺的出治节、肝的出谋虑,一直到膀胱尿液的排出,都是气化作用的结果,所以说气化则能出矣。反之,没有气化或气化遭受破坏,心就不能表现出神明,肺就不能表现出治节……十二官的正常功能就会陷入紊乱或全部丧失,人就表现为疾病或死亡。注家历来都把这一句作为膀胱的特有功能来理解,认为只有膀胱尿液的排出,才是气化的作用,唐容川则连这一点也不承认,认为是‘水入膀胱,化气上行则为津液’,有些注家索性把《伤寒论》五苓散中的桂枝说成是化膀胱之气的。从此,气化变成了化气,经文的本原含义,经过注家的解释,就变得面目全非了。或谓各藏(脏)皆用出字,只有膀胱没有出字,那么,气化则能出矣,应该是专指膀胱而不是总结上文,这种说法是不明《内经》文例所致。《内经》中凡总结上文时,皆省最后一个重复词,即以其总结之词代之,如本例是。凡总结下文时,多省最先一个重复词,即以其总结之词代之,如《营卫生会》篇省去‘愿闻上焦之所出’一句,《决气》篇省去‘何谓精’一句,《调经论》省去‘阳虚生外寒奈何’一句,均同此例。”
金栋按:就上文《素问补识》所云“注家历来都把这一句作为膀胱的特有功能来理解,认为只有膀胱尿液的排出,才是气化的作用……有些注家索性把《伤寒论》五苓散中的桂枝说成是化膀胱之气的”,是否与当代《内经》研究学术权威王洪图教授的观点相吻?
《王洪图内经讲稿》云:“膀胱可以藏津液,所藏津液需要气化,才能够渗透出来,散出来。这个气化,既是膀胱的气化,更主要的是,是指肾中阳气的气化,以及心肝肺脾之气的气化,还有三焦的气化。膀胱所藏津液,只有经过全身之气的气化作用,它才能渗出膀胱而发挥它的作。这么说来,这个气化则能出,就不单纯是排出尿液。若理解气化则能出,是尿排出去了,倒是很简单,但若单从中医理论上来说不是这样。……膀胱所藏津液,气化则能出,到底出在何处?渗到什么地方?归纳起来,其所藏之津液,气化去向有三:
第一,作汗液排出。理论根据是《灵枢·本脏》‘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气化从腠理毫毛排出,汗就是津液所化。后世医学家唐宗海《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谓膀胱之气,载津液上行外达,出而为汗,自有云行雨施之象’。汗是雨,雨之所以能降,实为阳气的作用,天气降为雨嘛,膀胱经的阳气的作用才能这样为汗,这是第一个去向。
第二,是化为尿液。王冰注《素问》对这句话注解说:‘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溲便就是指的小便,小便排出来需要下焦气海之气的施化,或者肾气的气化。王冰继续说:‘气海之气不及,则闭隐不通’,那就是小便癃闭了。所以说王冰就是注成下焦之气,或者肾阳气化,才可以使膀胱所藏津液能够作为小便正常排出。如果肾气不能气化,就闭隐不通,小便不能排出去。即使按王冰所说,津液也不是单纯在解剖学那个膀胱里面,还有别的地方,如果往上找,找到肾盂,找到肾脏,甚至找到全身各处去。临床上可以见到五苓散主治的膀胱蓄水证,见有小便不利或浮肿,水蓄在哪里?有的时候是在膀胱(尿脬)里,但有的时候并不在解剖学的膀胱里,为什么呢?这时病人浮肿了,服五苓散之后,尿通了,浮肿下去了,说明水是藏在体内,皮肤下面的,绝对不是在解剖上那个尿脬里。
第三条去路,是化为血液。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说:‘膀胱,肾之府也,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津液之余者入脬则为小便’。你看,《诸病源候论》就说膀胱所藏津液,经过气化,有一部分,到血脉当中,化为血液,化生血液又可以成骨髓。津液之余,多余的那部分,进入尿脬,为小便。……所以‘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个气化,不是单纯指的膀胱气化,更主要的是指肾脏、三焦等的气化作用,使得津液能够发挥它的具体作用,只把多余的作为尿液排出体外。”
又按:观本段文例,“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后,“应标句号”才与其它文例相同,如此则“气化则能出矣”,单独为句方为确。此句“津液”就是尿液,《素问补识》所言非常精准。而《王洪图内经讲稿》所云五苓散主治的蓄水证,可以理解为临床引申发挥之意,亦无不妥。
[气化]由脏腑之气而产生各种变化的过程谓之气化。实际上是脏腑功能具体体现的过程,亦即新陈代谢的过程。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附:高校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第三节六腑·五膀胱》云:
膀胱又称“脬”,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位于小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连,其下连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的生理机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贮存尿液:人体的津液通过肺、脾、肾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其滋养濡润机体的作用。其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
排泄尿液: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肾气与膀胱之气的作用协调,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机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肾气主上升,膀胱之气主通降。肾气之升,激发尿液的生成并控制其排泄;膀胱之气通降,推动膀胱收缩而排尿。若肾气和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失常,膀胱开合失权,既可出现小便不利或癃闭,又可出现尿频、尿急、遗尿、小便失禁等。故《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传统中医学,将膀胱定义为人体水液汇聚之所,而非盛尿器官,故《灵枢·本输》称之为“津液之府。《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也将膀胱指为“水府”,并论有“太阳蓄水”证。至于膀胱中的水液源于何处,《内经》的说法有二:一是从胃肠道,主要是从小肠,经三焦之腑渗入膀胱的。故《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杂病源流犀烛·膀胱病源流》说:“膀胱,本州都之官,藏津液。州都者,下邑也,远于京师,且津液必气化而后能出……水液自小肠泌,则汁渗入膀胱之中,胞气化之而为尿,以泄出也。”二是由肺气将代谢后的浊液“下输膀胱”。渗入膀胱的水液,经肾气与膀胱之气的推动和蒸化作用,将其中可再利用者会吸收,剩下的则是尿液,由肾气和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排泄。水液并不直接归于肾脏,肾的主水机能,由肾气对膀胱中水液的蒸化作用来体现。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0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6-9 11:01 编辑

9、胃腑:仓廪与仓库守、内啬吏
《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而《千金方·卷十六·胃腑脉论第一》则云:“论曰: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脾合气于胃,胃者,水谷之腑也,号仓库守、内啬吏。”即胃者,“仓库守、内啬吏”、太仓之官也。

胃为水谷之腑,经典医籍记载相同。如

《灵枢·本输》篇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

《难经·三十五难》:“胃者,水谷之腑也。”

《中藏经·卷上·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七》:“胃者,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

《灵兰秘典论》所论“脾胃”之官,当云“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见上五脏之“脾”官称。

仓库守,管仓库、粮仓的官,即如淳于意之“齐太仓长也”。

守,官职也,如守备、太守、郡守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守:官名。郡一级的最高长官。《史记·吴起传》:‘吴起为西河守。’”

《说文·宀部》:“守,守官也。”段注:“《左传》曰:‘守道不如守官。’《孟子》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

《汉语大字典·宀部》:“官吏的职责,职守。《说文·宀部》:”守,守官也。’《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掌管。《广韵·有韵》:‘守,主守。’《左传·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孔颖达疏:‘此置衡鹿之官,守山林之木。’《商君书·君臣》:‘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受之。’”

《简明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守:战国时各国所设郡的长官。郡原多设在边境地区,守因负责防守而得名。战国初期魏、赵等国已设置。如魏文侯以李悝为上地守,见《韩非子·内储说上》;又以吴起为西河守,见《史记·列子吴起列传》。郡守有征发一郡兵力之权,常率军防守或出征。②官制用语。守某官有两义,一为试任某职,一指以较低官阶署理较高官阶之职。”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名意。”

内啬吏,即纳穑吏,收粮食的官。

内,同纳(音那na),收容、接纳、受纳之义。

《汉语大字典》:“内:㈠na《集韵》诺答切,入河泥。辑部。纳;交入。后作‘纳’。……《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啬,同穑,收割庄稼谷物。

《汉语大字典·口部》:“啬:收获谷物。后作‘穑’。《字汇补·口部:‘啬,与穑同。’……引申指黍稷之类谷物。”

仓库守与纳穡吏,一个是管仓库、粮仓之官,一个是管收粮之官,以胃喻之,受纳水谷之腑也,与“仓廪之官”同。

仓廪者何谓?即粮食仓库也。

《荀子·富国》杨倞注:“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高校教参《内经》:“《礼记·月令》:‘谷藏曰仓,米藏曰廪。’仓廪,这里统指仓廪之所。”

金栋按:高校教参《内经》所引《礼记·月令》原文有误,当是孔《疏》之注文。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孔颖达《正义》曰:“蔡氏云:‘谷藏曰仓,米藏曰廪。无财曰贫,无亲曰穷。暂无曰乏,不续曰绝。’”

若以官职而论,“仓廪”非官职称谓,而是“被”官者;仓库守与纳穡吏虽皆是官职称谓,但非官府机构,乃是由当时医者类比改造之结果,隶属于治粟内史、大司农、太仓署等行政机构。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初,斡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

《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大司农》:“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薄,其逋未毕,各具别之。……太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受郡国传漕谷。”

《晋书·卷二十四·志第十四·职官》:“大司农,统太仓、籍田、导官三令,襄国都水长,东西南北部护漕掾。及渡江,哀帝省并都水,孝武复置。”

《文献通考·卷五十六·职官考十·司农卿》云:“秦为理粟内史,掌谷货。汉景帝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九谷六畜之供膳羞者,凡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皆属焉。后汉大司农掌诸钱谷金帛,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薄,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给报,损多益寡,取相给足。初,郡国盐官、铁官并属司农,中兴皆属郡县。建安中为大农。魏黄初元年,又改为司农。晋初因之。渡江,哀帝末,省司农并都水,孝武复置。宋、齐皆有之。梁司农卿位视散骑常侍,主农工仓廪。陈因之。后魏曰大司农。北齐曰司农寺,有卿、少卿各一人,掌仓市薪米,园池果实。后周有司农上士一人,掌三农、九谷、稼穑之政令,属大司徒。隋初与北齐同,炀帝置少卿二人。唐龙朔二年,改司农为司稼,咸亨初复旧。卿一人,少卿二人,掌东耕供进耒耜及邦国仓储之事,领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太仓署:《周官》有廪人下大夫、上士,秦官有太仓令、丞。汉因之,属大司农。后汉令主受郡国传漕谷。其荥阳敖仓官,中兴后属河南尹。历代并有之。北齐亦然。后周曰司仓下大夫。隋有令二人、丞六人。唐有令三人、丞二人,掌仓廪出纳。”

《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解释》:“太仓署:汉制,大司农所属有太仓令及丞,隋、唐为太仓署,置令、丞、监事、典事等。太仓为中央控制的粮食总仓库。”

胃为太仓,《灵枢》有之,《难经》亦有之。

《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

《太素·卷第二十九·胀论》:“胃贮水谷以供,故为藏府太仓也。”(按:太仓,《太素》别本又作“大仓”,义同。太者,大也。)

《类经十六卷·疾病类五十六》:“胃为水谷之海,故曰太仓。”

张志聪《灵枢集注》:“胃主受纳水谷,为太仓,而居中焦。”

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按:《释名·释宫室》:‘仓,藏也,藏谷物也。’胃为水谷之海,故曰太仓。‘太仓’即大仓。”

《难经·四十四难》:“七冲门何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

清·叶霖《难经正义》:“胃为贲门者,胃能聚物如仓廪,故曰太仓。”

清·徐大椿《难经经释》:“《灵·胀论》:‘胃者,太仓也。’以其聚物如仓廪,故曰太仓。”

金栋按:《四十四难》“太仓”二字,疑为旁注误入正文。故孙鼎宜曰:“‘太仓’二字疑衍。”

不知《灵兰秘典论》之作者,是否见过《胀论》篇及《四十四难》?“太仓”明明可作为一官称,以易“仓廪”,《史记·仓公传》就有一个“太仓长”明显现成之例,但不知为何没被采纳?故或谓“胃者,太仓之官,五味出焉”,可补真正胃腑之官称。认同否?

《中藏经》无此官职。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04:02 | 只看该作者
附:高校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第三节六腑·二胃》云:
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与脾同居中焦,“以膜相连”,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胃与脾在五行中皆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喜润恶燥。
㈠主要生理机能
1.主受纳水谷
胃主受纳收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暂存于其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故胃又有“水谷气血之海”之称。胃气的受纳水谷,既是其主腐熟的基础,也是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基础。因此,胃气的受纳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胃气受纳水谷功能的强弱,可以通过食欲和饮食多少反映出来。
2.主腐熟水谷
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容纳于胃中的饮食物,经过胃气的磨化和腐熟作用后,精微物质被吸收,并有脾气转输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㈡生理特性
1.胃气通降
胃气通降,是指胃气的向下通降运动以下传水谷及糟粕的生理特性。胃气通降,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①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②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③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④粪便有节制的排出体外。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机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与脾气升清相对而言,胃气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和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脾位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作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通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
2.喜润恶燥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机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如清·吴达《医学求是·治霍乱赘言》所说:“胃润则降”。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中津液每多受损。所以在治疗胃病时,要注意保护胃中津液。即使必用苦寒泻下之剂,也应中病即止,以祛除实热燥结为度,不可妄施,以免伤津化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0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6-9 11:09 编辑

10、大肠:传道与监仓掾
《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而《千金方·卷十八·大肠腑脉论第一》则云:“论曰: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气于大肠。大肠者,为行道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即大肠者,“监仓掾”、监仓之掾官也。

大肠者行道传泻之腑,经典医籍记载相同。如

《灵枢·本输》篇:“大肠者,传道之腑。”

《难经·三十五难》:“大肠者,传泻行道之腑也。”

《敦煌古医籍考释·明堂五脏论》:“肺与大肠合,名为行道传送之腑。”

《中藏经·卷上·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大肠者,肺之腑也,为传送之司,号监仓之官。”

从以上几种不同的古典医籍看出,大肠者,“传道之腑也”,或受此启发,当时之医者改为“传道之官”(小肠的受盛之官、三焦的决渎之官,皆由此而来),以迎合十二官之数,认为是妙不可言者。但“传道”并非官职,以文例相较,似欠当。

故有学者说“传道之官”是个什么官?若读读《中藏经》、《千金方》等则会发现当谓之“监仓之官也”。

监,音坚(jian),官名、官署名,古代有监司、监军、监郡、监察御史等官称。行监察、检察、督察、监督之职。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监:jian(间)。古代主管检察的官名。《史记·秦始皇本纪》:‘郡置守、尉、监。’”

《汉语大字典·皿部》:“㈡jian。①监视;督察。《方言》卷十二:‘监,察也。’《说文·卧部》:‘监,临下也。’《诗·大雅·皇矣》:‘监视四方,求民之莫。’《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简明中国历代职官辞典》:“监:西周时负责监督责任的封君。周武王克商后,为了监视武庚等殷贵族,设有三监。《仲几父篇》:‘仲几父使几使于诸侯诸监。’可知西周于‘诸侯’之外,还设有‘诸监’。官名。西汉时已见。武帝时蜀人杨得意为狗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主猎犬也。’后东汉桓帝置秘书监,掌典图书等事。重要官署的长官称监者,以曹魏的中书监(官署名中书省)、秘书监(官署名秘书省)为最早。明以前各代以监为官名者不少,或称太监、少监(此非宦官)。北魏女官也有监,位于内司、大监之下,相当于外廷的三品官。官署名。出现时代较晚。隋有国子、将作、少府、都水、长秋五监。唐宋、辽、金、元均有诸监。明、清除国子监、钦天监外,一般不称监。秦代以前亦称宦官。商鞅因景监而见孝公。《史记·秦本纪》张守节正义:‘监,阉人也。’”

从解剖而言,胃(太仓)之下是小肠,小肠之下是大肠。从功能而言,因“大肠小肠,皆属胃”(《灵枢·本输》),共同参与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其中,食物之精华,由胃与小肠吸收后上升至脾,因“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素问·奇病论》),再靠脾的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食物之秽浊、残渣,下至大肠,依靠大肠的传泻、输送、燥化功能(吸收其中的部分水分),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由此可见,所谓监仓掾者,乃监督大肠是否已将胃与小肠传送之五谷之秽浊变为糟粕、化成粪便,即以监大肠行道传送排泄之职。与《灵兰秘典论》之“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功能意义虽相同,但若以官职而言,则谓“大肠者,监仓之掾官,传道变化出焉”,始与十二官职相吻。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0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6-9 14:29 编辑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汇释
王冰注:“传道,谓传不洁之道。变化,谓变化物之形。故曰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素问注证发微》:“大肠居小肠之下,小肠之受盛者,赖以传导,而凡物之变化者,从是出焉。”

《素问吴注》:“大肠主出糟粕,传化腐秽者矣。”

《类经三卷·藏象类一》:“大肠居小肠之下,主出糟粕,故为肠胃变化之传道。”

《内经知要》:“大肠居小肠之下,主出糟粕,是名变化传导。”

《素问集注》:“大肠居小肠之下,小肠之受盛者,赖以传道,济泌别汁,变化糟粕,从是出焉。”

《素问直解》:“糟粕所出,犹之传道之官,食化而变粪,故变化由之出焉。”

《素问识》:“《本输》篇及《五行大义》引《河图》:‘大肠,为传道之府。’《韩诗外传》:‘大肠者,转输之府也。’《三十五难》:‘大肠,传泻行道之府也。’马云:‘道,导同。’”

《素问补识》:“传道即传导、输送之意。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到大肠已基本完成,剩下来的主要是变化了的糟粕,大肠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把这些糟粕输送于体外。但下文‘变化出焉’似与小肠的‘化物出焉’互误。又根据《灵·肠胃》和《平人绝谷》等篇所记,大肠应列于小肠之后,此处大肠列前,小肠列后,似是错简所致。后世六气配藏府,谓手阳明大肠以燥金主令,与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相对待,燥和湿不能偏胜。否则,燥胜出现干燥,湿胜出现濡泻。大肠主燥之说与现代医学认为大肠主要是吸收水分之说,正相吻合。”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变化:指饮食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

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传道:传,转送运输。道,通‘导’。变化:此指饮食物变化后成为可排泄的异物。”

38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09:13 | 只看该作者
附:高校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第三节六腑·四大肠》云:
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阴肺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肛门。大肠的上段称为“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回肠和结肠上段;下段称为“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大肠亦是一个管腔性器官,呈回环迭积之状,主要有传化糟粕与主津的生理机能。
主传化糟粕: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如大肠传导糟粕机能失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常见的有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大肠,大肠传导机能失常,还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大肠的传化糟粕,实为对小肠泌别清浊的承接。除此以外,尚与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有关:胃气的通降,实际上涵括了大肠对糟粕排泄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肃降有助于糟粕的排泄;脾气的运化,有助于大肠对食物残渣中水液的吸收;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主司二便的排泄。
大肠主津: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大肠主津机能失常,则大肠中的水液不得吸收,水与糟粕俱下,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症;若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2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6-9 14:34 编辑

11、小肠:受盛与监仓吏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而《千金方·卷十四·小肠腑脉论第一》则云:“论曰:小肠腑者,主心也。舌是其候也。心合于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小肠者,“监仓之吏官”也。

小肠为受盛之腑,经典医籍记载相同。如

《灵枢·本输》篇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者,受盛之腑也。”

《中藏经·卷上·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小肠者,受盛之腑也,与心为表里。”

从以上几种不同的古典医籍看出,小肠者,“受盛之腑也”,或受此启发,当时之医者改为“受盛之官”,但“受盛”并非官职,其官职当为“监仓吏”也。

若以官职而论,小肠之“监仓吏”与大肠之“监仓掾”相同。如何区别之?或可认为一个乃较大官,一个系略小官,吏为长(正职)而掾次之(副职),皆继续参与水谷的消化与吸收,因为皆与“仓”有关,故二者皆可谓之“监仓之官”也。若细分之,则小肠者,谓之“监仓之吏官”,受盛化物也;大肠者,谓之“监仓之掾官”,传道变化也。若非此,则矛盾矣!

又,《明堂五脏论》将小肠“又名水曹”,与小肠主液有关;又名“各为水谷之腑”,说明继续参与水谷的消化吸收,可以认为“受盛化物”之义。

《敦煌古医籍考释·明堂五脏论》:“心与小肠,各为水谷之腑。肠者,畅也,又名水曹②。”
②水曹:职官名(见《南齐书·百官志》)

由此可见,所谓监仓吏者,乃监督胃腑是否已将水谷消磨成食糜后完全下传,且在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并泌别清浊而各走其道。与《灵兰秘典论》之“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功能意义虽相同,但若以官职而言,则谓“小肠者,监仓之吏官,受盛化物出焉”,始与十二官职相吻。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2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6-9 14:34 编辑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汇释

王冰注:“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素问注证发微》:“小肠居胃之下,脾之运化者赖以受盛,而凡物之所化者从是出焉。”

《素问吴注》:“小肠受盛糟粕,乃传入大肠而出。”

《类经三卷·藏象类一》:“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内经知要》:“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之水谷而分清浊,水液渗于前,糟粕归于后,故曰化物。”

《素问集注》:“小肠居胃之下,胃之运化者,赖以受盛,而凡物之所化者,从是出焉。”

《素问直解》:“受胃之浊,水谷未分,犹之受盛之官,腐化食物,先化后变,故化物由之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化物:此指饮食化生为生命活动所需之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7:06 , Processed in 0.0555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