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跟你的临床技术和临床疗效有关系吗?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7-5-27 19:59:30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7-5-27 18:26
也许你那个新中医一出现,我也会扔了中医经典呢。快发医案吧。


也许你那个新中医一出现,我也会扔了中医经典呢。快发医案吧。

-----------------------------------------------------
这就对了!你总算明白了!
不通过经典而通过科学技术同样能学会看病。这就是新中医探索的新道路。
只是科学技术,对西医的要求比较高。至少也得西医五年本科程度。
你不要那么亟不可待的看议医案。医案是个案,没有代表性。
还是先要转变思维,学习医学科学理论。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21:22:45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5-27 19:59
也许你那个新中医一出现,我也会扔了中医经典呢。快发医案吧。

---------------------------------- ...

坛子里有懂西医的呢,不用担心,快发医案吧。
33
发表于 2017-5-28 15:3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28 07:39 编辑

        内经六元正纪大论中“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就是治疗人体寒证或热证必须遵循的规则,现代中医的服药忌口就是沿袭食宜同法观点产生的。难道与现代中医的临床技术和临床疗效无关么?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0:3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7-5-29 10:41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5-28 15:36
内经六元正纪大论中“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就是治疗人体寒证或热 ...

《黄帝内经》正确与否跟《黄帝内经》作者的临床技术和临床疗效、跟你知不知《黄帝内经》有直接关系,跟你用不用《黄帝内经》、跟你的临床技术和临床疗效没有丝毫关系,明白吗?
35
发表于 2017-5-30 12:55:10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7-5-29 10:35
《黄帝内经》正确与否跟《黄帝内经》作者的临床技术和临床疗效、跟你知不知《黄帝内经》有直接关系,跟你 ...

《黄帝内经》是中医界用于对外宣传的资料,不是用于对内指导看病的资料。看不破这一点,你即便把《黄帝内经》读烂, 读成灰,都学不会看病。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7:29:52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5-30 12:55
《黄帝内经》是中医界用于对外宣传的资料,不是用于对内指导看病的资料。看不破这一点,你即便把《黄帝内 ...

万语千言不如一个医案,我现在就等着看你新中医的医案呢。
37
发表于 2017-6-2 04:35:35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跟你的临床技术和临床疗效有关系吗?
我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
1、《内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医学绝招技术,只要是弄懂了学会了在临床上就会手到病除,立竿见影。
2、《内经》中的经络辩证理论和方法在临床中可以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只要是依照这个方法进行医疗,很多疾病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哪怕是没有见过的疾病也是一样。当然经络辩证也是有局限的,不能啥病都行。
3、《内经》中记载了最早的音乐疗法。这是古代共振音乐疗法的典范。一首乐曲就可以治疗一类疾病。
4、《内经》中记载了最早的玉石疗法。其中描述了颜色与经络的关系。佩戴一个玉石饰品就可以简单的持续治疗疾病。
5、《内经》中记载了语音疗法的理论和技术。治疗可以简单到只要反复读一个字就可以了。
《内经》是一个宝库,一旦打开就会金玉满堂。遗憾的是真正学会的人不多。其实《内经》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医疗技术和疗效,更重要的是其中隐含的医学实验内容。这才是中医疗效的根本所在。
38
发表于 2017-6-2 07:09:25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5-27 19:59
也许你那个新中医一出现,我也会扔了中医经典呢。快发医案吧。

---------------------------------- ...

           请思考者先生以新中医的眼光,分析一个这个难治病。这个病难坏了很多名老中医。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0791&extra=&page=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9
发表于 2017-6-2 15:00:05 | 只看该作者
    患者张XX,男,56岁。职业,干部。
      主诉:频发性早搏15年;半夜时分心脏病(濒临死亡感)发作15年;高血压15年。
     
       病史及治疗史:
      该患者因工作压力太大,自1993年发病,先出现早搏症状、高血压,后来出现半夜心脏病重症发作症状。先后经过市级医院神经科、省级医院神经科诊治,服药无明显效果。
            
      西医无效,只好找中医治疗。先到本市一位名老中医那里吃一冬天(共4个月)中药,仍无明显效果。老中医建议停服另想他法。再换一位中医科主任医师(科主任)就诊,去3次开9副药,服后症状不减轻,身上无力,患者自己不敢再去开中药了。又换一位中医副主任医师(也有一定名气),服了两周,同样无效,全身无力,连上楼都费劲了,老中医建议停药。又慕名找到一位名老中医处服药一个多月,仍无明显效果,停止治疗。


      1995年,到北京卫生部直属某医院神经科就诊。专家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说早搏不要紧,吃降压药就行了。开了心律平、倍他乐克、心痛定、步长稳心颗粒,维生素C等药。与以前服的西药基本相同。
      于是又慕名到该院中医科一位国家级的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处就诊。开了两周的中药,医生嘱其回家服完后再打电话沟通。结果回家后共吃了50多天,仍然不管用。于是向北京再打电话,该博导的博士生弟子接电话,报告导师后,没再回话。

      1998年到长春市一家大医院中医科,一位老中医专家接诊说,不用吃药,自我调理一下就行了。

      2003年根据广告到哈尔滨市某医院一位专治植物神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给开一些自制的密丸(黄豆粒大小),开3大副药,每副700元,半个月一副,共吃1个半月,吃后仍无效。

      后来,又打电话到上海咨询医生,仍无好办法。

      临床表现:目前有八大系列症状:
      1、每天半夜左右危重发病:半夜12点多之后~2、3点钟开始发作式犯病(濒死感),一次持续2~3小时左右,然后慢慢恢复发作前状态。发病时有严重的心理恐惧感,周身紧缩感,全身皮肤血管变平,胸中有气向腹部下沉,感到没有一点儿底气了。阴茎缩小,与睾丸一起向小腹里面抽缩,用手拽不出来;脚底快速冒汗;后头皮发木;面部皮肤发紧;舌头发硬;浑身无力,一动也不敢动,想动也动弹不了。自感到已经濒临死亡,有随时死亡的生命危险,有“眼看就不行了”的感觉。这样持续2~3小时后,全身血管又慢慢重新鼓起来,身上也开始慢慢有劲了,最后一切恢复到发作前状态。
      1993年发病之初,病情发作程度较轻,只有6、7分钟就过去了。后来,发病程度一年比一年重,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些年一直都强挺过去了,现在感到犯病时有生命危险,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实在不能再挺下去了。特别有危急感,急需治疗救命。
     
      2、频发性早搏:胸闷,目前早播达每分钟10多次。
      3、慢性胃炎症状:腹胀明显,心口窝堵塞感,胃内发热感明显。打饱呃,自觉胃内有口气打不上来,也下不去,象粘豆包一样粘在那里。
      4、每吃饭后从胃和食管里向上返上来几口白沫子。
      5、耳鸣,听力下降几年了。但腰不疼,不怕冷,冬天穿衣厚度与他人一样,甚至还稍薄一点。
      6、口干,晚上盗汗(清晨睡醒背心湿透)。
      7、睡眠不佳:眠浅易醒多梦。晚上9点躺下,9点半入睡,2小时后即醒;醒后又睡,睡后又醒;早晨4点半起床。
      8、高血压,150/100。心率72次/分
      9、大便:10几年来一直稀便,不成形,偶尔干一次。饮食正常;
      10、舌体稍小,舌苔稍白厚,舌底稍暗;右脉弦细,左脉弦。      
      24小时心电监测:频发性早搏,病情发作时心率每分钟在46次——132次之间波动。

      补充:此患者冬天发病重,夏天喝酒病情加重、生气加重、参加火化前告别会(死人)加重。

------------------------------------------------------------------
王教授好!
您 这个链接,把我引到了您的个人专栏。我还不知道您在论坛上开设个人专栏了。
40
发表于 2017-6-2 15:3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2 15:44 编辑

我认为,首先认定,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治疗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新中医的基本理念是“相信科学”。
“相信科学”,当今解读为:相对信任科学。
与谁相对?
一是与患者的感觉相对;二是与自己的“四诊”(还是感觉)相对。
与患者自述感觉症状和中医四诊感觉相比较,
我们更相信西医的理化检测客观结论。

现代医学检测种类繁多,水平造极,几乎没有检测不出的疾病。
这同时也造成了一个困难,即便西医临床专家,也不全了解检测手段。
所以,检测不出的疾病,绝大都是科室没有选择正确。医生除了本科室的检查之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推荐其它科室。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检测的层面和精细程度不到位。

基于相信科学这一点,那么,患者所患的身体类疾病,应该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高血压。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误诊。这不在我们讨论范围。
患者从1993年至今,已经整整24年。如果确实存在身体器质性疾病,
患者肯定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而不加重病情。现代医学理化检测也不可能发现不了。
最关键的是,在这漫长的24年中,患者怎么可能只有一种感觉而不发生其它感觉?

经过简单的分析,患者除了检查到的疾病之外,还患有什么病,岂不一目了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1 19:41 , Processed in 0.0514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