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层次解读“天人合一”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7-4-13 22:17:12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2:15
十二经脉如何而来?乃天人相应(以应十二月)推演而来。经旨有明训,如《灵枢·五乱》:“经脉十二者,以应 ...

“读过上述说法,我们固然对古人联想之活跃深感惊叹。但是,即便古人,也不会对这些不太严密的联想都表示认同。
实际上,在天地(即宏观的自然而且不包括生物)与人体生命现象之间,有一极大的空白和距离。中医没有真正的微观认识,不可能发现天人之间微观方面如何相应或一致。对自然的宏观经验知识,也比当代科学少得多。宏观的人体与天地构造之间,很难找到完全一致之处。二者的运动过程基本一致之处就更少。况且,即便一致,只能说人应于自然。宏观的自然规律是怎么来的,比如昼夜、潮汐、月象等,古人不可能说清。微观世界的构造和变化,就更不用说了。《内经》说:‘阴阳不测谓之神。’就是古人承认闹不清有关变化的道理。”(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十四讲:整体观念和局部研究》)

32
发表于 2017-4-13 22:21:3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1:12
天人相应:《汉典》云:“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 ...

《汉典》解释乃医家所言之天人相应,《内经》有之。而董仲舒最先所提出者,乃“天人感应”的宗教神学思想,《汉书·董仲舒传》“贤良对策”有之,《春秋繁露》有之。
33
发表于 2017-4-13 22:23:3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1:12
天人相应:《汉典》云:“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 ...

《内经》理论体系的天人相应观,多数说法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故牵强附会的倾向很明显。

点评

此言差矣,人生于天地之间,一举一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怎么会只是理论需要呢?真是岂有此理!  发表于 2017-4-14 15:42
因为天地和人体之间毕竟有很大距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3 22:2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4
发表于 2017-4-13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2:23
《内经》理论体系的天人相应观,多数说法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故牵强附会的倾向很明显。

因为天地和人体之间毕竟有很大距离。

点评

天地与人体息息相关  发表于 2017-4-14 15:47
35
发表于 2017-4-13 23:50:4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1:10
读读《内经》则会发现,《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同道认同否?

不认同。天人相应是指生活起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天人合一是指生成和生理,天食人五气,地食人五味,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能说是应吗?
36
发表于 2017-4-14 00:05:0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1:16
《内经》体系中,有以下四个自然哲学理论。即:①阴阳学说②五行学说③天人相应学说④气和气化学说。它们 ...

不对。《内经》的核心是六经学说,也就是中医的人体结构和生理,病理和治理的学说。阴阳五行是六经生化的自然之道,气化是人体六经的生命功能,天人相应是六经的生理,病理,治理。

点评

謝謝千总鼓励。读书不仅要明字,词,段,篇之意,更重要的是整部书之意。写文章要有题纲,是主题,书要有书纲,无纲还称得书吗? 《内经》是医书,谈天说地,都是要说人体。因此,三阴三阳六经是纲,各篇都是论六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4 16:5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7
发表于 2017-4-14 09:42:1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1:33
所谓天人合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天与人相互敌对的观点 ...

思想代替不了医学,人通天气,能是思想?《内经》何处承认【继承和发挥了战国秦汉诸子百家关于天人合一的观点】,内经始于歧黄,论的是自然气化。《灵枢·经别》“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也。”天道是阴阳五行生化之道,五音即五行运化之音。六律,即六气升降之节律。【合于天道】,五脏生于天道,【以应六律】,六腑同于六气升降之律。明明是自然之道,怎是思想家的观点?
38
发表于 2017-4-14 09:53:53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1:37
脏五腑六如何而来?解剖而来?显然有悖经旨。经旨《灵枢·经别》篇明言:合于天道者也。——天人相应体系之 ...

【脏五腑六】必是先有解剖,后有认识,。不然的话,能说得那样准?
39
发表于 2017-4-14 10:30:4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1:42
腧穴如何而来?源于解剖?源于临床?显然有悖经旨,乃天人相应体系之推演。如:“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 ...

这是点与线的关系,可多可少。但树尚有年轮,人就没有日轮吗?
40
发表于 2017-4-14 10:48:0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13 22:04
天人感应:《汉典》云:“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 ...

读《内经》则会发现,医家言“天”,是唯物的。
-------------------------
  所以说,医非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9:28 , Processed in 0.0531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