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ymy111:国医大师的悲哀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0:44:14 | 只看该作者
ymy111 发表于 2016-11-14 08:29
那帮大师,对天底下那么多用五运六气视而不见,瞪着眼说是糟粕?你说他们吃啥药了

先生是位大师吧?
32
发表于 2016-11-16 09:14:28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中,还是有些有识之士。例如裘沛然、干祖望就是。

不敢怀疑经典, 不能突破经典,如何担当“大师”一职
不敢甩掉经典另立新说,如何能让学科发展
数千年都泡在污水里,便丧失了辨认清水和污水的能力,学科才沦落到如今的境地。



点评

不敢怀疑经典, 不能突破经典,如何担当“大师”一职?------------------------------经典是本,经典是源,经典是理,经典是法。实践捡验经典,而不是唯心的怀疑。后人深化经典,而不是背道而行。比如先生,你能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0 21:52
大师的任务不是怀疑经典,光是怀疑经典也成不了大师。大师,必须是众视独见且能够担得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某些中医对某些病种的诊治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甚至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值得社会尊重,但是是否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6 12:15
方舟子就是这么认为的  发表于 2016-11-16 09:29
33
发表于 2016-11-16 09:4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1-16 10:08 编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恐怕穷其一生也不能完全掌握,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点。
-------------------------------------------------------------------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裹小脚和留大辫子上,与中医关系不大。严格的说,中医归属自然科学,不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即便当今国家还有“文化部”,中医也不隶属文化部。

尤其是西风东渐,很多人自觉不自觉的要用西方文化的东西来比附理解东方文化。言必称希腊,学必尊马列,好像离开了西方哲学中国人就不会思维了。

-----------------------------------------------------------------------
从自然科角度,尤其是技术科学角度讲,西方确实领先于东方。
东方原先的医学,最擅长的是针灸、按摩、拔罐、足疗,如今在休闲市场红红火火,可称“休闲医学”。
西方医学经过20世纪一个世纪的科学发展,应该称得上“治病医学”。
东方医学,要想真正学会治病,还要比西方医学治得好,那就得学习西方医学。
中国的高铁、航天领域比西方的好,就是因为虚心学习了西方才比他们好多。
中医人如此不谦虚,总认为自己的最好,结果把医疗市场都丢了。
如果中国人会思维,先思维一下:中医的医疗市场是怎么丢掉的?老外的医学凭什么到中国来耀武扬威?中国为什么不把西医赶回去?







点评

西方医学经过20世纪一个世纪的科学发展,应该称得上“治病医学”。 东方医学,要想真正学会治病,还要比西方医学治得好,那就得学习西方医学。 中国的高铁、航天领域比西方的好,就是因为虚心学习了西方才比他们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0 22:19
34
发表于 2016-11-16 10:0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1-16 10:10 编辑

德国人曼福瑞德·波克特(Manfred Porkert):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当作垃圾忽视甚至丢掉了。中国至今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的相信用西方的方法可认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
曼福瑞德·波克特指着垃圾堆对我们说:“中国人怎么把宝贝当成垃圾都扔了?”
中国人回答:“
垃圾与宝贝是辩证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昔日的宝贝今日变成了垃圾;或许明日又成了宝贝。

民族医学是否具有科学性,不能用“承认”或“不承认”这类主观词语来确定。要用客观的
严密科学来证明。
如何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中医有没有价值,不取决于主观的“
评价”或“确定把一门不科学的技术,要改造成一门科学技术,绝不是靠德国人的指手画脚就能完成的。
还得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忍痛割爱。

点评

曼福瑞德·波克特指着垃圾堆对我们说:“中国人怎么把宝贝当成垃圾都扔了?” 中国人回答:“垃圾与宝贝是辩证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昔日的宝贝今日变成了垃圾;或许明日又成了宝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0 22:49
他是岳毅科,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混混  发表于 2016-11-18 13:53
你是方舟子吧  发表于 2016-11-17 10:48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2:15:3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1-16 09:14
国医大师中,还是有些有识之士。例如裘沛然、干祖望就是。

不敢怀疑经典, 不能突破经典,如何担当“大 ...

大师的任务不是怀疑经典,光是怀疑经典也成不了大师。大师,必须是众视独见且能够担得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某些中医对某些病种的诊治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甚至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值得社会尊重,但是是否真的大师那就只能交由现实和历史评判了。

点评

有理:大师,必须是众视独见且能够担得起承前启后  发表于 2016-11-17 10:46
36
发表于 2016-11-18 09:4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1-18 09:52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6-11-16 12:15
大师的任务不是怀疑经典,光是怀疑经典也成不了大师。大师,必须是众视独见且能够担得起承前启后、继往开 ...

大师的任务不是怀疑经典,光是怀疑经典也成不了大师。大师,必须是众视独见且能够担得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某些中医对某些病种的诊治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甚至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值得社会尊重,但是是否真的大师那就只能交由现实和历史评判了。

-----------------------------------------------------------------------------

大师就是要学会怀疑,连怀疑的能力都没有,怎么当大师?
爱因斯坦不就是怀疑牛顿定律,才成为科学大师?

中医界数千年也曾出过几位大师,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中医才能存在于今天。
创立六经辨证正是大师所为;
把六经辨证提高到八纲辨证也是大师所为;
把八纲辨证,提高到卫营辩证和三焦辨证还是大师所为;

如果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来要求,当今的大师几乎都不合格。
因为现代行业出来的大师,都是只会“承前”,不会继后;只会“承往”,不会开来。
绝不是中医学子们悟性不高继承不了,难道天下这么多学子都缺乏悟性?
唯一的原因就是中医界缺乏“继后”和“开来”的大师。







点评

这混混什么是逻辑  发表于 2016-11-18 13:51
大师当然要会怀疑了,但是光会怀疑成不了大师。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8 12:19
他们连承前都做不到。文化断层  发表于 2016-11-18 10:55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2:19:01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1-18 09:47
大师的任务不是怀疑经典,光是怀疑经典也成不了大师。大师,必须是众视独见且能够担得起承前启后、继往开 ...

大师当然要会怀疑了,但是光会怀疑成不了大师。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38
发表于 2016-11-18 16:59:14 | 只看该作者
这帮大师除了否定古人外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理论。大师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光环
39
发表于 2016-11-19 08:56:15 | 只看该作者
ymy111:你是方舟子吧 ?
--------------------------------------------------------------
先生为何如此谈方色变?方舟子有什么可怕的,值得你们耿耿于怀?
方舟子的出现,是中医复古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中医如果一直按照毛泽东的中医思想发展,
就不会出现方舟子这样的事物及人物。
40
发表于 2016-11-19 09:14:56 | 只看该作者
ymy111:他们连承前都做不到。文化断层。
-----------------------------------------------------------------------
能够做到“承前”的人很多,大家几乎都是,大师们当然也是。
“承前”,毕竟是继承前人既有财产,相对还是容易的多。


现在出现的一个误区是,大家已经继承了,却认为自己没有继承上。
这就如同,先父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他,他还说没有得到什么。
因为在他看来,先父一生数十年,应该拥有更大的财富,自己却没有得到。


中医到了今天能继承的,其实大家都已经继承过了。
但是大家总不满足,觉得中医历经数千年,东西应该很多,自己却继承的很少。
这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错觉。
古人留下的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能为今天所用更是不多。
后面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发展,而不是永无止尽的向古人索取。

点评

你继承了吗?学中医几十年,却不知何为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0 22: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6 17:39 , Processed in 0.0571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