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于无声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11-12 08:34:2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10 22:06
一个是研究战略,一个是研究战术的。战略统率战术,战术服务于战略,战略层面的问题不解决,战术层面的作 ...

中国人似乎都是帅才,没人想当将才。

----------------------------------------------------------------------------------------
如果《四大经典》是培养帅才的,那就不是初学者的读物。
美国有两各等级的军事院校,一是军校;二是战争学院。
军校毕业只能当连排级军官,而战争学院需要在战争中历练晋升到副师级才能进去学习。


由此看来,中医给初学者一入门就填鸭“战略知识”(四大经典)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合理的做法是初学者首先应该学习的是战术而不是战略,
临床历练成了名医大医再去研习《四大经典》,探索战略问题。
中医的初学者首先学习的是战略, 结果个个都成了治国治人不治病战略家,
一遇临床除了吹牛什么都不会。
这种本末倒置的育人方法,怎么能培育出真正的优秀人才?
没有优秀人才,优秀的传统医学就只能依靠吹牛来传承。
这就是中医界存在的问题!
如果想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四大经典》就应该留给名医去学习研究,
大多数人应该去学习战术知识。
那么,还存在一个问题:中医虽然历经数千年,研究战术的著作还没有问世。











22
发表于 2016-11-12 08:5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1-12 08:56 编辑

    我认为不是少数。至少是,在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和学生里,不是少数,而是多数。
   多么可怕呀!
------------------------------------------------------------------
杨先生的语气还是委婉得多!
引用北京中医学院临床头牌焦淑德老汉的说法是:“我们辛辛苦苦数十年,没有培养出一个会看病的真中医”。


焦老汉这么说表示他对中医教育很伤感,同时也显示了他一直都处在一个认识的误区之中。
那就是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体制,绝不可能培育出像他老人家那样的科盲名医,
绝不可能再培育出只会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名医。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正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恰好应了主题:“于无声处”



23
发表于 2016-11-12 10:3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1-13 20:28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1-12 04:34
中国人似乎都是帅才,没人想当将才。

------------------------------------------------------------ ...

        先生对中医生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弊病,用“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来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非常精当。

       但是,我对中四大经典著作的观点,与先生略有不同。即《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诸书》,有其战略意义,但侧重于战术,故学中医者无论初学还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后,都是必修课程,而《内经》则纯粹为战略层面上的书籍,同时其中的糟粕成分也占比例太大,因此,初学中医者没有必要学习。应将其列为选修课或课外阅读书目中,以免让其中大量的糟粕误导、毒害中医学子们。

24
发表于 2016-11-12 12:47:59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6-11-12 07:13
内经说的五十营忽悠你没有?

五十营  ? 拿证据来。
25
发表于 2016-11-12 14:05:49 | 只看该作者
经典里不是没有错误,但是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那是因为经典里的主流是正确的。没有读懂经典的人看经典会认为经典是糟粕,读懂经典的人看经典是精华。没有重复过古中医理论实验的人,会认为中医理论是来自于古人的经验;只有重复过古人的医学实验的人才会认为中医理论来自于医学实验。
中医学院没有办好不是经典的错而是校长的错。他们错在把不喜欢中医的人和不精通中医的人安排到教师的岗位上。古人云:“名师出高徒。”反过来说:庸医教出来的学生会怎么样呢?那个北中医的王教授就是这样一类人了。不爱好中医,不精通中医能够留到北中医当教授肯定是通过关系留校的。这是中国特色之一。很多爱好中医和精通中医的人不得志,只好跑到国外发展。因此就墙内开花墙外红了。
26
发表于 2016-11-12 15:56:56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6-11-12 11:28
五十与营就是现实规律,五十是古人用几何测量法计算出来的胰腺运动函数常数,营是环绕运动,这都是证据。

老懂是如何知道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1:06:0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10 22:06
一个是研究战略,一个是研究战术的。战略统率战术,战术服务于战略,战略层面的问题不解决,战术层面的作 ...

哈哈   说的不错   都喜欢去玩嘴了。没有人干实事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1:22:57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11-13 21:06
哈哈   说的不错   都喜欢去玩嘴了。没有人干实事了。

中西医融合观

你自己呢?? 我自己是阴阳双修
29
发表于 2016-11-18 10:2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1-18 10:28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12 10:37
先生对中医生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弊病,用“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来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非常精 ...

先生对中医生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弊病,用“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来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非常精当。

       但是,我对中四大经典著作的观点,与先生略有不同。即《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诸书》,有其战略意义,但侧重于战术,故学中医者无论初学还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后,都是必修课程,而《内经》则纯粹为战略层面上的书籍,同时其中的糟粕成分也占比例太大,因此,初学中医者没有必要学习。应将其列为选修课或课外阅读书目中,以免让其中大量的糟粕误导、毒害中医学子们。
--------------------------------------------------------------------------------------------
仁海先生好!好久没有与先生交流了。多谢先生赞赏!

从战略角度讲,可以说是很多东西千古不变。
但从战术上讲,不同时代的兵器不同,战术也就不断变化。
古代太远,就拿抗战来说,起初我国军民大多使用“冷兵器”,冷兵器的战术与“火器”的战术打法是不一样的。
而美国的抗战就不一样了,美国很少使用“冷兵器”,用的是“核兵器”,核兵器的战术就是培训飞行员,投掷准确,且能全身而退。

中医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诸书》等著作可以说战略战术都具备,且更侧重于战术。为什么还屡战屡败,丧失阵地?
面临新的医疗形势和新的患者,中医的战略原则可以不大变,但是战术不变就难以应对。
我曾提出过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现代患者有病先看西医,西医无能时才转诊中医。经过西医治疗之后,患者的舌苔脉像都发生改变,甚至因治疗不当产生次生疾病。这样一来,不仅原先的诊断手法无用武之地,新的次生病种传统医学也不擅长。再者,现代医学对病种的划分非常详细,中医的治疗方法针对性差,很多都对应不上。治病仍旧处在症状面层,无法深入到病理面层。症状改善而病理依旧的临床现象普遍存在。

严峻的医疗现实,中医不可能从《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诸书》找到应对的战术方法。
中医的战略思想或许未曾过时,但冷兵器时代形成的战术已经过时。




30
发表于 2016-11-18 10:59:32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1-18 06:22
先生对中医生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弊病,用“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来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非常精当。

...

严峻的医疗现实,中医不可能从《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诸书》找到应对的战术方法。
————————————————————————
错。
上述三本书是中医崛起不可或缺的。


而《内经》的其中一部分,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2:07 , Processed in 0.0541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