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顾植山: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源头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6-9-18 16:04:05 | 只看该作者
运气学说的思想渊源(《内经时代·第七节》)

运气说的基本出发点是“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素问·五常政大论》)这原是“道法自然”的同义语,亦不可完全理解为“不违背自然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就认为有不生不化的真人。《内经》的运气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基础,其中尚以朴素的唯物思想为说。但继续发展是借用天文学的皮毛演绎出一套思辨规律。这也并非无本之木,更早的渊源不必举,我们先看一下《礼记·月令》便大致可知。

“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早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飙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礼记》的行何“令”,原意指政令,而不是四时颠倒。解礼者也不敢完全如此附会。

“月令”的意思大体是说政令不顺四时,则气象异常,人体、政局和当时的主要生产活动均会受影响。“九篇大论”之外亦有类似“月令”的句子。运气说创始人把月令思想搬到医学,推演出一套“严格”的规律,它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赵宋时,运气学说为官方提倡,政府颁布“运历”,影响颇大。金元医家争鸣的主要分歧,就在对“运历”--被官方提倡的运气说的看法上。史书未载宋以前有“运历”之说,这说明运气学说完成不会太早,唐代人完成的可能性最大。王冰把“七篇大论”补入《内经》亦可作为证据。他本人就有可能是作者或作者之一。
32
发表于 2016-9-18 16:06:17 | 只看该作者
赵宋时,运气学说为官方提倡,政府颁布“运历”:
运气学说在医界的影响和地位自北宋中后期始有较大改观。宋仁宗嘉佑至宋英宗治平年间(1057~1067),由北宋中央政府设立的“校正医书局”将王冰重新编次的含有“运气七篇”的24卷本《黄帝内经素问》选作范本,加以校正并颁行全国。“运气七篇”在王冰次注本《黄帝内经素问》中占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它被作为医学经典——《素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官方颁行全国,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它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扩大了运气学说在医界的影响。因此,北宋的医学校——太医局及地方医学校也将王冰注本《素问》作为教科书,并将“运气”列为基本考试课程之一。北宋末年,运气学说由于受到宋徽宗赵佶的大力提倡和推广而进入鼎盛阶段。徽宗本人笃信运气学说,他认为“造化必本之运气”,只有懂得运气学说,“始可与议道之太常”,才“足以语造化之全功”,才“能已人之疾”,把通晓运气学说视为掌握天地大道和养生治病之术的基本功。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的《圣济经》,以及其以后以他的名义撰成的《圣济总录》,更将运气学说置突出的地位。不仅如此,自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起,徽宗还诏会“公布次年运历,示民预防疾病”。同时,宋徽宗还推行“天运政治”,逐月公布各月“月令”(自政和七年十月始颁布)。“月令”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各月的运气及其气候、物候、病候特点以及防病治病的药食性味宜忌,公布“月令”也具有“示民预防疾病”的意义(“月令”中还有政治、法律、祭祀、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各年的“运历”和各月的“月令”,由皇帝诏令“布告中央,咸使闻知”,“其令诸路监司郡守行讫以闻”。这一措施不仅在全国医界,而且在全民范围内推广普及运气学说知识,运气学说的影响和应用至此也达到空前的兴盛时期。(《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七章:两宋时期医学》)
33
发表于 2016-9-18 16:07:56 | 只看该作者
王冰把“七篇大论”补入《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王冰序》新校正云:“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晋皇甫谧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仍观《天元纪大论》、《五运行论》、《六微旨论》、《气交变论》、《五常政论》、《六元正纪论》、《至真要论》七篇,居今《素问》四卷,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又,且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
34
发表于 2016-9-18 16:10:18 | 只看该作者
七篇大论的成书年代(《内经时代·第七节》)

要断定七篇大论成书的上限,第一条证据是:中国何时开始用干支纪年。这一点现经多方考定为始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七篇大论之成书自应在这之后。
[自注]网上一篇文章说:干支纪年始于东汉建武三十年(54)。


第二条证据是:关于“七曜”的说法。史书中最早记载七曜的是《后汉书·律历志中》:“常山长史刘洪上作《七曜术》。……固(班固)术与《七曜术》同。”这是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左右的事。


第三条证据是:关于“九星”的说法。这应是唐代传入的印度占星术语。


第四条证据是:全元起于公元479年左右注《黄帝素问》无“七篇大论”。


第五条证据是:杨上善于公元668年左右编《黄帝内经太素》,亦无“七篇大论”,但有前两篇的部分内容。


第六条证据是:现《内经》流行注本,王冰序称,从郭子斋处 “受得先师张公秘本……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宋臣新校正“窃疑此七篇(指七篇大论)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伤寒论》序中提到《阴阳大论》,我们不知是什么样子,宋人的这种猜测漏洞太大。

综上述六证可断论,“七篇大论”加入《内经》肯定在唐代。其成书时代不会早于唐中叶。北宋以前的医家博学如孙思邈者亦不谈运气亦是一证。
35
发表于 2016-9-18 16:12:44 | 只看该作者
运气余论(《内经时代·第七节》)

欲深究细研运气说渊源发展,需明了古代科学、宗教、术数发展史。

一为天文学史。中国一进入文明时期,天文历法便成为最高统治者垄断的东西,尽力使之为奴隶主、封建统治服务。以实测为基础的律历不断进步,越来越精确地反映日月运行的规律,但仍不免要蒙上天命、迷信的外衣。其中所使用的术语是运气学说名词的间接来源。

如“太过”、“不及”、“平气”这三个术语原本是历法术语。平气的意思是把一回归年平分为24等分对应24节气。实际上地球运行的速度略有快慢,故“平气”定节气法不合理。它不能反映“太过”或“不及”。这一点是隋代人刘焯最先发现的。历法上的这种术语与五行生克根本无关。经迷信术数家一附会便大非原意了。

二为汉代谶纬书,这些书是阴阳五行化的儒学与当时的迷信术数相糅合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曾有过莫大的势力。其中应有与运气说关系很密切的内容。可惜这些书在两晋南北朝之间被禁绝殆尽,现在能见到的已很有限。

三为古代风角、星占、六壬、八卦、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等迷信术数演变。其中所用术语应是运气说的直接来源。试读《类经图翼》解运气处,其作者多引此类书籍为说,亦可知两家原不可分。但景岳先生不辨各家说的演变,故虽能讲通运气,但不能述其源流。


四为道藏文献。其早期著作始自东汉,粗成于唐代,与上三类内容亦颇有关。

这本小册子名为《内经时代》,下限断至东汉,故不把“七篇大论”的时代包括于其中。它日倘有余力,再将所得公诸学界。
36
发表于 2016-9-18 16:28:14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素问》开卷第一篇叫做“上古天真论”,论述的是天人相应的基本思想。

上古天真论(篇):今本《素问》第一篇篇名。南朝至隋代人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本篇在第九卷。篇名含义是:论述远古时代,先民们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如《素问直解》说:“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
上古,即远古时代,指有文字以前的时代。《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王冰注:“上古,谓玄古也。”《素问直解》云:“上古者,黄帝之时追溯混沌初开,鸿蒙始辟也。”

点评

本篇论述养生之道的主要经文如下:①“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8 16:30
37
发表于 2016-9-18 16:30:18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9-18 16:28
《黄帝内经·素问》开卷第一篇叫做“上古天真论”,论述的是天人相应的基本思想。

上古天真论(篇): ...

本篇论述养生之道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金栋按:养生需遵循天地之道,因天人相应也。
38
发表于 2016-9-18 16:59: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读经典,历来就有意会的传统,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人《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的解读还处在意会的水平和阶段。

读经典,其实意会是最靠不住的。
39
发表于 2016-9-18 17:25:3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6-9-18 08:59
中国人读经典,历来就有意会的传统,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人《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的解读还处在意会的水平 ...

    科学主义者,读不进去,连意会也意会不了!对牛弹琴!
40
发表于 2016-9-18 17:41:2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9-18 09:18
“七篇大论”基本不讲望、闻、问、切。论治病之道而基本不靠感官收集资料,这种体系再庞大,再严密,终究是 ...

“七篇大论”基本不讲望、闻、问、切。
------------------------------------------------
  “七篇大论”论的是【望、闻、问、切】之理,望什么?望神,神自何来?闻什么?闻味,味自何来?问什么?问病史,以查病机。切什么?切脉,脉成于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必用哲学搅混医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7:13 , Processed in 0.0557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