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西医结合属现代中医范畴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即“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包括现代医学方法),继承研究中医药学,发展我国的医药科学,这就是中西医结合。”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与音乐工作者谈话中说:“把中医中药知识与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最早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并赋予了明确的内涵与目的[1]。
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说:“中西医结合的完整含义就是:中医借重西医与整个当代自然科学及部分社会科学相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全面而准确的内部含义应该是: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结合,必须首先借助西医的看法。……中医与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际上就是中西医结合。”[2]赵洪钧先生的解释非常确切。但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当属现代中医范畴,是现代中医的发展阶段。
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和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发扬和发展中医,如何来发展和发扬呢?当然指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西医的相关知识。中西医结合,既不是在中医之外另立一门医学,也并非为了消灭中医、西化中医,而是指现代中医。现代中医是与传统中医相对而言的。
何谓现代中医?现代中医则是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前提下,吸取并采纳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学的某些知识,而融会贯通,合为一体的中医。实际上,目前中医临床已属现代中医范畴。所谓纯中医,从目前看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中医临床已非过去传统中医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的许多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中医临床之中,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及病名(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心脑血管病、癌症)等。与此同时,患者对中医的要求也大不相同了[3]。时贤马垂宪先生认为“现代中医诊疗离不开西医”,因为“纯中医已无能力包打天下……目前中医学西医、用西药,不是中医西化,而是临床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是对中医的补充,是患者的需求,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必然。”[4] 何谓传统中医?传统中医是指西方医学未传入我国以前的中医。
现代中医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
⑴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当属现代中医的萌芽阶段
中西医汇通思想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影响。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出现,主要是近代西方医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在医学领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洋务运动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影响。近代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的人,一般认为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他在办洋务中,于光绪七年(1881年)在天津创办“北洋施医局”,聘请英人麦肯齐为医官,成为我国办的第一所西医学校。他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医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成为近代关于“中西医汇通”最早的论述[5]。在近代,由于西方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和发展,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一些中医学家承认西方医学有先进之处,也认识到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努力探索发展中医学的道路,试图把中医学术与西医学术加以会通。从理论到临床、从诊断到方药,都提出了一些汇通中、西医的见解,并且不断为后人所继承,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代表人物如唐宗海的“折衷归于一是”、朱沛文的“华洋医学各有是非”、张锡纯的“衷中参西”、恽铁樵的“新中医”等。
⑵目前的中西医结合,当属现代中医的发展阶段
目前中医的临床,基本上是“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治过程,无论是官办医疗机构,还是民办医疗机构、民间中医等,有多少中医先生不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呢?又有多少中医大夫不或多或少的使用西医病名、用点西药呢?难道这不是中医吗?是西化吗?非也!因为法律的规定、执业的规定,临床的需要、患者的需求,必须这样做。无论是中医的医疗机构,还是中医的科研院校,有哪个不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去诊治、去研发呢?所以说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是隶属于现代中医的,当属现代中医范畴。
⑶现代中医的成熟、鼎盛时期(阶段),当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医的路漫漫长,我辈及后来者当上下而求索。中医是不能被消灭的,也不可能被消灭的,更不可能被西化。因为其有确切的疗效,华夏儿女是离不开中医的。
参考文献 [1]蔡景峰,李庆华,张冰浣.中国医学通史·现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5 [2]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 [3]金栋.现代中医应五诊望闻问切查[N].健康报,2010-03-24(5版) [4]马垂宪.现代中医诊疗离不开西医[N].健康报,2010-03-31(5版) [5]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