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节 《内经》与卜筮、巫祝、风角、星占-《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38:21 | 只看该作者
⑺大医要学习阴阳禄命、风角、星占、六壬、八卦:见孙思邈《千金方·大医习业》。

云:“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侯、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禄命:《辞源·示部》:“禄命:古指人生禄食运数。禄指盛衰兴废,命指富贵贫贱。《史记》一二七《司马季主传》:‘夫卜者多言誇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文选》三国汉祢正平(衡)《鹦鹉赋》:‘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

六壬:《辞源·八部》:“六壬:古代迷信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方法之一。和遁甲、太乙合称三式。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叫六壬。其占法分六十四课,用刻着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的部位,以此判别吉凶。唐《王建诗》三《贫居》:‘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历代书志,自《隋书·经籍志》三《五行》以下收录这一类书颇多。”

32
发表于 2015-4-23 15:44:2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论坛中的各位先生,认真读一读,大有裨益。能够读懂者,才能说,进了中医之门,读不懂者,请不要谈中医。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6:27:40 | 只看该作者
一、《易》的引用

4【原文】第八节说过,《内经》未引《易经》一语,可能不太确切。《素问·玉版论要》有“易,重阳死,重阴死”。这七个字值得怀疑。它们不见于现《周易》。注家亦多不据《易》解释。是否从当时流行过的卜筮书中来,待考。若说这是《内经》对《易传》的发挥,自然也说得通。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6:29:11 | 只看该作者
【补注】

⑴易,重阳死,重阴死:赵先生摘引是承上句而言。此句经文原为:“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

此句经文是从男女、左右而分阴阳为逆顺者。以男女分阴阳,则男为阳,女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根据阴阳相和为顺(从)、阴阳不和为逆的原则,男子属阳,色当在阴(右)才阴阳相和为顺、为从,若色在左(阳)则阴阳不和而为逆,二阳相遇谓之重阳;女子属阴,色当在阳(左)才阴阳相和为顺、为从,若色在右(阴)则阴阳不和而亦为逆,二阴相遇谓之重阴。为顺(从)者生,为逆者死,如此而已。

历代注家所释如下:

王冰注:“左为阳,故男子右为顺,而左为逆;右为阴,故女子右为逆,而左为顺。女子色现于左,男子色现于右,是变易也。男子色现于左,是曰重阳,女子色现于右,是曰重阴,气极则反,故皆死也。”

《素问吴注》:“右为阴,故女子左为从而右为逆;左为阳,故男子右为从而左为逆。若变易常道,女子色见于右,是为重阴;男子色见于左,是为重阳,皆谓之死也。”

《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十四》:“女为阴,右亦为阴,色在右则阴病甚矣,故女以右为逆。男为阳,左亦为阳,色在左则阳病甚矣,故男以左为逆。此虽以色为言,而病之逆从亦犹是也。易,变易也。男以右为从而易于左,则阳入阳病,是重阳也。女以左为从而易于右,则阴入阴病,是重阴也。重阳重阴者,阴阳偏胜也。有偏胜则有偏绝,故不免于死矣。”

《素问集注》:“女为阴,右亦为阴,古女子色现于右为逆,现于左为顺。男为阳,左亦为阳,故男子色现于左为逆,现于右为顺。‘易’,谓如男女之左右反易,是为重阳者死,重阴者死。……按:《方盛衰论》曰:‘阳从左,阴从右。’盖男子之血气从左旋,女子之血气从右旋,是以男子之色现于右,而从左散者顺也;女子之色现于左,而从右散者顺也。”

《素问直解》:“女子为阴,经脉之气,右旋左转,故病色见于右为逆;见于左,则从左而散,故为从。男子为阳,经脉之气,左旋右转,故病色见于左为逆;见于右,则从右而散,故为从。易,交易也。女子左为从,男子右为从者,女子阴而从阳,男为阳而从阴,乃阴阳交易之道也。女子右为逆,男子左为逆者,女为阴,右亦为阴;男为阳,左亦为阳,乃重阳死,重阴死之义也。”

《素问考注》:“案:‘易’王注以为变易,其说不通。考‘易’即‘亦’字,《骨空论》六十‘易髓无空。’王注:‘易,亦也。髓亦无孔也。’《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郑注:‘鲁读易为亦,今从古。’《列子·黄帝篇》:‘二者亦知。’张注:‘亦当作易。’《释文》‘亦本作易。’《素问·气厥论》‘谓之食亦。’王注:‘亦,易也。’是古亦、易互相通之徵也。
案:男子为阳,色见于左。左亦为阳,故曰‘重阳’也。‘重阴’同义。”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医宗金鉴》:‘女子以右为主,女子之色,自右冲左为从,自左冲右为逆,逆者相反,相反故危也。男子以左为主,男子之色,自左冲右为从,自右冲左为逆。’易,谓变易上所谓之逆从。如男子属阳,色当在右,则阴阳和;若见于左,则男本属阳,左又属阳,故曰‘重阳’。‘重阴’例同。”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易,通亦。解释上文‘男子左为逆’、‘女子右为逆’。注为‘变易’则费解。……女子右为逆,左为顺;男子左为逆,右为顺。也就是说,男子病色见于左,阳人阳病为重阳是死;女子病色见于右,阴人阴病为重阴是死征。”

《素问补识》:“志注据《方盛衰论》‘阳从左,阴从右’谓:‘男子之血气从左旋,女子之血气从右旋,是以男子之色见于右而从左散者顺也;女子之色见于左而从右散者顺也。’天雄按:何谓‘男子血气从左旋,女子血气从右旋’?又何谓‘男子色见于右而从左散,女子色见于左而从右散’?志注虚无飘杳,莫可究诘,往往如是。此盖言以男女分阴阳,则男为阳,女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男子而客色见于左,所以叫‘重阳’,女子而客色见于右,所以叫‘重阴’。‘重阳’、‘重阴’都是逆证,故曰: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其意不过如是而已。”

金栋按:有云“易,通亦”是,译为“也就是说”为确。

诸注“易”,有云“变易也”者,与《易》名之义吻合。《易纬·乾凿度》:“孔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孔颖达《周易正义·论易之三名》:“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然《易》未见有“重阳死,重阴死”之解释,故赵先生有“这七个字值得怀疑”、“注家亦多不据《易》解释”之说法。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6:31:33 | 只看该作者
⑵《内经》对《易传》的发挥:今本《周易》有《经》、《传》之分。《经》乃卜筮之书,《传》乃释《经》之作,相传为圣人孔子及门徒和或后之儒生所撰,谓之《十翼》,孔颖达《周易正义·论夫子十翼》:“其《彖》、《象》等《十翼》之辞,以为孔子所作,先儒更无异论,但数《十翼》亦有多家。”然纵观《传》者,亦非专以释《经》为主,可单独成策以阐发哲理者也。《易传》之成书,“于是卜筮之《易》,始一变而为论哲理、切人事之书”。(蒋伯潜《十三经概论》)

《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与《内经》之“阴阳(两仪-寒暑)”、“四象(四时-木火金水)”相通者也。《系辞》“八卦相荡”、《说卦》之“文王后天八卦”及《周易正义》云“‘四象生八卦’者,若谓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又巽同震木,乾同兑金,加以坤、艮之土为八卦也”,与《灵枢·九宫八风》共同推演八卦-五行者也。《易经》之八卦卦画及卦辞,相传乃伏羲、文王之所制,或与《内经》无缘;而《易传》释《经》之哲理,或谓“《内经》对《易传》的发挥”,或谓《内经》受《易传》的影响,或谓《内经》与之“交相辉映,互为共鸣”,而共同阐发天、地、人三才之道。“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周易》与《内经》乃“三坟”之二,言大道者也。

高校教参《内经》说:

战国秦汉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当时哲学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其理论载于诸子,特别是对《周易》的阐发,其中的《易传》“十翼”,阐发对自然、社会普遍规律的认识,除儒家的政治观和伦理观外,还融进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古代哲学对《内经》学说体系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思维方式,而《周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

观象是思维过程的起点。

人们运用感官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之象,最初直观比照,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观象玩辞”、“观象蕴意”,引出道理和原则,并发展为“观象明理”。这个“理”是指事物的功能、作用和运动方式,也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藏象学说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参与下形成的。思维模型是人们按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简化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周易》思维模式化倾向很明显,有阴阳、三才、四相、河图、洛书、八卦等模型。《内经》在医学理论形成中,受《周易》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建立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在藏象方面,有阴阳模型以论脏腑、气血、营卫,有三阴三阳模型以论六经,有五行模型以论五脏等。在病机方面,也有疾病部位的表里模型,疾病性质的寒热模型,疾病发展态势的邪正虚实模型等。模式思维是中医进行理论和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

⑵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周易》最为系统、丰富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内经》理论和学术体系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①整体思维: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认为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自身也是一个连续、不可割裂的整体,同时又与整体不可分割,因而认为万物同源、同构、同律。如每个卦象同时具有上中下、初中末、天地人之义,反映了《周易》的天人时空整体观。这使当时的医学家们面对有关人体生理、病理与天时气候、地土方宜、社会人事相联系的大量资料,运用整体思维的原理进行阐释和概括,构建《内经》三才合一的整体医学模式,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并以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详为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

《内经》全息医学思想可能也受整体思维的启发。《周易》认为六十四卦贮藏宇宙全部信息,故《系辞》有“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之说,后世医易学家提出“宇宙大天地”、“人身小天地”,《内经》则有脉诊、目诊、耳诊、面诊等察局部而诊全身疾病的全息诊法。

②变易思维:《周易》强调事物的变易属性,如通过爻象位置变化实现卦变,反映变化乃自然不易规律,在思维观念上指导《内经》作者,从运动变化角度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以“神转不回”论生命的有序变化,从变动不息研究疾病过程,病随时空而变,治随病变而施,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之一。

③相成思维:整体联系、运动变化,都要依赖其内部相互对待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来实现,即相反相成。

首先,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双方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将它们约定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如乾坤、刚柔、动静等,从而使阴阳划分为不同层次。《内经》的阴阳即处于相对独立的整体中,又分为多层次,目的是对人的功能活动依性质不同划列为层次不同的对立面,以便从相反功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上,分析其相成机制和规律。

其次,相反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成,和谐是相成的稳态表现。《周易·乾卦》彖曰:“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事物高度和谐的境界。《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形与神俱”作为健康标准,《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因而,守中贵和成为《内经》掌握生理病理、确定诊断治法及养生方案的基本思路。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6:34:28 | 只看该作者
二、关于巫祝

5【原文】《内经》三处提到巫祝。一在《素问·移精变气论》,意思是说上古治病“可祝由而已”,当今治病,“祝由不能已”。不提倡祝由治病,亦未正面批判。

巫祝在汉代的势力虽不如战国及以前大,皇帝患病也还请他们。汉武帝践位十一年,“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便是明证。这次病愈,终于还是靠了一位巫。其真相连司马迁父子也说不清。

《灵枢·官能》有关祝由的原话是:“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不知《内经》时代是否真如此选人传道,但可从中吾出“言语轻人”,实在可畏。扁鹊早已坚持信巫不信医者不治。可是,古代的太医院直到清初才取消咒禁科,真不知古之医与古之巫怎样共事。大概是扁鹊的话有漏洞,他没说既信巫又信医者治不治。

《灵枢·贼风》讲祝由可以治病,意思与《素问·移精变气论》同。

【自注】《灵枢·贼风》颇简短明白,全文录下供参考,从中可以看出,《内经》作者坚决不承认鬼神致病。但是,由于不能理解祝由等术数的心理治疗作用,古人也不能解释巫祝为什么有时有效。

贼风第五十八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肉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6:35:46 | 只看该作者
【补注】

⑴移精变气论:《素问·移精变气论》第十三篇篇名。

《中医大辞典》:“《素问》篇名。王冰注:‘移为移易,变为改变,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本篇分别介绍了上古、中古、暮世三个时期的疾病和治法,说明疾病的发生与时代、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文中还论述了色诊、脉诊与四时寒暑的关系和问诊的重要性。”

《素问注证发微》:“篇内有移精变气,故名之。”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本篇说明色诊、脉诊在诊断上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问诊的重要性,‘闭户塞牖,数问其情’描绘出问诊的细致程度。”

移精变气:转移改变病人的思想精神状态。

王冰注:“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生气通天论》曰:‘圣人传精神,服天气。’《上古天真论》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吴注》:“移易精神,变化脏气,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皆其事也。”

《素问集注》:“移精变气者,移益其精,传变其气也。”

《素问直解》:“精气者,人身之主宰,病则精气有亏,惟上古祝由治病,能移精变气,理色脉而通神明。……导引谓之移,振作之谓变。”

《素问识》:“吴云:‘移易精神,变化藏气,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导引营卫,皆其事也。’高云:‘导引谓之移,振作之谓变。’简按:当从王注。”

《素问考注》:“案:移精变气。精,精神也。气,心气也。此事于古今医家日日常治法不相易也。若无此事,则宜功之术亦不功也。于士夫之治国家,亦有此法,不特在医也。医治之除疾,本在精神心气之安旺,苟有一小危恇之心思,则凡治术不显功者也。人间万事只在精气之旺不旺耳,精系脑藏旧识,故今移之使转他也。气系心发新知,故今变之使化他也。”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改变病人的思想精神。”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移,移易。精,精气。变,改变。气,气机。此指通过某种方法,转移人的精气所用,改变生命活动状态,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6:38:10 | 只看该作者
⑵祝由:即祝礻由(礻留),向神祈祷、求福愈疾之义。由者,即“礻由”之省“示部”而为“由”也,乃古文的一种用字现象。见下“祝由考识”。

李零说:“祝由是一种用咒禁治病的巫术(‘祝’是诅咒之义)。上古医术不发达,人多迷信鬼神,故而巫术会在治疗中起很大作用。”(《中国方术正考》)

祝由科与咒禁科:隋朝的医事制度中,有国家医疗机关的太医署,也是教育机构。太医署下设有医、按摩、祝禁、药园等科,并设有祝禁博士二人。《隋书·百官下》:“太医署有……祝禁博士二人。”

唐朝医事沿袭隋制,太医署下明确设有医、针、按摩、咒禁及药园5科(系),并设有咒禁博士一人。《旧唐书·职官三》殿中省设:“尚药局……咒禁师四人”,太常寺设“太医署……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咒禁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除邪魅之为厉者”。

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咒禁:在唐代仍有一定位置。规模虽小,但也是五个系之一。设咒禁博士1人,掌教咒禁生以咒禁拔除邪魅之为厉者。其课程有山居方士之道禁,有出于释氏之禁咒等,其内容虽含有迷信成分,但气功以及某些心理疗法也多属之。该系也不设禁咒助教,有咒禁师、咒禁工各2人,辅佐博士对咒禁生10人进行教育。”

咒禁在唐朝尚有一定影响,大医孙思邈之《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则有相关内容。《千金翼方》卷之二十九、卷之三十两卷,专门记载有《禁经》,其“多为道符秘咒,流于民间,行于方士,语虽荒诞,亦有可观。故北宋林亿云:‘《禁经》上下两卷,二十二篇,其间辞语鄙野,盖出俗传。思邈切于救人,实录其文,不加删润。’作为古禁咒之术史料观之,尚有一定认识意义。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三云:‘《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思邈撰《千金方》既成,恐其或遗也,又为此以翼之,亦自为序。其末兼及禁术,用之亦多验。’”(钱超尘《千金翼方诠释》)

《千金方·卷五上·少儿婴孺方上·客忤第四》咒法二首:“咒客忤法:咒曰: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儿苦客忤;从我始,扁鹊虽良不如善唾。良咒讫,弃丸道中。”

宋朝医事沿袭唐制而有所改革。太医署改为太医局,设方脉科、针科、疡科3个专业,每个科又分若干个小门类谓之事,即“三科通十三事”。其中疡科专业包含书禁科(事),即咒禁科,或并为金镞兼书禁科。

金朝始设太医院,元朝沿袭之。元太医院设有13科,内有祝由科与禁科。后来13科合并为10科,将二者合并为祝由书禁科。明代太医院亦分为13科,其中有祝由科而取消了禁科。赵先生云:“古代的太医院直到清初才取消咒禁科”,不确,应为“明代已取消了禁科,但保留祝由科;清代才取消了祝由科”。

《中医大辞典》:“祝由:祝说病由。是古代用祝祷方法治病的名称。《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属于巫医一类。在古代卫生机构中,多设有该科。”

《中医大辞典》:“禁科: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

《素问注证发微》:“郑澹泉《吾学编》述我朝制云:‘太医院使掌医疗之法,院判为之二,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士、医生,专科习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疾,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按摩,以消息导引之法,除人八疾;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二科今无传。愚今按《巢氏病源》,各病皆有按摩之法。《三国志》孙策时,于吉言之祝由法,今民间亦有之。”

《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十六》:“按国朝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祝,之就切。”
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或问:古者医家有禁咒一科,今何不用?曰:禁咒科者,即《素问》祝由科也。立教于龙树居士,为移精变气之术耳。可治小病,或男女入神庙惊惑成病,或山林溪谷冲斥恶气,其证如醉如痴,此为邪鬼所附,一切心神惶惑之证,可以借咒语以解惑安神而已。古有龙树咒法之书行于世,今流而为师巫、为降童、为师婆,而为扇惑人民、哄吓取财之术。噫!邪术惟邪人用之,知理者勿用也。”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巫与医药的关系》:“禁咒:在施行一些巫术前,要配合以语言,如咒枣治疟之术。其方式与敬重鬼神恰恰相反,而是以语言配以模仿巫术活动进行。禁咒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鼓舞病人的勇气,增长信心可能有一定作用”,“祝由:它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并辅以一些仪式的祛除病邪的巫术。《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也。’可知祝由治病的巫术上古已有之。《灵枢·贼风》中探讨了祝由问题:‘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行术者与患者都想通过祝说病由而使病邪解除,具有心理治疗的某种成分。”

点评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巫与医药的关系》:“禁咒:在施行一些巫术前,要配合以语言,如咒枣治疟之术。其方式与敬重鬼神恰恰相反,而是以语言配以模仿巫术活动进行。禁咒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鼓舞病人的勇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24 06:23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6:40:05 | 只看该作者
附:祝由术-祝由考识

“祝由”一词,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对“祝由”的解释,古今医家所释不一。

1、历代注家所释

《太素·知祝由》:“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

王冰注:“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祝由,南方神’。”

《类经·论治类十六》:“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素问注证发微》云:“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

《素问直解》云:“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

《素问集注》云:“对神之辞曰祝,‘由’,从也。言通祝于神明,病从而可愈已。”

《素问识》:“简按:王注:‘祝说病由。’盖亦取义于祝说于神明也。《书·无逸》疏:‘以言告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或作咒。《灵·贼风》篇云:‘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说苑》云:‘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夫而来,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隋唐有咒禁博士、咒禁师。详见六典。《千金翼》载禁咒诸法。《圣济总录》云:‘符禁,乃祝由之法。然上古治病,祝由而已。以其病微浅,故其法甚略。后世病者滋蔓,而所感既唯能以我齐明,妙于移变,是乃去邪辅正之道也。’据以上数说,其为祝诅病由之义可知也。”

《素问绍识》:“杨曰:‘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又注次节曰:‘是以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坚按:上说即王所据。方以智《通雅》曰:‘由,《内经》有祝由说。又礻留,祝礻留也,即祝由。’段玉裁《说文》注曰:‘惠氏士奇曰:《素问》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礻留也。已,止也。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礻由。’按:惠言出《礼说》。又古钞真本《玉篇·言部》曰:‘讠由,大又反。’《说文》:‘讠由,祝也,或为礻留,在尔部。’今本《说文》与此不同,而真本《玉篇》示部,系于缺佚。此说似是。然据《贼风》篇则旧注为当。又《格致余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或曰《外台秘要》有禁咒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以治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当用正大之法。自有成式,昭然可考。’按:《外台秘要》无禁咒科,《千金翼方》、《圣济总录》等有之。盖古祝由之法不传,故朱氏有斯言。”

《灵枢识·卷五》:“吴鞠通曰……祝,告也。由,病之所从出也。……祝由,详告以病之所有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严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尔后可以奏效入神。”

《素问考注》:“案:‘祝由’者,即祝之缓言。祝,古谓之祝由。犹巫谓之苗父,俞谓之俞附之例耳。《说文》作‘祝礻留’,祝礻留,是祝由之字。为俗篆。《素问》作‘祝由’,尚存古字也。……祝由、祝礻留、祝礻由皆同义,而异言异音,即方言之别也。且《广韵》‘祝,音咒,职就切。又音粥。’可知右件三名并叠韵熟言。先哲以祝由多为祝其病由,亦误。”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祝由科论》:“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

2、现代学者注释

《内经词典》:“祝由,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祝由:古代通过祝祷治病的一种方法,后世称用符咒禳病的为祝由科……所谓祝由,表面上看来完全是迷信形式,而实际上却是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最原始的精神疗法。”

盖建民《道教医学》:“祝由治病带有心理疗法的医学底蕴,即通过祝说病由来‘移精变气’。‘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其中包含有心理治疗的机制,即‘移易精神,变化藏心,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又云:“道教医家在为人治病时,其‘祝说病由,不劳针石’的心理医疗的手段及其实际医疗作用通常被淹没在道教祁神上章、斋醮祈禳、画符念咒的宗教活动气围之中,不易为世人所觉察。”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祝由:古代的巫师不用药方,而用符咒治病的方法。《灵枢·贼风》:‘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通过符咒祝祷,改变精神状态,所以会有治疗作用。巫医盛于商代,为‘大祝’、‘大卜’、‘司巫’等神职官员中,有以宗教活动形式占卜祝由、医治疾病。但他们也汇集民间医药知识及治疗经验,故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医巫混杂时期。……春秋时期,巫医衰败,进入中华医道的变革和创新阶段。”

综上所述,对“祝由”的解释,其义有⑴即祝。如《素问考注》。⑵祝说病由。如王冰。其中又有①向神祝说病由。如全元起、《新校正》、高士宗、张志聪等;②向病人祝说病由。如吴鞠通、《灵枢识》、徐大椿、盖建民等。⑶符咒之法。如张介宾、马莳、《内经词典》等。那么,哪种说法合理呢?

3、考证

金栋按:“祝由”一词,其中“祝”之音义有二:

⑴读注(zhu)音,义指男巫用言语向神祈祷求福的祝祷词,巫祝之属也。如①《说文·示部》:“祝,祭主赞词者。”王逸注:男巫曰祝。郑玄注:祝,接神者也。②《玉篇·示部》:“祝,祭词也。”③《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读册告神谓之祝。

⑵读咒(zhou)音,义同咒,诅咒、禁咒、符咒也,道教医学之巫术耳。如①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祝,《说文》作詶。詶,诅也。今皆作咒。”②《类经·论治类》:“祝,咒同……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而“由”之义又为何呢?

“由”之本字当为“礻由”、“礻留”,“祝由”当为“祝礻由(礻留)”。《说文·示部》:“礻留,祝礻留也。”段玉裁注:“惠氏士奇曰:‘《素问》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礻留也。已,止也。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礻由。”礻留,古文作礻由,《玉篇·示部》:“礻由,古文礻留。”由者,即“礻由”之省“示部”而为“由”也,乃古文一种用字现象矣。可见“祝由”即“祝礻留”,向神祈祷、求福之义。祝,应读注(zhu)音,非读咒(zhou)音。

《素问·移精变气论》:“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可移精祝由而已。”道教医家王冰注云:“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生气通天论》曰:‘圣人传精神,服天气。’《上古天真论》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根据经旨及王冰注,祝由者,乃道教学派的养生方术。道家(教)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也。道家的思想主要倡导“虚静无为”,即“恬淡虚无”。如此则精神内守,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身体健康无病。“移精变气”者,即转移精气、变换精神、转移精神、转变意念之义。“移精祝由”连词者,即通过转变意念、专意注念,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此正上古时期“祝由”原始之本义,亦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

《道教医学》云:“吐纳服气是道门最常用的治病方法。吐纳即吐故纳新,是一种呼吸锻炼。其功法以吸入外气为主,故称服气、食气;并且当气吸入体内后,往往要闭息,并以意念引导气在体内运行,故又称行气……行气治病的关键一点是‘以意领气’,即专意注念人体某一部位,使行气到达意念所之,或病痛之所,从而攻治所患……行气治病要存想病灶,发挥意念能动作用,调动真气攻之。”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之“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者也。传,当为“专”。传精神,当为“专精神”,即精神专一、专意注念。服天气,即服气、食气。

由此可见《素问·移精变气论》之“祝由”疗法实际上本是上古时期一种“移精变气”而祝由的自我吐纳服气、导引疗法,或并通过向神祈祷祝愿的方式来达到愈病目的,即巫祝之属。

又按:《灵枢·贼风》:“黄帝曰……猝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此治法即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而已。因“巫”已知疾病发病之病因,而且尚知百病相互制约及治愈百病之法术,故可假借“符咒禁禳”之法术而愈病。此巫祝之法,不同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之“移精祝由”,而实则发展为后世之“祝由科”、“禁咒科”等。元明时期之“太医院十三科”则设有此等官方科目,至张介宾和马莳时代,已失传。如《类经》:“按:国朝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疾,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祝者,巫祝之属,即祝由也……祝,咒同……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张介宾所云“巫祝之属”不同于笔者所论上述之义。《素问注证发微》云:“按摩,以消息导引之法,除人八疾;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二科今无传。”

巫术即做法。“就巫术的方法而言,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灵符式、禁忌式和占卜式。”诅咒式,即用诅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手段,驱除邪恶鬼神,治愈疾病。此乃后世道教医学使用符咒治病的一种方法。何谓道教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简言之,道教医学是包括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的医学,而道教医学为人治病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巫术医学。此法虽未登大雅之堂,高校教材亦不载录,但民间确有此法实行,而且间或有效。何也?主要是道教符咒治病术中暗含有很深的医药学底蕴。符咒,是道教符箓和咒语的合称。

符是指用朱笔或墨笔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以屈曲笔画为主,点线合用,字画相兼。而道符在制作过程中及所用的原材料多是中药。道符又称桃符,即用桃木制成,具有消毒防疾之功、避邪之效。而道符书写的颜料常用的是朱砂,具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之功效。道符书写的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专用符纸。制作时还经常加入一些名贵中药如虎骨、珍珠、麝香等。因符纸中包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用于治病自然就很灵验了。另外再送符过程中,多是用药汤送符。如《肘后备急方·就卒客忤死方第三》:“扁鹊治忤有救卒符并服盐汤法。”等记载。

咒是指口中诵念的带有一定节律的口诀,即咒语、咒词。巫医(师)的咒词亦称祝,故云“祝,咒同。”此读咒(zhou)音,非读注(zhu)音。主要是用诅咒、禁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法术,以驱除恶鬼或将蛊毒排除体外。

鬼神有善恶之分。对善神(鬼)可用巫祝(zhu 注),向其祈祷、求福祝愿、祈求保佑;对恶鬼则用诅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手段,此祝即咒,应读咒(zhou)音。

4、结语

综上所述,祝由之义有二。⑴通过转变意念、专意注念,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此正上古时期“移精祝由”原始之本义,亦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⑵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因为道教符咒治病术中暗含有很深的医药学底蕴,故轻浅小疾,间或有效。由于时代不同,祝由由原始之本义,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并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发展到后来的祝由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此法在民间仍在使用,间或有效。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6:40:37 | 只看该作者
⑶汉武帝践位十一年:即元光五年,公元前135年。践位,登帝位,当上皇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1 00:44 , Processed in 0.08002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