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川耗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鸟语"的文学解释,顺便给中西融合观普及点文化知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9-4 20:0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22 10:26 编辑
netcore11 发表于 2014-9-4 11:32
.
《先生说反了,我是想把西方科学绑在中华文明复兴的车上,把西方科学带到未来!
      这些帖子是2007 ...

“中医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科学有未来,中医没有未来。” 这真是信口开河,说这个话太无知了!中医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中医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没有未来的只能是那些吃里扒外的假洋鬼子之流!

点评

西方科学他懂多少?  发表于 2014-10-22 16:01
32
发表于 2014-9-4 21:47:19 |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4-9-5 10:29:03 | 只看该作者
      2.亚里士多德与老子
     众所周知,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创建者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一生著作浩繁。后人在编纂他的著作时,将他涉及到具体的自然事物的那些著作编在一起,称为“物理学”(physics,直译为“自然学”),而把那些更高层次的、讨论哲学问题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著作编在一起,放在“物理学”后面,称为Meta-physics,即“物理学之后”。到后来,Meta一词的含义就不仅仅是“之后”的意思,而且变成了“之上”、“超越”、“元”的意思,而这些意思与亚里士多德这些著作的思想也是吻合的,因为这些著作所讨论的也正是支配自然的一些最高的原理和范畴,属于他所谓的“第一哲学”。中文在翻译亚里士多德这本书时,取《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而译作“形而上学”或“形上学”,是相当恰当的。形而上学植根于“物理学(自然学)”的本性之中,即物理学本身已经是对自然物的一种超越了,形而上学不过是对这种超越再加以超越而已。而物理学的超越体现在它对“自然”的看法上。按照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对“自然”的定义,“自然乃是以它为基本属性的东西之所以被推动或处于静止的一个根源或原因”,“自然”乃是世界一切的根源与原因,这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完全一致的。亚里士多德把自然看作自然之物的“原因”,把物理学或自然哲学看作对这种原因的探索,即对自然物“为什么”的探索。所以自然哲学也好,“第一哲学”也好,归根结底都起源于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惊异”,一种对“为什么”的好奇心,这就是对“原因”的追问。古希腊哲学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已充分展开的基础上,终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并在层次上飞跃到了一个纯粹形而上学的、即超越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纯哲学境界,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的完成。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人类宇宙形成原因的追问,“自然”是对“道”的超越,“道”是对天、地、人的超越。尽管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与老子所云的“自然”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与老子的“道德经”同属形上学则是公认的,而且分别是东、西方最早的形上学体系。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关于这一点学术界的大家如王国维、章太炎、胡适、郭沫若以及大多数研究者都持相同肯定意见。概括起来,《老子》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
(1)世界有其原初原因,这个原初原因是什么?
(2)如果用“道”来命名这个世界原初原因,那么这一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是否还存在着就其自身而言的原因,以及它是可分还是不可分的,在数目上是“一”还是“多”?
(3)由“道”这个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道器、体用、有无、本末等关系又是如何?
(4)“道”之形上命题落实于人世何以可能,换句话说,人之处世之道德根据何在?
(5)凡涉及世界本原之普遍与个别,潜在与现实之难题,对其所言说是否可能?
     上述这些问题充分展示出老子形上学的视域,除了所用语言和表示的方法不同,在其思考对象、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与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所涉及的问题并无多大的差异,而且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把自己的形而上学称之为“神学”不是没有原因的。实际上,他的整个“第一哲学”体系,离开了神的第一推动力,都将毁于一旦。不过,亚里士多德的神已不是以往的宗教的神,而是哲学的神,理性的神。在古希腊谈到神的哲学家中,“像这样用哲学的语言将它概括起来,说明神-理性的内容,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的人”,这对西方后世的神学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言之,“神”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即纯粹的理性或思想。就是理性的最纯粹的本质,最终追求的目的,也是人的最高美德、最高幸福和善,因为它直接与神相通。但人只是偶尔达到这样的境界,这在他的整个人生中都只是一个企求的目标,所以,神就是真正的“至善”。由这种神的立场来反观世间万物,就可以看出无论草木虫鱼皆各有其秩序,互相联系,“一切悉被安排于一个目的”,因而都具有最高的理性即善。整个宇宙都被组织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生命体,它的灵魂就是神,神永恒不动而推动万物,使它们都以神的共同的善为向往和追求的目的。宇宙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的观点在柏拉图那里已经提出了,他不是把自然目的论建立在善的价值论之上,而是把善建立在自然目的论之上,他的“善”更多地具有“完善”、“完备无缺”的意思,因而具有最高存在的含义:神就是全部的实现或现实性。
     “理”是对“人造的神”的超越,是超越实体的纯思维性理念。这与宋儒理学完全一致。自然界、人类是怎么来的?推动自然界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中外古代哲学家都作出了相似的回答。首先是超越自然界和人的“神”,而后是超越神的“上帝”。上帝就是“至善”,就是完美无缺。这个超越再超越的过程与中国的道、儒、天命、理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
     3.孔子与苏格拉底(待续)       
34
发表于 2014-9-6 19:47:13 | 只看该作者
      3.孔子与苏格拉底       
    什么是哲学?古代对哲学的定义为“知识总汇”;近代对哲学的定义为“科学的科学”;而马克思对哲学的定义为“世界观”。所谓哲学,就是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运行的法则。从这点讲上,哲学是其他科学的主导原则与方法论。是对诸如“世界是否真实的存在?如果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是怎样存在着的?”、“人类能否认识客观世界?如果能认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客观世界?”、“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等一些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的系统的看法才能称之谓哲学。
哲学到底有什么特征?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首先是从人生的价值方面来思考哲学的,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应该超越一切世俗的生活,只以求知识为最高目的。这种以求知识为生活全部意义的活动,即是“爱智慧”。
     作为西方哲学主要鼻祖人物的苏格拉底,便把哲学定义中“爱智慧”的意蕴表达成知识论的命题“无知之知”,即“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这是从知识论的角度对哲学中“智慧”的一种表述。它与中国古典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关于知识的表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以这种态度教导学生并阐述自己对哲学的知识亦即“智慧”的认识。他们都不把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当作追求的目的,而是将探索知识的过程、一种“学无止境”的精神视为自己的人生寄托。就世俗的生活以及某些局部的人生经验来看,他们一生多半都是穷愁潦倒、颠沛流离,根本算不上“成功”或“幸福”。苏格拉底之具有哲学美之死,一如司马迁说孔子之拘于匡,困于郑,饿于陈、蔡之间,“累累若丧家之狗”,都表达了一种超越性价值:“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畏至圣矣!”西方人大概也是以同样的标准来称誉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授人类以哲学。”照亚理士多德看来,他还是从容以死殉哲学。
    苏格拉底不以世俗的成就为生命的价值,与孔子所言的“君子不器”具有同样的含义,即哲学是以思想本身为对象的思想或反思的思想。苏格拉底“反思的思想的人生”和孔子“乐天知命”的人生,也都是对哲学的根本特性——超越性的切身体会。他们的以身载道正好是体现哲学旨趣的认识论和人生论之间美妙的结合。
     怎样从经验世界的价值上升到追求超越的、无限性的价值,实际上是一个从世俗的经验世界转换到永恒的存在性概念世界,这当然是哲学存在性的标志(哲学学科内又可称之为本体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给这个标志下了一个定义,即“理念世界”或“理世界”(the world of ideas)。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世界”中的“理”或“形式”(Forms)才是永恒的和绝对的存在,是最高的美和最大的善,而经验世界里所有的存在包括动植物等自然现象和官名利禄等社会现象都是暂时的、不完善的,是“理念”的拙劣的摹仿品。在中国程朱“理学”是宋儒的标志,与柏拉图的“理世界”一样追求超越客观的、永恒的和绝对的精神存在。
     儒学是在中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的这个特定历史过程中,由孔子创立的。它由于能总结夏、商两代文化的得失,发扬西周初期“敬德保民”、“天命靡常”、“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思想,逐渐地形成了一个以重视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合作、礼让为内容,主张仁政,反对暴政;主张统一,反对分裂;主张和平,反对侵略;以“仁”与“礼”为其核心的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术思想派别。儒学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武帝时,由于汉武帝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需要,经过董仲舒把儒学与阴阳五行学说(朴素的唯物主义、自发的辩证法)融合为“天命论”,遂处于“独尊”地位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虽经佛学西来,道教崛起,仍无法动摇其地位。这种历史事实是一般人都知道的。自汉代开始,儒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且被传到了朝鲜、曰本和越南等国,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与政治,都起了很大的影响。隋唐时期,正式出现三教鼎立的局面以及三教合一的趋向。唐宋以后,中国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儒学与佛教、道家融合,所谓儒、释、道三教归一,形成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更成为朝鲜李朝、曰本德川幕府和越南后黎朝等的正统指导思想,这是儒学在古代东方传播的简要情况。随着十五、十六世纪儒学在东方各国的大规模传播后,由于一批传教士作媒介,又将它带到了西方。公元127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中国,住17年后返国时,便带了一批中国书籍,其中有不少儒家的著作。公元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中国传教时,他用儒家思想,去解释基督教义。公元1594年,他在北京出版了拉丁文的《四书》译本。其弟子金尼阁又于公元1626年将《五经》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这些思想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687年库普烈(Couplet)神父,便将朱熹主编的《通鉴纲目》,译成法文传入欧洲。1836~1837年布里奇曼又将朱熹的《小学》一书,译成英文传入欧洲。1849年布里奇曼又将《朱子全书》中有关宇宙、天地、日月、星辰、人物、鸟兽等章节译成英文传入英国。当朱熹的著作和儒家、道家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络绎不绝地传入欧洲后,为17世纪和18世纪宣告启蒙和革命时代到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讨资料,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
     学者们认为,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曾生活在一个繁荣的奴隶社会末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先圣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所处的春秋时期,正是奴隶制社会即将结束,封建社会尚未确立的大变革时代,旧的思想、习惯都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新的思想观念还不成熟,各阶层的人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自身利益为参考系),对未来的世界提出自己的解释和企求的方向,社会大变革时期,变化无常的社会,使人无所适从。所以在文化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百家争鸣状态,这也是一个知识、观念大爆炸时期。几乎同时期,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面临着变革的时代,东方文明的传入,希波战争的胜利,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城邦民主制度的日趋完善,使希腊文化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这几乎和中国春秋战国处于同一时期,只是希腊正逐步进入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其面临的是如何完善推广现有的道德、伦理以及人类已有的经验,形成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苏格拉底曾说:道德即是知识,所以苏格拉底等人也都偏重于道德的培养。
  在孔子时代,周初沿袭氏族部落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的统治秩序,即所谓的周礼,已经崩溃。而在苏格拉底时代,雅典民主制的极盛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满怀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同时,都为社会开出药方。孔子提出的办法是“复礼”。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欲望放纵),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节制欲望),“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仁”的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爱人”,从爱父母兄弟出发到“泛爱众”。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从内心出发,恪守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和所扮演的角色,礼也就不期而至了。这样,孔子就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欲望受到约束)。与孔子有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主张贤人政治,或曰专家治国。在他看来,治理城邦是最伟大的工作,但政治技艺决不是一种自然禀赋,政治家应培养精确深厚的知识和道德素养,其根本任务是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于是,苏格拉底与孔子一样,也把道德(道德是规范欲望的)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但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办法上,而是上升到哲学高度,对人的本性作深刻的反思,涉及到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苏格拉底运用他的哲学和道德原则去探讨社会的、政治、宗教、审美等人生和知识领域的问题,企图通过改造雅典人的思维和精神生活,以克服社会的危机。企图通过改造人的思维和精神生活(节制欲望),以克服社会的危机,孔子依然。
      孔子和苏格拉底毕生身体力行地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奋斗。然而,面对一个已经无法挽回其颓势的社会(奴隶社会的末期),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力挽狂澜都没有起到作用。然而,他们都强调以德治国,是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孔子使“礼治”发展到“仁学”,用“仁”重新解释和铸造“礼”,使等级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获得了宽厚仁爱的普遍性形式,同时也为中国的家庭伦理观念奠定了基调,使中国社会和家庭在与西方社会接触之前一直表现出一种超稳定的结构。而苏格拉底对民主政治的批判和贤人政治的理想,对西方近代民主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孔子被中国人奉为“至圣先师”;苏格拉底被西方人奉为“导师”。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中、西文化传统中占有类似的地位,对于中、西伦理思想的发展也分别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学术界往往倾向于把他们的伦理观都说成是“道德理性”,主要是因为它们都试图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和伦理规范寻找某种终极性的“理”。
   苏格拉底(前469~399)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像中国的孔子一样,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
     4.宋儒理学与柏拉图理学、经院哲学(待续)
35
发表于 2014-9-7 15:25:16 | 只看该作者
       4.宋儒理学与柏拉图理学、经院哲学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其它理论均以此为基础。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而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比如说少女和鲜花美时,必先有一个美的概念(参考系)在判断者心中,这一概念又一定和美的总体概念相一致,因而在判断者的身外必定有个绝对美的理念(绝对参考系)。美如此,真与善亦然,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有理念(绝对参考系)。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他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行为。柏拉图否认现时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所以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论。他的理念论用于现实社会的改造,便产生了他的理想国的设计。他的哲学认识论却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到了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唯心主义哲学融合,形成宗教哲学神学体系,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
     在中国,真正的哲学形成则是宋朝的二程与南宋的朱熹(公元1130-1200)。朱熹首先构造了一个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以“理”为核心,理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产生的总根源。在没有自然和人类以前,“‘理’就已经存在。”“理无形迹”(《朱子语录》第一百卷),然而都是客观实在。“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读大札》)可见无论天地等自然现象,还是“三纲”、“五常”等社会现象,都是“理”所化生。于是,“三纲”、“五常”等社会现象就成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的“实理”、或“天理”,永远不变的真理。“三纲”既是一种客观必然性,也就成为包容所有人在内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的构架,人们精神的支柱。“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朱熹文集》卷13《垂拱奏批》)从而使“五常”成为与“三纲”相应的伦理道德体系,成为人的最高价值标准,也是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稍有违背,就是悖逆“天理”,为社会所不容。
     为了把人训练成绝对没有个人欲望,没有个人要求和利益、甘愿为“三纲”献身,甚至把为“三纲”献身作为自己的最高精神境界,朱熹还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人为了维持生命,需要吃饭,朱熹并不反对,而且认为这也是“天理”,但超过维持生命最低需要就成为“人欲”就必需消灭。因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就会使人不能满足现状,就会产生非分之想,这就会违反纲常伦理,因此,“人欲”是一种罪恶,必须消灭。人只有达到绝对没有“人欲”的境界,放弃除了维持生命的最低物质需求以外的一切物质欲望,才能没有私心。才能真正实践“三纲”,做“三纲”的卫士,保持名节。因此,朱熹又把“灭人欲”与安分守己联系在一起,“父安其父之分、子安其子之分,君安其君之分,臣安其臣之分,则安得有私。”因此,“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的,“人之一生,‘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天理’灭。”于是朱熹要求“革尽人欲”、“复尽天理。”然而,不要以为所有的人都要灭人欲,对于一般人来说:或饮酒,或好财货,或好声色,或好便安都是人欲,必须革除;至于皇帝,“钟鼓苑囿游乐之乐,与乎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人情之所不能无者。”而这就叫“同行异情”,同样的行为,由于地位的不同要求标准有所不同。
     圣经认为:非分之想就是罪恶。基督教圣经中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产生了欲望,有了“不安分”之想,是有罪的,所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人类)都是有罪的。到了中世纪,圣经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唯心主义哲学融合形成经院神学,其核心为“理念论”及禁锢欲望,与朱熹提出的“明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一致。宋儒理学与柏拉图“理念论”、经院哲学而者的主旨是完全一致的。“理想”这个概念是在柏拉图“理念论”“理想国”与儒家“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比欲望的形成晚的多。 
    在历史的同一断层,即公元前6~2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无论是在世界的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古代自然哲学发展的鼎盛阶段。在中国出现了以老庄、孔孟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古希腊有著名的自然哲学家如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大哲人的相继涌现;在古印度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这一阶段可谓人类文化思想史上的辉煌篇章。中国与西方的传统医学理论在这一时期已基本形成,其重要标志为《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的成书。关于二者的比较以及不同时代的哲学对他们的影响已经有许多论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小结:人类的思维发展到奴隶社会已经非常成熟,人们不仅观察世界,而且开始寻求世界发展、运动的规律性,探索宇宙、世界、人生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并以此指导人的行为。所以这时出现毕达哥拉斯学派与《易经》。
     世界宇宙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和谐的、有规律的,是有道理的,这种“和谐与规律”(后世的哲学家称为理)与“数”有密切的关系。毕达哥拉斯与《易经》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种哲学源头上的一致性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都是产生在繁荣的奴隶社会之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伟大变革时代,是由于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不能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发生大变革造成的。毕达哥拉斯影响到底格拉斯及其学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形成欧洲哲学的主线;《易经》是孔孟(儒家)、老庄(道家)的源头,形成东方哲学的源头。到了封建社会,欧洲哲学为基督教利用,形成所谓的经院哲学,完全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国家宗教,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哲学才从宗教神学之中解放出来;在东方汉朝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阴阳学说融合成为宗教神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又经过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到了宋朝形成宋儒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石。毕达哥拉斯与《易经》同论数与理,孔子的“仁”与底格拉斯的“爱智慧”,老子的“道”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宋儒理学对欲望压抑与禁锢的教义,说明世界各地的文明朝着同一方向,走着大致相同的路,尽管各人的路曲折不同,长短不同,走的时间不同,但是方向是相同的,路线是一致的。


(二)哲学与宗教的可融性
36
发表于 2014-9-8 08:33:1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发布
37
发表于 2014-9-8 08:34:55 | 只看该作者

四、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
(一)关于时代的划分
   “时代”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具有社会性质的概念。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认可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与现代。
    古代,在欧洲指的是16世纪以前,在中国指的是鸦片战争以前,按照人类社会发展史是指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社会。
    近代,在欧洲是指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是指鸦片战争之后,即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现代,一般认为现代社会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现代社会的标志是十月革命,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社会,是一个过渡时期。
前已述及,中国社会与欧洲社会进程之间的时间差,是东西方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根本原因。
(二)关于科学(时代)的划分       
    科学也是很难定义的一个概念,最早科学是“知识”的意思,以后又把科学定义为:关于分科的学问。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以严格的实证方法、分析方法为主要方法的自然科学是从文艺复兴之后发展起来的。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及意识形态,包括各种自然科学理论,因此我们可以把科学按照时代分为古代科学(或者称为前科学)、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这种分类方法是把科学当作“知识”为标准而进行的。
    古代科学是与其生产力相适应的,古代的生产工具分别是石器、青铜器、铁器;古代的动力主要是火,其科学方法主要是观察、记录与思辩,特别是在早期,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是不分的。先哲们往往既是自然科学家,又是哲学家,在人文科学方面又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古代的先哲们往往把人、自然、社会现象包括神、宗教等放在一起研究,以致于科学成为宗教神学的工具、附庸。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的古代医学,都是哲学医学著作,都混杂有宗教神学的成分,只是程度与表现形式有差别。
    近代科学是现代人们都熟知的,为资本主义创造了无穷无尽财富的自然科学,为全人类带来了欢乐与享受,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与隐患。近代的生产工具是以钢铁制造的机器,动力是蒸汽机与电。近代科学是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宣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实验方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杠杆。分析方法、实验方法、原子论、还原论、机械论在方法论上都称为分析方法。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一般的是指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这时候形成的医学就是近代医学。近代科学与近代医学主要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不同,一般公认现代科学技术的标志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科学理论的标志是相对论、系统论、信息论。现代科学理论及技术产生于20世纪初,50年代成熟,70年代得到公认。现代科学是整体性的科学,综合性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现代哲学的沟通与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属于现代哲学。现代科学除了使用实验方法与分析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用了系统方法,综合性方法以及哲学的思维、思辩等方法。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现代医学与近代医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
(三)医学时代的划分:
   (待续)
38
发表于 2014-9-9 07:37:23 | 只看该作者
      (三)医学时代的划分:
    中国的、传统的、古代的、封建社会的中医;欧洲的、传统的、近代的、资本主义的西医;现代的、整体融合的、现代医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如此。
       1.现代医学
     医学是在其它基础科学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发展的,医学的发展一般的说落后于其它基础科学,现代医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是合乎情理的,其标志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中西医理论体系融合等。这些理论学说的共同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西医对人体分系统的研究方法,而把传统西医对人体分系统研究的结果按照不同的层次再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器官系统其结构与它的功能不对称(结构形态与功能不对称是中医脏象学说的特点;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西医的特点),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现代医学要求把人的健康与疾病放到自然界与社会中一起研究,这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哲学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我们说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1)现代医学模式概念
    模式是指概念模式,医生利用概念模式来组织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着广泛讨论。不少人认为生物医学模式存在着内在的严重缺陷,同时更不适应现代医学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作为它的概念框架,主张应该在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中来研究人体或人。各层次之间既有横向的相互作用,又有纵向的相互作用。纵向的相互作用就是下向因果性和上向因果性的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医学教育以及整个社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包容关系,即生物医学研究乃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见,疾病谱的改变,导致关于“健康”新参考系的出现,最终引发医学模式改变。
     (2)现代医学的结构体系
    现代医学已经发展为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没有人能够说清它有多少个学科,而且新的学科还在不断增加,有学者归纳为以下体系。
           附表   现代医学的结构体系
组成部分                                   内    容
基础医学              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医药工程技术        用现代工程技术解决医学在研究和应用中所需的各种手段
应用医学             运用以上两部分的知识、技术,以及前人的经验,防治人的疾病,保证人的健康
理论医学           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医学,以揭示医学的特点与规律的科学
    在上表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都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层次,每一层次都需以它上面(前面)的层次为基础。当然,下面的层次对上面也有反作用。
    系统的进化是扬弃、包容、涵盖,否定与抛弃的是旧系统中阻碍新系统进化的那一部分。系统的进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高级形态对低级形态的否定是扬弃,它把低级形态中的有利结构包括到自身结构中去了,从而使高级结构形态比低级形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现代医学应当扬弃、包容、涵盖,以往的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时代的医学,包括近代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其它地域民族的医学,吸取它们的长处扬弃其短处,现代医学的范式才能成熟。
     2.中西医结合
      指的是中国传统医学与近代西医的结合。从明朝万历年间算起,已经进行了300多年,经历了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理论体系融合三个阶段,是在相互斗争、相互否定中结合的,时时刻刻都在结合着,至少在中国,许多西医使用中药治疗感冒、腹泻、肝炎等常见疾病就是证明。西医自然地、不自觉地进入现代医学,中医是在与西医的斗争、结合过程中融入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成果是“病证结合”,按照西医对疾病的分类,每一个疾病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分为若干证,根据证型选用相应的方剂。因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病证结合没有实现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没有阐明证与证之间的内在关系,没有揭示证的本质。但是病证结合为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中西医结合不是指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病、证结合不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才属于现代医学的范畴。
     3.近代医学(西医):
39
发表于 2014-10-22 11:2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2 11:25 编辑
川耗子 发表于 2014-8-24 19:56
每周一顶,义务教育文盲知“鸟语”文化含义。


张先生:  你对融合观李同宪先生的义务教育, 收效不大啊.  可以说,  没有效果.对牛弹琴.。
有句话叫:人要不要脸,老天也难管。说的真对啊。中医界有这样的人,还能好吗?

点评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也不看看,谁教育谁呀!拉垫背的呀! ———————————————————————————— 你抄这些内容,就能证明你懂了?再抄几本书,也不能证明。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2 18:21
先生也不看看,谁教育谁呀!拉垫背的呀!  发表于 2014-10-22 16:31
40
发表于 2014-10-22 18:2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2 18:23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0-22 11:23
张先生:  你对融合观李同宪先生的义务教育, 收效不大啊.  可以说,  没有效果.对牛弹琴.。
有句话叫: ...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也不看看,谁教育谁呀!拉垫背的呀!
————————————————————————————
     你抄这些内容,就能证明你懂了?再抄几本书,也不能证明。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你一张嘴,就漏洞百出。文革当中,你没学着啥玩意吧?


    现在论坛上公开认定你没文化的有我,有川耗子张先生。
    公开认定你为娱乐明星的有我、有川耗子张先生、有罗鸿声先生。等等,快够一桌了。哈哈!你的名字多啊。

点评

你有就是测日影  发表于 2014-10-22 19: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3 01:34 , Processed in 0.06215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