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4-29 10:18: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4/28 05:21pm 发表的内容:
     运用系统论这个参考系认识正常人体,得出的结论是:动态平衡状态;运用阴阳学说这个参考系认识正常人体,得出的结论是:阴平阳秘。
《内经》对人体阴阳的界定很多是指的营卫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6:30:2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4/29 10:08am 发表的内容:
我可以直接告诉您,我书中的营卫倾移模型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系统模型,它并不是来源于人体实际的测量,而是从营卫的角度达到对证的解读,举其大概,以显其旨而已,所以我只是说它有点系统控制的味道。
就像中医的 ...
   我的书只是一本从营卫的角度诠释内经的书,真正的复杂系统研究应该以数据说话,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不过我认为对于现在的中医来说,合理的诠释也是很重要的。
================================================================================
     我不是反对先生诠释《内经》,而是提出问题与先生讨论,请不要误解。
     我提出了许多问题,是要说明先生应当解决的问题,我不提出来,别人也会提出来,如果先生的书出版后,大家看到的是可能之类的不确定的议论,影响不好。
33
发表于 2009-4-29 19:16: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9/04/29 07:19pm 第 1 次编辑]

我在省城书店见到《祛魅与返魅》这本书了!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21:12:5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采用不同的参考系研究同一事物会得出事物的不同性质与属性,用物理学-力学方法研究人体,就得出人体是一部机器,揭示了人体的机械属性;用化学方法研究人体,就得出人体是一个化学工厂,揭示了人体的化学属性;以细胞为参考系研究人体,人体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器官及系统,与动物相同,揭示了人体的生物学属性;以人种学为参考系,人类可以分为不同的人种;以阶级为参考系,人群可以分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揭示了人的阶级属性……,一个人体可以具备无数个属性或性质,这些属性与性质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过程(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人的社会属性对疾病的影响,以往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对于疾病的认识深入了,充分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健康”,采用了不同于生物医学的参考系,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终于得到承认。参考系的转换引发了医学革命,产生了新的科学范式,按照托马斯•库恩的理论,革命前后的科学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近代西医“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具有不可通约性。同理,中西医也具有不可通约性。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21:16:5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转换参考系是一种很重要的物理方法,一个物体的运动在不同参考系中观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就有不同的描述。在每一个物理问题中都有一个最佳参考系的选择,它可使研究对象的规律描述得最简洁,使一个表面上看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得到简化的处理。参考系选择不正确,可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有物体都有“同样的权利”、“同样的资格”被看作是“静止的”。因此,把一个运动相对某个参考系的描述(例如西医)按照一定的关系变换为相对另个参考系的描述(例如中医)是完全可行的。在医学中也是这样,正确选择参考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骨折,在治疗时以机械力学模式为参考系,把骨折的断端看作是木头的断端,使用机械的方法将骨折固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解释关节运动时,把人的四肢当作为一部机器,运用力学原理解释关节运动是最简单、最正确的方法,这时我们无法使用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释关节的运动。治疗血吸虫病病人,使用化学药物,采用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发动群众消灭钉螺,改善环境,消灭疫源地,治疗病人消灭传染源,从根本上消灭血吸虫病,只有以社会医学模式为参考系才能达到目的。同样治疗SARS病人是医生的任务,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就够了,但是要组织治疗大批患者,防止疫情扩展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则远远不够。治疗、预防神经精神障碍应当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如此等等。参考系选择不正确,不利于解决问题,例如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理论最终失败。所以不同的参考系,不同的医学模式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能互相替代,处于低级的古老的模式(科学范式)不能被消灭或消失,只能被改善,被扬弃,被包容,被涵盖。正如人体保留着亿万年进化过程中各阶段动物的基本功能一样,如果因为爬行动物低级把人体内爬行动物的功能与结构“消灭”,人体还能存活吗!以新陈代谢与基因遗传为参考系,人类与其他动植物一样属于生物界;以能否自主运动及主动摄取食物为参考系,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属于动物门;以卵生还是胎生为参考系,人不属于爬行动物而属于哺乳动物。参考系不同人的属性也不同,解决人的不同属性的问题,要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解决人的社会属性的问题要使用社会学的方法,不能用医学的方法。解决人的社会医学的问题时,要以社会医学为参考系,在社会医学的范式内解决。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08:42:1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4/29 10:08am 发表的内容:
我可以直接告诉您,我书中的营卫倾移模型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系统模型,它并不是来源于人体实际的测量,而是从营卫的角度达到对证的解读,举其大概,以显其旨而已,所以我只是说它有点系统控制的味道。
就像中医的 ...
我可以直接告诉您,我书中的营卫倾移模型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系统模型,它并不是来源于人体实际的测量,而是从营卫的角度达到对证的解读,举其大概,以显其旨而已,所以我只是说它有点系统控制的味道。
就像中医的解剖一样,中医的系统模型一样是粗略、近似的,这是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以现在的条件来要求古人。
我的书只是一本从营卫的角度诠释内经的书,真正的复杂系统研究应该以数据说话,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不过我认为对于现在的中医来说,合理的诠释也是很重要的。
================================================================================
   先生这个帖子不是完全否定了自己吗!
   先生是以系统论为指导研究中医的,而且完成了营卫倾移模型,还是美国的什么人帮助的! 现在又说 【我书中的营卫倾移模型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系统模型,】【真正的复杂系统研究应该以数据说话,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条件,】!既然如此,怎么让读者相信营卫倾移模型是科学的、正确的呢?
   先生的营卫倾移模型没有充足的证据,完全是先生与那个美国人以及四川陈教授的事,请不要与中医拉扯在一起!中医没有解剖学这个学科,更没有什么【中医的系统模型】!【中医的解剖学,中医的系统模型】是先生们强加给中医的,希望先生们不要再强用什么“科学”糟蹋中医了!尽管先生们是无意的,或者是好心!
    中医对于人体结构的观察在当时是客观的,也做了一些测量。那不叫解剖学!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09:33: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中医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
     四川大学 陈雨思
   周东浩博士希望我为他的著作《中医求索》一书写个序言,我很踌躇,因为我搞的是复杂系统研究,不是学医的,为一本医学著作写序恐怕不大合适。不过,为了研究复杂系统,我一直都在学习中西医学理论,关注中医现代化研究,并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因此,在中医现代化出现困惑的今天,从复杂性研究的角度,来谈一谈学习这本书的体会,这对沟通各个方面的意见,寻找解决中医现代化困惑的办法,也许会有一些益处吧。
===========================================================================
    先生的做法一点益处都没有,死路一条!
    因为先生的出发点,潜意识是错误的!先生把中医作为未知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系统论作为指导,去研究中医是否正确,或者哪些是正确?先生们根本不知道中医的知识范畴,西医的知识范围远远超出了系统论以及所谓的复杂系统!甚至于有人说:医学与科学是并列的!医学只不过使用了一些科学方法与理论,解决医学中的一些问题而已,医学还使用了其他非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切学科都要在医学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医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是最古老的知识。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生老病死、接生技术、男女交媾生儿育女的医学知识。学习中医,学西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系统论、复杂系统的研究必须符合已知的中医以及医学事实!而不是相反!
    用西医诠释中医也是一样,西医解释不了的中医客观事实,首先看看是不是西医错误了,或者西医暂时还不能解释!
   
38
发表于 2009-5-4 17:07: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先生并不了解诠释的意思和意义。
目前对中医来说,认识纷乱,因此,合理的理解和解释是非常必要的。
我的书,旨在提供一种比较合理的理解方式。并不是以系统论研究中医。
39
发表于 2009-5-4 18:18:0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当然,也不能说诠释不是一种研究,而且是对中医很有必要的一种研究。
诠释往往是以现在的内容作为其参照系的,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阈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
诠释的目的不是复原死的、过时的东西,而是为了解决中医目前面对的问题,是为现在和未来服务的
诠释者不可能不加入自己的观点,关键是这种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现在和将来。
40
发表于 2009-5-4 18:19:1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单纯诠释不能证明什么,只能是提示,所以,仅仅是可能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17:30 , Processed in 0.10255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