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方国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52: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14、大泻脾汤
    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
    附子[木中水](一枚,炮)     干姜[木中土] (三两)     黄芩[水中木]      大黄[火中木]      枳实[金中木]      甘草[土中木](炙,各一两)
    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解析:
    “脾实,则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是病。
脾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火亢太过,水亦亢,而木虚弱,克肾水五行之金、火。“大泻脾汤”方中附子为木中水,干姜为木中土,黄芩为水中木,大黄为火中木,枳实为金中木,甘草为土中木。以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水、土(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水体之金生木体之水),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火、水;以“土体”之母“火体”之木,以“土体”之子“金体”之木扶助“土体”之木;以“水体”之木反侮转化“土体”之木所克;以“土体”中之木补扶“土(本)体”之木,方证见(图5—14)。
    脾实“‘土体’之火亢太过,水亦亢,而木虚弱,强克肾水五行之金、火”是病则用“大泻脾汤”是方,附子为君药,干姜为臣药,黄芩、大黄、枳实为佐,甘草为使,化苦除滞,治腹胀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利不止。是方一君一臣三佐一使。
    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脾实为数五用二、六数并泻方,再服,日二取阳证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5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55: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16、大补脾汤
    治脾气大疲,饮食不化[消],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者方:
    人参 [土中土]     甘草[土中木](炙,各三两)    干姜[木中土](三两)    术[ 水中土]    麦门冬[土中金]     五味子[金中金]     旋覆花[火中火](一方作牡丹皮,当从。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解析:
    “脾虚,则脾气大疲,饮食不化[消],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是病。
    脾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土、木虚,金、火亦弱,而水却旺,强克肾水五行之水、土、火、木。“大补脾汤”方中人参为土中土,炙甘草为土中木,干姜为木中土,白术为水中土,麦门冬为土中金,五味子为金中金,旋覆花为火中火。以“土体”中之土、木、金补扶“土(本)体”之土、木、金;以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土(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水;以“水体”之土反侮转化制约“土体”之土、木;以“土体”之子“金体”之金、“土体”之母“火体”之火扶助“土体”之金、火,方证见(图5—16)。
    脾虚“‘土体’之土、木虚,金、火亦弱,而水却旺,强克肾水五行之水、土、火、木”是病则用“大补脾汤”是方,人参为君药,炙甘草、麦门冬为臣药,白术、五味子、旋覆花为佐,干姜为使,化苦除燥,治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口中苦干渴。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天(水)一(斗)、七(味)阳数也,地(煮取,温分)四(升,服)阴数也;心虚为阴数四用一、三、七阳数并补方,日三夜一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56: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57: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四、  辨肺脏病证候文并方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59: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18、大泻肺汤
    治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欲得气利者方:
    葶苈子 [火中金](熬)    大黄[火中木]     芍药[金中土](各二两)     甘草(炙)[土中木]      黄芩[水中木]      干姜[木中土](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服。  
解析:
    “肺实,则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是病。
肺病用金体,是病为肺金五行中之木亢太过,土亦亢,克肝木五行中之土、水。“大泻肺汤”方中葶苈子为火中金,大黄为火中木,芍药为金中土,炙甘草为土中木,黄芩为水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以肝木“木体”之子“火体”中之金、木(木体之土生火体之金、木体之水生火体之木),承而制(化解酸金克辛木)之“金体”中之木、土;以“金体”之母“土体”之木,以“金体”之子“水体”之木泻“土体”之木;以防克制肺金之土太过,以“金体”中之土补扶“金(本)体”之土,方证见(图5—18)。
    肺实“‘金体’之木亢太过,土亦亢,克肝木五行中之土、水”是病则用“大泻肺汤”是方,葶苈子为君药,大黄、芍药为臣药,炙甘草、黄芩为佐,干姜为使,化辛除燥,治便闭身面肿,痰涎喘咳不得卧。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脾实为数五用二、六数并泻方,再服,日二取阳证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37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3:0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8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3:0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20、大补肺汤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者方:
    麦门冬[土中金]      五味子[金中金]      旋覆花[火中火](各三两,一方作牡丹皮,当从)   细辛[木中金](一两)  地黄[水中水]     竹叶[水中金]      甘草[土中木](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解析:
    “肺虚,则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是病。
肺病用金体,是病为肺金五行中之金大虚,木、水亦弱,强克肝木五行中之木。“大补肺汤”方中麦门冬为土中金,五味子为金中金,旋覆花为火中火,细辛为木中金,地黄为水中水,竹叶为水中金,甘草为土中木。以“金体”中之金补扶“金(本)体”之金;以“金体”之母“土体”之金、木,以“金体”之子“水体”之金、水补扶“金体”之金、木、水;以肝木“木体”之子“火体”中之火(木体之木生火体之火),承而制(化解酸金克辛木)之“金体”中之金;以“木体”之金反侮转化“金体”之金所克,方证见(图5—20)。
    肺虚“‘金体’之金大虚,木、水亦弱,强克肝木五行中之木”是病则用“大补肺汤”是方,五味子为君药,麦门冬、旋覆花为臣药,地黄、竹叶、甘草为佐,细辛为使,化辛除痉,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天(水)一(斗)、七(味)阳数也,地(煮取,温分)四(升,服)阴数也;肺虚为阴数四用一、七阳数并补方,日三夜一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3:03: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3:04: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五、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胻足皆痛。
    邪在肾,是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勇泉,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1 20:37 , Processed in 0.0505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