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3:22:4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
郭霭春 编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12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1:24pm 时添加 -=-=-=-=-
医经著作,郭霭春编著。作者将《素问》81篇逐一校勘、注释并语译。其注释兼采历代注家之善,并阐发个人心得。对历代注家注文之有争议或存疑者,每能阐明己见而予辨析。训诂有据,绝少浮泛。语译简明、畅达。1981年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8:10:3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壶天散墨
书名: 壶天散墨(增订版)
作者: 裘沛然
页码: 265
出版机构: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籍格式: PDF  
出版时间: 1990
*******************************************************************
裘沛然谈从医六十余年的教训[转帖]
--------------------------------------------------------------------------------
作者:董其圣  
关键词:裘沛然 教训 经验
    裘沛然,浙江慈溪人,1916年生,1934年毕业于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旋即开业应诊。1958年执教于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工作60年。历任针灸、经络、内经、中医基本理论、各家学说等教研室主任及基础部主任,兼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卫生部科委委员,全国中医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并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兼医体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还任同济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裘老博览群书,远绍旁搜,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养生等理论有许多建树,并在文学、历史方面亦有精深的研究。曾主持编写了三十部著作,其所主编的《辞海》中医学科内容,《中国医学大成》、《针灸学辞典》、《新编中国针灸学》、《中医历代各家学说》等巨著均流行海内外。他的晚年力作《壶天散墨》以“抉择陈言,剖析疑似,俯仰古今,直道心源”而雄视当世。此外裘老撰写的“疑难病症中医治法”一文获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论文一等奖,并在早年带头创制“经络玻璃人”及“脉象模型”获国家工业部二等奖与三等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殷切期望中医事业的发展,认为发展必须首先做好继承工作,特别是临床实效,决不可以摭拾中医学的一点皮毛,就认为是中医现代化而哗众取宠。科学研究必须老老实实地实事求是做好临床重复实践和严格的科学实验工作,必须认真发掘整理,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他的观点得到了中医学术界有识之士的普遍赞同。
    “瘦因吟过万山归”是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的诗句。它深刻地揭示了治学的艰巨性,揭示我们研究学问者既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我走过了医学科学上崎岖曲折的道路,临床上遇到许多挫折和教训。这对我来说,诚然是痛苦的回忆也是深可惭愧的。今把它写出来公之医界同道,也许对初学中医者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作为前车之鉴吧。
    1934年毕业后即于是年开业行医,当时我对中医学的造诣是颇为自许的。自以为除了学过各门课程之外,还看过不少医书,仅举伤寒一类而言,当时已研读过数十家著作。温病方面、则沉酣于叶、薛、吴、王数家,特别对叶氏的温病学说,曾下过一番功夫。说起温病的症因药治,颇能历历如数家珍。另如金元四家和李时珍、王肯堂、张璐、张景岳、沈金鳌、林佩琴等医家著作亦通读一过。我最爱读的还是历代的医案、医话,因为这一类书多是前人的临床记述,最有裨于实际应用。对西方医学的重要学科书籍、亦曾粗加浏览。有关国学文献、经、史、子、集,茫如烟海,但亦贪多务得,粗涉范篱。故以读书而论,当然不敢说已破万卷,确实也读得不算太少了。
    临诊方面,我在青少年时代即跟随叔父看病,后来又侍诊于孟河丁师之门,对于丁氏的一套常用经验效方,几乎熟极如流。并又亲炙海上诸名家之教诲,如谢利恒、夏应堂、秦伯未、程门雪诸先生的处方特色,也稍稍学到一点。故当开业伊始,饶有一种“学成问世”的优越感。满以为挟此以游,真可以天下走得了。
    当开始应诊时,也确实看好了一些疾病。但在岁月积累,病人渐多以后,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在诊疗过程中经常遇到很多疾病没有办法解决,过去学过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本领全用上了,经方、古方、时方、验方一套套的都用上去,可是仍然有不少疾病不能解决。我开始对祖国医学的价值产生怀疑,信心也有些动摇了。我想中医理论是否是臆测的玄谈?是否真有指导临床价值。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中医理论已是几千年前的东西,是否早已过时?我甚至怀疑古代方书、医籍及医案医话中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问题……真可说疑窦丛生。
    因而就着重进修西医学。在认真学习了相当一段时期西医学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以后,我又别有一番感觉:西医分析病原病理,诚然清清楚楚,条理井然,还可从实验室验证,但从临床用药来看,有许多疾病也同样没有好办法,尽管诊断检查的仪器设备新颖精密,而最后落实到治病还是效果不显,甚至毒副作用很大,什么抗药性、药物过敏、药物毒、菌群失调等副作用随时可以发生。于是对西医药也没有多大信心,终日徘徊于中西医学之间,为想找寻一种治病的最佳方法而感到苦闷、发愁!
    当时我又回忆过去学医时的情景,曾亲自看到上海名医如夏应堂、王仲奇、丁济万诸先生,他们治好了不少西医所不能治的疾病,程门雪先生亲自给我讲过治愈一个经德国著名医师确诊并谢绝不治的结核性脑膜炎病儿,他用的是《福幼编》中的一张方剂,在近代著名学者郑传笈所撰“丁甘仁墓表”中曾说:“晚年名益重,道益行,不独沪地绅商,争相招致,即西商之侨居者,积资数千万,出其百一,足以尽集诸西药,而有疾必折衷先生。”这使我猛然省悟,自己看不好病,是我没有学习好,不是中医没有办法,其过在我而不在中医学。这就使我在彷徨的歧途中又回过头来,于是磨砺苦学,旧书重温。通过这次学习我终于一间微明,初步有以下几点认识:
    1、学而不精:我在中年曾害过一次湿温重症,经医院确诊为肠伤寒,身发高热,中西药物遍投而热不退,病延二周左右,乃邀请甬上名医徐余藻医治,徐以大承气汤加甘草,药后细思,读了伤寒论千百遍,还没有学会用承气汤,良足自愧!其原因由于我只知大承气汤的主证是痞满燥实坚,困守于前人注释的一般概念而不知用巧;同时,湿热蕴蒸气分,清宣透达之说,也禁锢了我的思路。而西医学中肠伤寒在后期禁用泻药的观念也束缚了我处方用药的手脚。这一次提高了我对中西医学是二个不同理论体系的认识,我不再那么迷信西医了。对于娓娓动听的湿温理论以及伤寒与温病的实质问题,认识也较过去有了深化。
    在早年行医时,我见到一位医生用熟地、当归、白朮、柴胡以治感冒,心甚鄙之,然而曾目睹其病人服该方而告愈。当时以为偶中而已,未之奇也。后来,我自己也遇到感冒病人,曾屡进桑菊、银翘、杏苏、麻桂等方,久延未愈,最后用“五柴胡饮”而竟收捷效。我过去亦熟读景岳书者,由于没有学到手所以不取用,不会用。
    2、学而不广:我曾治疗一个患赤白痢疾病者,用了一系列治痢的正规方,如白头翁汤、木香槟榔丸、芍药汤、香连丸、枳实导滞丸以及丁师常用的治痢效方等,可是均无效果,下痢加剧,日夜登厕近百次,病人精神困惫,已臻危殆。在无可奈何中试用了一张《石室秘录》药味分量配伍奇特的方子,即白芍三两,当归三两,萝卜子一两,枳壳、槟榔、甘草、车前子各三钱,当时按照原书依样画葫芦,以冀幸中,不料服后次日泻痢次数减半,又服一剂而病全除。《石室秘录》是托名天师、雷公、张机、华佗等合著的一本伪书,我平素所不齿,今用此方竟如其所说“一剂即止,二剂全安,可用饮食”的奇妙效果。乃深悔我过去知识之狭和治学之偏见,未能俱收并蓄,有愧昌黎所称的医师之良。
    3、学而不化:我感到自己在中医理论和处方方面“化”的功夫很差。譬如偏头痛,历代医书所载,常用全蝎、蜈蚣之类,我也常用,但效果并不好。我深知章次公先生治疗偏头痛效果很不错,他也用全蝎、蜈蚣,但却有几点与众不同。配伍方面:全蝎、蜈蚣常与补气养血药同用(如黄芪、当归),而且用量也重;还配合健脾化湿药(如淮山药、茯苓、制半夏);有时还加用附子。剂型方面常采用粉剂服用,以小剂量日服三次,常取得满意疗效。以后我治偏头痛,多遵循其法而奏效,说明“化裁”的重要性。可见前辈用药圆机活法的一斑。
    试再举心胸疼痛为例,目前多习用丹参一味,我亦曾武步其后,临床有效有不效。为此细察并世医家之善治该病者,则并不局限于活血化瘀一路,有的作痰饮治,有的用行气宽胸之法,或用芳香宣窍,也可用养阴或扶阳药,并有用甘缓及和胃或养心等法,效果远胜于用单味丹参。这使我感到“胶柱鼓瑟”之非。即活血化瘀而论,也不必定用丹参,我曾治过一些病人,先用丹参无效,继用手拈散、失笑散也无效,最后考虑到用仲景抵挡汤,服后效果非常好,病情明显缓解。我深深感到自己学而不化的东西太多了,我还进一步理解到,学习一门学问,如果不精、不广、不化,就等于不学。我认识到以前就是犯这个毛病,现在总算是刚刚入门。
    学到老,开始懂得一点,以前完全是盲人瞎马,现在对中医学略有粗浅认识:
    1、中国医学确实蕴藏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还没有被我们所掌握,特别是其中高超的理论,更没有被我们所认识,所以要虚心学习而万不可浅尝辄止和武断、臆测。
    2、做医生要边读书,边临床,临床不能脱离读书,读书必须结合临床。光读书只有空洞的理论,光看病只有狭隘的经验,都无裨于提高自己,发展学术。
    3、要开拓思想,既要精研中医学,也要读西医书,懂现代医学,还要多读现代基础科学和边缘科学的书籍。古代的文、史、哲也要有较好的基础。
    4、中药的作用也是非常深奥的,不要用目前西医理论生搬硬套,例如发热、炎症、不要局限于清热解毒,辛温药甚至补益药也可能有消炎或者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打破中医学中一些人为的“清规戒律”。对目前中药质量,必须迅予改正和提高,否则,正确的处方也难奏良好的疗效。我们要在中医药学原有基础上深入发掘,有所创新突破。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6:11pm 时添加 -=-=-=-=-
裘沛然选集
编辑推荐
裘沛然先生是中医泰斗,他不仅在医学上有高深造诣,而且是一位通晓文史哲的学者和功夫在医外的诗人。今年,先生喜度米寿,一本荟萃先生著作的《裘沛然选集》已出版。
  选集中的医学论文和医案十分精彩,反映了中医学的精粹,其中关于张仲景的长沙太守考、孙思邈的养生法、奇经八脉循行路径考等力作,反映了作者在史学和中医理论研究方面的深度。百余则医案凸现了先生行医七十年的精粹。更为人称颂的是先生大声疾呼振兴中医药事业,并身体力行。
  裘先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对儒学的研究尤深。裘先生的诗讲究声韵、用典,情景交融,言之有物,深寓爱国爱民之情。剑风楼是裘先生的书斋名,剑风楼诗钞颇得文学艺术界的好评,七十余位书法家纷纷为之濡墨挥毫,国画大师陆俨少特为《游黄山二绝》配画。裘先生的随笔也颇具特色,文字凝练,立意深刻,且可读性很强,《养生且莫贪生》《大家风范忆唐云》《玉皇观里遇高人》等文令人击节赞赏。世纪之交,先生又将自己珍藏的十万卷图书捐献给家乡的慈溪图书馆,他真诚地说道“冀为桑梓兄弟提高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稍作寸补”,表现了当代儒医的宽大胸襟。
  “笔为苍生斯可珍”,是胡问遂先生为裘先生题写的条幅,也是裘先生悬壶济世,勤研儒学,奋笔疾书的真实写照。
内容简介
裘沛然先生是中国著名中医学家,年近九秩,行医七十年,医德广被。他读书万卷,著作等身,所主编及撰写的医学与诗文书籍达36部,寝馈于《辞海》工作逾四十年,还编着其它各种辞书、丛书和医学百科全书等巨著,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
《裘沛然选集》,分上下两集;上集有三个部分:一为文集,二为医论,三为剑风楼随笔;下集有两个部分:一为医案,二为剑风楼诗集。
本《选集》集中了我国著名医学家、诗人裘沛然的主要著作404篇(首)。上集分为文集、医论和剑风楼随笔三辑,下集分为医案和剑风楼诗抄两辑。其中医论35篇,随笔66篇,医案125则,诗歌140首,共70万字,另有图片40余幅。
在《裘沛然选集》中,裘老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义制利”的思想有益于化解人与人、人与群体间的矛盾。“成人之道”的思想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他还简述了为人的三大原则———即提倡“以仁为本”,“以礼为节”,“以义为衡”。裘老说,树立这样的养生观,既可寿人,还可寿世,比热衷于“保健补品”,更能获益。
作者简介
裘沛然,1916年生,浙江慈溪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历任国家科委中医组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做记者多年,阅人不少,裘沛然先生乃是我所折服的一人。裘老为中医界泰斗,他一生医人无数,也育人无数。世人只知其学术崇高,却不一定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博通文史的学者和诗人。
  裘老虽已耄耋高龄,却老而弥健,自谓平生不事锻炼,也不喜药饵调补。他说,养生首先不贪生,即要有旷达的思想和宽厚的胸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同时还要讲究“识度和守度”。裘老说,人世间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最恰当之处为“适度”。所谓“适者寿”,正是阐明了万事适可而止方可久远。唐孙思邈提出“饥中饱,饱中饥”,就是饮食之度。汉华佗主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就是劳逸之度。《内经》述“起居有常,不竭不妄”,就是房事之度。《论语》载“唯酒无量不及乱”,就是饮酒之度。而“乐而不淫(过度),哀而不伤”,就是悲欢之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养心之度。此外,“度”还可根据各自体质、生活习惯、地域及时代条件不同而作适当调整。故识度、守度者,能健康长寿,反之则疾病丛生,难享天年。
  七十年的悬壶生涯,裘老还提出了“全神”的养生论。所谓“全神”,即重视修身养性,立德行善,使心态保持宁静安乐、至善至美的境地,才能“精气充和而神全”。故人必知足常乐,居高不骄不贪,居卑不谄不邪。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皆能怡然自得,随遇而安。
  因此,养生的前提其实是“养心”。在《裘沛然选集》中,裘老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义制利”的思想有益于化解人与人、人与群体间的矛盾。“成人之道”的思想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他还简述了为人的三大原则———即提倡“以仁为本”,“以礼为节”,“以义为衡”。裘老说,树立这样的养生观,既可寿人,还可寿世,比热衷于“保健补品”,更能获益。
  在书画界还被称为“沛然诗人”的裘老,医技之高,在医学界素有“大方去杂症,轻剂下重疴”之誉。他早年治一痢疾危症,患者日下数十次,中西医医治无效,已到奄奄一息的状态。裘老为处一方,竟然集攻、补、温、凉之药于一炉,患者翌日就痢止神清,转危为安。然而,裘老却从不为自己成功的医案所陶醉。
  与裘老握别,你不能不被精诚大医的那种“春到看花,秋来扫叶”的从容气度所折服。他是杏林巨擘,又是性情诗人,忽然忆起清代大诗人黄仲则的名句“瘦因吟过万山归”,方觉得裘老就是这样一枝坚挺的瘦梅,在杏林中怒放。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8:34:5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我是铁杆中医
----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
彭 坚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11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6:50pm 时添加 -=-=-=-=-
时代呼唤铁杆中医——《我是铁杆中医》读后感评论推荐               
                     
江厚万[1] 马继松[2]
[1]中国科技开发研究院芜湖分院,芜湖241001 [2]芜湖中医学校,芜湖241001

《中医药导报》
2008年第14卷第12期摘  要:针对目前中医西化与异化,“泡沫中医”泛滥的严峻现实,中医大家邓铁涛先生提出了“铁杆中医”的命题,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在《我是铁杆中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中,对这一命题给出了精彩的答案。该书一扫过去理论脱离实际、坐而论道的浮泛陈言,从中医当代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与临床感悟,对中医的得失成败进行反思,揭秘中医的科学本质以及中医的成材规律,探索中医的前进方向。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立意新颖,值得每一位关爱中医事业的学人一读。 (共2页)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6:52pm 时添加 -=-=-=-=-
上卷 学术篇:
导 论
第一篇 一个铁杆中医的心路历程
一、我的学徒生涯
1 家学渊源
2 入门之阶
3 最后一课
二、史峰回眸
1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2 中西医学的分道扬镳
三、中医的科学方法
1 叩问中医
2 方法之谜
3 《伤寒论》与信息方法
4 辨证论治的本质
5 复杂科学
6 《黄帝内经》与模型方法
四、中医的优势领域
1 治疗方法的优势
2 文献资源的优势
3 医学模式的优势
4 养生保健的优势
5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五、学好中医的几点诀窍
1 成才的诀窍  
2 读书的诀窍
3 临证的诀窍
六、东西方文化冲撞激荡下的中医
1 百年风云
2 症结何在
3 凤凰涅槃
第二篇 中医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
一 和谐文化与中医学
二 中医应当由中国人说了算
三 中医要有自己的金标准
四 中医院发展改革的方向
第三篇 面对传染病的猖獗,我们应当有所准备
一 历史与现状
二 思路与方法
三 结语
第四篇 抗击流感第一人
一 张仲景其人
二 《伤寒论》其书
三 伤寒是何病
四 走向世界的《伤寒论》
第五篇 中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驳《告别中医中药》
一 不平等的比较和有意的欺瞒
二 中西医发展的历史真相
三 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学优势
四 中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下卷 临床篇:
第一类 慢性疼痛
一、头痛
二、颈肩疼痛
三、肩臂疼痛
四、心胸疼痛
五、胸胁疼痛
六、腹痛
七、腰腿疼痛
八、肢体疼痛
九、痛经
第二类 慢性炎症
一、慢性鼻炎
二、慢性咽喉炎
三、慢性扁桃体炎
四、慢性支气管炎
五、慢性口腔炎
六、慢性胆囊炎
七、慢性胃炎
八、慢性结肠炎
九、妇科慢性炎症
第三类 病毒性疾病
一、感冒与流感
二、病毒性肝炎
第四类 增生性疾病
一、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
二、乳腺增生
三、前列腺增生
第五类 恶性肿瘤
一、克服放化疗毒副作用
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防止癌症的扩散复发
四、减轻癌性疼痛
第六类 妇科内分泌失调及功能性疾病
一、不规则出血
1 宫血症
2 排卵期出血
二、月经周期紊乱
三、闭经
四、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五、更年期综合症
六、不孕症
第七类 老年性疾病
一、古代养生延年之法
二、冠心病
三、中风
四、糖尿病
五、老年脑病
六、其他老年病症
1 皮肤搔痒
2 手足麻痹
3 腿脚无力
4 夜尿频数
5 习惯性便秘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6:53pm 时添加 -=-=-=-=-
选读:
第一篇 一个铁杆中医的心路历程
一 我的学徒生涯
1 家学渊源
我出生于中医世家,却并非书香门第,祖上是农民,原籍湖南岳阳彭家大垸。清朝道光年间,曾祖父彭吟樵不满包办婚姻,从老家出走,一担青菜挑进长沙,成了城里的“打工仔”。有一次,看到钉马掌的工匠在削马蹄皮,突发奇想,他将削下的马蹄皮放在新瓦上焙枯,调上冰片、麻油,试着用来治疗臁疮:这是一种当时劳动群众最常见、最不易治愈的小腿胫部溃疡,俗称“烂脚杆子”病。岂知真的有效,一炮打响,由此起家,俨然当起了“外科医生”,当然,按大清律例,现时标准,只能算作“江湖郎中”。从此,彭氏医生的招牌在长沙市白马巷64号一挂就是七十余年,直到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烧起为止。
祖父这一辈,有五人行医,以大伯祖父彭韻伯的名气最大。他专攻叶天士的学说,一部《临证指南医案》,读得滚瓜烂熟,用得出神入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湖南省政府主席、军阀何某的父亲得了病,老爷子从乡里头次进城享福,不到半月,即卧床不起,高烧不退,群医束手。伯祖父以上等高丽参一枝烧炭、加保和丸煎汤,一剂而热退身凉。明明是一个消化不良引起的“滞烧”,用几分钱一帖的消滞药就可以解决问题,偏偏就难倒了众多名医,不知如何既能照顾到病情,又能照顾到大人物的面子,让善于玩“脑筋急转弯”的伯祖父捡了个便宜。经何某一褒奖,伯祖父于是乎就“饮誉三湘”了。
我的父亲排行第四,学医的是二伯、三伯。二伯彭崇让生于1902年,家境贫寒,只念了四年私塾,全靠博闻强记,苦读成才,青年时即医名鹊起。五十年代初,本拟调中国中医研究院,恰逢得了肺结核,未能成行。后来入聘湘雅医学院,担任中医顾问,教授,1959级西医学习中医班导师。二伯曾多次为胡耀邦、叶剑英、王震、陶铸、杨得志等来湘的领导人看病。徐特立先生的夫人患有一种西医称作“癔病性昏厥症”的疾病,得病已经四十余年,每次发作即昏不知人,遍访全国名医,用任何药物都无效,过几天就会自动苏醒。1964年初,徐夫人在长沙发病,二伯用黄芪一两、防风五钱,浓煎鼻饲,半个小时就醒了。徐老先生大为惊讶,问为什么会有效。二伯回答:这个病中医古籍有记载,名“尸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晋国大夫赵简子得的就是这种病,扁鹊凭脉断定三日后复苏,未尝用药;《旧唐书•许胤宗传》中,柳太后得此病,御医许胤宗用黄芪、防风煎汤数斛,置于床下,熏蒸而醒,中医古代最有名的医案、明代的《名医类案》,将这个医案列为全书的第一案,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新瓶子装旧酒而已。听后,徐老先生感慨不已,不久,亲自提名二伯为第三届省政协常委。
对于先人的这些轶闻趣事,虽然从小耳熟能详,但到后来从事医学史研究时,我还是认真地考证了一番。结果发现:用马蹄皮焙枯治臁疮,方书未载;人参烧炭消滞,经传无考;即使是将赵简子、柳太后、徐夫人,千年故事一锅勺,也似乎有移花接木之嫌,不那么绝对科学严谨的。我这几位先辈,除了敢于实践、胆识过人之外,还有一股子灵性,也就是中医常讲的悟性,所谓“医者,意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与诗品中的心有灵犀、画论中的形神兼备、文章中的妙手偶得、佛学中的境由心生等等,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但悟性这东西,用讲究实证的现代科学方法,大概找不着形态,它却是渗透于中国古代文化各门学科的灵魂,而一个缺少悟性的中医,永远只能在低层次的临床实践中徘徊。
也许从少年时代起,我就朦胧地意识到:中医与现代科学完全不是一回事,讲不清它的道理,但有时候,比能讲清道理的西医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支撑它的学科背景是几千年积累的成功经验,是临床实践,而不是现代科学手段。中医,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是一个神秘王国。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6:54pm 时添加 -=-=-=-=-
2 入门之阶
最初跨进这个神秘王国,远没有听故事那么开心浪漫。我开始为徒学医,已过弱冠之年,靠背书记诵的“童子功”,自然是荡然无存了,对中医的了解,也近乎一张白纸。作为老师的二伯父,递给我一本张仲景的《伤寒论》,嘱咐不许看注解,以免受干扰,要把原文反复读熟,仔细体会,直至倒背如流,全部印进脑子里,溶进血液中。二伯是有名的伤寒大家,平日里给学生讲述起《伤寒论》来,听说是口若悬河,纵横千古,这时节却来了个“沉默是金”,把我打入冷宫,令我独学无友。莫可奈何,我整日在《伤寒论》中遨游爬梳,苦思遐想,围绕着这本小册子,搬来一大堆中基、方剂、中药、内科著作,象无头苍蝇一样,瞎冲乱撞。王国维讲的读书三境界中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我当年啃这三百九十七条简牍的真实写照。大约半年后,当我还在这两层境界中熬煎度日时,二伯把我带上了临床,一经点化,全盘皆活,我逐渐明白了《伤寒论》的价值,享受到中医思维的乐趣。当然,到蓦然回首,见灯火阑珊、佳人俏立时,己经在很多年以后了。至今为止,没有哪本书读得象这本书这么苦,也没有哪本书象这本书那样使我获益终生。

3 最后一课
就这样,白天抄方看病,晚上读书讲经,我在伯父身边度过了五年典型的中医师徒相授的学习生涯。二伯最后一次教我,是临终前的一刻。那是1978年1月17日,春寒料峭,二伯病危,等我赶到他身边时,经过他的学生们的抢救,能坐起来了,面色潮红,精神尚好,大家松了一口气。二伯一会儿招呼伯母,给参加抢救的学生煮荷包蛋下面,一会儿喊我接尿,当我刚把尿壶凑上去,二伯忽然抓住我的手,叫我摸他背上的汗,连声问:“摸到没有?摸到没有?这就是绝汗,‘绝汗如油’啊!”话音刚落,便气绝而亡。二伯用他生命迸发的最后一闪火花,为我上了最后一堂课。这是怎样的一堂课啊,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作为湖南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二伯始终没有公开出版过著作。他为1959级西医学习中医班的学生们授课时,编写过中医内科、伤寒、金匮等教材,也为继承家学的后辈们留下一部手写的临床笔记,但都没有刊行。每当问及著述一事,二伯总是宣称:“我治病能有所疗效,不过是勤读古人的书,善用古人的方,拾古人的余唾而已,我本人并没有什么创造性的成就,不值得留言后世。只要善于把古人千百年来积累的成果,灵活地转用于自己的临床,就能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医生,不可奢谈创新与突破。”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观点难免有清高和守旧之嫌,但是相对于中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而言,真正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其实这是一句大实话。亲情加师徒的特殊关系,使得二伯可以对我直抒胸臆,表达他对人生、对学中医的看法。他的许多教诲,在我的医学生涯中,确实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的这些话: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我就让你苦读《伤寒论》?清末陆九芝说过:‘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总是最初接触的东西印象最深,这叫先入为主。《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圣典,言简意赅,朴实无华,不奢谈理论,紧扣临床实践,把一个疾病从开始到完结的全部过程,有序地展示出来,以错综复杂的文字,归纳了疾病千变万化的各个方面,完美地、灵动地、全方位地表达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中医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著作,是中医临床思维科学的典范。中医的生命,在于能看病,看病的本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方子,而在于会辩证,‘认证无差’,是遣方用药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先让《伤寒论》占据了你的思维空间,让辨证论治在你脑海中深深扎下根来,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妨甩开他们,直面张仲景,感受原文,直接领会和吸取他的原始思想,自己去思考、去体会,你将会受益终身。”
“培养中医临床医生,可以从《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启蒙书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也可以从《伤寒论》入手,先难后易,高屋建瓴。循序渐进,是培养一般人才的方法,高屋建瓴,才是造就临床高手的途径。对你,我取其后者。至于《黄帝内经》,可以先读《内经知要》,掌握其精髓,因为全书涉及的知识过于庞杂,又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看病,不可读得太早,以免陷了进去,分散精力,迷失方向。到四十岁以后,有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真正读懂。”
“学医要从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长。例如,清初的三大国医:叶天士,张石顽,吴谦,皆有鸿篇巨制,都是临床高手。《临证指南医案》、《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任选一种,‘执一书可治天下病’。叶天士的术难读,因为全是医案,要一个个揣摩研习,但叶氏临床经验之丰,古今无人企及;张石顽的书深邃,病无巨细,都能找到治法,并且规矩井然,可备案头参考;吴谦的书通俗,一病一方,疗效可靠,平易稳妥,最适合作家传师授的教材。此外,妇科有《傅青主女科》,儿科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外科有《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眼科有《审视瑶函》,针灸有《针灸大成》,都是本学科的杰出著作,可师可法。其它如张景岳、徐灵胎、陈修园、陈士铎、吴鞠通、王清任、程钟龄、唐容川、张锡纯等医家,都对临床作出了突出贡献,其著作不可不流览,然而,要从中选择一、两家,读细、读精、用熟,以作为自己临床的‘安身立命’之本,再旁采诸家,以弥补一家之偏。切切不可博览群书而终无依托,泛舟学海而流散无穷。”
“学医要善于‘夺人之长’。夺谁的长?古人、今人的长处,即古今名医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中医有个特点,就是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有时更重要。一名医生个人的智慧、阅历、生命毕竟有限,治病完全靠自己在临床中摸索总结,几十年也熬不出头,要学会把别人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最终变成自己的经验。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今名医写下了大量总结临床经验的文献,这是学西医的人所没有的优势,学中医的人有书读,要读书,还要有一双‘慧眼’,识得真货,更要有一份胆识,看准了就用。古今名医著作中介绍的效方,大部分是可靠的,但有时也难免掺杂水份,或有夸大不实之辞,拿来用过,有效,成我囊中宝物,无效,弃之亦不可惜,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经验。总之,只要怀着谦虚之心,好学之志,偷学的本事,实施的勇气,多读书,勤实践,善于将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就能打破常规,很快成才。”
“学医要抓住方剂这个核心。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方是中心,是灵魂。一首好的方剂,往往组方严密,层次井然,充满了辨证法,充满了结构美。象阳和汤的刚柔相济,六味地黄汤的动静得宜,使你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构方的技巧。张仲景的二百余首经方,至今效如桴鼓,古今几十万首方剂,无不凝聚着创方者的心血。学方要潜心领会其风骨精神,用方要尽量使用原方,决不能自以为聪明,画蛇添足,随意加减,否则,必将破坏原方的疗效。打个比喻,一首古代名方,犹如一首优美的古诗,一幅千古名画,更象一座古代建筑,如果你不能领略其中的情趣,信手涂鸦,还自鸣得意,固属浅薄;倘若随意拆梁换柱,增损加减,则原有建筑的风格与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你能怪古方没有疗效吗?经方、时方、当代名医之方固然要学,单方、验方,甚至江湖医生用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掌握一些。俗话说:‘单方气死好郎中’,有时辨证论治走到山穷水尽,改用个单方却起死回生,古今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决不要以为学会了辨证论治,背诵了几百首汤头,就掌握了一切,须知在民间还蕴藏养着丰富的中医学成就,象《验方新编》、《串雅》、《理瀹骈文》等总结民间经验与江湖医生经验的书,其价值,不下于其它名著,应常备案头,随时参阅。”
“治病要抓主证,解决主要矛盾,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古方为什么讲究君臣佐使?就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设。用药要单纯,处方宜精当,切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一面也顾不到,喜开大方的医生,古人讥讽为‘广络原野,希冀一、二’,其实是心无定见,靠碰运气。”
“初次诊治的病人,如果病情复杂,宜先投石问路,从一点切入,静观病情的变化。倘若病势有所好转,则可得寸进尺,步步跟进,争取一环一环解开;倘若病势有所加重,也不必惊慌失措,但须改弦更张,转换思路,而从其反面论治,往往有效,因为疾病的性质是:非阴即阳、非表即里、非寒即热、非虚即实,懂得这个辩证关系,就能沉着应战;倘若病势不进不退,则应调整角度,重新选点,也可能是药力未到,须守方不变。而要做到心中有数,其前提是必须用药单纯,紧扣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好全局。”
“当医生是一门高尚而艰辛的职业,而中医更是一种可以寄托终生的事业。守着这个事业,一辈子不一定会轰轰烈烈,但可以过得很充实,很丰富,也很平静。一旦咬定从事中医事业这个目标,就不要轻易舍弃,还要准备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和才华。这是值得的,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济世救民的梦想而屡屡受挫,抱憾终生,唯独当医生,特别是当中医,不必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不怕横遭厄运,无须借助于任何物质条件,三个指头、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仅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低标准则可赖以糊口谋生,高标准则可藉以实施‘仁者爱人’的远大志向。惟其高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不应当把谋财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惟其艰辛,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应当淡化作官发财这些世俗的观念,倾注全力于自己的事业中,精力的投入越多,对病人、对自己就越有好处。”
“中医是真正的长春树,当同龄人谢幕下台的时候,一个从事中医临床的人,才开始登上一个更高的境界。相对于一般老年人而言,一个名符其实的老中医专家,肯定会多几分精神的充实,少几分身体的苦痛。能够与中医事业相伴始终,是人生的一种机遇,一种福气。”
岁月如河,一晃流过去二十多年了,我的脑海中始终浮现着二伯临终前的情景,耳边始终回响着二伯平时所吐露的学医箴言。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6:56pm 时添加 -=-=-=-=-
2 读书的诀窍
      中医的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读不完。作为一个立志成为中医临床家的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治病经验的获得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经验,靠自己在临床摸索积累;另一个是间接经验,靠从书本中获得。古人把著书立说看得很神圣,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书是比较可靠的,经验总结也很实在;尤其是当代许多著名老中医写了很多经验总结的著作和医案医话,这些都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宝贵源泉。
      我历来认为:对中医而言,有时候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还重要,比如,在年轻时,因为参加临床的时间短,见识少,必然有很多病从未见过,完全靠自己从头摸索,会耽误病情,走许多弯路。如果读的书多,发现古今名医有类似的治疗经验,拿来运用,则可以用之弥补自己直接经验的不足。即使到老了,临床经验丰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见识过,旁人的经验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就需要读书,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他人的经验。我认为,一辈子埋头临床,只重视自己的经验,或家传的经验,而不肯花时间多读书,多吸取他人经验的人,只能是一个平庸的医生,是决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临床家的。
       当然,读书是有诀窍的,要有计划地读,有选择地读,分阶段读。
       第一,要熟读几本书。
       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经典对于民族精神的构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东西方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的中医体系,产生了早期的所谓“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经过历史淘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成为新的“四大经典”。这几本书是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读书阶段,就要背诵,至少《伤寒论》、《温病条辨》要背熟,其他要熟读。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为什么一定要熟读、背诵呢?因为这几本书解决了中医临床方法论的问题,体现的是活的辨证论治思想,表达的是一个体系,不是一方一法,何况《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提供了四百余首久经临床考验的、内在联系紧密的、疗效卓著的系列方。只有烂熟于胸,在一辈子的临床中实践、体会、印证,才能使自己的临床水平得到升华。
       我学中医是从读《伤寒论》入手的,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其中的思维技巧,临床方法论,这是中医临床的灵魂。条文要记得熟,临床才用得活。才能掌握到中医临床的精髓。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我治疗一个中年糖尿病人,用了各种西药,血糖始终降不下来。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肠不适,胃脘饱胀,咕噜作响,大便时干时稀,舌苔薄黄。我用半夏泻心汤、调中益气汤、乌梅丸等,先后几个月,不见大效,血糖仍然踞高不下,但始终不敢贸然去芩连,因为考虑到黄连有降血糖的作用。几乎黔驴技穷了,却偶然一次切脉时,发现虽然时值夏天,但患者整条手肘都是冷的,这不正是《伤寒论》中的“四逆”证吗?腹中咕噜作响,即肠鸣音亢进,不正是《金匮要略》中的“水饮”证:“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吗?舌苔薄黄只是有热的假象。改用大剂量四逆汤合己椒苈黄丸,取效了,血糖也开始降了。我出了一身冷汗,觉得惭愧,对不起病人,还是《伤寒论》条文不熟,自己辨证论治的功夫没有到家,受到了干扰。
       《温病条辨》不失为《伤寒论》之后最好的体现辨证论治水平的著作。作者很聪明,会学习总结别人的长处,这就是我反复提到的“善夺人之长”。他写书的方法是学了《伤寒论》的,以条文加注解的方式,把温病的全过程,从头到尾地展示开来,把治疗的方药穿插进去,使得一书在手,全局在胸,理法方药俱备。他使用的一百八十多首方剂中,有几十首方剂,为自叶天士所创制,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为自己所拟定。叶天士是医学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临床大家,但他治疗的温病都是个案,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中,开出的方药既无方名,又无剂量,经吴鞠通拟定方名、确定剂量之后,纳入到《温病条辨》中,如今都成为温病名方。《温病条辨》中的许多条文,也是直接从《临证指南医案》中引用的,但吴鞠通没有刻意说明这些,引起清代后来一些医家的非议。在今天看来,吴鞠通确有侵犯叶天士“知识产权”之嫌,但我们后人仍然要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辨治外感病的新的模式。何况当时出书,是没有稿费的,还要找人资助,或者自己掏腰包,并无经济效益可图,完全是为了实现济世救人的目的。
       然而,《温病条辨》有缺陷,缺陷在哪里呢?在于作者本身是个业余医生,青年时期主要职业是应聘在京城抄写《四库全书》以谋生,一干就是十多年,撰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本人虽然也经历过“京师大疫”,治疗过一些温病患者,在他晚年成书的《吴鞠通医案》中回忆起二、三例,但他并没有成熟的、成体系的温病治疗经验。因此《温病条辨》的条文及其内容,远不及《伤寒论》的灵动和内涵的丰富。温病用三焦辨证的模式,后人以为是吴鞠通的首创,其实也是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提出的,更早则有喻昌等人。吴鞠通将其发展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与卫气营血一纵一横,交相辉映,成为一种立体的辨证方法,原本不错,但他却提出温病的发展是“始上焦,终下焦”,这就未免失之偏颇,忽略了伏气温病一开始就表现为下焦内热的另一种传变规律。又如,吴鞠通总结叶天士治疗温病的经验,并不全面,遗漏很多,有的在形成固定方剂时,概括的尚不完整,如“三仁汤”一类方,叶案中用得非常多,是他的一大特色,但宜叫做“二仁汤”,因为几乎不用苡仁,多用石菖蒲,而吴鞠通则加苡仁,去石菖蒲,命名为“三仁汤”,这样一改,容易误导,以为湿温初起,当三焦同治,王绵之先生对这点很有看法,认为湿温初起的重点,应当放在上焦,这是对的。叶霖、王孟英对吴氏的失误,均有所批评。这些失误,大概都与吴鞠通当时的临床经验不足有关。但总的来说,还只能算是白璧微瑕,因为《温病条辨》毕竟是总结了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理论与经验,并且基本概括出了温病发展的基本规律,给后世提供了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一整套成熟的方药,完成了几乎可以与《伤寒论》六经辨证媲美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
       学《黄帝内经》不必象读《伤寒论》那样死读,它毕竟是理论书,不是临床著作,我的伯父曾告诫我,四十岁以前不必读《黄帝内经》全书,可以读《内经知要》。《内经知要》简明扼要,对领会中医理论体系、开阔思维、指导临床有好处。到年纪比较大了,临床经验比较多了,对社会和事物的理解能力深刻了,再读《黄帝内经》全文,才能真正读懂,当然,那是进入了另外一种思维境界。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9:02:38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中国病史新义
范行准 著
伊广谦等整 理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9.1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7:08pm 时添加 -=-=-=-=-
3、 疾病史的研究:
  较为突出的是范行准撰《中国病史新义》约90万字,填补了疾病史专著的空白。此外,冼维逊《鼠疫流行史》则属于单个疾病史的专著。
-----中医现代史第六章第四节:医学史文献学的研究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7:11pm 时添加 -=-=-=-=-
进入1980年代以后,全国的各行各业几乎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疾病医疗史的研究也不例外。就疾病史而言,这一时期最值得注目的当属1980 年代在大陆和台湾出版的两部疾病史的专著, 即:范行准撰著约90万字的《中国病史新义》(中国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和陈胜昆之《中国疾病史》。
------20世纪以来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评 (余新忠)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7:17pm 时添加 -=-=-=-=-
范行准与栖芬室藏书 【转】
范行准与栖芬室藏书 伊广谦   
我国有悠久的藏书传统,在历代众多藏书家中,范行准先生及其栖芬室藏书可谓独树一帜,独步医林。
  范行准(1906~1998年),名适,字天磐,浙江省汤溪县(今属金华县)人。家世寒素,少即失学,仅读三年小学。13岁时,在其小叔父范贡云于本县罗埠镇所开德寿堂药店学徒。自十四五岁始,经常去十余里外之城中图书馆看书,馆藏虽不丰富,但感觉“不啻如赤手贫儿,蓦入铜山金穴,神摇意夺,徘徊不忍去之。必日薄崦嵫,始惘然言旋”。其酷爱书籍之情,可以想见。18岁时,返乡自学中医。20岁起,在乡诊病,前后有3年。30年代初,考入上海国医学院,学院为5年制,插班入三年级。第2年又跳班入五年级,两年即获毕业。在学期间,得以师从陆渊雷、章次公诸名家。毕业后在上海行医,与医史、文献学家王吉民、龙伯坚、宋大仁等交游,并开始了他搜书藏书的人生历程。
  由于范先生立志编一部大型《中国医学史》,故其初期所收多为史部、子部古籍,而不购医书,以为医书可向医家通借。但不久即发现,医家所藏,善本反而极为稀见,乃转而大力访求医书。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遇有善本,必购之而后快。其搜求之辛苦,“有求之十年不得而一旦遇之者,有展转推求而始得之者,有既失而复得者,亦有失之交臂,如象罔之珠,不可再得者”。甚至罄尽家中柴米之资以购求爱书,亦为常事。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图书之厄,旷古所无”,“念典章之覆没,感文献之无征”,遂奋起抢救,其中不乏善本医书。范先生认为,宋元善本固所愿求,但实用的稀见孤本,并不逊色。书肆冷摊常见其踪影,远方甚至国外亦有友朋代为网罗寻觅。十年时间,成绩斐然。至1941年,所搜四部古籍,已逾二万卷。此后又续有增加。当时因系租房居住,“室小书多,椅案之外,俱为图籍所据,人则屯伏其中”,而先生自得其乐。
  范先生藏书室名曰“栖芬室”,芬者书香之谓,“栖芬”之意有二:一者先生客寓上海,僦舍而居,屡经搬迁,书籍随主人随处栖止,用以自况;二者范先生认为,“书物为天下公器,苟吾不用,宜速散去”,书籍不过在此暂时栖留,异日将要归还社会,借以言志。而且,先生表示自己“并无藏书奢望,钤书印记,亦未敢用‘藏书’二字”。确乎如此,范先生栖芬室藏书,皆铃以“汤溪范氏栖芬图籍”、“栖芬室图书”等印。在自撰的栖芬室铭辞中,范先生写道:“栖栖江湖,劳劳齿履,尺席万泉,月显责比,宝可易人,主得随徒,唯此清芬,偕予栖此。”即是其心境的真实写照。
  栖芬室聚藏了大量珍贵中医药古籍,其中有宋、元、明三代的珍稀刻本、写本90多种,如北宋版《圣散子方》、明彩绘本《本草图谱》;还有不少清代医家、学者的稿本,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稿本、刘鹗《要药分剂补正》稿本,及连自华、陆懋修、田晋蕃等人的手稿。栖芬室中珍藏的大量珍本医书,凝聚着范先生一生的心血,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
  我国记述藏书家行迹的著作有个有趣的特点,多喜用七言绝句纪事加注形式,谓之“藏书纪事诗”。在诸多藏书纪事诗著作中,唯一被吟咏的中医藏书家即是范行准先生。诗见近人王謇(佩诤)《续补藏书纪事诗》:“本划衍义宗奭寇,伤寒名论仲景张。辑佚钩沈若治经,医家渊海千金方。”注云:“范行准,购求医书,不遗余力。集医家著述编缀成书,我国之丹波丸也。与(范)祥雍品性极相似,称上海二范。”将范先生与日本著名医学世家和藏书家丹波元简父子并列。由于范先生极具特色的丰富收藏,被公认为中医藏书家中的巨擘。
  众所周知,范先生的医史、文献学论著向以立论严谨、资料翔实著称,这无疑得力于栖芬室的珍藏。范先生撰写的《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国预防医学史》、《中国病史新义》已成为医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他将自己的珍藏公开于世,主编影印出版了《中国古典医学丛刊》,所收《循经考穴编》、《秘藏常山栖静斋针灸全书》等,皆为世人难得一见的秘笈。他还用大量精力辑录了两汉至元明间的医学佚书,为《全汉三国六朝唐宋医书》、《元明医学钩沉》两书。
  1984年,范先生78岁时,毅然将栖芬室全部藏书献给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实现了他早年的愿望。这批献书共计760种,7200余册。其中医书660多种,2100多册,内含善本290种,1500余册。善本中有宋、元、明三代刻本、写本90多种,有的已是价值连城的文物。范先把自己一生节衣缩食、苦心搜集的珍贵图书全部献给国家,完全是出于对中医药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他说:“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我所酷爱的书籍将为整个社会、整个中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时,我感到无限的幸福和光荣。”范老以天下为公的豁达态度,一时蔚为医界美谈,赢得人们的敬佩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9:21:5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说明:所介中医书籍,大部为渔翁个人收藏者。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7:24pm 时添加 -=-=-=-=-
以下同,未完待续!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9:32:04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中医史
李经纬 著
医史研究老树新花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63期
     在21世纪中医事业发展再次面临重要契机的时候,李经纬教授的《中医史》问世,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门学科的发展总是建立在以往经验之上的。对中医历史的研究,近年有相当重要的成果,例如四卷本《中国医学通史》就是代表。其中,李经纬教授就是《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的主编。在多年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之后,李教授又于耄耋之年撰成本书,恰如醪醴陈酿,更见醇和。我以为此书堪称适时之史笔,成功之作。
    对古代医史的梳理更加精到
    由于有编撰《中国医学通史》以及主持医史文物研究的基础,作者对医学史中的相关史实和进展的掌握相当扎实,其中尤为显著的是作者素有深入研究的中医外科技术史等内容。与近代西医相比,中医外科手术相对落后,以致有人怀疑古书所有关于手术记载的真实性,或者持外国传入说。作者以丰富的旁证资料指出,华佗时代进行腹部外科手术完全是有可能的,还有如晋代的唇裂修补手术、唐代的肿瘤切除手术和义眼镶嵌手术等,都有明确依据,我们不能简单地依据今天的现状来怀疑古人的记述。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另外,对本书之命名《中医史》,作者也有严谨的思考,在绪言中,对何谓“医”、何谓“中医”以及历代医称都作了详细考证,这是前人未曾重视的问题,很有价值。另外绪言还就医学史研究的任务作了探讨,对后来者有指导意义。
    系统回顾20世纪中医史
    《中国医学通史》虽有现代卷,但止于20世纪末段。现在已步入21世纪,有条件对跌荡起伏的20世纪的中医学史作一个完整的回顾了,本书列“20世纪中医学发展历程”一章,作专题思考,这也是近年中医通史著作之首创。虽然限于篇幅,于史事史实方面只作粗线条勾勒,但在勾玄评论方面相当深入,可谓是其精华所在。其中包括对中西医汇通的评述、对建国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思考,以及作者对“中西医结合科研模式”和“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的期望等,融汇着作者以医史学者身份对中医发展路向的独到理解。例如对中西医汇通,作者指出:“(他们)自觉不自觉印证是如何与西医一致,从而证明中医是科学的。虽然不承认,或极力反对西医以不科学、落后为由对中医的批判,但却削足适履称中医如何与西医一样科学,有些给人勉强的感觉。这种倾向,数十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甚至在今天仍有不断的反映。”这样评价十分有启迪意义。20世纪中医走过的历程是十分曲折的,认真总结其成败得失,必定能为21世纪的中医事业提供参考,这正是“史以为鉴”的功能。
    有史有论,论而中肯
    有人说史家当以理性为主,不掺感情因素。其实未必尽然。撰史者固然不能因为感情因素而曲解历史,但任何著作中最精彩的,一定是作者最动情的地方。本书在评论史事时,往往结合个人经历和体会,言论剀切而中肯。例如作者原来是西医出身,经过“西学中”而后选择了中医学史作为研究方向,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深有体会,正如书中指出:“他们(指西学中人员)是为了继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而进行研讨的,而绝非轻视、消灭中医。”现代中医、中西医结合都是发展中医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能否正视中医的独特价值,采取合理的方法去研究,决不能以西医学理论为标准衡量中医,这是已为历史证明的事实。
    以上几点,是我读《中医史》的一点感想,未必足以概括全书的特色。但其学术价值足以肯定。此外,本书的附录部分,还记载了作者与海外的医史学术交流情况,这也是现代医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是李经纬教授毕生心血的结晶,为现代医史学增添了色彩,而且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相信普通读者也会读之而不能释卷。略有不足之处,我认为中医“温病”概念的范围要较西医的“传染病”之内涵为大,本书把明清温病学派放入“传染病学派”一节,未必完全恰当。因温病学派虽有诊治传染病之学术经验,但叶、薛、吴、王四家之名著,内涵广博,不只局限于传染病方面,似应以“温病学派对传染病之贡献”为题目更为贴切。
    最后想说明推荐此书之目的,是由于近年来对中医抹黑者所为,必须清洗。读《中医史》使广大读者对中医之伟大,有较全面之认识。《中医史》第十一章“20世纪中医发展历程”最后一句说:“我们必须严肃地指出:那些视中医为伪科学的先生们,他们数典忘祖,是全盘西化的继承者,我们不能容许他们践踏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作者的大声“呐喊”。(邓铁涛)
    http://www.100md.com/html/200801/1652/1624.htm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7:35pm 时添加 -=-=-=-=-
中医史   
作者: 李经纬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ISBN:7544320847      
版次:第1版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37
发表于 2009-4-27 12:29:3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

    中医的全部在历代医家的著述和实践中,在现代中医的研究实践中。
38
发表于 2009-4-27 12:56:0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好书。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6:58:3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谢谢关注,望能推荐您案头的中医书籍佳作!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7:13:58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内经语言研究
钱超尘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6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5:22pm 时添加 -=-=-=-=-
本书从音韵、语法、词义(训诂)三方面对《内经》语言作了全面研究和分析。是作者多年研究《内经》语言的成果结集。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7日 05:25pm 时添加 -=-=-=-=-
作者简介
钱超尘,生于1936年,河北省玉田县渠河头半壁街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被推荐为该校中文系古代汉语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古汉语专家陆宗达教授,学习以《说文解字》为核心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而成为乾嘉学派正统传人。从1972年底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讲授《医古文》至今。他在传道授业之余,潜心于中医训诂学、中医文献整理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填补了多项学术空白,尤其是他以上古音韵学为手段,参照《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改正现行本《素问》、《灵枢》讹衍倒夺60余处,体现了他在中医音韵训诂方面颇深的造诣。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国立第十三大学波比尼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分会、李时珍研究分会、王清任研究会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训诂学会理事等职。
钱教授淡薄名利、专心学问,不仅以文字学(尤其是俗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和考据学作为研究中医古籍的手段,在中医文献研究及中医经典著作的语言研究方面开拓出许多的新领域,他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古籍及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的普及作了大量工作。
主要著作有:《黄帝内经太素研究》、《内经语言研究》、《中医古籍训诂研究》、《伤寒论文献通考》、《唐本伤寒论》、《千金翼方诠译》、《宋本伤寒论校注》、《战国策译注》、《古代汉语》和《医古文》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7-1 11:20 , Processed in 0.07844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