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肖红先生《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杂感
其实个人认为,中医在建国50年来还是有很多发展的.比如中西医结合方面,虽然是"以西医的理论或方法来证实中医的有效性",但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的认识将引导更多的人来认识中医,喜欢中医.难道要让大家都只知道有效而"玄之又玄"才对中医好么?另外,这种研究也不全无好处,在于中医自身如何去面对,比如研究发现丹参\泽泻有降脂作用,那么在伴有高脂血症而属于瘀血证的患者,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丹参,而在伴有高脂血症而属于痰饮证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泽泻.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进步?古人并不曾反对过泽泻可以利尿的说法,那么现在的中医有什么理由要来反对泽泻降脂呢?--可见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问题.
就中医本身来说,也有很大的发展.很难说一个老中医为了把疾病的本质认识更深刻,而不去寻求认识上的进步.因为疗效会逼着他们往这条路上走.比如赵绍琴先生在他的经验集中就提到,他50多年对慢性肾炎的研究,运用内科杂病的治法时效时不效,后来结合温病的某些经验方法,疗效就有了提高;比如关幼波老先生提到,治疗黄疸后期,黄疸散漫难收,可以使用酸甘收敛的方法,一般而言,黄疸是从湿论治的,用收敛药治疗,本身从理论上讲是不适宜的,但是到了临床一用,才知道真好,这是发古人之未发的妙着啊!还有董建华先生的脾胃分治论,就是结合李东垣的脾胃论与叶天士的和降法发展而来的.这些不可否认,都是中医理论本身的进步.奈何国人视而不见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