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丁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3-19 13:55:14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谢孙老师指教。
_________------------------------------------------------
丁和网友加学友:
您好!
老师、孙老不敢当,还是以朋友讲习为好?
您是个认真做学问的人,谢谢您的参与交流。
对于您对古人“鬼神”意识之探讨,我基本同意您的看法和理解。我们研究经典,必须查询古汉语字典。在古汉语中,“徒”,还表述“空”。孔子向来强调“我道以一贯之”,就哲学中的“鬼神”意识通义而言,先生的理解正确。我之所以有着上述的释解,一是来自《周易》经文原旨,二是来自《系辞》:“天地定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鬼谋”与“人谋”之对应。在此,“鬼谋”,是表述鬼为方法论,“人谋”,是人为方法论的意思。
我们若真正探索阴阳五行之真谛,我的经验,离开《周易》是绝对不行的。例如《内经》在论述“阴阳者,天地之大道”时,强调“神明之府”的深刻内涵旨意到底是什么?而“治病必求于本,是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显然是个完整的句子。可是今人由于不懂“积阳为天,积阳为地”之原理,故在中医教科书及习惯引用中而人为地将其断章取义舍弃!我认为,这种研究经典回避矛盾的学风和做法,是使中医至今没有长足开拓创新发展而落伍于现代前进步伐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不知上述妥否,恭请交流和指正。
32
发表于 2009-3-19 14:41:56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http://www.hudong.com/wiki/%E9%AC%BC%E7%A5%9E
中国 宗教观念和哲学术语。《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古代祭祀之礼,有天神、人鬼、地祇之分。人鬼又称为“人神”,即鬼神,指死去的祖先。如《周书·金滕》记周公旦语:“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后凡人死,认为其灵魂不死,则称为鬼神。如《左传·昭公七年》记载郑子产语,以人死后,其“魂魄”犹能作怪为鬼。墨子亦说:“有人死而为鬼者”(《墨子·明鬼下》)。《礼记·祭法》则说:“人死曰鬼。”凡此皆以鬼神为人格神,认为人死后,其灵魂能给人以祸福。
  战国时代,一些哲学家以“精气”解释灵魂,鬼神又有了新的涵义。《管子·内业》说:精气“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以人体内的精气离开形体,在天地间流动为鬼神。《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郑玄注说:“精气谓之神,游魂谓之鬼。”此种观点,以鬼神为精气变化的形态,其人格神的涵义,较为淡薄,但仍有某种神秘的性质。《礼记·祭义》吸取了精气说,以人死,其体魄归于地为鬼,其气发扬于上为神,认为此气仍有知觉,能享受人间的祭祀。《礼记·郊特牲》则说:“鬼神,阴阳也。”又以魂气归天为神,为阳;以体魄归地为鬼,为阴,以阴阳二气之性质及其变化解释鬼神。但同样认为祭祀鬼神可以获福。《礼记》中的鬼神说,仍承认鬼神有意志,保留了人格神的涵义。
  到汉代,无神论者王充批判地吸取了《礼记》中的鬼神说,提出“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论衡·论死》)。认为人死无知,鬼神只是阴阳二气生化万物的性能,否认有人格神的性质。郑玄注《礼记·乐记》,以物死有所归为鬼,物生有所信为神,亦取此义。晋韩康伯注《周易·系辞》文,吸取了上述气有归伸说,以精气聚而成物为神,聚极则散为鬼,并以“聚散之理”,解释“鬼神之情状”。宋张载于《易说》中,又批判地吸取了韩康伯说,称气聚显而成物为神,气散隐而为变为鬼。其在《正蒙·太和》中又说:“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认为阴气主屈为鬼,阳气主伸为神,将鬼神视为气运动变化的两种形式,并说:“鬼神之实,不过二端而已。”“二端”,指阴阳二气。张载此说,不仅否定了鬼神的人格神的性质,而且扬弃了其灵魂的涵义,鬼神成了表达气往来屈伸的哲学术语。其后,朱熹亦说“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朱子语类》卷三)。此种鬼神说,为宋明清多数易学家和哲学家所采纳。

-=-=-=-=- 以下内容由 甲lijhvc2009年03月19日 02:43pm 时添加 -=-=-=-=-
呵呵,当今 易学者 可有比 朱熹?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7:40:28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欢迎 神农侍者 先生  孙殿文先生  甲lijhvc 先生参与讨论.
对于周易,本人实属外行,只是有一点感觉,易经的象数与以后的易辞是两个系统,两种目标.
学浅,说不好,
今寻得一片题为< 《周易》的来龙去脉>,很有意思.
摘录一些,供玩赏.
周易吧   《周易》的来龙去脉
作者:121.33.154.*自称 木匠
:但大多数的人,包括这些拍胸的人及以此为职业的学者们大都还是比较谦虚的,都会在私下或在心里说:《周易》真的是不好学,搞不懂。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中国佛学研究的 哲学博 士 陈坚 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实在的学者。
  
他在二零零五年第三期《周易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易经的意义的来源》的文章。
其中有一段话,特别有意思:
我确实了解易学史上许多人(比如王弼、二程、朱熹等)是怎么解释《易经》的,可是,你若问我这《易经》本身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真还不知道,而且说实在的,我从来也没有追究过这《易经》本身究竟是什么意思。此时,我猛然发现了一个我以前从来没感觉到过的事实,那就是我头脑中所装的原来都只是别人对《易经》的解释而自己对《易经》却是一无所知。

评论者说:一个专家在自己专业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时候,承认自己竟然不懂本专业的知识,是非常少见的,
其实,陈教授之所以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不懂《周易》,原因还在于,这种困惑并不是他个人的迷糊,而是学术界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问题。是一个使有些人感到自豪(因为神秘,所以觉得伟大),有些人感到尴尬(因为说不清,所以感到无奈)的问题。也因此是一个大家都不以为意、更不会以为耻的问题。

如果说:《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是在胡说八道地害人”。

因为《易经》是个比《周易》大的概念,所以无论如何,“《周易》”也不应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这就正如二不可能等于一加三的道理一样简单。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9:45:44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摘录   《周易》的来龙去脉   作者:121.33.154.*自称 木匠

商甲骨文上的爻指的是《连山易》和《归藏易》中的爻。这是两本与《周易》十分相似的书:一本形成于夏朝,一本是形成于商朝。姜太公当时在卖肉之余摆摊卜卦用的就不是《周易》,而是这两本《易》。
一,这三本书是一个系列的品种,
《连山易》最早,是《归藏易》的源。《周易》最晚,应是前两本的流。

二是这三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由六十四卦组成。不同的只能够是卦画的排序及卦爻辞(如果这两易也有卦辞的话)。
  
《周易》与《连山易》《归藏易》这三部书都是古代儿童的教材,也统称为三《易》。但这个教材却不是一般人所可以学得到的。因为在春秋之前,私人不允许著书立说,只有官方才可以办学校,只有贵族的子弟才可以入学,才可以有书籍,因此,只要是教材就与贫民不沾边。而且这三《易》更为特殊,连有入学资格的贵族子弟也是不让读,读不到的。
  晋国有一个大学者韩宣子在被派往鲁国任大使时,鲁国的太史让他看了一眼《易象》这本书后,他感叹不已地说:周朝的礼仪都在鲁国保存着啊。可见《易》这部书当时是作为秘籍存在的,可能只有周天子和鲁国才有。

  鲁国为什么会有这部书呢?因为鲁是周公后代的居住国, 周公曾摄政当国, 算得上是半个天子。周公在世时, 享受天子的待遇。周公死后,成王特许其封地鲁国世代享有天子之礼乐。更为重要的是,周朝的礼仪制度的制定者就是周公(实际上,周公正是《周易》的作者,这点我们要在解读完该书后才可以理解)。因为这种特殊的关系,鲁国才可能完整地继承了周王天子的礼仪制度,而晋国则享受不了这种待遇,自然也就与《易》无缘。诸侯国无《易》,连韩宣子这样见多识广的学者也没有见过《易》, 可见《易》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学, 都能用的,也可见《易》的珍贵程度非同一般。
  天子的孩子们学的当然不会是董永和七娘要学的耕田、织布之类的农家活,他们学的应当是如何管理国家的帝王之术,因此,我们说《周易》这部书是帝王的秘籍,其内容应当与储君需要具备的知识有关。
  这三部书在当时也被称为《易经》。这个名字的来历与当时书的制作工艺有关。
  上古的时候没有纸张,一般是将字契刻或书写在兽骨或竹简、木牍上,其中的竹简可以用牛皮绳穿成一卷成为书。这种书的制作过程有些像织布,而人们将织布机上的纵线称为“经”,横线称为“纬”。因此,古人也就将开卷看书时横在书中的那根穿书的绳子称为“韦(纬)”,而将竖着的契刻有文字的竹简称为“经”。后来又引申为作为古代书的通称。于是,这三本《易》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易经》。
  至于《易经》究竟都讲了些什么?当时的普通人都不知道,否则还叫什么狗屁秘籍?
  好了,这一节我们就讲到这里,请记住以下三点:
  一、《周易》的源是《连山易》和《归藏易》;
  二、这三本书都是天子国储君的教材,春秋之前的整个周王朝,除鲁国外,其他诸侯国可能没有。也因此,大家并不知道这三本书都讲了些什么;
  三、《易经》这个名字在春秋之前是这三本书的通称和统称。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9:51:31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作者:121.33.154.*   2009-3-6 21:26
:《周易》的来龙去脉  
  3、《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进攻郑国,郑国国君郑襄公向晋国求救。晋国就派桓子荀林父率领中军,彘子先毂作为辅佐,去解救郑国。部队刚行军至黄何边,就听说郑国已经被楚国攻破而投降,荀林父也就准备收兵回国。但作为军队副统帅的彘子刚愎自用,违反中军统帅恒子的部署擅自出兵,渡过黄河向楚军开战,逼迫统帅桓子为救晋军不得不战,最后惨败而归。
  当时担任晋国下军大夫的知庄子,在得知彘子不服从命令而擅自渡黄河的消息后,引用《周易》《师》卦初六爻爻辞,对其行为和由此可能带来的战争结局作了分析和判断。《师》卦初六爻爻辞为:“师出于律,否藏凶。”意思是说:军队出征,以严明的纪律为胜利的保障,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彘子违反命令的行为,正是违背了这段爻辞,所以,知庄子作出判断说:“这些军队很危险。”“如果与敌人相遇,一定失败,彘子会战死,即使幸免而回,也一定会受到严重处分”。战争的结局被他言中。
  4、《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郑简公时,诸侯国中只有晋国和楚国最强大,他们交替着主持诸侯的结盟,也就是当霸主。襄公二十八年,应由楚国主盟,于是郑国派大夫游吉出使楚国。游吉高高兴兴地到达楚国的边界汉水时,楚国人却拒绝他入境,让他回去,理由是上一次晋国主盟时,是郑国国君亲自前往,而这次楚国主盟,却只派大夫前来,规格太低了,不合规矩。游吉的面子受到了伤害,回去后心中不平,就运用《周易》复卦上六爻“迷复,凶”的爻辞为依据,臭骂了楚王一顿。他说:治国的根本是修其政德,而楚国恃强凌弱以满足自己的权势欲,是抛弃了修德的根本,其结局就将如一个想回家又迷失了方向的人一样,将是凶险的。他因此判断“楚王将死矣。”结果是当郑简公与鲁襄公、陈哀公、许悼公去参加会盟,刚到达楚国国境线汉水时,楚康王就死了。
  
这两则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占筮而直接引用《周易》爻辞,将爻辞之义与事件中人物的行为进行对照,然后对其结局做出判断。
《周易》卦爻辞在此成了真理的标准,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孔子也曾引用《周易》《恒》卦九三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的爻辞说:“南方人有句话:人如果没有恒心,不能够去做巫师和医生(古代的巫与医是两件不同的事,但却是同一个人来承但的)。这句话说得好啊!《周易》上说:不能长期坚持自己的德操,经常违背道义去行事,就会承受羞辱。孔子说:一个人的结局如何,不用占卜就可从其行为上知道了。”(见《论语•子路》)
  孔子这里直接引用《周易》的爻辞说明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这与知庄子和游吉对《周易》的运用是一致的,都是将《周易》的卦爻辞看成是做人的标准。而且,孔子“不占而已矣”的观点和荀子“善易者不占”的说法也完全吻合。他们都是将《周易》一书的创作目的理解为是作者为后代子孙制定的行为准则。在他们看来,一个真正懂得《周易》又遵从《周易》原理行事的人,应该是品德高尚,方法得当的人,他一定料事周全,言谈有理,行为有节,制物精密。而《周易》没学好者,遇事就迷惑不定,就要靠占筮来帮忙拿主意,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以上就是《易经》沦落之初的典型应用实例。从中我们发现两个特点:
  
一是分为迷信的占卜 和 行为标准两派。后者略占上风。智者大都持后者的态度;
  
二是大多是引用《周易》文本,而有关《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应用几乎绝迹。
  
人们将这个时期学者们对《周易》的各种解释统称为《易传》。“传”就是传授的意思。“《易传》”就是“传《易》”,是自以为懂《易》的人对《易》的解释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20:02:12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这个贴子最后由丁和在 2009/03/20 08:11pm 第 1 次编辑]

作者:121.33.154.*   2009-3-6 21:26  :
《周易》的来龙去脉

一、《易经》这个概念至少从孔子办学开始起变了,从三《易》的通称,变成了《周易》的专称。缩了三分之二的水。
  二、由于孔子的教材是从周王室请回的权威教材,因此“经”字的含义这时已经不仅仅只是指书,而是成了权威的象征,上升到“经典”的高度了;
  三、这时五经的排序是《诗》、《书》、《礼》、《乐》、《易》。《易》处于摆尾的位置,而不是和后来一样跑到前面去了。  

  

 士为知己者死。孔子一生都在为知己者鲁君昭公、孟僖子及其继承人卖力。都在为恢复周初的政治秩序而忙碌。但他是很不得志的,除了五十二岁那年在鲁国受到短时间的重用外,他一生都在流亡中度过。都在周游列国,到处推销他的那帖没人要的复辟牌狗皮膏药。直到近七十岁时,他才开始安静下来,承认自己的复辟梦破碎。
  但这个就要走到生命尽头的老头依然不甘心。他要作最后的一博。他要将自己的政治理念用文字记录下来,供后人参考。他希望自己的理想能由他的学生们完成。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孔先生开始违背自己办学之初只解释而不创作的标榜,“随心所欲”起来了。结果是诞生了两本新书:《春秋》和《孔氏易传》。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当时的各国均有类似的史书,只是名称不一而已,如晋国史书称之为《乘》,楚国称之为《梼杌》等。这些史书由各国史官负责写作,忠实地记录本国君王的言行和有关的国家大事。为了记录的真实性,往往是两个史官寸步不离君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记?晋世家》中有一则故事说:
  
成王年幼的时候,和叔虞开玩笑,把桐树叶削成珏的形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封你”。史官在旁记下此事,同时请成王确定吉日封叔虞。成王说:“我是跟他开玩笑的。”史官说:“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话一出口史官就记载它,礼仪就完成它,乐章就歌唱它。”于是,成王只得把叔虞封在唐地,这就是晋国的祖先。
  
《史记?襄公二十五年》还有一则故事说:齐国大夫崔武子杀害了与自己的妻子棠姜私通的国君齐庄公,齐国太史就据实记下了这件事,写到:“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杀了这个太史。古代的史官一般是世袭,兄死弟袭,他的弟弟接着这样写,崔武子又将他杀了。太史还有一个弟弟继续如此写,崔武子见他们宁死不屈,不畏权势,也只得作罢。再杀下去,齐国就没有太史了。
  
从这二段故事可知,史官记《春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写的。而孔子从没有做过史官,既没有条件,也没有责任,更没有权利写《春秋》。但他为什么要写《春秋》,又是如何写的呢?
孟子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
  
“现在的世界都乱了套,都不按规矩出牌了。歪门邪道盛行。既有大臣把国君杀死的事发生,又有儿子杀害父亲的事。孔子害怕这种行为继续发展下去,所以就写了《春秋》这本书。”
  
或者说,孔子写《春秋》只不过是以鲁国原有的史书为底本进行改编。原书是鲁国的史书,记实的写法,尊重事实,事件怎么发生就怎么写。但在孔子看来,这些已经发生的事不符合周王室礼仪,孔子要将其改成依周王室礼仪应该成为的样子。
  譬如:楚国国君的实际地位是周王之下的“侯”,但他自称为“王”,孔子就将这个国君在书中的称呼一律改为贬称:“子”。“子”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地位较低者的称呼。
  又如:晋国国君晋文公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践土大会诸侯时,曾召周天子赴会。而孔子认为臣召君有违礼仪,故将这一事件改为“天王狩于河阳”。说天子的这次行动是自己巡视——好威风啊,夹着尾巴的时候。
  孔子的写《春秋》就是这样按自己的美好意愿篡改历史。他的这种做法有如一个本想要女孩的父亲强行给自己初生的儿子做变性手术。大概孔子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所以,虽然是到了老来无人情的年龄,也还是说出了:“我在《春秋》中偷偷地把一些事实给改了”及“今后懂得我志向的人将是因为《春秋》这本书,而怪罪我的人也将是因为我在《春秋》这本书中篡改了历史。”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20:13:59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周易》的来龙去脉
作者:121.33.154.*   2009-3-6 21:27    
   
一、 孔子一直是戴着“道德”牌的有色眼镜在读《周易》这本书。也正是因为他的主观意愿太强烈,所以他虽然十分努力,却依然没能把这本书读懂。而且还不懂装懂;
  
二、 他认为《周易》这本书从根本上讲是一本占卜的书,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 他晚年时与学生一起编写了《彖》、《象》、《系辞》、《说卦》、《文言》这五本书。但编写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释《周易》,而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念。说好听一点就是他自己说的:“托古改制”,就是现代人评价他的:是“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场对《易经》所反映的巫术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吧。其中的观念可能很好,但肯定不对,与《周易》这本书中的内容没有多大的关系。抛开政治的因素不谈,仅就我们解读《周易》这么个学术问题而言,是有害无益的。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20:20:28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周易》的来龙去脉

作者:乾坤0天地
孔子之后三百年,小兄弟秦国一夜长大,想坐庄。并在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平定六国,完成梦想。
  
天下一统后,秦始皇为了强化王权,统一政令,也为了避免过去诸侯纷争的局面再次重演,决定废除周朝的封邦建国制,而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成了三十六个郡。
  
“大王、二王、三王们通通滚开吧。本王直接安排的郡守、郡尉、监御史们来接管了。接管后干得好就留下继续干。干不好,就卷铺盖回家卖红苕去。

但新政的推行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向自大的书生们就不同意,特别是自以为代表了传统正统观念的儒家学者,他们要伸出胳膊挡一挡这辆疾速奔跑着的大车。他们希望恢复过去的封建制度,并当仁不让地大谈其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种观念与当时秦国以法治国的理念完全不符。
于是秦老大发火了。传旨:
  “把那些扰乱朝纲,大言不惭的迂儒拉出去,埋了。把他们的和所有其他人的狗屁书,统统烧了。留书不留头,留头不留书。”
  噪音没有了。《诗》、《书》、《礼》、《乐》、《易》五经也基本上完了。我怎么说是基本上呢?因为五经中的一本书——《周易》逃过了一劫。
  
《周易》为什么能逃过这一劫?因为秦老大发布的禁令是这样写的:“秦史及医药、卜筮、种树的书可以除外。”《周易》正好是一本可以用来卜筮的书,所以这部本应首当其冲的儒家经典大难不死。
《周易》这本书是留下来了,并传承不断,成了当时的显学。
  但这种传承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卜筮”两个字。或者说,只能是用来算算命运,择择风水什么的。如果想给本王讲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就先摸摸自己的脑袋有几颗,再算一算它们还能长多长时间吧。于是,这种传承的结果就是结出了流行于秦汉之际的大量纬书和谶书这么个怪瓜。
  
这里所说的“纬”并不是指我们前面所说的“穿书的绳子”,而是取其“穿书的绳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从深度(横向)上解释经典的意思。 或者说,“纬”字与战国时期的“传”字的含义基本相近。纬书从理论上对经书的产生及原理进行了追根求源的探讨,同时也夹杂着大量的迷信思想。
 
 现流传下来的《易纬》有《乾凿度》、《乾坤凿度》、《稽览图》、《辨终备》、《通卦验》、《是类谋》、《坤灵图》、《乾元序制记》等篇,
其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以阴阳五行等天地的规律来解释《周易》及卦画的成因(这种解释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原始信息,对我们探讨《周易》的起源无疑是有益的)。
二是以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的异常来预测国事人情。
  
“谶”就是占筮预测的记录和报告,可以用“天人感应”这四个字概括其内容。
  
如果我们将春秋战国之际的“易传”与秦汉之际的“纬谶”比较一下就知道,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缩水和迷信的泛滥。过去的《周易》所具有的四项基本功用:作为人的言论、行为、制造器物和占筮的依据,现在只剩下这最不重要的最后一项了,而且还是如过去的妇女所缠裹脚一般严重走形,变得丑陋不堪。
请记住以下两点:
  一、 秦汉之际的《易纬》相当于战国的“易传”,是当时的学者对《周易》的解释;
  二、 《易纬》对《周易》的解读是被秦始皇缠住了的裹脚,又臭又不好看,从中是看不出《周易》的原样,是闻不到《周易》的体香的。或者说,在秦汉之际的人眼中,《周易》的功用缩水了四分之三,并与大量的洗脚水掺和在一起了。
——————————-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20:26:30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周易》的来龙去脉

作者:乾坤0天地: 2009-3-6 21:50  

    武王伐商王的时候,曾经安排当然的卜官和筮官来预测过那场战争的结局。
  
“卜”是用烧龟板得兆头的方式求答案,是当时最古老,最流行的一种方式,我们现在所见的甲骨文基本上是“卜”的遗留物品。此方法,因为太麻烦,后世已经不用。
  “筮”就是用蓍草推演得出《周易》中的卦画,然后根据卦画及卦变来预测结局。此方法我们后面会介绍。
  
当然的预测结果十分不好,都是凶兆,还是大凶的兆头。而且就在这个结果出来的同时,外面“哗啦啦——”的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当时在场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都吓得够呛,脸色苍白,双腿哆嗦。就在这关键时刻,姜太公上前,一掌就将那些占卜的工具及蓍草、龟板什么的全部推翻在地,说了八个字:
  “枯骨死草,何知而凶?”
  
意思是说:我们这么多大活人都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如何。它们这些个乌龟王八的枯骨头,路边野地里的死草木,怎么就知道战争的结局会是不好的呢?他又对武王说了一番得人心则得天下的道理及分析了周商双方阵营的力量对比,最终说服武王等周族当时的权力集团,发兵攻商,并一举推翻了商王朝。
  姜太公在他著的《六韬?王翼》中还说:
  “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
  装神弄鬼的那些个玩艺儿,不能当真,只是用来蛊惑人心的,是谋略,而不是真理。多么精辟的言论。
  
商周之际的这场剧烈变革是姜子牙一手促成的,而我们从姜子牙的行为思想中可以发现,至少在姜子牙的时期,周族领导集团是不信神鬼的,都不是神迷的巫婆,即使以前信,经过这场大战后也不会再信。由此,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的一样:《周易》是一部形成于周初的周室王子们的教科书,而文王、武王及姜太公这些人如果想教好自己的子女的话,传授的当然只会是他们自己的真功夫,而不是他们本人都不相信的迷信方术。所以,我们不要将《周易》简单地视为迷信书。事实上,正因为《周易》可能是真功夫,才被作为王室的专用品而不得外传。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20:41:05 | 只看该作者

诚心拜师——丁和希望拜岁月无情先生为师。

:《周易》的来龙去脉  
作者:乾坤0天地    2009-3-6 21:32  
当时针指向汉武帝的时候,这个强势的皇帝感觉儒家的思想比较合他老人家的味口。于是下令道:
  “什么法家,墨家?什么黄老之术?所有阴谋阳谋的,统统见鬼去吧。今后的规矩从今天、日今、现在起,全部由孔先生的班子来调配和操办。”
  儒家时来运转了。过去被始皇帝逼得见不得阳光的儒家典籍也重新从墙壁、板缝里面钻了出来。对其所作的研究当然形成了热潮。于是有了“经学”的概念。所谓“经学”,也就是指对孔子过去所选定的教材:《诗》、《书》、《礼》、《乐》、《易》这五本古书及孔子所编的《春秋》的研究——哈哈,《春秋》也已经成经了。
  “哎,同一本书,怎么从墙缝里钻出来的东西与咱们课堂上老师教的不一样啊?”
  这是书生们当时的感觉。于是就有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之分。所谓“今文”,就是秦汉时通行的文字——隶书。所谓“古文”,就是秦汉以前流行的文字——古文大篆,这是墙壁中的文献所使用的文字。
  就《周易》这本书而言。这时的今文学派的代表是孟喜和京房的易学。而古文学派的代表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孔子及其学生们所著的那五本书:《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加上不知来路的《杂卦传》和《序卦传》。由于当时所有的人对经书的注释均可称之为“传”,为了以示区别,这七本十篇书又被称之为《十翼》。“翼”是翅膀的意思。将这七本书称之为“翼”,是取其辅佐之义。相当于现在的学生们的辅助资料。“辅助”两字在此是标得清清楚楚的。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的区别如下:
  一、《十翼》注重于对《周易》卦爻辞的研究,而孟京易学关注的是卦爻象、卦爻数的研究;
  二、《十翼》以伦理道德等人事规律解《周易》,而孟京易学以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等自然规律解《易》;
  三、《十翼》解《周易》的目的是为了人文教化,而孟京易学解《周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占筮的应用。
  注意啊,这时候的思想实际上是十分活跃的。以孟京易学为代表的今文学派、以孔子《十翼》为代表的古文学派及儒学派别之外的其他学派都是并存的。但这个好景不长,儒家的翅膀一硬,规矩也就变了:
  “滚吧,百花们”。  
  于是从西汉晚期开始,先秦释《易》的著作也就驾鹤西去了。而从那时起的所有解释只能叫“易学”。随之,这七本十篇的《易传》还与《周易》合到了一起,被统称为“经”。魏晋时期的王弼又进一步将《彖传》、《象传》逐句拆开,分属于每卦卦爻辞之下,把《文言传》分属《乾》、《坤》二卦,其它四“传”则附于“经”后。一盘渗了沙子的《周易》就这样被这个神童调和得更均匀了。
  王弼易学一直被视为正统的易学。《十三经注疏》采用的就是王弼的版本。所以,现在的通行本仍然是王弼本。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应当如何称呼这个版本呢?是叫《易经》,还是叫《周易》?魏晋以来,这两种叫法都有,但这两种叫法却都是不对的。因为《周易》是一个专称,是有特指的,相当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是不能与别人共用的。而《易经》是一个代称,相当于现在董事长之类的职务名,谁在岗就可以如此称呼谁,也可以作为一群人的通称。而《易传》只是对《周易》的解读,相当于董事长的某个自以为是的小秘。我们能把这位张三及其小秘合在一起称为张三或董事长吗?显然都是不行的。
  如果我们将这个合本称为《易经》,那么又把《易传》放在哪里呢?因为“经”与“传”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我们将之称为《周易》,那么这时所说的《易经》才是真正的《周易》。有点饶口,是吧?我也觉得饶口。饶在什么地方呢?就饶在概念变了。对,就是概念变了。明明是白色的东西怎么成了“白加黑”。
  
为什么要让它饶得这么复杂呢?因为孔先生早就说过:
  
“要是没有一个正当的名誉,说话就没有人听。”
  
《易传》没有人愿意听,我把它包装成《易经》或者叫它《周易》,不就有人听了吗?还是姜太公的老把戏——堵嘴的法术。
孔子的弟子们把这把戏一用,我们所学的《周易》也就事实上成了学孔子的那一套治国理论,那一套道德思想。还是那一句老话,他说得很好,但说得不对。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可以把那些饶得累人的东西忘记,但请记住如下两点:
  
一、 从西汉末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为止,《周易》及《易经》的概念十分混乱。大都数情况下,《易经》指过去的《周易》,而《周易》指过去的《周易》原文与《易传》的合称;
  二、 也是从此时起,书生们所提《周易》也好,所提《易经》也好,大都数情况下实际上是指《易传》,至少是只为《易传》唱赞歌。《周易》原文根本就不值一提。
  “化腐朽为神奇”。一盆美妙的盆景就这样由儒家的机器生产出来了:一朵叫《易传》的“鲜花”插在一堆叫《周易》的“牛粪”上。
  “哈,哈哈。讨了好,还可以卖乖。哈哈哈。”
  看把墙上挂着的那个孔夫子笑的。
  
  对了,写到这里,我们应当为第一节中所提到的那位专家说一句公道话了。他所说:“《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的话,原来不是他的错,是有出处的,是他师傅教错了,是他师傅的师傅的师傅……教错了,而根子就在这里。所以怪不得他。但他没有纠正这个错,就是他的错了。因为此《周易》非彼《周易》。包括有两个部分的《周易》是个假冒产品。
  端着一杯只有几滴牛奶的自来水,我们又怎么能够喝得出牛奶的滋味呢?
  
“唉,这冷开水怎么有一股腥味?”就是这么个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1:12 , Processed in 0.05256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