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dministrato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营卫:失落的和氏璧——周东浩

[复制链接]
361
发表于 2022-3-27 19:02: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营卫学说的现代研究思路(转)
浏览 1381 ·讨论 3

xinxiang楼主
发布于 2003-09-21
只看楼主
中医营卫学说的现代研究思路 周东浩

1营卫学说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营卫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散见于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的各篇中,一直缺乏系统的整理。《内经》之后的历代医家对此见解不一,众说纷纭,营卫学说也就成为中医最有争议的学说之一,历来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难点。中西医结合过程中曾有人以白细胞释卫气,以红细胞释营气,但因研究方法不当及历史条件限制失败,此后营卫学说的研究更趋衰微,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除了在气的分类中提及营气卫气及卫气营血辩证中涉及营卫学说的内容外,其它几乎已经找不到营卫学说的踪迹了。

然而随着现代免疫学、生物化学及病理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却越来越显示出中医营卫学说具有非常深刻的科学内涵。现在包括免疫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在内的现代医学虽然发展日新月异,可是却由于长期形而上学的不变性思想和单纯重解剖、分析、还原和实验的方法而缺乏一种整体上的综合能力,使许许多多的知识看上去似乎是自成系统实际上却是支离破碎,难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同时,中医营卫学说提出了许多正邪斗争、营卫矛盾过程中整体的、动态的规律,这些规律历经了几千年中医临床实践的检验,却因为缺乏微观的解释而至今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因此继承高度综合的中医营卫学说,同时借鉴现代免疫学、营养学等学科的最新进展,从而在更高的高度上发展中医营卫学说,并最终实现中医现代化,就成了目前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2研究计划
第一步:营卫学说的系统整理,以《黄帝内经》中营卫学说的内容为主,兼顾《难经》及历代医家著作中对营卫学说的发挥,分门别类,归纳概括,从营卫范畴、营卫循行、营卫节律、营卫生理和病理、营卫与预防、营卫与治疗以及营卫与气血、阴阳等中医基础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几个方面进行整理总结,使营卫学说达到初步系统化,条理化。

第二步:营卫学说的发展创新,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结合现代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营养学及诸多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以唯物辩证法、系统论为指导、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研究切入点,大力进行中西医对比研究。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营卫学说的内容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价,力求从现代意义上阐明营卫学说中所蕴含的整体的、动态的规律,并进而提出一些新观点,新内容,初步完成营卫学说的现代化,从而为以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个工作量非常大,考虑采用专题论文的方式,每一篇文章论述一个问题,近期的重点放在疾病形层传变学说的现代研究上。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两步走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促进的,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继承的提高。

3研究内容简介

3.1营卫范畴

中医概念的模糊性一直是让中医现代化研究者头疼的事情,所以本研究拟首先明确营卫概念的范畴。以意义言,营是营养的意思,卫是防卫的意思,笔者认为:所谓营卫即是古人对人体体液中两大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的功能调节系统的高度概括性的说法,营卫学说就是研究生命过程中整体层面上防御和营养物质矛盾斗争的规律,以阐释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中医预防保健和临床治疗的基础性学说。依据现代医学的知识,人体的营养过程实际包括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代谢和核酸、水、各种无机盐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人的防卫体系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免疫系统,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白细胞,红细胞,以及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各种体液免疫成分等,但又不尽相同,其实人体的防御过程还需要出凝血系统、激肽系统以及其他各种炎症活性因子共同参与,所以说卫的概念要比现代医学的免疫概念大得多。西医人为割裂了免疫系统和出凝血系统、炎症系统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了现代免疫研究概念混乱的局面,这种情况在营卫学说的研究中应该慢慢得到纠正。也就是说,各种成分的具体归属将依据其在营养代谢和防御过程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划分,而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分类。

3.2营卫循行

营卫循行研究的主要是营养和防御物质分布部位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应激状态下尤其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布的变化规律。考察现代医学知识,可以发现蛋白质和糖是经过门静脉入血循环,脂肪大部分是经过淋巴管运输的,水和无机盐也是通过由血循环和淋巴管组成的脉管系统输布的,而各种免疫炎症细胞、分子也是通过此系统循环全身,所以可以说营卫同流,“营中有卫,卫中有营”;然而仔细考察,营卫各种物质的吸收、运输和代谢过程又不尽相同,大略来说,血液循环主要以营养运输的功能为主,兼顾防御;淋巴管系统主要以防御功能为主,兼顾营养物质的运输,所以古人又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将,谐行出入,外内相贯,如环无端”。即使单以淋巴细胞来说,淋巴细胞再循环就初步揭示了淋巴细胞从骨髓、胸腺中枢免疫器官产生并分布到外周的过程、淋巴细胞在淋巴和血液中循环或者在淋巴结中定居的过程等,而且T淋巴细胞有T淋巴细胞的循行规律,B淋巴细胞有B淋巴细胞的循行规律,粘膜淋巴细胞定向向粘膜定位,淋巴细胞受到激活后定向向感染部位聚集,所以说营卫循行的研究非常复杂,有许多工作要做,拟结合现代免疫学等学科的进展,重新考察和厘定营卫(各种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循行路线和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分布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中医的经络其实就是营卫运行的通路,不从营卫循行入手,是不可能深刻理解经络学说的内容的,而掌握了营卫循行的规律,经络学说的难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3.3营卫节律

营卫节律研究的就是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随时间周期性改变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按《黄帝内经》中的说法称作“与天地同纪”,《内经》中对营卫节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昼夜日节律:《灵枢·邪客》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2)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日节律:《灵枢·营卫生会》云:“日中为阳隆,日西为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3)五十度日节律:《灵枢·卫气行》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4)百刻日节律:《灵枢·卫气行》曰:“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5)月圆缺节律:《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其余还有月节律、双月节律、季节律、冬至夏至节律、七年八年节律等,这些生命节律的形成都是以营卫气血的周期性变化为基础的,现代医学也逐渐认识到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的功能状态具有时间节律的特点,但是对其探讨还是很不深入的,因此营卫节律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

3.4营卫生理和病理

《黄帝内经》认为:营卫和谐、循行正常是一切生命活动赖以发生的基础,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不过是营卫调节状态的外在表现而已。例如,从生理上说,《内经》论述人的生成:“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灵枢·天年》);论述人的长寿:“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论述人的睡眠:《灵枢·邪客》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类经·疾病类·八十三》更明确指出:“卫气昼行阳,夜行于阴,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此其常也。若病而失常,则或留于阴,或留于阳,留则阴阳有所偏胜,有偏胜则有偏虚则寤寐亦失常矣”;等等。

从病因病机上说,《灵枢·禁服篇》上有句话:“审查卫气,为百病母”,这是《内经》作为“约方”提出的,所谓约方,即是指一切医学知识的纲领、最关键之处,《素问·疟论》则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疟邪致病与卫气的关系:“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说明了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并不仅仅是致病邪气的种类,更重要的是机体防御系统对它的反应,虽然疾病的发生发展无不存在着卫气与邪气的相互斗争,然而“卫气为百病母”,防御免疫的紊乱才是一切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反映了《内经》作者重视内因的学术观点。因此分析一切疾病都要从免疫紊乱着手,治疗疾病时也要重视调节免疫紊乱,这才是中医最最精髓之处。

《内经》还以营卫学说分析了积、痈疽、痹等病证的发病过程,阐释了胀、痛、痒、麻木、失眠、嗜睡、遗忘、梦、发热、喷嚏、呵欠等症状产生的原因,这些将在以后具体的研究中详细分析。

3.5营卫与治疗

中医治疗的基本点在于调节营卫,这可以在古代贤哲的多处论述中找到答案。《素问·痹论》就明确提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治疗必须着眼于调整恢复营卫的正常功能,而不是相反。所以《素问·四时逆从论篇》说:“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祛邪是依靠调动人身固有的防御免疫能力实现的。因此,必须根据营卫循行和节律变化的规律,拟定治疗方案,争取发挥人体最大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使病痊愈。例如《内经·卫气行》篇就提出针刺时机的选择必须以卫气的盛衰为依据,“病在三阳,必候其气在阳分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并反复强调这一点:“谨候其时,病可与期”;“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这是依据卫气运行的日节律而确立的时间针灸法,选择卫气最盛的时间和部位针刺,使针灸的刺激能够激发出最大的防御免疫能力,从而获得最大治疗效果,这就是子午流注等时间针灸法的原理。

如果不遵从这个规律盲目施治,则会产生不良后果。《黄帝内经》对此不吝笔墨,反复告诫,如《灵枢·终始》曰:“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于阳,则邪气复生,粗工不察,是谓伐身,形体淫烁,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素问·离合真邪论》曰:“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夭殃”。

如果营卫紊乱到了崩溃的程度时,疾病也就无法救治了,如《素问·汤液醪醴论》:“帝曰:形痹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就具体治法而言,《内经》认为针灸是通过调节营卫治疗疾病的。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何去之”, 说明针灸砭石刺激穴位所以能治疗疾病是通过调整卫气功能实现的,因为穴位就是卫气所停留灌注之处。《素问·调经论篇》云:“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遂,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难经·七十六难》则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荣卫通行,此其要也。”,进一步明确阐述了针灸是通过调节营卫功能发挥作用的观点。又如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八法,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就用十四个字精炼概括了下法的作用:“陈痤去而肠胃洁,徵瘕尽而营卫昌”,其他治疗方法其实也都是调整营卫的方法,《黄帝内经》云:“卫气得复,邪气乃索”,调节营卫是中医治疗的基本点,可是这一点现在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再如,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治疗疾病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同样需要在营卫学说的研究中寻找答案,这些在本课题中都将做初步的探讨。

3.6营卫与阴阳、气血等中医基础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阴阳本属于哲学概念,可是在《黄帝内经》中,在哲学与医学实践知识结合的过程中,阴阳却越来越多的被赋予具体的涵义,“阴阳者,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人之阴阳具体是指什么呢?《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曾对人之阴阳从功能上做了界定:“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并进一步指出:“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明确提出阳气主要指的就是卫气。从营卫来说,营属阴,卫属阳,营卫与阴阳在经文的许多地方可以互换而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当然营卫阴阳具体的意义尚须根据上下文推断。

气血也是如此,《难经》就曾说:“血为荣,气为卫”,营卫血气在许多经文中也是可以互换的,笔者以为:以功能言则为营为卫,以属性言则曰阴曰阳,以形质言则为血为气,其实说的都是一个东西。

然而由于中医概念意义的多歧性,这三者之间又有所不同。阴阳意义除营卫血气之阴阳外,尚有部位之阴阳,天地之阴阳,哲学意义上的阴阳,再者,血有恶血,气有邪气,等等,这些又怎么以营卫概括得了呢?

不过阴阳气血都是难以理解的东西,营卫却容易把握,拟在营卫学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在确定营卫概念范畴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确或发展一些中医概念,而舍弃一些意义不明确、过时的中医概念,从而真正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

4 拟重点阐发的两个问题
(1)经络学说的阐发:经络是营卫运行的通道,在营卫学说的启发下,笔者已经在2000年第一次系统提出了经络实质就是免疫调节网络的新观点。拟以本假说为基础阐释肺与大肠相表里等脏腑表里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笔者提出的经络—免疫调节网络假说。

(2)疾病形层传变学说的研究:从《内经》的经络传变、脏腑传变到张仲景的六经传变,再到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等,疾病形层传变学说一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疾病形层传变只是正邪斗争、营卫矛盾的外在表现,同样是以营卫学说为其理论基础的。拟近期内总结成文,给疾病形层传变学说以现代意义上的合理解释。

2.3研究特色:

1以唯物辩证法、系统论为指导的中西医对比研究

具体地说就是考察对同一种生命现象,中医是怎么阐释的,西医又是怎么认识的,联系实践反复思考思考,到底谁说的更对一些,更符合客观情况,再把思考的结论放到实践中反复验证,如此比较、认识、实践、再比较、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强调研究要放在整体的层面,注意动态的考察。这种方法与以前以实验方法研究中医理论导致中医西化不同,是符合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和唯物辩证认识论的。

2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研究切入点

系统论认为: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才是系统呈现整体性的根源,因此考察人体和疾病这样的系统,必须要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器官与器官、细胞与细胞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上,而这些联系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完成的,所以,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研究切入点,是系统论原则方法的客观要求。同时,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研究切入点,由于卫气与免疫、营养代谢与内分泌的近似相关性,就为中医营卫学说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进行对照研究提供了联系的桥梁,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中西医学语言差异而造成的两者“不可通约”的困难。另外,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研究切入点,也是与中医重“关系”而轻“实体”的研究特点一脉相承的。以往那种单纯以西医实体观点为标准对中医概念进行简单比附的中医现代化研究,是无法深刻理解和发展中医的,结果只能是逐渐迷失了中医的根本,甚至于认为中医不“科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选择好正确的切入点的缘故。

综上所述,新的方法、新的切入点,都是与以前的中医理论研究所不相同的。

3结语

总之,《黄帝内经》营卫学说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以上所列举的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笔者认为:营和卫是体液中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两大调节系统的概括性的说法,中医的营卫学说其实就是阐述的古人总结的体液调节的规律,而这些规律恰恰是重视神经调节和分析、实验的方法的现代医学所忽略了的,也正是迫切需要我们继承发展的。从根本上说,中医是以营卫气血学说为基础的免疫医学,《内经》以营卫学说为根本,建构了自己免疫医学的光辉范例,形成了与重视神经调节和细菌、病毒等外在致病因素的西医理论几乎完全不同的独特理论体系。近二十年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正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印证了或者印证着古贤天才的预见,亟需系统整理,并从免疫角度深入研究,发展提高。中医营卫学说可以说是中医最伟大的学说之一,是中医对于世界医学最杰出的贡献,然而现在却渐趋于衰微,这又怎能不令人扼腕痛惜呢?
362
发表于 2022-3-27 19:04:37 | 只看该作者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将,谐行出入,外内相贯,如环无端”
363
发表于 2022-3-27 19:13:23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2-3-27 19:04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将,谐行出入,外内相贯,如环无端”

这其实说的就是经脉与经气与那个免疫生理有何关系。
但是古代也是不清楚营气卫气都是相同的气体生理物质。
364
发表于 2022-3-27 19:14:43 | 只看该作者
近二十年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正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印证了或者印证着古贤天才的预见,亟需系统整理,并从免疫角度深入研究,发展提高。中医营卫学说可以说是中医最伟大的学说之一,是中医对于世界医学最杰出的贡献,
365
发表于 2022-3-27 19:17:29 | 只看该作者
八、和氏璧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

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又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又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卞和于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几天几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来了。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啊。”文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366
发表于 2022-3-27 19:18:18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2-3-27 19:14
近二十年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正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印证了或者印证着古贤天才的预见,亟需系统 ...

只是你认为的天才贡献
367
发表于 2022-3-27 19:41:44 | 只看该作者
六、学打仗

    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尽量用最先进的武器,武装自己的军队,巩固自己的国防。有些中国武人,他们武艺高强,精通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但也想提高自己的作战能力,于是,他们去考察飞机和导弹,结果发现,无论用太极拳法,还是武当剑法,还是武圣人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法,都不能使飞机和导弹发挥应有的威力,而能使飞机和导弹发挥威力的一套技法,又根本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武术理论。于是他们认为:飞机和导弹虽好,威力虽比刀枪剑戟大,但却不适合中国人使用。于是这些中国人就依然去背诵少林拳谱,决心拿着大刀长矛去打仗。还自以为像他们这样的才是正宗的中国人,才真正是保家卫国的干城。

    当然这些背诵少林拳谱拿着大刀长矛的人的做法正宗虽然是正宗了,实际上却行不通,于是就有了些变通的做法,一方面学刀枪剑戟,一方面也学飞机导弹,用起来也是左手少林武当,右手枪炮坦克,但怎么也觉着不顺手,而且也越来越不“正宗”了。

    这种情况确实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大家都很着急,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人说:“飞机大炮就是有很多优点,咱应该引进飞机大炮,壮大咱的防卫力量。”

    江湖的正派人物立刻就说:“此言差矣!你可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少林武当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遇上江湖小毛贼,飞机大炮可派不上用场,还是咱少林武当好。况且飞机大炮都是人家用来侵略咱的东西,想当年就是吃了小日本飞机大炮的亏,死了咱中国多少人!谁要是用飞机大炮,就是背叛了列祖列宗,当视为异类,或者如达尔文进化论所说,简直就是“变种”了,嘿嘿…… ”

    大家都随声附和:“是是是,您让飞机大炮试试,飞机大炮能打出少林拳么?!”

    “是啊”一些人接着说:“是否以美术字代替书法就进步了啊?!嗯——?”

    还有位说的就更加理直气壮:“您不是说飞机大炮有战斗力么?能不能用镊子夹一点给大家看看?!”

    争论了许久,终于有一个明智的人站出来说:“飞机大炮虽然曾经是小日本屠杀咱的东西,但咱可以不像小日本那么用,咱可以让飞机大炮也练练易筋经,打打降龙十八掌之类的,您仔细想一想,飞机俯冲的进攻不就象咱少林拳的一招——黑虎掏心么,咱可以不叫它俯冲进攻,可以叫做飞机的“黑虎掏心”式;用咱少林武当拳的精髓指导飞机的使用,当然我这个想法还有点不妥,请大家指正,不了解的就当是奇谈怪论罢了”

    少林寺的长眉长老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武当派的大鼻道士则大呼:“无量天尊!好好好!妙妙妙!让现代科技的飞机大炮也打武当拳,这才是弘扬了咱的国粹,此计甚妙,我看这应该是咱们以后的主攻方向哪!!!!!!!!!!!嘿嘿嘿……”

    啊——???????!!!!!!

368
发表于 2022-3-27 20:5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2-3-27 20:57 编辑

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为什么要有微观的研究。
简单技术一般都是在宏观条件就能发明利用的。
简单技术不用有科学的微观的物理化学原理的研究就能应用。
但是由于人体结构物质的复杂性,在人体中的反应不能都用宏观表现知道与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或者不能只以宏观表现就能正确的猜到人体内部的结构生理病理物质是什么。
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就一定要有科学的微观方面的发现研究或逻辑分析才能有原理的发现。
369
发表于 2022-3-27 21:07:50 | 只看该作者
1)经络学说的阐发:经络是营卫运行的通道,在营卫学说的启发下,笔者已经在2000年第一次系统提出了经络实质就是免疫调节网络的新观点。拟以本假说为基础阐释肺与大肠相表里等脏腑表里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笔者提出的经络—免疫调节网络假说。
370
发表于 2022-3-27 21:13:31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2-3-27 21:07
1)经络学说的阐发:经络是营卫运行的通道,在营卫学说的启发下,笔者已经在2000年第一次系统提出了经络实 ...

你这就是张冠李戴瞎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1 00:20 , Processed in 0.0569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