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坛中医资深专家太白侠揭示中医本质

[复制链接]
341
发表于 2014-9-23 07:42:24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2 22:44
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任凭百姓自生自灭。天地之间不正象个风箱吗?虽然空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天地,汉语语境,指自然界、宇宙或社会。

仁,甲骨文(人,包括君与民)、(二,表示等值,参见“均”、“齐”等),表示“等而视之”。造字本义:人人相等,即君民同视,平等博爱。金文将甲骨文字形改变。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说文》:仁,亲也。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

“间”与“閒”同源,后分化。閒,金文(门,代表家居)(“夕”或“月”,代表光阴转暗,由昼入夜),造字本义:由白天的外出奔波,转入夜晚的家居休闲,含义与“闲”字近同。籀文将金文的“夕”写成“外”,强调“閒”是由“野外”奔波转入“屋内”安歇。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承续篆文字形。由于“閒”与“闲”混用,因此当“閒”由“休闲”含义引申出其他名词与动词含义后,有的隶书用“日”代替“月”另造“间”,以使“閒”(间)清楚区别于“闲”。引申《说文》:閒,隙也。

橐龠,橐是最早的助火工具,以牛皮制成的风袋,也是有空气泵作用的风匣、风箱前身。橐,也称橐龠。龠,原指吹口管乐器,这里借喻橐的输风管。

虚,金文(“虍”的变形,虎头,借代老虎)(两个“匕”,表示虎爪)(土,地域),造字本义: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由“爪”和“土”合成的写成了“丘”。《说文》:虚,大丘也。后又指空义。

屈,金文(尾,会阴、屁股)(出,离开住所),表示离开住所排泄。造字本义:离开住所,在户外半蹲着翘着屁股排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删去篆文“尾”字的“毛”。《说文》:屈,无尾也。引申义:弯曲。《说文》:尺蠖,屈伸虫也。从虫,蒦声,一名步屈。

中,甲骨文像两旗、相对,表示两军对峙。有的甲骨文在两旗之间的对称位置加一点指事符号,并在圆点上加两点(分),表示在相互对峙的两股军事、政治力量之间没有倾向。有的甲骨文将圆点简化成“囗”(域),表示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地带。有的甲骨文省去字形下端的旗帜,像一杆旗插在城邑(囗)的核心地带。造字本义: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后逐渐引申为:中间、内部的等诸多含义。

翻译:就像圣人不平等待人一样,把百姓当刍狗,用的时候就贡起来,不用的时候就弃之不管。天地把万物当刍狗,用则生,不用则灭。天地的作息运动,就像风箱啊(呼吸),吸则虚,呼则出。言不尽意数不胜数,不如掌握呼吸两者是不偏不倚运动的机理。

解析:哇,这不是质能转换,质能守恒吗?每每读到这段,我总是想否定这种解读,可通过逻辑论证就是推翻不了。按着语言逻辑,风箱运动,是解释万物被当做刍狗的,用的时候就捆扎出来,不用的时候就让其消失。

《道德经·第二章》:故有无相生……恒也。《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这里的风箱运动就会是,天下万物毁成有,有毁成无。

1905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理论: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即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成质量,并且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他指出,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贮存着看不见的内能,而且这个由质量贮存起来的能量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用数学形式表达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的话,某个物体贮存的能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而后反物质的发现,使人们了解到,只有当物质与反物质结合时,才会完全泯灭,并转化为纯能量。并推测宇宙诞生之初,正是由能量创造了物质和反物质,而由于一些微妙的不平衡性,我们现在得以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中。然而有人认为这违反了能量守恒,认为能量不可能消失,但科学家的解释是:“能量没有消失,而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质量减少得越多,放出的能量也越大”。这些问题,还是留给《老子》以后篇章来解答吧。

下一句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你转录的这些,基本没有什么思辨,就是想当然的直译。既没有前后句的逻辑联系,更没有全文间的逻辑联系,怎么体现出零态理论的整体思想?还是联系傅景华教授,把他的解读贴过来吧,纸质的就麻烦你挨点累,把字打出来。
342
发表于 2014-9-23 17:2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3 17:25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9-23 07:42
你转录的这些,基本没有什么思辨,就是想当然的直译。既没有前后句的逻辑联系,更没有全文间的逻辑联系,怎么体现出零态理论的整体思想?还是联系傅景华教授,把他的解读贴过来吧,纸质的就麻烦你挨点累,把字打出来。

我手头傅教授的书,只有中医方面的。没有他对道德经的解释。所以,只能从百度搜了。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

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作“尽”讲。

 

[引语]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评析]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解读]怪异思维何曾怪

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的,生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的表述方法,在老子的书中屡屡出现。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的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的厌倦,他担心文明的习惯和知识会日益削弱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和对“道”的领悟;二、老子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他所关注着的“道”是宇宙、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他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他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说:“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是的,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体验。然而这种本性又在人类精神需求上,曲折地表现为依赖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强烈愿望。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孩提之对温柔的母体,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太多的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种植森林,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在哲学上、文化思想上研究人与自的关系,也都是在寻回人类业已失去了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道”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当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人们大多惯于常规化的思维,忌把不合于此之物斥为“怪”,这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表现。要知道,打破常规,才会有认识的深化和观念的革命。读《老子》一书,我们尤其不可忘了这点。
343
发表于 2014-9-23 17:2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3 17:28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9-23 07:4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 ...

中医和中华文化虽然有大一统的特质,但不像零态理论那样,以科学姿态出现。这样,就不易被世人理解和接受。对吗?
344
发表于 2014-9-23 21:16:50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3 17:25
中医和中华文化虽然有大一统的特质,但不像零态理论那样,以科学姿态出现。这样,就不易被世人理解和接受 ...

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回答起来极难,用几亿字也未必能回答清楚。我试着简单回答一下;

第一,中医和中国文化不具有大一统的特质,中医也好,墨家、儒家、法家不一而足的家门也好,都是对某一问题的解读,形成不了大一统的认识。《老子》的思想是大一统的,可又不去涉及某个具体的事物,最终还不能大一统,只能靠别人来完善。

第二,科学是个很肤浅的东西,它无须穷斯其理,给个形式逻辑的模型,实验验证一下就行,解释的都是规律的一个片段,比方说,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漏洞百出,只要能解释一定的现象就可以了,不能解释的可以弃之不管。

第三,今天的科学实际上做了哲学的一部分事儿,哲学又跟着科学屁股后头假装么完善自己。哲学就是智慧之学,穷斯其理。并不是现在的所谓规范定义,研究知识结构,物质与意思关系的学问,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第四,中医之所以智,就在于穷斯其理,把所有现象加以总结;中医之所以慧就在于采用了一系列方法,来掌握这些理。理是无穷尽的,掌握总体规律就可以,浅亦可,深更可。

第五,零态理论通过你和张平不能自圆其说的论述,和傅景华教授肤浅的应用,我隐约地觉得屈先生应该不会这么肤浅,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问,通过《老子》的解读有可能达成共识。所以啊,我们得把这个讨论进行下去,更希望有傅教授的论述加入进来,一个全国老子研究会的副会长不会没有相关的研究。
345
发表于 2014-9-23 21:1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白侠 于 2014-9-23 21:20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3 17:20
我手头傅教授的书,只有中医方面的。没有他对道德经的解释。所以,只能从百度搜了。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谷,甲骨文(“水”的变形,表示涧水从山坡两侧向下淌)、(口,通道,山口),表示涧水通道。造字本义:山岭间涧水汇集的洼地。《说文》:谷,泉出通川为谷。 《尔雅 • 释水》:水注谿曰谷。

神,甲骨文像神秘的劈雳、朝各个方向开裂的闪电。造字本义:变化莫测谓之神,神秘。引申《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牝,甲骨文“匕牛”表示母牛。如“匕羊”为母羊;“匕虎”为母虎。造字本义:母兽,雌性的动物。《说文》:牝,畜母也。

绵绵,连续不断。《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勤,金文写作“堇”,像一个成年人(大),张口呼喊,脖颈上被套着绳索,脚下有“火” ,表示因遭受束颈套枷的刑罚和火刑的煎熬而痛苦嗷叫。有的金文(堇,火刑)(力,劳役),造字本义:在酷刑下从事苦役。《说文》:勤,劳也。

翻译:溪谷变化多端永不停息的运动,是因为旋涡。旋涡之门,就像是宇宙的根。绵绵不断,真像有实体存在似的,起作用却无须劳碌(无须借助外力)。

解析:漩涡无处不在,可以说有差异的地方就有形成漩涡的可能,无须其它外力作用。漩涡是两股或两股以上方向、流速、温度等存在差异的能量(如气流、水流、电流、磁流、泥石流等)相互接触时互相吸引而缠绕在一起形成的螺旋状合流。合流在漩涡平面轴线方向形成一进一出的出入口。在入口处,合流被吸入;在出口处,合流被喷出。入口处相当于所谓的黑洞;出口处相当于所谓的“梅勒特宇宙大爆炸”。

在形成漩涡的两股或两股以上能量中,速度快、温度高的一支能量为正,反之,流速慢、温度低的一支能量为负,这其实就是所谓的阴阳鱼。在漩涡中,从漩涡外部看,入口为负,出口为正;从漩涡内部看,入口为正,出口为负,这就是为什么阴阳鱼还有一对阴阳眼的原因。

这就好比磁铁(电池)的内外磁路(电路)的磁极(电极)一样,在外磁路(电路),磁感线(电流)由北极(正极)流向南极(负极);而在内磁路(电路),磁感线(电流)由南极(负极)流向北极(正极)。以上摘自《百度百科》,略有改动。

如果,“无状之状”“绵绵若存”的旋涡之门是宇宙的根,那么,是不是在说宇宙在做着流体运动?流体力学会不会取代广义相对论呢?是值得期许的。广义相对论用弯曲时空的黎曼几何描述引力,光线在空间中走的路线是一条测地线,如果时空具有曲率,那么光线的路径也就是一条曲线。黎曼时空都是弯曲的,即具有曲率,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曲率越大弯曲程度也就越大,从物理意义上说也就是引力场越强。那么,《老子》的时空旋涡,是不是过气的以太旋涡呢?显然不是,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太”旋涡。传统意义上的以太,是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老子》中没有这样的物质。以太是弹性体,以纵波形式传播光,《老子》中的最小时空单元没有再施展弹性的空间。现代科学证实,光不以纵波形式传播。

2005年10月25日,李政道在清华大学演讲中指出:“21世纪初科学技术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目前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人类已知的物质不同……可是暗物质有引力场,通过引力场我们知道其存在,而且其能量比现有物质的总能量要大5倍或5倍以上。然而对暗物质的其它性质,人类完全不知道!”上一章讲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毁成有,有毁成无。在这一章里不难理解,无就是力、有就是能,万物才是物质。《老子》的这一观点,是不是可以证实或证伪,是值得期许的。下面的篇章还有进一步的讲解。

下一句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46
发表于 2014-9-23 22:3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3 22:38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9-23 21:16
第五,零态理论通过你和张平不能自圆其说的论述,和傅景华教授肤浅的应用,我隐约地觉得屈先生应该不会这么肤浅,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问,通过《老子》的解读有可能达成共识。所以啊,我们得把这个讨论进行下去,更希望有傅教授的论述加入进来,一个全国老子研究会的副会长不会没有相关的研究。

我师父提出的零态理论内容原来是这样的:把一切化为零,她揭示了宇宙万物特定的运动形式;揭示了宇宙万物场能运行的总规律;揭示了宇宙自然一切场能信息和能量相互转化、相互转换方式等系列的自然法则。以上这三大千古宇宙自然之谜的揭示,构成了零态学说理论体系的核心。

为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我改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每时每刻都在运动。零态运动揭示了宇宙万物特定的运动形式;揭示了宇宙万物运动的总规律;揭示了宇宙自然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转化、相互转换方式等系列的自然法则。以上这三大千古宇宙自然之谜的揭示,构成了零态学说理论体系的核心。
先生看一下,哪个适合中医?



347
发表于 2014-9-23 22:4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3 22:55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9-23 21:17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谷,甲骨文(“水”的变形 ...

按傅教授的说法,《黄帝内经》和《道德经》及《周易》都是大道即大一统之道。只不过黄帝内经侧重于生命之道;而《道德经》和《周易》侧重于自然与社会之道。它们的灵魂都是道提供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含思维方式),我将其称为零态思维。是因为我觉得零态思维的说法概括了中医和中华文化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

傅教授很忙。我让他上论坛,他说没时间。有关中医问题问他一下可以,而道德经的问题不好意思再麻烦他

348
发表于 2014-9-23 22:58:29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9-23 21:1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349
发表于 2014-9-23 23:1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3 23:32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9-23 21:16
第二,科学是个很肤浅的东西,它无须穷斯其理,给个形式逻辑的模型,实验验证一下就行,解释的都是规律的一个片段,比方说,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漏洞百出,只要能解释一定的现象就可以了,不能解释的可以弃之不管。

先生说的科学是个很肤浅的东西,应该是指西方科学。例如,西方科学只是提出了宇宙大爆炸之前是零。但对大爆炸之后宇宙整体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尚未涉及。而中医和中华文化明确提出了大爆炸之后宇宙整体的运动规律是太极(无极0生太极)。认识到太极可生化出阴阳五行。并对太极和阴阳五行演绎了数千年。例如,黄帝内经是对太极的演绎;伤寒论之后的中医是对黄帝内经的演绎。
西方科学连太极都没认识到,更不用说对太极进行演绎了。我曾说的中医与西方科学(含西医)方法论相反就是这个道理
350
发表于 2014-9-24 17:09:17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3 22:58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以,而或故,连词,因为,所以。

其,代词,他,他的,他们的。

邪,虚词。

翻译: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他不自生,所以能长生。是因为圣人置身于(众人)后,所以(才在众人)身前;置身度外,所以才身存(于众人心中)。不是因为的无私,所以才成就了他的私?

解析:这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辨证思想的又一应用,以天喻人。社会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暂且不论。万物都有自生自灭的过程,而《老子》的天地是不自生自灭的,这与现代科学认知不同。现代科学认为,宇宙有其起源、归宿命运的。《老子》的宇宙观,不自生自灭是指现代科学宇宙命运无限往复,还是指宇宙本无起源和归宿呢?请看后面的篇章吧。

下一句零态理论应该有发挥余地,请智海注释、翻译并解析一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0:51 , Processed in 0.1158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