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资料
畲族医药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深入民间调查、查阅有关医学文献和相关地方史志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畲族医药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寒凉为主,内外兼治
据文献记载和畲族语言学考证,隋唐时,畲族主要聚居在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带,所处地域多雨潮湿,瘴气流行,极易引发疟疾、结核病、丝虫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妇女病等,严重威胁畲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畲族群众积累和掌握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明、清时,随着畲族迁徙区域的变化,民间“痧气”致病说开始形成。畲族民间将身体不适、精神不爽、头痛胸闷、四肢乏力、呕吐、腹部胀痛等,统称为“痧”。认为“痧”属热证,夏暑之季易发,为热与湿阻滞于皮表,影响脏腑尤其是脾胃功能而发病。
畲族地区气候炎热,古之“瘴气”,今之“痧气”,皆为热毒,民间治疗多以清热解毒药为主。同时,也强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辨证施治法。注重内服外治,内治服青草药,用药偏寒凉,外治则刮痧、抓痧等,内外兼治,二者并重。
二、“六神”治病,擅长外疗
畲医认为,人的生命由心、肝、肺、脾、肾、胆六脏的神来主宰,“六神“即是六脏的简称。“六神“各司其职,协调人体三十六骨节、七十二筋脉、十二条血路、二十八脉。病人多为风寒所袭或气血不调所致。气血旺盛,筋脉顺畅,生命活动正常,身体健康;若气血不足,筋脉不畅,人的身体就羸弱;若气血不调或气血衰弱,筋痉脉止,则生命运动就停止。
畲族崇尚“六神“,认为“六神“受损就会得“六神病“(也称六辰病)。畲医治病往往把时辰连在一起诊断,认为人体有十二处气血调和往来,按照十二时辰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周而复始。若某一处受伤,就会血脉不畅,导致内伤,常出现每天定时畏冷,甚至寒颤,但不发热,寒颤渐减后疲乏无力、失声、咳血、喘憋等。通过问诊辨清病因,对症施药。“六神“病需及时采用“六神草“治疗,根据不同时辰,不同部位,不同症状,辨证施治方为有效。现代畲医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六神”说。如畲医兰天赐认为,白血病乃人体气血不畅,瘀积而成,他认为“六神草”可治白血病,并经二十多年临床实践,取得明显疗效。
官方专业肿瘤会诊机构
畲医擅长外治和正骨、接骨疗法。畲医对伤的治疗强调新旧伤与轻重伤,按时辰辨证治疗。治疗多以青草药为主,辅以动物内脏或肌肉,取其通络活血之性,使邪去正安,气血旺盛,达到恢复健康之目的。正骨、接骨疗法,手法独特,捏、搓、推、拿、提、按、端、挤、旋、转、展、伸,因势利导,资以整复。复位后外用小竹片或杉树皮固定,再用宽2~3寸的青布包扎,3~9天调整夹板一次,继续上药,直至痊愈。
三、以食为补,注重节气
畲族民间历来重视食物的补益作用,畲族地区广泛流传“九药不如一补”的说法。强调以脏补脏,认为禽畜的内脏或肌肉与人体相应的内脏或组织有着某种特殊的补益关系。注重食物凉热属性,体质寒者要用热性食物,体质热者要用凉性食物。提倡“以防为主”,强调未病先防,练功健身,以达扶助正气而邪气自退、不药而愈的目的。
畲族居住地区气温高,汗多伤气,加之繁重的体力劳动,体力消耗过大,所以畲族人口患病多虚实错杂,难以下药,对此畲医创造性地将药攻与食补有机结合起来,疗效较好。如畲族群众在四季更替或节气转换时,常采药备于家中,根据节气变化,选择凉热属性之家禽或动物(通常宰杀鸡、鸭、兔或羊等,也用狩猎之物)配以青草药炖服,以补益身体,消除疲乏,增强体力,效验显著,充分体现了畲医以食为补的观点。
四、因人因时,依法而动
畲医认为,用药应因人、因地、因时而灵活变通,“依法而动”,不能机械,才能攻补恰当,药到病除。如春夏季节,人体阳气升发,皮腠开泄,治疗外感疾病则不能用辛温发散的药物;秋天气候干燥,用药宜偏润;冬季寒冷,温药可适当加量。居于山区的患者多为风寒湿气所侵,治宜祛风散寒;居于平原地区的患者常发热多汗,当慎用温热药。老少患者,用药宜轻;青壮年患者,用药稍峻无妨;妇女在经期及妊娠期慎用峻下、破血药。
iask.sina.com.cn/b/10536568.html 30K 2007-9-26 -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01日 01:26pm 时添加 -=-=-=-=-
资料
楚雄彝族人民独具特色的彝族医药
发布时间:2008-06-06 热度:79
楚雄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与疾病作斗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族医药。彝医、彝药记载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成为悠久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医药书,彝语称"齐梭苏"。彝族传统医药是药重于医,药早于医。彝医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利用本地生长的植物药。据有关专家分析,这同彝族生活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多居山区,森林茂密,灌木丛生,山花野草,遍地皆是。彝族先民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籽粒、茎叶和块根,作为他们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最初,由于没有经验,不能辨别有无毒素,饥不择食,往往误食一些有毒的植物,引起肠鸣腹泻、呕吐昏迷,甚至造成死亡。有时患了某种疾病,无意中食用了某种食物,病情得到了缓解以至痊愈。
这类事出现多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进而通过不断尝试,终于逐渐认识了一些植物的特殊性能,有的植物对人体有益,可以治疗某种疾病;有的植物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有的植物虽然有毒,但如果加工得法或食用适量,也可以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经过漫长的岁月,这类知识逐渐积累多了,再经过有心人收集、总结、整理,便成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药。早在70年代末期,楚雄州经过认真普查,已先后收集到了彝文医药书28卷,有记载的彝药标本l013种。州药检所对所有彝药的彝药名、汉药名、文献记载、应用经验、典型病例、药物来源、识别特征、化学成份、发掘经过及服法、禁忌,逐一进行临床试验和研究鉴定。根据药物来源清楚和疗效良好,为彝族常用而且比较成熟的原则,筛选出具有新的不同药用特点的药物103种,编写了一本《彝药志》,1983年9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彝族民间广泛使用动物、植物及其他自然物质来治病,有着十分广泛的用药谱,有些广泛运用的彝族药,在中医文献中记载较少或无记载,如黑蜂尿、黄药、毒箭木等等。彝医还十分重视寄生的采用,如七里香寄生、圆金刚寄生、马樱花寄生、橄榄树寄生等。有的药物一药多用,同时又具有双向或多向作用。如红萆解既可以用于解毒发汗、利尿消肿,又可用于治漏下血;泡酒服治跌打骨折、化瘀止痛;研末服治老年人脱肛。有的药物入药部位不同而疗效殊异,如青篙与甘蔗配伍治口腔炎,宜用嫩枝叶炯开水服;铁线草治半身不遂,用其地下茎新生芽以酒送服。如果忽略了不同入药部分的特点则疗效不佳。
彝医不仅在药物开发使用上独具特色,而且传统的医学理论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彝族医书《聂苏诺期》中,就已经有了病症分类的记载:"咪西豪"意为风邪染疾,如抽风、荨麻疹等;"纠豪"意为受寒染疾,如风湿、胃肠型感冒以及肠风下泄之类病症;"牛泽"意为病从口入,如急性肠胃炎、泄泻、胃肠痉挛绞痛等;"察朵察些"意为各种虚弱症;"咪席期"意为河谷病,即疟疾;"诺别"意为传染病;"阿们革毛松"意为妇科疾病。在双柏县雨龙彝寨一位民间彝族老医生家收集到的一本手抄本彝文医书,封面已经失落,没有书名和作者名,只在第一页上记载着,最早写成本书于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距今已有430多年,比饮誉海内外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还早12年,足以说明彝族医药源远流长。经翻译整理,全书以彝族质朴明快的口语,记述了山区多发病、常见病的56个病种,87个处方,324味药物,很多都是一病数方,一方数药,一药多用。其他一些彝医书籍,如《医病书》、《医药好书》、《娃娃生成书》、《吃药好书》等,都有较珍贵的医学价值。其中关于五脏和人体的生理认识,与中医的内因学十分相近,在很多彝文医书中都提到的引起脏腑病变的风、寒、暑、湿等,已有接近中医关于"六淫之邪"学说的趋势。
在治疗中,彝医重视疾病症状的对症治疗,他们有不少灵活应急对症的治疗手法,如刮痴、针刺、拔火罐、割治、按摩等。针刺还分着钢针、瓦针、香针,尤其香针独具特色,是针灸和药物的结合。香针用漳的犬牙制成,掏出牙髓扩大髓腔后,填入麝香,根部用蜂蜡密封,使用时用牙尖对穴位进行针刺,用于急症、疯症、闭症和无名肿毒等,有显著疗效。按摩有穴位按摩,腹部理气按摩,肌肉循环按摩等等。这些土方土法虽然简单,但在得病之初应急治疗时,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外治和骨科是彝医的突出特色,不仅火烫伤、蛇咬伤、刀枪伤等外伤用药外擦外敷治疗,就是乳痈、内外痔、感冒发烧、肠胃病等也用中草药捣烂外敷局部。在治疗骨折错位上,彝医重视对称关节的对比,并常用线测法来测定四肢受伤后的长短粗细变化,以诊断和鉴别骨折错位情况。在正骨手法上强调针刺放血,采用按摩、揉、摇、推、拉、旋、搓等方法进行复位,以听、摸、线测等方式判断复位与否,然后才采用独特配方的药料外敷包扎。在愈合护理中,把保持一定程度的肿胀痛痒当作促进骨痴形成的良好征候,不急于消肿。重视骨折部位的绝对固定和邻近关节的相对活动,往往都能收到较好的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彝药,州卫生主管部门于1987年9月在云南省楚雄卫校建立了占地32亩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药用植物园",成功地引种彝药50多种,各种中草药标本250多种。
www.2008ly.com/zxny.php?id=23114 75K 2009-3-9 - 百度快照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01日 01:34pm 时添加 -=-=-=-=-
参考资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7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IgA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陈洪宇,王永钧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肾病实验室 杭州310007 (陈洪宇);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肾病实验室 杭州310007(王永钧)
【分类号】:R692.3
【DOI】:cnki:ISSN:1009-587X.0.2004-07-029
【正文快照】:
IgA肾病(IgAnephrophathy ,IgAN)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化,且不伴有系统性损害的最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依然不清,当前对IgAN发病机制研究的两个重要切入点是对IgAN的分子遗传研究及其免疫学机制。 1 遗传基因多态性IgAN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别,亚洲>欧洲>美洲,黄种人>白人>黑人,同时IgAN有比较明确的家族史,提示许多遗传因子可能与IgAN的发病及发展进程相关[1]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是与疾病较密切的遗传系统,其中HLA -Ⅰ类抗原的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