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复制链接]
3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4:24:20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南京本《译释》从王冰解,王注曰:欲如运枢,谓内动也。。。。。。言因天之寒,当深居周密,如枢纽之内动,不当烦扰筋骨,使阳气发泄于皮肤,而伤于寒毒也。
  其译:人受了寒邪,阳气就好似门户的开阖一样相应抗拒。如果起外浮越居妄动,神气向外浮越,阳气就不能固密了。
32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14:27:20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9/03/25 04:09pm 第 2 次编辑]

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气口,寸口是。《素问。经脉别论第二十一篇》: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口成寸。杨上善:九候各候五藏之气,何因气口独主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等气也”。高士宗:水谷入胃,脉道乃行,故胃者,水谷之海,乃六府之大源也。凡五味入口。皆藏于胃,藉足太阴脾经之转输,以养五藏气。今气口为五藏主,以气口肺脉,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始则五味入口,藏于胃,继则脾气转输,气味皆出与胃,循经脉而变见于气口。脉道之行,本于胃之气味,由下而上,。。。足太阴主五藏之味,手太阴主五藏之气,气口所以为五藏主也。
323
发表于 2009-3-25 14:31:58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赞一个!
32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16:16:34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于天星先生说:本篇还提到“气口何以为五脏主”的问题,高氏直释“气口”为“两手寸口之脉”。结合《内经》其他篇章来看,独取寸口“的脉诊法实在《内经》就有了,而《难经。第一难》不过更明确具体提出来而已。
32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4:07:13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23】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高士宗:若尚方术,而拘于鬼神者,神道设教,不可与言天人之至德;尚方术而恶于针石者,自以为是,不可与言砭刺之至巧;凡此拘鬼神、恶针石,是有病而不许治也,病不许治者,其病必归于不治,虽治之亦无功矣。
吴 崑:德之至者,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拘于鬼神之说者,不知至德,虽与之言,必不见信,故不可与言也。。。。。。强为之治,功必不成,故曰治之无功矣。
凌耀星:《黄帝内经》反对鬼神的旗帜是非常鲜明的。
  渔翁:当与史公所记“扁鹊‘六不治’”互看。
32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4:30:26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相关资料

  试析扁鹊“六不治”
作者:陈仲时 (转载 自 乌有之乡) 2008-8-28 12:21 阅读:237 点击:237关键字: 扁鹊 “六不治”  


  摘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六种“不治”的情形。针对扁鹊“六不治”,有专家解释为“不给治”或“不要治”。这种解读明显不符合事实。本文考查了“六不治”在《史记·扁鹊传》中的位置及与上下文的关系;然后结合《黄帝内经》以及《辞源》等相关资料,并通过中医的“疾病观”、“诊疗观”和“医患观”,分析了扁鹊“六不治”的真实含义。结论:扁鹊“六不治”不但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也具备鲜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扁鹊;六不治;中医;疾病观;诊疗观;医患观
  中医经典里面存在大量诸如:“不治”、“死不治”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则比较系统地提出“六不治”。针对扁鹊“六不治”,有人持完全否定态度,并将“不治”解释为“不给治”或“不要治”[1]。如果这种观点被公众广泛接受,势必影响中医学的健康发展。因此,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一、正面理解扁鹊“六不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2]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人们患病的原因多种多样、疾病的发展转化也极为复杂,而医生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却远远不够。所以针对以下六种病人,要慎重对待:一是狂妄、骄横、不讲道理的人;二是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养生的人;三是对服饰、饮食、药物等过于挑剔、不能适应的人;四是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五是身体极度赢弱、不能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的人;六是只相信鬼神、不信任医学的人。
  联系《史记·扁鹊传》的上下文,在提出“六不治”之前,是叙述扁鹊诊断出齐桓侯有病:“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但齐桓侯不信:“寡人无疾。”尽管扁鹊多次提醒应即时治疗,但齐桓侯仍执迷不悟,还误以为扁鹊不过是贪恋诊金,故弄玄虚:“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来,正如扁鹊所言,齐桓侯的病情不断发展,终因错过治疗时机,不治而死。
  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六不治”好像是司马迁针对“齐桓侯之死”发表的议论。但仔细分析却并非如此。理由有三:第一,从故事本身看,扁鹊并未对齐桓侯实施过任何治疗措施,他们之间并未构成事实的医患关系;第二,扁鹊与齐桓侯之间的交往非常简单,可能齐桓侯对扁鹊尚缺乏足够的了解,故没必要专门以“六不治”来评价;第三,司马迁不是医生,没有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缺乏对医疗职业的切身体会,不大可能归纳出如此完整、精辟的见解。从另一个角度看,古人崇尚述而不作,以尽可能公正地叙述历史。司马迁更不会在《史记》中留下自己的观点,从而给后人提供批评的“把柄”。所以,“六不治”应该就是扁鹊平时的言论。
  其实,“六不治”是不是扁鹊的原话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司马迁并没有将“不治”理解成医生为保全自己,瞻前顾后,对患者采取消极态度的意思。相反,在这段议论之后一直到文章结尾,都是在描述扁鹊对待患者的积极态度。他凭借高超的医术,针对各地风俗习惯和疾病谱的不同,积极调整治疗手段:有时做妇科医生,有时又不得不成为小儿科医生,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从文章的结构安排也不难看出,司马迁对扁鹊及其“六不治”是持肯定态度的。实际上,我们还没有看到过哪位真正的医学家或史学家对“六不治”持完全否定态度的。
  二、扁鹊“六不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天人合一,是真正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扁鹊是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六不治”不仅涉及到中医的“诊疗观”、“医患观”,也必然触及到中医的“疾病观”。
  1、中医的“疾病观”:中医是站在整体的高度、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疾病的。人之所以生病,首先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发生不谐调,然后才使各种致病因素有了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障碍。因此,人体任何部位出现问题,都是内、外环境不协调的结果——“阴阳失调”。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过是正、邪斗争的具体表现。致病因素是必要条件,患者个人的先、后天因素是决定条件。因此,患病以后,中医提倡清心寡欲,主动调整生活节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扁鹊“六不治”所描述的几种情况却恰恰相反:狂妄骄横、重财轻身、衣食不适、迷信鬼神等,就是典型的不协调、不适应,对疾病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但是,这些情况不大可能依靠医生单方面医术来解决,需要医生、患者、家属、甚包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大概是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原因之一。
  2、中医的“诊疗观”:中医认为“有诸内必行诸外。”人体与外界存在着经常不断的信息交流,人体内部的病变也必然通过各种途径表现于外。因此,中医诊断疾病,主要是凭借医患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很少依赖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属于自然疗法,尽管其治疗手段丰富多彩,但大多取材容易、工艺简单。中医强调:疾病的康复“三分治,七分养。”无论是中药还是针灸,都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如果病人对医生缺乏起码的信任,不愿意与医生沟通,甚至根本拒绝治疗,则必然使医生的诊疗技能无地放矢,或诊疗效果大打折扣。这大概是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原因之二。
  3、中医的“医患观”:中医的“医患观”是建立在其“疾病观”、“诊疗观”基础上的。中医认为,在医、患关系中,患者自身是内因、医疗手段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歧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这里所说的“病为本”,即病人为本;“工为标”,即医生为标。明确提出在医患关系中,患方所处的重要地位。如果病人对康复缺乏主动,或拒绝治疗,或不遵医嘱,或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医生,就属于本末倒置。
  疾病治疗的成败,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二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医生的态度。在二者之中,有时后者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活动根本就无法顺利开展。这大概是扁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六不治”的原因之三。
  分析扁鹊“六不治”,主要是两种类型的患者:一类是正气极度虚弱、腑脏功能严重衰竭,属于病情危重。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必须明确诊断、小心处置,决不能不懂装懂、贻误病情。在采取抢救措施之前,也应当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不可孟浪行事;另一类情况是病情虽然不一定严重,但由于患者过度矫横、任性、猜疑,对医生缺乏最起码的信任,如冒然施治效果不佳,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显然,扁鹊“六不治”不只是为了让医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而是对疾病本质、医疗实践、医患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深入研究之后的经验之谈。因为病人本身就是一个高危群体,医疗活动隐含着难以预料的风险。如果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必然使医患沟通发生困难,医疗活动出现变异。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医患关系还比较紧张。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进行积极的体制改革之外,让医患双方正确理解扁鹊“六不治”深刻意义,还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读中医的“不治”
  在汉语中,“治”常作动词,如治疗、治理、惩治等。但也可用作形容词或名词,如“治世”,指太平盛世;有时候“治”又指某个地方,如《后汉书·郡国志》:“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指的是地方政府所在地[3]。
  在中医经典中,“治”或“不治”一类的词,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据笔者初步统计,仅《黄帝内经》中“不治”或“死不治”就有67处[4],但它们的意思并不是“不给治”或“不要治”。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里的“治”或“不治”不是给不给患者治疗,而是反对“重医轻防”,强调“预防为主”。可见,这里的“不治”,是“不仅仅治”的意思。
  因此,中医所说的“不治”,在不同的语境中应作不同的解释。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素问·玉机真脏论)指的是患者体质特殊或其它原因,疾病在发展过程出现“变异”。这里的“不治”,是指“不正常”;有时候的“不治”可能是为了加重语气。如“唾血脓者,死不治。”(《灵枢·经筋论》)“唾脓血”应当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也不一定很危重,但这里却用了“死不治”。主要是为了提醒后世医家重视这种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多数情况下,“不治”代表病情危重,如“二阳之病,发心痹……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素问·阴阳别论》)这些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尽管中医文献中存在大量的“不治”或“死不治”的情况,但中医对待疾病的态度一贯是积极的。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论》指出:“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刺虽久,犹可拔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本也。”就是明确告戒医生:对一些久病患者,不要轻易作出“不可治”的结论。
  综上,扁鹊是战国时代杰出的医学家,史料记述其事迹绵延数百年。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愈患者不计其数。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成为后世医家学习的榜样。分析他所提出的“六不治”,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鲜活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认为,对待传统文化,要持科学态度。解读历代经典,要做必要考证。针对中医文献中的“不治”,基本可作“不好治”解读,但不宜理解为“不可治”、“不能治”甚至“不给治”。
  参考文献:
  [1]孙立群.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EB/OL].土豆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8E1nEhQsJA/.2008-6-12.
  [2]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EB/OL].中国古藉全录:http://guji.artx.cn/Article/2300.html2008-8-22.
  [3]辞源修订组.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王冰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藉出版社.2003-11-1.
32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12:43:04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24】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吴  崑:异法者,治病不同其法。方宜者,五方各有所宜。
高士宗:异法者,一病而治个不同,有砭石、毒药、灸焫(音若—渔)、微针、导引诸法也。方宜者,东方砭石,西方毒药,北方灸焫,南方微针,中央导引也。圣人杂和以治,用各不同,五方之病,皆得其宜,故曰:异法方宜。
郭霭春:本篇说明各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不同,影响各地居民的体质。因而在病证,病因,治疗等各方面,就有或多或少的差别。所以在治疗时,需要了解病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同病异治,疗法相同,故曰“异法方宜”。
张志聪:治病之法,各有异同。五方之民,居处衣食,受病治疗,各有所宜。
王宏图:异法,是说不同的方法。方,是东西南北中五方。宜,适宜。这一篇就是讨论五方地域,由于生活环境、物产种类以及丰富程度,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就决定了那个地区人们的体质状况,由于体质状况的不同,所以产生疾病的种类,疾病的性质不一样,那当然就得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正是由于这样,所以各种治疗方法就从不同的地方产生了,从而传播到其他地方,所以整个中医学的各种治疗方法它是汇集各方的发现、汇集各方之长,总结而成的。。。。。这里重点讲的是因地制宜。
328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4:53:09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25】

。。。。。地势使然。
杨上善:五方土地各异,人食其土,生病亦异。
王  冰:谓法天地生长收藏及高下燥湿之势。
张介宾:地势不同。则气习有异,故治法亦随而不一也。
张志聪:夫九州八方皆通于天气,天有春夏秋冬之四时,地有生长化收藏之五气,而人亦应之。是以东方主春生之令,则人气亦发生在外,故宜针石以治其外;南方主夏长之令,而人气更发越于外,故应微针以治其皮毛;西方主秋收之令,人气亦收藏在内,故应毒药以治其内;北方主冬藏之令,而人阳气亦沉潜于下。故宜艾焫起阳气于至寒。中阳湿土,主生化之令,而人气亦守于中也。
焫:音若
3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56:43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26】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其病皆为痈疡。。
郭校:“使人”二字衍。“鱼者热中”与“盐者胜血”对文。《本草衍义》卷十七引,无“使人”二字。按“盐”误,应作“咸”。“咸胜血”与《宣明五气篇》“咸胜血”义合。
热中,谓热邪滞留胃肠里。盐者胜血:咸入血,多食伤血。
330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57:22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资料

2.地域因素与发病

不同地域,地势高低,气候特点、食品种类各有不同,且由于地壳元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理特点,并发生地域性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一般来说,我国东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温暖或炎热潮湿,水土薄弱,人之腠理常开而少闭,故多湿邪或湿热病;西北方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寒凉多风,水土刚强,人之腠理常闭而少开,故多风寒伤人,或燥邪为病。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气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这是古人从实践中长期观察到的地域因素作用,不同地域发生的常见病。即东方滨海傍水,多食鱼盐的人,多病痈疡;西方多山旷野多风,人们喜食酥酪骨肉,体质肥壮,外邪不易侵犯而多发内伤病;北方地高陵居,风寒冰冽,人们喜食牛羊乳汁,多致藏寒生胀满之疾;南方地势低洼,阳气盛,雾露聚集,地多潮湿,人们喜食酸类及腐熟食品,多发筋脉拘急和痹证。中原地区,地平潮湿,食物众多,比较安逸,常见痿弱、厥逆寒热病证。
不同地域,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因素,可使某些致病的病原体易于孳生繁殖和传播。如《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说的:“江南有射工毒虫,常在山间水内……夏月在水内,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或因大雨潦时,仍逐水便流入人家……其含沙射人影便病。”该书沙虱候中说:“山内水间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著身及阴雨日行草间亦著人,便钻入皮里。”在山瘴疟候中说:“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古人又观察到瘿病的发生与地域有密切的关系。《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初作与樱核相似,而当颈下也。”并引《养生方》云:“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以后发现这种病证多发于山区及一些远离海岸的地区,是由地域水土中缺乏碘元素引起的。此外,从现代流行病学和地质学研究得知,我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过去有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东北、西方则有克山病及大骨节的发生等。
王新华《自然环境与发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3:22 , Processed in 0.17321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