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六晚上(2025年2月1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这本书的内容。
第十六章:论温病十八法十三方,皆本仲景。
章太炎先生对于温病的论述,根据《难经》广义伤寒学说,从张仲景《伤寒论》的有关论述之中,总结出治疗温病的十八法、十三方,归纳提出治疗温病的法则。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 第十六章:论温病十八法十三方,皆本仲景。
关于伤寒热病的治疗方法,《素问·热论》只有汗法和“泄法”,并且说外感热病“或愈或死,其死者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提出可以用汗泄两法与“五十九刺”的方法治疗热病;提出的“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章太炎先生总结了热病九法三方
子、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淀语,遗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丑、阳明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寅、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鞭,鞭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卯、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下之。
辰、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已、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裹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午、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未、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申、伤寒脉滑而厥者,裹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此条见厥阴篇。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