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3091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刘云双和大家一起分享:名老中医之路 ,(2025年2月14日)本次分享的是 黑龙江省祖国医学研究院:高式国老先生,写的“医途回首五十年记” 后半部分的内容。
高式国,河北省宁河县人,对针灸学有较深入的研究,著有《内经补正》、《针灸穴名解》等。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在衡水市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名老中医之路所记载的 黑龙江省祖国医学研究院高式国先生,写的“医途回首五十年记” 后半部分的内容。
         高式国,河北省宁河县(现属于天津市,位于天津市东北部,地处京津唐大城市群中间地带,面向广阔的华北、东北平原)人,对针灸学有较深入的研究,著有《内经补正》、《针灸穴名解》等。他说:
         余在主任针灸科室期间,曾解释经穴命名意义。
       以任督二脉为人身阴阳经络两大纲领。比之乾坤两卦,其它太、少、明、厥,阴阳各六,则犹震、巽、坎、离、艮、兑六子也。即《奇经考》所云「督脉为阳脉之总纲」之意也。故余拟以督脉为十四经之首。又以「长强」穴为督脉各穴之首,亦即十四经所有诸穴之首。
       推究经穴起源,当由养生静坐,体会经络动静之妙,有所心得,而志其位置察其流、注、敛、散,而识其性能。两者之义,俱由自觉而得。或喻之以物象,或证之事功,取两三文字之义,标示体用性能,而定其名称。若云必表而出之,虽圣人有所不能。
       释「长强」。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不然行程万里,终有尽时,力扛千钧,终有倦时。总归有限,何长、强之有?关尹子云:「营、卫之行,无顷刻止。」即指周身血气行动,统而言之也。吾人经常处此长、强之中,又经常行此长、强之事,须臾不离,人尽可知,而不暇自觉。惟养生家从而加以体会,得出无边妙用,而创成经穴学说。问何以证其然也?日l三l其功用能促进循环,资助健运也。

         感谢刘云双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309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5年2月1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这本书的内容。
       第十六章:论温病十八法十三方,皆本仲景。
       章太炎先生对于温病的论述,根据《难经》广义伤寒学说,从张仲景《伤寒论》的有关论述之中,总结出治疗温病的十八法、十三方,归纳提出治疗温病的法则。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     第十六章:论温病十八法十三方,皆本仲景。
      关于伤寒热病的治疗方法,《素问·热论》只有汗法和“泄法”,并且说外感热病“或愈或死,其死者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提出可以用汗泄两法与“五十九刺”的方法治疗热病;提出的“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章太炎先生总结了热病九法三方
子、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淀语,遗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丑、阳明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寅、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鞭,鞭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卯、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下之。
辰、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已、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裹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午、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未、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申、伤寒脉滑而厥者,裹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此条见厥阴篇。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10:28 , Processed in 0.1789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