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300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0:29: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11月18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八章  王冰

     本周一我们学习王冰王冰次注《素问》中发明穴位妙义和其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贡献部分。

      敬请聆听马京雪医师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八章  王冰注《素问》中发明穴位妙义和其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贡献部分。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人之气血不循天常则生疾病。《素问·六节藏象论》王注曰:“言苍天布气,尚不越于五行,人在气中,岂不应于天道?夫人之气乱,不顺天常,故有病死之征矣。”因此,人与天地之气相通、相应,脏气有法时之论,气失所养则生疾病,需医者诊而治之。

       王冰注文指出:“言人之所居,可谓下矣,征其至理,则是太虚之中一物耳。”故“自天之下,地之上,则二气交合之分也。人居地上,故气交合之中,人之居也,是以化生变易,皆在气交之中也”。人体的脏腑活动与疾病变化均受天地之气的影响,王冰以五运六气理论进行阐释,所谓六气所御,五运所至,气不相和则病,相得则和,故先以六气所临,后言五脏之病也”。可见,在王冰看来,只有顺应自然,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才能健康长寿。

         感谢马京雪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300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15:5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11月1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妇科杂病”,介绍路老治疗燥痹的验案和临床经验。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妇科杂病”,介绍路老治疗燥痹的验案和临床经验。

        《素问·痹论》曰:“燥胜则干”;“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类证治裁》载:“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正气渐趋消耗,气血渐衰,筋脉失养,涩滞不通而麻木缠绵。风邪侵袭经脉,筋急则发为面部、舌尖麻木、便干、胁痛等;阴血不足,生化乏源,日久生燥,肺燥治节失职,水道受阻,难以濡养清窍,则出现口干、眼干泪少、大便干结,发为燥痹。从大量的临床实践可见,燥痹并非一派阴虚液燥之象,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阴两虚,患者久病伤阴耗液,机体津液亏少和不足,不足以内溉于脏腑,外润于腠理孔窍。

        路老,注重肺、脾、肝、肾四脏,多以麦冬、黄精润养肺阴,以太子参、生黄芪、山药等补脾而达到益肺的作用,以石斛养胃阴而滋肺阴;白芍、赤芍、丹参、当归等活血而补肝阴;酌予绿萼梅、玫瑰花、防风、防己理气化湿而不伤正;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怀牛膝、桑寄生等益肾之阴阳;桑枝通络有助于阳气阴津的散布。

      路老治疗燥痹,以益气养阴治其本,佐以疏肝活血、祛瘀通络治其标。常用黄芪益气健脾实卫,黄精补中益气、安五脏,生山药、扁豆补益脾胃之气阴,为君药;制首乌、石斛、麦冬、柏子仁养阴血之不足,为臣药;炒桑枝温经通络,白芍、赤芍、当归行气养血、活血通络,绿萼梅、玫瑰花疏肝理气,为佐药;火麻仁润肠通便,为使药。诸药合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使头面筋脉清窍得以滋养。

       强调证候是诊治疾病的焦点,是立法治疗的关键,病证结合的切入点。中医辨证论治可以补偏救弊,达到“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目的。路老在治病过程中始终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念为指导原则,找到疾病的主要病机,异病同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诊治疾病要注意区分患者病因病机之不同,禀赋厚薄之别,体质强弱之异,证候轻重之浅深,病势进退等顺逆,知常达变,机圆法活,方能提高疗效。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30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1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4年11月20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高春花给大家分享《经络腧穴学》。第25讲主要学习《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之手少阴心经循行及经络主治。《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 太阴 心主 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祝贺河北中医高春花主治医师在石家庄市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经络腧穴学》。第25讲手少阴心经循行及经络主治。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联系脏腑:心、心系、小肠、肺、目系、喉咙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

脏腑病:心痛,嗌干,口渴。经脉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本经腧穴:

极泉青灵 少海 灵道 通里 阴郄 神门 少府 少冲
       感谢高春花主治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300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18:2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4年11月21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六十九讲“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等”,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第六十九讲“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等”,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朱砂可以用于治疗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以及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等病症。它能够清心火,明目,适用于心肾不交所导致的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等病症。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用于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
        龙骨,古生物五花龙骨
五花龙骨为不规则块状,长、宽各7—10cm,厚约3cm。表面牙白色,上有蓝灰色及红棕色花纹,深浅粗细不同,略似大理石之条纹。略有光泽,偶有小裂隙。质硬,易层层剥落,捻之可碎,吸湿性强,以舌舐之,可吸附于舌上。无臭,无味。[性味功能]甘、涩,平。敛气逐湿,止盗汗,安神,涩精止血。
[主治用法]治夜卧盗汗,梦遗,滑精,肠风下血,泻痢,吐衄血,崩带。外用可敛疮口。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患处。
      琥珀,功效与作用1.镇惊安神,中医认为,燃烧琥珀香末的芬芳气味有定神静心的作用。2.散瘀止血,琥珀含有一种乙醚油质,科学实验表明,它穿过皮肤帮助血液循环,治疗肌肉关节的疼痛与紧张,可醒脑,治轻微的割伤、蚊虫咬伤。3.利尿通淋,琥珀味淡,入脾、膀胱经,淡能利水,能健脾除湿,能利尿,常用于淋病血尿,小便不通等病。
         祝贺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300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19:50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刘云双和大家一起分享《名老中医之路》 ,(2024年11月22日)本次分享的是 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天津市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哈荔田, 写的“学无止境,契而不舍”。
哈荔田,回族,河北保定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1935年毕业于北平华北国医学院,以成绩优异深得施今墨、周介人、范更生 诸名家赏识。毕生致力于临床和中医教育事业。临床上重视胃气,长于内科,尤精于妇科。著有《妇科医案医话选编》等。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名老中医之路》 哈荔田先生写的“学无止境,契而不舍”。
        哈荔田(1912-1989),出身于中医世家,少年侍医于父亲哈振冈,被当地群众称为“小哈先生”。1931年考入华北国医学院,师承施今墨、周介儒等名医,于1935年毕业,即悬壶津门。1954年在天津市中医门诊部(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1955年3月调往天津市卫生局任副局长,1958年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
     哈氏自幼喜读经书,对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翼》、《伤寒贯珠集》、《千金翼方》、《本草从新》尤其对内科《千金翼方》、《赤水玄珠》、《广瘟疫治》,妇科《付青主女科》、《济阴纲目》、《沈氏妇科拜要》以及《本草从新》、《本草经疏》、《中医临床方剂》等书颇有研究。哈氏学术造诣高深,治学严谨,善于博采众长,重视临床实践,教书育人,早年的学生有吴咸中、陶甫、石学敏、赵藕善等知名专家,近年所带研究生也都在教学、临床发挥了骨干作用。
       他认为不读《内经》,不参悟经旨,则学无根本,基础不固。《内经》系中医理论之渊源,后世医家虽然在理论上多所创见,各成一家之言,但就其学术思想的继承而言,无不发自《内经》。而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乃临床医家之圭臬,辨证论治之大法。医者不读仲景之书,则临床治无法度,依无准绳。注家之中应首推尤氏之《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其注简明精当,剀切详明,不浮不隘。倡读中医经典著作,非为崇古,亦非守残抱缺,而是为更好地发掘、整理祖国医学,古为今用。不了解中医学术之源流,既无从分辨其精华糟粕,所谓中医现代化也将是遥遥无期矣,对于中医学术,应当尊古而不泥古,继承是为了发扬,博采众长务求融会贯通。在临床中务求圆机活法,即守其常,又达其变,庶能获桴鼓之效。
       主张“以胃气为本”,用温补、清养二法,常相得益彰。在疾病治疗大法确立前提下,每喜佐用适当之气分药,以调畅气机,运行气血,调和脏腑。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然气血的化生、运行、敷布均与脏腑尤其是肝脾肾三脏功能活动有关,因此调治妇女病需要重视肝脾肾三脏作用,并应注意三者之间关系。
        感谢刘云双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300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2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4年11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这本书的内容。
         接着学习第七章剩下的后半部分。
        第八章:当校长,育人才,倡导中医自立。
      这章内容较多,分为几节学习:
       第一节:创建中医学院,把中医教育纳入国家正规教育系列,也是中医界梦寐以求的理想,建国前中医界为此奋斗了几十年。丁甘仁先生筹备的中医学校1917年正式开学。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早期的学生黄文东,任母校的教务长,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  第八章:当校长,育人才,倡导中医自立。
      创建中医学院,把中医教育纳入国家正规教育系列,也是中医界梦寐以求的理想,建国前中医界为此奋斗了几十年。
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法规颁布后,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会长余伯陶等人带头提出抗议,还联合了其它省市的中医药同业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19个省市的医学团体代表晋京请愿,争取办学立案,遭到教育总长汪大燮的拒绝。丁甘仁先生等经过筹备,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7年正式开学。他还亲自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制定了校训:精、诚、勤、笃4个字。开学典礼那天,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以及10余位建校发起人都出席了典礼仪式,包括丁甘仁、夏应堂、费访壶、谢观、柯春乔、金百川、陆家轩、何懋甫、张禾芬、钱庠元以及黄体仁、邵骥、赵绍承、徐访儒等,还有其他中医界的来宾。1923年章太炎先生曾经在杭州中医专门学校讲述《伤寒论》,该讲稿刊登于《中国医学院院刊》第一期,题名《伤寒论演讲词》,于1926年春季出版。后来刊登于1929年6月30日的《中国医学院院刊》第二期,名称叫《伤寒论》;1933年经过章次公帮助整理补充,后经太炎先生修改,收录于《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名称恢复为《伤寒论演讲词》;后来又刊登于《苏州国医杂志》第十期,1936年夏季出版,也叫《伤寒论演讲词》。
          1927年,王一仁、秦伯未、章次公等创办的中国医学院,聘请章太炎先生做校长,太炎先生虽然被国民党通缉,出行不便,但是他仍然不顾个人安危,慨然应允。
              苏州国医专门学校这所学校,由江苏吴县妇科名医王慎轩创办,1926年的时候叫苏州女科医社,1933年夏改称苏州国医学社,聘请前清举人唐慎坊为社长,1934年又遵照教育部颁布的私立学校规程,改组为“苏州国医学校”,并聘请章太炎先生为名誉校长,章太炎先生亲自为校刊《苏州国医杂志》题写刊名,并为学校书写了“诚敬勤朴” 4个字的校训。1936年苏州国医学校创办苏州国医研究院,聘章太炎先生为院长。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30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21:17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2024年11月24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我来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五)
      内容简介:专论给药的法度;对时气病口渴的护理原则。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述了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五)论给药的法度;对时气病口渴的护理原则。
       《伤寒例》说:“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对于《素问·热论》所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张仲景提出:“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这反映出明显的学术进步,“两感伤寒”不再是死证了,但是也必须分表里,有先后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守着一个方子,不知变通,不按照证候变化调整处方。对于神丹发汗、甘遂逐里的所谓“表里同治”,张仲景也进行了批评,说这是“言巧似是,其理实违”。提倡君子务本,举一反三,由近知远。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30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21:5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11月2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八章  王冰
     本周一我们学习王冰的医论、制方、医案。
      敬请聆听马京雪医师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八章  王冰
     今天学习的是王冰的医论、制方、医案。
       以现可查询到的资料看,尚未发现王冰针对具体疾病的认识及治法的阐述,可能临床的机会并不多,故未有其临床之精妙心得、诸病验案可兹分享存世。王冰由次注《素问》而名扬千古,为后世树立了《素问》正经正注的典范,开创了注释医经的风尚;阐释了天地造化运气玄机,对中医学的传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王冰之后五运六气理论成为《内经》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林亿认为,《素问》卷七失传了600年之久,“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结论是“《阴阳大论》亦古医经,终非《素问》第七矣”,形成“并论补亡”之说。
        王冰次注《素问》广泛引用以为注释,包括引证文史经书注释;引用道家经典注释;证引医学典籍注释;《素问》不同篇章经文互引,加强前后内容联系。通过王冰次注,移错简,内部整序;删除衍文,凝练冗赞;发现脱简,增补经义;改正误文,自行统一;分章合节,理清层次;内部求证,融会贯通,使《素问》内容系统化。
历代对王冰注经的功过均有评价。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王冰)所注排决隐奥,多所发明。其称‘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无火者不必去水,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无水者不必去火,宜壮水之主以镇阳光’,遂开明代薛己诸人探求命门之一法,其亦深于医理者矣。”

      感谢马京雪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300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22:4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11月26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结语篇一一让中医妇产科在当今时代重新发光”。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结语篇一一让中医妇产科在当今时代重新发光”。
        自从扁鹊创立中医妇科,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到汉代末年的张仲景《金匮要略》有很多具体诊治内容,今天仍然在临床上可以用而且疗效突出。
        路志正国医大师,行医治病八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路老有专门的医学论述,有专门著作留给后人,这是我们可以继承的宝贵财富。我们经过系列讲座,提供大家参考,我们应该学习好,运用好,把路老的经验变成自己得心应手的技术,就能提高救治患者的能力,造福人民。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30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23:4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24年11月27日)的空中课堂,由刘敬章主任与大家继续来学习《体质肿瘤学》的内容,题目是抗癌中药角药,角药就是三种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而成的一种中药组合。正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由于肿瘤疾病的复杂性以及药物自身性味功用限制,单味药或两味药有时候不能适应临证需要,以三味药组成的角药配伍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配伍方式。历代中医运用此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着长期的临床实践,比如临床中常用的三仙,三黄,三仁,三子,三草,三金等等,对于临证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角药的配伍组合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功效为配伍原则,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到主要或辅助作用或独立成方。在临床应用中可以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是祖国医学长期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沉淀,而非简单的药物堆积。医圣张仲景是角药运用的先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融理法方药于一身,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创立了六经辨证,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开辟了角药的应用先河,仲景对于角药的形成和应用有独到之处。不仅首创角药之雏形,而且《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大量独立成方的角药。像小青龙汤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可以说是脚药之滥觞。小青龙汤是治表有邪而内有饮的痰喘咳嗽证之要方,而姜、辛、味是方中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主药。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继续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体质肿瘤学》抗癌中药“角药”的有关内容。
       所谓“角药”就是三种中药联合,与“对药”不同,古人说“三者参也”,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使用“角药”系统配伍而成的一种中药组合,也就是一个小处方。正如“三生万物”一样,它三足鼎立,互为犄角,由于肿瘤疾病的复杂性以及药物自身性味功用限制,单味药或两味药有时候不能适应临证需要,以三味药组成的角药配伍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配伍方式。历代中医运用此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着长期的临床实践,比如临床中常用的三仙,三黄,三仁,三子,三草,三金等等,对于临证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角药的配伍组合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功效为配伍原则,仲景对于角药的形成和应用有独到之处。不仅首创角药之雏形,而且《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大量独立成方的角药。
       后世也积累了很多临床常用角药,如:茯苓-白术-桂枝——主治眩晕;白术-白芍-黄芩——主治妊娠恶阻;柴胡-黄芩-青蒿——主治外感发热
      石膏-知母-人参——主治消渴;柴胡-黄芩-僵蚕——主治外感发热;竹茹-桑叶-丝瓜络——主治胎漏;紫草-羚羊角粉-防风——主治红斑狼疮;升麻-鳖甲-紫草——主治紫癜;生地黄-石莲子-白茅根——主治膏淋;丹参-王不留行-连翘——主治乳痈;蝉蜕-白僵蚕-虎杖——主治外感发热,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18 15:48 , Processed in 0.0516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