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水气病与水肿证态: (2018-07-08 21:59:12)
[url=]转载▼[/url]
为什么说中医是前科学/超科学? ——古典中医理论的现代重说 正本清源谈中医基础理论背后的科学性 健康管理硕士 马桢伟 2016年9月 第八章:《金匮要略》“病脉证并治” 『副标题:《金匮》内伤病与现代慢性病比较』 《金匮》治内伤杂病,内伤病首先责之在人【阴--气内为宝】,但也离不开天【阳--气候环境因素】,以藏象【表里关系】辨证与整体的相互联系为理论依据,以虚实为轴心,进而辨其寒热问题。 一、水气病与水肿证态: | 五脏死水证态: 水气-细胞间液水肿; 水饮-第三间隙积液;痰--炎症; 瘀血--血液凝固纤维化 | | 13.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14.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15.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16.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17.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 | | | 1.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 风水链球菌感染不仅能够引起肾炎, 而且能够引起风湿热、 风湿性关节炎( 伤寒174 风湿性心脏病 ( 伤寒 175条 | 急性肾病 证态: 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 肾炎性水肿轻型 [卫表气虚 肾炎性水肿较重 [卫表夹热 | | 1、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2.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 3.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凹陷性水肿) 4.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风湿性关节炎) 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外台》防己黄耆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23.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 防己黄芪汤 加白术甘草 寒湿历节 水气病 内湿代谢 越婢汤加术 | | | | 2.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 | | | 皮下水肿 慢肾/蛋白尿/心脏性/肝硬化/粘液性/特发性/充血性心衰/贫血各类水肿 | | 1、皮水其脉亦浮,外证浮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4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 24.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加桂耆草/低血钠 27.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加滑石/低血钾 | | | | | 5.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25.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现代用真武汤加减】。 | | | | | 1、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营养不良气虚引起呼吸加快加深,运动明显。) 26.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 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现代多与真武汤变化合用】; 杏子汤(未见,疑麻黄附子汤加杏仁)。 | 不宜生脉饮人参固本丸, 都气丸类; 麻黄附子汤 杏子汤方 | | | | 1、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29.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3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 | | 汗腺异常分泌证态 历节黄汗/水气黄汗/脓疡黄汗/黄疸黄汗/腋臭黄汗 | | 1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2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4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 28.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汤主之。 29.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 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 | | | | 30.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31.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32.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