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4-20 02:01 编辑
我对“阴阳不以数推以象”的再认识
孔繁族
(2015、9、20)
《黄帝内经》:“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阴阳包罗万象,千变万化。阴阳的变化,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以数,质变以象。所谓量变以数,由微而渐,甚至微乎其微,主观不易察觉;所谓质变,化以成象,主观显而易见。故阴阳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因我以前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现已在网上广泛流传。但是经过了几年时间的沉淀,为了使《内经》“阴阳不以数,推以象”的论断概念更加明确,认识更加透彻,理解更加明了,于是头脑中又萌发了再写一篇认识文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从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本节主要阐述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阴阳是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普遍法则,是认识万物之纲领,是事物发生、发展和衰退、消亡的根本。疾病作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现象之一,自然也遵循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故医生在认识人体、诊治疾病时,就必须寻求阴阳变化之本。
《内经》对阴阳属性、作用及关系的认识,常借助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推论。通过对天地演化及静躁、寒热等自然现象的描述,以说明阴阳基本内容,其中包括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以阴阳清浊升降运动,举例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在正常情况下阳气清轻主升,而阴气重浊主降;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阴阳升降运动反常,则会发生腹胀、飧泄等多种病变,治疗当用升清降浊之法。
从以上可知《黄帝内经》已经明确提出了阴阳的概念。讲阴阳离不开八卦,《内经》与《易经》是渊源关系。《易经》是源,《内经》是流。《易经》乾坤八卦已具阴阳取类比象的雏形。《易经》包含了象、数、理、占的内容。象数的概念来源于古老的《河图》、《洛书》。所以说,《河》、《洛》、《易》、《内经》的象数思维是一脉相承。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及叶天士《温热论》也充分体现了象数思维的应用。象数思维方法为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钱学森提出了中医现代化并论断中医是:“唯象科学”。
我现就《河》、《洛》、《易》、《内经》以及《伤寒论》、《温热论》的象数思维与应用做出一点探讨如下:
一、《河》、《洛》是远古象数思维的发端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之象: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以上为《河图》。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河图之数:
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6,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
与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天地五行声音之数也。
7, 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黄道十二宫对照图。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有密切联系,和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也是相同自然规律的不同表述:河图洛书是《周易》的基础,虽然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天上的天体运动都是相同的。
河图之理:
1、河图左旋之理: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2、河图象形之理: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3、河图五行之理: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4、河图阴阳之理: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
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
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5、河图先天之理: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6、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见图)。前人指出,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北极居中何以能下九宫。前人指出,体为北极,用在北斗,以斗为帝车,言北斗为北极帝星所乘之车,因北斗绕北极而旋转,就是北极帝星乘车临御八方之象,若根据斗柄旋指的八宫方位,便能推知四时八节的气象变化,也就是九代表了不同的时序。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 由此可得出三点:一、洛书九宫是观测太一之车,即北斗斗柄从中央临御四正四隅而形成的。二、提出了洛书九宫与八卦的阴阳变化存在的密切关系。三、阐明了"太一游宫"引起的四时八节及二十四节气的节令转移和气象变化。书中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是孔子所著的《系辞》原文。"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两千余年以来,无数大家给予众多诠释,但不能给出令人满意之解。
老子:“大道至简”。其实,真理往往挺简单。周易的核心来源于古代天文学,研究宇宙变化之道作为人的规范准绳。诠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本身应考虑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及周易全文内在含义。在古文献中提到"参伍"之说在天文历律较多。值得一提的是《后汉书·律历志》所云:"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琁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则天法地将天数变化显示天道,天垂象而见吉凶。
一、关于数的表述
《易传·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即:天:一,三,五,七,九;地:二,四,六,八,十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即:天:一、二、三、四、五;地:六、七、八、九、十
和 天:一,三,五,七,九;地:二,四,六,八,十
的两种天地(阴阳)排列方法。
二、古人对天体的认识
中国的先民们从仰韶文化M45号墓的考察,早在6500年前已掌握二十八宿、北斗七星、日月变化的规律。最大的秘密莫过于发现:地球绕太阳运转,即地球逆向运转,在《周易》云:易逆数也。
三、洛书与孔子"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将天一、二、三、四、五 ,地六、七、八、九、十按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逆向运转旋转线以平面显示为S形,和先天八卦图所显示曲线一致,放到九宫中就成为九宫数(洛书)。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实为九宫之数;九宫之数在于合十,十为天。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实为文王八卦图
(详见《霍氏周易正解
》)。
四、先天八卦横竖图与天体运动。先天八卦横图,先天八卦竖图
《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这段话是以象数的形式而发挥出关于宇宙生成的哲理。先天八卦横图显示为平面(表示长和宽)即横向和纵向发展,先天八卦竖图显示为立体(表示长宽和高)。先天八卦横图提出宇宙向外扩张生存的同时自身便开始运转(先天八卦竖图),即时间和空间同时存在。宇宙向外扩张生存是有界限的(八卦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出现,宇宙的运动便产生。即宇宙第一动力为宇宙自身!宇宙天体运动平面曲线为S形。与美国霍金理论相比,我们对宇宙认识更早!由此可见,洛书与孔子"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存在一定核心秘密。只有将中国的易学文化深入挖掘,才有可能不被人们所误解,才有可能弘扬民族文化。
河图与洛书合一
河图形圆,阴阳合一,五行一气,无为顺生自然之道。
洛书形方,阴阳错综,五行克制,有为逆运变化之道。
圆以象天,一气流行,浑然天理,无修无证,从太极中安身,所以了性。
方以象地,两仪变化,天人合发,有增有减,在阴阳中造作,所以了命。
无为者,纯阳未破,上德之人修之;有为者,后天已交,中下之人修之。特以上德之人,五行合一,先天祖气未伤,性命一家,无待返还之功,只用天然真火以温养之,不为后天所伤,神全气足,诚则能明,由中达外,露出法身,永久不坏,历劫长存,道家
谓之身外有身,释家谓之跳出轮回,儒家
谓之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至于中下之人,或为气质所拘,或为积习所累,先天破而后天用事,性命分为两处,若无有为之道,则已失者而难返,已去者而难还。虽有志士,不能成功,故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以留世,使人深玩其义,各了性命也。
坤卦
传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者,谨固牢藏也。直者,至中至正、不偏不倚也。以敬直内,率性之谓道
也,即河图无为自然之道。义者,变化裁制也。方者,不动不摇、循规蹈矩也。以义方外,修道之谓教也。即洛书有为变化之道。无为以修内,有为以修外,修内者性也,修外者命也。上德者,修性而命即立,自诚而明也;下德者,须先修命而后修性,自明而诚也。自诚明谓之性,为上德者而说;自明诚谓之教,为下德者而言。今立内圆外方之图,以明上德者修内以制外,先圆而后方;下德者修外而安内,先方而后圆。虽是如此说,下德者以必以内圆为本,但不过着重处在外方耳。但方圆二字,大有妙用,圆非空寂无为,其中有防危虑险之功。方非断绝人事,其中有依世法而修道法之功。河图五行一气,中黄一点,则圆之所以为圆,不落于寂灭着空之学矣。悟得洛书五行错综,克中有生,纵横逆顺,到头总归中黄,则方之所以为方,不落于勉强执相之学矣。方之圆之,总在中黄一点,方亦从此而方,圆亦从此而圆,识不得中黄,方亦不是,圆亦不是。噫!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二、《易经》八卦是象数思维的滥觞
1、《易经》象数思维来源于《河》、《洛》数理
《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含义是什么?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周易》)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尚书大传·五行传》) 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数,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运五行,先水次木,次土及金。(《易乾坤凿度》) “河图”的生成数为什么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通过研究认为,这是上古人根据五星出没的时间而绘制出来的,其意义如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表示水星与日月会聚;“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表示火星与日月会聚;“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表示木星与日月会聚:“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表示金星与日月会聚;“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表示土星与日月会聚。一为每天的第一个时辰,或农历的初一、十一、二十一;二为每天的第二个时辰,或农历的初二、十二、二十二;……依此类推。
2、八卦的取象比类是《易经》的精髓
八卦是《易经》中特有的以取象比类的方式认识事物及其关系的基本模型,《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八卦的来源。
我们知道,八卦的基本方法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就是同一类物象的事物具有内在意象的相似与关联。八卦就是乾、坤、震、巽、艮、兑、坎、离,根据取类比象原则,八卦最基本的取象分别对应天、地、雷、风、山、泽、水、火八种物象。八卦这样取象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与八卦的阴阳组合结构有关,通常阳爻具有生发、显现、健动等阳性特点,阴爻具有内敛、承载、顺柔等阴性的特点。那么对于由三爻构成八卦而言,就是以三爻结构阴阳组合的取象比类。
(一)乾,三爻纯阳,象征阳气充盈,刚健显达,轻清浮升,故乾为“天”之象。
(二)坤,三爻纯阴,象征阴气凝聚,柔顺承载,浊重下降,故坤为“地”之象。
(三)震,一阳爻位于二阴之下,象征一阳发动于下,冲破二阴之阻力,爆发为“雷”,故震为“雷”之象。
(四)巽,二阳爻位于一阴爻之上,有阳气升腾流行之象。卦下一阴象“地”,上二阳象流行之“风气”,风行地上,故巽为“风”之象。
(五)艮,一阳爻止于上,二阴爻蓄于其下,象征阴气层层累聚,阳气渐止,有“山”之层峦迭起之象,故“艮”卦象为“山”。
(六)兑,一阴爻聚于上,二阳爻居于其下,象征阳气收涩敛藏,阴气呈现,这正是“泽”之象,即外表阴湿,内聚阳热之质。在自然环境中沼泽之地,常有地热涌现,或者常有地气上升,这就是下部阳气的作用。故兑卦有“泽”之象。
(七)坎,上下为阴爻,中央凝聚一阳爻,象征外在为阴,内中却蕴藏着阳质,这正符合“水”的特性,水为阴柔之物,却具有流动的特点,故以坎为“水”之象。现代科学揭示,水分子含有一个氧原子(可看作一阳)和两个氢原子(可看作二阴),而且水是氢氧燃烧的结果,这与坎卦的阴中凝聚者阳气之象十分吻合。这也证明中国古代认识物象方法的正确性。
(八)离,上下为阳爻,中央潜藏一阴爻,象征外在为阳,内在却潜藏着阴质,这正符合“火”的特点。火为物体的燃烧,是阳气由内向外竞相散发的过程。例如,一堆篝火的中心即为一点阴质的可燃物——木材,燃烧后的热量向四周辐射,这正是离卦的“火”之象。今天科学已经证明,火苗实际上是由大量水汽及其它复杂物质构成的热量流。以上是八卦的就基本拟物类象,八卦除了拟取八种基本物象外,还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
(一)乾为“健”。“天”是运行不息的。日月健行,四时更迭,天道运行不舍昼夜,故乾有“刚健”之义。 (二)坤为“顺”。“地”是宽厚承载万物的。万物生于地,又归藏于地,地道顺万物之生、长、化、收而不遗巨细,故坤有“柔顺”之义。 (三)震为“动”。“雷”声奋起,震动万物,犹如春雷乍起,万物鼓动复苏,故震有“震动”之义。 (四)巽为“入”。“风”行天下无隙不入,故巽有“顺入”之义。 (五)艮为“止”。“山”岳矗立,安止不动,故艮有“静止”之义。 (六)兑为“说”,“说”者,“悦”也,因“泽”湿气润,万物欣悦,故兑有“悦”之义。
(七)坎为“陷”。“水”流所至,必为低洼险陷之地,故坎有“陷”之义。(八)离为“丽”,“丽”为“附着”,又为“明丽”。“火”为木材等物的燃烧,必依附于木材等物,火的燃烧也带来了光明与亮丽,故离有“附着”、“明丽”之义。其实八卦拟物类象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主要依据物象与八卦形态的相似或相应的类比关系,在《说卦》中,八卦对应的物象就有很多,如:“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等。 不一一列举了。
3、周易占卜预测事物的原理,取类比象是万物类象的基本模式
我们都知道周易可以用来算卦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但是它的原理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
古人发明了乾坤兑震离巽坎艮八卦,来象征八种事物天地雷泽风火水山。八卦又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可以有相生相克的作用关系,随后八卦又可以衍伸出更多的象。八卦有卦象,一卦有六爻,爻有爻象,八卦衍生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于是衍变出更多的象来。比如乾除了为天,还可以为老父,为首,为金,为西北,为君王,为政府,为官员,等等。这就叫做取类比象,但凡性质类似的事物都归到一个类上,八卦只有八个卦象,却能够把万事万物的无数象归到一块来,为什么性质相似就能归为一类呢?学过计算机编程的都知道程序设计分为两种:面向过程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我们所熟知的C语言就是面向过程编程语言,而JAVA和C#就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为什么计算机程序能够处理非常复杂的事物而且运行不会发生紊乱就是因为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取类比象,和八卦的原理居然是相通的!我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类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几乎可以描述任何事物,比如汽车可以建立一个类名字就是Car,一个类可以有属性比如颜色,价格,品牌,属性可以被赋值,汽车在八卦中可以归到坤卦之中,因为坤为舆,舆就是马车的意思,在现代社会就是汽车,八卦是大类,大类下面可以分很多小类,互相交错以对应万事万物,所以古人发现单纯以八卦还不足以模拟一切,于是又发明了八八六十四卦,来尽可能多的模拟一切。所以从这点看周易的发明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最起码它体现了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以足够指导我们的人生了。
三、《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是应用象数思维的典范
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我认为是“天人应象”,是通过取类比象的方法取得相互关联。《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意思是说,人的生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
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黄帝内经》中有一篇“生气通天论”的论断。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世界各地诞生过许许多多的地域文化,如古罗马、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等,它们都曾有过灿烂与辉煌。但在人类几千年进程中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而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支奇葩。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70毒”的传说记载,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每一味中药、每一个方剂都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因此,中医学可称得上是中国对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那么什么是中医学呢?我认为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道家思想作主导,运用阴阳五行等象数理论等研究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这听起来似乎极简单的一句话里却蕴藏着丰富、深邃的内涵。中国的古代文化从未把人看成是孤立的人。古人讲天、地、人为三才,其中人是天地所造就的。而人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人自身又具备着认识天地的能力,从而突出了人在万物中的重要作用。至于人是怎么来的?这是古代先哲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似乎提示了自然界存在着的一种客观运动规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道无边的深刻含义越来越清晰。现代物理学研究发现了大到银河、黑洞,小到质子、原子、中子、电子。印证了“大到极大即为无,小到极小也是无”的道理。例如夸克就是看不见质量只看得见运动的粒子。我们在道观中常可见到“炁”这个字——此字为气。它形象地解释了“道”。上边的“无”不是不存在,而是你现在尚未看见,下面的四个点是“火”字变形。“火”意味着运动。它表明世上的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无是永恒的。有是暂时的;无是绝对的,有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一个“炁”字包容了人类辩证思维的深厚理念,这也正是中医为什么以老子的道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原因所在吧。
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没有“零”。最早的零就是一个点,后来将这个点延伸变成了“一”。点代表着《易经》所说的太极,其实质为混沌。其两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出现了“二”。“二”的具体表现很多——阴与阳、天与地、昼与夜等。那么有了“二”为什么产生不了万物呢?到目前为止,太阳系各大星球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因为在地球上“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天地交泰有了一种运气状态存在,所以才会有万物生存。这种天地交泰的运气是为“三”。而其它的星球没有这么一种特定的状态,也就无法产生万物。推而广之,在宇宙中只要哪个星球上能有与地球同样的状态,就会有与地球上类似的生物存在。其实人体本身也很像天地。我们都知道在口鼻之间有个叫“人中”的地方,人的“九窍”以“人中”为界,“人中”以上都是偶数,如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人中”以下均为单数,包括口、肛门、尿道等。如果说“人中”以上为天、“人中”以下为地,正处于天地交泰。当一个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时,针灸扎“人中”使天气、地气交泰可以使昏迷的人苏醒。所以有“人身乃一小天地也”之称。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人是禀天地而生”的观点。有人说中医特别难学,我觉得要学习好中医,首先要对天、地有新的认识,才能对人有更深刻的理解。西医是一种将诸多事物分得很清楚的科学,讲究一是一、二是二。正如吃西餐用刀和叉,右手刀、左手叉,一刀一叉体现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医是讲究整体的科学,强调一里边有二、二里边有一。我们每天都使用的筷子就形象地体现了这一点,两支筷子合起来为一双,拿过来时为合二为一,使用的时候得一分为二,并且要一动一静才能把美味食物夹起来。通常将动称为阳,静为阴。小小的一双筷子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道不远人”、“百姓日用而不知”。实际上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吃喝拉撒也离不开道。《庄子》:“道在屎尿”。它说明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思维不同之处,也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内涵。而我们古代的先哲们将这一自然哲学思想巧妙地用于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内在规律的典范就是创立了中医学。
中医就像一个大的博物馆,而现在中医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如同博物馆前的橱窗,可惜这些橱窗的内容没有完全按照中医这门科学的内在规律去编写,橱窗的安排也是按照西方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去排布。当老师携弟子依次从窗前走过后,学生尚未登堂入室即“毕业”,既难领悟中医学之真谛,更难体会其奥妙无穷的魅力。当然,真正热爱信仰中医者则是凤毛麟角。这也许是令人遗憾之处吧。那么经历几千年历史积累所沉淀下来的中医学如何学习与继承呢?我认为要向“负2000年”进军——向中医古籍经典索取先人们智慧的结晶。
中医的学问大多记载于典籍中一代一代相传,每一部典籍都记录了每一位名家的学术观点、治疗方法和经验体会,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与疾病斗争的漫长历程。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宝库中有一部书可以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中医学习领域,它就是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所精选编撰的《内经知要》。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其中包括《素问》和《灵枢》等162篇。其内容宏大、道理深奥,许多研究一辈子中医的人也未必将其从头至尾研读过,而临床中又必须具备有《内经》中所阐明的思想。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李中梓把《黄帝内经》做了高度概括的精选。近代名医大家、前北京中医学院院长秦伯未教授又用现代语言对《内经知要》作了清晰、通俗的解析,更为之添色不少。该书几乎成为从医人员的必读书。因此我提出向“负2000年”进军的观点,就是希望大家多多研读《内经知要》等古籍。通过不断学习中医古籍,从中汲取真正的未变形的中医养分,才能叩开中医博物馆的大门。进入这一殿堂你将会发现其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等待你去学习,有无数未知等待你去探索。畅游其间你将会乐不知返。
有人说中医一不检查,二不化验,能治病吗?实际上中医是用宏观的思维来认识人的生命运动规律。《黄帝内经》称人是“得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所谓四时之法成是指我们与万物一样要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过程。春夏时候,气血外散,内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这时人就不愿意吃饭,也容易闹肚子。秋冬季节,气血由四肢转向里面,内脏充盈而外表不足。这一阶段容易患感冒。中医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指机体内正气浩荡,外来的邪如病毒、细菌也就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而中医治疗就是追求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其处于正常生理状态而预防疾病。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换句话说,一旦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被打乱,就给予外来的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致病的机会,从而使机体患病。对于致病物的态度,中医也与西医截然不同。凡是致病物,西医主张一概杀死。为了杀之而研制了各种化学药物。然而致病物在不断地变异,导致药物也不断更新换代。但药物的研制有一个过程,始终赶不上致病物变异速度,结果是新型致病物越来越多,所谓有效药物忙于应付。中医则认为大自然赋予人以生命,同时也给了细菌、病毒等生存的权利,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空间和价值。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中医主张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让机体与致病物处于一种和平共处的状态。1998年北京的流行感冒就说明了这一点。感冒来得急,临床表现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各种抗病毒西药均没有效,怎么办?求教于中医。中医专家通过辨证论治认为:自11月22日至1月22日正好是小雪到大寒的季节,在运气学中以太阳寒水为主气,客气是风。而风的特点是什么呢?“风者善行而数变”。再加上1998年整个年份是以火热为主这一因素,寒、风、热三者交织,导致有多种病毒侵袭,患者会有“冷起来如掉入冰窖,热起来似蒸笼”的感觉。且变化很快。中医治疗主要是以大青龙汤主治外寒内热型,小柴胡汤重在和解祛风热。将这两个方子交替着用,流感得到了很快的控制。新近研究证实,引起那次流感的病毒经分离确认达七八种之多,而最有效的药物却是几千年前医圣张仲景所开具的方子。这就说明了中医药是一门博大精深又极具生命力的科学,值得我们花费精力和心血去继承发扬光大,使之在新的世纪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四、《伤寒论》六经提纲证象,是人体纵剖面辨证论治之纲领
《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
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以上是六经证象辨证提纲。
由于六经辨证贯穿着八纲而联系于脏腑经络,尤其是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为基础,从而使辨证言之有物,而不是空中楼阁。”这就是以六经辨证研究《伤寒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而要研究六经及六经辨证的实质,就必须追本溯源,方能探其隐赜。通过研究发现《, 伤寒论》的六经及六经辨证,其来源首先是以哲学思想为主的《易经》,其次亦取自于医学经典《内经》,并结合了自己的临床实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从中医理论的形成来看。其开始医巫不分,及至仲景编撰《伤寒论》,经历了秦汉时期,与中国古代哲学一直相伴发展。而《周易》的哲学思想在这一阶段一直占主导地位,故其辩证法思想对中医理论形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至东汉末年《, 易》学研究极为昌盛,仲景生逢其时,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学习、研究《周易》,将易学运用于医学是完全有可能的《, 周易》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与《伤寒论》之间的源流关系。
从《伤寒论》本著作来分析近代有些研究《伤寒论》者,从仲景自序及著作内容中找到了许多依据,可看出仲景著《伤寒论》时,颇受《周易》的影响。《伤寒论·自序》中仲景写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金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其中《阴阳大论》一书,根据推断应是《周易》之别名。而其中“则思过半矣”,就来源于《系辞下》,而且是与孔子论“卦时”的那段话一并提出来的。从《伤寒论》中,亦常可看到《周易》的内容,如以《周易》星宿命名的方剂有白虎汤,大小青龙汤,真武汤等;以水火之数推断病程的如《伤寒论》第7 条“ ⋯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也有人认为这里的“阳数七、阴数六”,是涉及到了《易》学中的数术理论。《周易》的内容与《伤寒论》六经、六经辨证《周易》针对的是自然界这一整体《, 伤寒论》针对的是人体这一整体,从两者对待不同整体的相似性,可得出《伤寒论》与《周易》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从六经、六经辨证与泰卦之间的一致性可以看出《伤寒论》六经辨证来源于《周易·泰卦》。泰卦上坤下乾,地处天位,天处地位。地气上升,天气下降,是相交之意。在自然界是万物滋生,通调和顺的象征。在体表示机体中阴阳相系,水火既济,处于一种和谐统一、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根据“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的原则进行排列,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将这一顺序中的六经以六爻代之,进行画图排列则是一幅泰卦之象。这是六经起源于《周易》所出现的必然结果。六经病之临床表现、病情演变、传变规律及治疗、预后等基本内容与泰卦之象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周易》“卦时”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程论观点、阶段论观点、场景论观点,而《伤寒论》六经辨证即体现了这三种观点。《伤寒论》把伤寒病的发展过程看成是六个不同阶段组成的思维方法,和《周易》“卦时”学说中把一卦六爻看成是一个时代的思维方法完全一致。六经病证是伤寒病发展过程中六个不同阶段的病理现象的综合概括。六经辨证之“证”,除了是伤寒病的六个不同阶段的诊断概念外,还可以是六经阶段中下一层次的诊断概念,是六经病证中更为具体更为深入的病理现象的概括。不管是较大发展阶段的六经病证,还是更为具体的各个汤证,在病因、发病及传变、转归等多方面都自成体系。六经脱胎于《周易》六爻、象数。《伤寒论》之六经所表述的是六种“象”,而病象的演进则是“六爻之动”的模拟。为了使“立意尽象”能“象其物宜”《, 伤寒论》没有选择八卦模式而选择了六爻,模拟了六爻的特征。并吸收了《周易》的时象观念,而推导出六经时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疾病的病情变化趋势。《伤寒论》六经和《易》数有密切关系《, 伤寒论》主要引用“天以六六为节”和“七日来复”的《易》数,反映《伤寒论》在六经辨证时“象以定数”、“数以征象”的特征。《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以古代朴素辨证法思想为指导,结合《易经》六位概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体系。《周易》以六爻组成一卦,复将每卦分为六位,从而代表事物的初生、壮盛、渐消、始衰、衰极、渐复的循环过程。仲景认识到疾病自始至终总是经历着发生、壮盛、渐弱、始衰、衰极、来复的过程,便用六位概念发挥《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理论,将外感热病分为三阴三阳六个阶段:太阳病为疾病发生的初级阶段,相当卦的初位;阳明病为极盛时期,在卦相当二位;少阳病代表阳热消退阶段,相当卦之三位;太阴病代表阴证中较为轻浅的病证,在卦相当卦之四位;少阴病为三阴之最重阶段,为阴中;厥阴病表示疾病的渐复阶段,为卦之上位。仲景运用三易总结病因病机治则方药、根据六位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周易》是言变之道《, 伤寒论》是言变之方。总之,从《伤寒论》成书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周易》内容之间的相通性,可推断出仲景将《易经》原理作为中医学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方法《, 伤寒论》六经、六经辨证与《周易》的哲学原理有着必然的联系。
《内经》是《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医学理论来源,《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是对《内经》的继承与发展。《内经》中也有用六经分类疾病者,如《素问·热论》篇,且也论述了六经病的传变及治疗等,所以有许多医家认为《伤寒论》六经辨证源于《内经》,是对《内经》六经、六经辨证论治的继承和发展。六经辨证源出于《黄帝内经》81 篇医论中。《热论》、《刺疟篇》、《刺腰痛篇》三篇用六经辨证论治。《伤寒论》继承了《内经》中的六经辨证,仍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仍以阴阳表里为辨证大纲。但是《, 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不仅是一种辨证方法,而是已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辨证论治体系,综合了邪正阴阳、表里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等内容,有机结合成体系。《伤寒论》六经分类方法,沿用了《热论》六经分类的名称。然就六经含义,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热论》的六经只以经络作为六种分证的纲领《, 伤寒论》之六经,是以脏腑气血津液为本,使六经辨证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其远远突破了六经的循行部位和经脉的作用;《热论》之六经病,不仅其范围较小,而且病症比较简单,只局限于六经的热证和实证《, 伤寒论》之六经病,其范围较大,病情亦较复杂,每经都反映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复杂的病情;《热论》六经传变的方式,大抵有两种,其一是三二一传经方式,其二是表里传经方式,而《伤寒论》则在六经循行传变的基础上,提出了越经传,表里传,直中,以及阳经传阴经,阴经传阳经等多种传变方式,这样就突破了《热论》“三、二、一”的固定呆板的传经模式,丰富发展了六经传变的内容。《伤寒论》传经,是把时间和脉证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辨证,重视时间对于传经的影响,但并未完全囿于时间日期,体现了时空统一的辩证关系。张仲景在全面系统地研究《内经》《难经》三阴三阳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到六淫致病必须通过人体三阴三阳起作用,于是撇开了三阴三阳病理变化过程中非本质的、外部的联系,从其内部本质上进行研究,从而把三阴三阳抽象出来,成概括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生理病理的特殊概念。《伤寒论》六经辨证与《热论》六经分证同中有异,“同”是其发展的基础,是内在继承性的联系,是同出一源之“同”;“异”是发展中的不同,不同处即其发展所在。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足六经理论的发展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早期中医典籍的分析,认为早期文献比较强调足六经理论的应用,《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是足六经理论的发展。早期经脉理论强调足六经。《足臂十一脉灸经》是先述足脉后述手脉;《阴阳十一脉灸经》虽然按阴脉阳分述,但仍各以足脉为先。简帛医书时代所总结的医疗经验,已显现出足脉的临意义重于手脉。而《内经》的经脉理论,是在《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早期经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形成以足六经分类病证的方法。《热病篇》以六经概念分类、阐释热病,是足六经理论运用于临床疾病辨证的表现之一《,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仍然属于这一结果的延续和发展。《伤寒论》中所列六经病的主要表现,明显属于足六经病候范围。 《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是《内经》、《周易》两者的综合推演。《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实质, 是仲师遵循“内”、“难”之医理,深究《周易》之哲理,在《周易》之三阴三阳的思想指导下而创立起来的。《伤寒论》中的“六经”源于《内经》,《内经》中的“六经”源于《易经》。通过对六经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后,我们认为六经的形成经过了“名”、“形、名结合”、“形、名、用结合”和“形、名、用、像结合”四个阶段。①三阴、三阳“名”的阶段。阴阳理论产生于《易经》,是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哲学概念而被应用的,是三阴三阳“名”的阶段,是三阴三阳理论的初级阶段,也是医家三阴三阳理论的嚆矢。②三阴三阳“名”、“形”结合的阶段。《内经》和《难经》的作者,将三阴三阳理论移植到医学中来,将《易经》中宏观宇宙,重共性、多思变的认识论思想继承过来,并赋予相对微观的人体形质,使三阴三阳理论,在《易经》哲理的“名”的基础上,注入“形”的内容,将一个崭新的“形、名”结合的三阴三阳理论作为说理工具,运用到医学中来。③三阴三阳“形、名、用”结合阶段。仲景之三阴三阳学说,除具有“形”“名”结合的概念外,又赋予其“用”———即功能的概念,这个功能即是气化,它包括六经六气的标本从化和脏腑、经络物质基础之间的转化。④三阴三阳“形、名、用、像结合”阶段。六经的功能即气化,其生理和病理都表现于体表,外在的现象反映了机体功能的本质,仲景将其有机结合,粹炼出六经病证的模型,完善了六经以及六经辨证的概念。 《内经》根据大气存在着“风、热、暑、湿、燥、寒”六气的变化,在《易》四象学说的基础上,发挥增加了“阳明”“厥阴”之名,以与六气相契。三阴三阳的模式起源于河图生数的交变,继而与经络、脏腑、气化等相结合,最终完成六经辨证的系统理论模式。《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对这一系统理论模式的整体的运用。 《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融会了仲景的临床实践六经辨证理论的形成。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张仲景所处的时代,疫疠流行,使仲景有丰富的医疗经验,从而能够确立方证,完成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方证进行分类排队,概括与抽象,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继承《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这一成果,将方证分成六大类,配以六经名称而形成六经辨证提纲。把三阴三阳抽象为阴阳两纲,完成了六经辨证的认识历程,建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仲景六经辨证思维方法形成于思维的八步转化———摄取、设想、排除、构建、修改、储备、运用、总结。经过了观察→求异→放弃→成形→适应→积累→验证→成书的过程,是对临床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是将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性和实验性成果,通过思辩,升华到了思维的境界和哲学的范畴,为我们当前中医科研成果的理论化和进一步指导临床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综上所述《, 伤寒论》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的来源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渐进的过程,它经过了对古典哲学和汉代以前医学的传承和嬗变,并融入了张仲景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思维成果。首先其思辩性理论来源于《周易》,是《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和对事物的认识论;其次是其医学理论来源于《内经》《, 内经》的理论雏形奠定了六经辨证方法的基础;前两者的结合加之仲景个人思维成果形成了系统的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具体的说,从其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来认识,三阴三阳来源于《易经》,是作为一种哲学思维出现的,发展至《内经》,哲学的三阴三阳转变为医学的三阴三阳,至汉《伤寒论》,形成了一个以名(认识论思想) 、形(脏腑经络等人体形质) 、用(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象(生理功能失常时所出现的六经证候) 为内容实质的四位一体的三阴三阳理论体系。想真正领会和运用《伤寒论》的精神实质,就要先读《易经》。”只有弄清六经所包含的原始的认识论思想,才能全面的揭示《伤寒论》六经、六经辨证的实质,才能更好的运用和发展此理论。
五、《温热论》卫气营血证象特征,是人体横断面辨证论治的依据
叶天士谓:“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中医以卫、气、营、血为纲,根据温病发生、发展及症状变化的特点,对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辨别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判断病机本质、决定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使温病学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卫、气、营、血在《内经》中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至清代,叶天士根据前人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温热论》中将卫气营血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用以分析温病病情浅深轻重及其传变规律,把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概括为四类不同证候,并提出相应的诊法和治法,从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这一理论体系。
卫气营血代表温热邪气侵犯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阶段,其相应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证候征象。
1. 卫分证: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或伴有头痛、身疼、咽干、咳嗽、苔白、脉浮等。据感邪气性质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卫分证又有多种证型:
(1)风热犯卫: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微汗或无汗,咳嗽,咽红或痛,鼻塞流浊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暑湿犯卫: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重,胃脘部痞满,心烦,口渴,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3)湿热犯卫:症见恶寒,身热不扬或午后热势加剧,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脘痞闷,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数。
(4)燥热犯卫: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伴有皮肤及口鼻干燥,咽喉干疼,干咳少痰,舌红欠润,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5)风寒犯卫:症见恶风恶寒,发热,鼻塞清涕,无汗,周身疼痛,头痛,口不渴,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2.气分证:是温热病邪由表入里,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多由卫分证转化而来,病位较深。其基本特征为身体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脉数。气分病变涉及脏腑较多,证候类型亦较复杂,如邪热壅肺,多兼汗出口渴,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热扰胸膈,多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热在肺胃,多兼汗出,喘急,烦闷,渴甚,舌苔黄燥;若肠腑燥实,多见高热,午后尤甚,腹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烦躁神昏谵语,苔黄厚,或焦燥起刺,脉沉实有力。
3.营分证:为温热病邪内陷营阴的深重阶段,病位多在心与心包络。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特点。营热阴伤者,症见身热夜甚,口干而不甚渴饮,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或见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热闭心包者,症见身热灼手,时时昏谵,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红绛,脉细数。营热阴伤多由气热伤津逐渐发展而成,热闭心包亦可由卫分直接传入而致。
4.血分证:为邪热深入血分而引起耗血动血的证候,是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也是温热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累及脏腑,以心、肝、肾为主。其临床特点是:身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脉细数。若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绛,脉弦数,为热盛引动肝风之象;若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盗汗,心烦失眠,口干咽燥而饮水不多,手足心热及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邪热久留血分,灼伤肝肾之阴所致;若见手足蠕动,或微有抽搐,时有惊跳,伴有低热,消瘦,面色浮红,精神萎顿,舌干红少津,脉虚数,为虚风内动之象。
《温热论》中提出:“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氏勤奋好学,虚心求师,10年之内先后从师17位老师学医,一生从事临床实践。从其流传下来的名句可以看出,叶氏对温病研究相当深刻,才有精练的口授语言,仅仅只用了“可也”、“才可”、“尤可”、“直须”4个词汇,就把卫气营血不同的4个阶段的治疗法度,刻画的淋漓尽致。可以看出,叶氏用“可也”、“才可”、“尤可”、“直须”4个词汇对温病不同的4个阶段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临床经验,非对温病研究之深刻,非遍采诸家之长,非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是不可能提得出来的。
总之,阴阳应之以象。阴主静,阳主动;静则生阴,动则生阳;动观其变,静观其象;变中有数,象中有化;阴阳虽然有千变万化,但是又万变不离其宗。大道至简。这个世界虽然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是阴阳、五行这两个基本规律在主宰。关于象数变化的概念,以上长篇大论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是仍有人看不懂,不知所云!我再举例说明之:如以人为例,人的一生生老病死过程中也是不断变化无常。人的生理新陈代谢昼夜循环一分一秒都没有停止,从新生到死亡一天比一天逐渐衰老,只不过是你主观肉眼凡胎察觉不到而已。如果我们把人的变化以十年为一变化周期来看的话,那么一周岁的幼儿,十周岁的少年,二十岁的成年,三十岁的青年,四十岁的壮年,五十岁的盛年,六十岁的老年形象绝对不一样。如以四季为例,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寒暑交替,是阴阳消长不断变化的过程。以一年而言,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以一日而言,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象迥然不同。如以云雾雨水为例,水受热蒸发上升变为云为雾,云雾受大气流动的影响下降变为雨为露为霜为雪。变化气温有数据可循,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联播》后即报道天气预报。但是云雾雨露霜雪之象绝对不同。又如一个血虚证的人,表现出面黄肌瘦,口唇苍白,爪甲无华,发黄稀少,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月经量少色淡等方面征象。经过治疗气血恢复正常人,则表现出皮肤白里透红,唇红齿白,月牙清晰,精神抖擞,两目发亮,行动快捷等精气神十足的状态,这两者判若两人。《黄帝内经》:“司外揣内”,是通过外露征象探索内在本质。也是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钱老说:“唯象中医”,我有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