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您说的太好了,我很赞同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8-8 13:48:56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8 13:41
看你说的都是什么啊?你见过历史上哪个平西王钻过老鼠洞?你把平西王也当成老鼠了,像话吗?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点评

五行的定义:五行是五类运动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即金(阳中之阴)木(阴中之阳)水(阴中之阴)火(阳中之阳)土(阴中至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3:55
22
发表于 2018-8-8 13:5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8:57 编辑

没看懂您啥意思?回复我,就会让人们以为我是诡辩高手

点评

天人合一观没有新旧之分。古人虽然利用天人合一观的思维方式创造中医并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古代只有天人合一而没有天人合一观这个概念。天人合一观是现代人(习近平)提出的,有利于新形势下协调中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9:08
智海先生是哲学大师,发扬光大了新天人合一观,及阳化气阴成形之阴阳门派。  发表于 2018-8-8 14:22
讲太白侠大侠是诡辩高手~  发表于 2018-8-8 14:18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3:53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8-8 13:53:30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8 13:50
没看懂您啥意思?回复我就会让人们以为我是诡辩高手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点评

五行的定义是根据本义的五行进行定义的。本义的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承制化;引申义的五行(即有偏性的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胜复乘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4:00
24
发表于 2018-8-8 13:55:1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8-8-8 13:48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五行的定义:五行是五类运动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即金(阳中之阴)木(阴中之阳)水(阴中之阴)火(阳中之阳)土(阴中至阴)

点评

很好,这样就可以了。谢谢!  发表于 2018-8-8 13:58
25
发表于 2018-8-8 14:00:3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8-8-8 13:53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五行的定义是根据本义的五行进行定义的。本义的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承制化;引申义的五行(即有偏性的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胜复乘侮

点评

本义的五行就像生理的人体;引申义的五行就像病理的人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4:11
嗯,很好,简单的说明还是必要的,也是允许的。谢谢!  发表于 2018-8-8 14:06
26
发表于 2018-8-8 14:0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8-8 14:02 编辑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阴一阳之为道,我谈阴阳了吧。110我可以说几句吧。一张一弛即阴阳,我也谈阴阳了吧。劳动娱乐,两不误,是不是一张一弛?是不是阴阳之道?所以,我认为您的这个帖,不错。论坛也需要一张一弛,不是都需要板起面孔,只能干活,不能娱乐。,我这不算是灌水吧

点评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张一弛是天地之道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 08:54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阴一阳之为道。一张一弛即阴阳。三个太多了,一个就可以了,明白吗?  发表于 2018-8-8 14:16
您这还不算灌水啊?您会定义吗,不会跟高智海学学。  发表于 2018-8-8 14:04
27
发表于 2018-8-8 14:1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4:15 编辑
gl0101发表于 2018-8-8 14:00

嗯,很好,简单的说明还是必要的,也是允许的。谢谢!

本义的五行对应于人体时,只能对应于生理的人体;引申义的五行对应于人体时,只能对应于病理的人体

点评

我删不了。整合在一起的长帖可能没人看;而短帖不是这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8:56
啊,这个意思你25楼的说明已经有了。这样吧,你把你18楼、24楼、25楼、27楼整理合并成一个帖子,把其它帖子删了吧,更好。  发表于 2018-8-8 14:27
28
发表于 2018-8-8 16:07:22 | 只看该作者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
         《周易•系辞上八》: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以上三段是取象比类的出处。

点评

以象求之,古人的技术有几人懂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 08:56
29
发表于 2018-8-8 18:09:4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反应?
30
发表于 2018-8-8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8:57 编辑
gl0101发表于 2018-8-8 14:11

啊,这个意思你25楼的说明已经有了。这样吧,你把你18楼、24楼、25楼、27楼整理合并成一个帖子,把其它帖子删了吧,更好。

我删不了。整合在一起的长帖可能没人看;而短帖不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7:17 , Processed in 0.1071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