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与医经理论有关系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21:26:22 | 只看该作者
《汉志·方技略》经方家载“《汤液经法》三十二卷”。

宋·王应麟《汉志考证》说:“《内经素问》有《汤液醪醴论》。《事物纪原》:‘《汤液经》出于商伊尹。’《郊祀志》:‘莽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于宫中。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皇甫谧曰:‘仲景论《伊尹汤液》为十数卷’。”

清·姚振宗《后汉艺文志》说:“按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引皇甫谧曰:仲景论伊尹汤液为数十卷。按汉志经方家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仲景论定者,盖即是书。”

金栋按:民国儒医杨绍伊大夫,当代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及弟子冯世纶教授,日本汉方医学大家大塚敬节先生,及著名中医文献训诂学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等学者考证,认为《伤寒论》乃取材于《汤液经法》,与《内经》无渊源关系。

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数十,明抄本作“十数”),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

宋·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伤寒论序》:“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论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以上乃杨绍伊所本的部分考证依据。

据杨绍伊《考次汤液经序》考证,今本《伤寒论》包括《汤液经》、张仲景《论广》和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三部分组成。并认为王叔和并非张仲景的衣钵弟子,不属经方家学派,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属于岐黄学派,即医经家。王叔和在对仲景《论广汤液》的基础上,重新编次整理,从而加上了一些岐黄学说,结果误导中医界几千年,从而使中医界许多志士仁人误认为《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与《内经》有关。但亦有不同意此说者。从医学流派而言,《内经》与《伤寒论》不属一个流派。一个是医经学派,一个是经方学派。《内经》重于中医理论,而《伤寒论》重于临床。

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说:“《汤液经》见于《汉书·艺文志》,晋代皇甫谧于《甲乙经·序》中谓:‘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可见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谓为论广者,当不外以其个人的学识经验,或间有博采增益之处,后人以用之多验。《汤液经》又以失传,遂多误为张氏独出心裁的创作,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无稽过誉的推崇。……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只以仲景序言中有‘撰用《素问》、《九卷》……’的为文,遂使注家大多走向附会《内经》的迷途,影响后来甚大,其实细按其序文,绝非出自一人手笔,历来识者亦多疑是晋人作伪,近世杨绍伊辨之尤精。”(《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杨绍伊先生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撰写了有关《伤寒杂病论》经方的考证专著,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保存了《伊尹汤液经》的全部内容。杨先生通过经学考证、医理探讨,自认为辑复了商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故将该书命名为《伊尹汤液经》。……值得称赞者,作者以深厚的经学功底考证今传本《伤寒论》中张仲景原序的真伪,即以“的是建安”、“均属晋音”,用“滴血验之”方法,证实“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二十三字为晋太医令王叔和加入,为经方学术师承脉络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考证资料。杨绍伊先生考证今传本《伤寒论》不是张仲景一人创作编写,张仲景非《伤寒论》的创作者,而是《汤液经》的传经大师。在编排条文时,他判断出哪些是商伊尹《汤液经》原文、哪些是后汉张仲景论广、哪些是西晋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即张仲景弟子整理其师的遗留论述),为研究经方发展史、《伤寒杂病论》成书、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冯世纶《解读伊尹汤液经·前言》)


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说:“仲景书既有他自己的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皇甫谧《甲乙经序》‘论广’一词可作明证;又有他编辑、总结汉末以前各重要医书的重要内容,而《伊尹汤液》构成了《伤寒论》的主体内容。”


点评

日本汉方医学家大塚敬节先生,据《康平本伤寒论》分析认为,现在的《伤寒论》有“原文”、“传文”及“追文”或“注文”之分,但它们已混淆在一起了。 有古代学者及医界前辈考证,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主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2 09:27
22
发表于 2018-7-7 21:2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7-7 13:31 编辑

      《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与医经理论有关系吗?”,
     你在自己的诊所中开处方的时候试问:你开的方剂中,有哪些方剂是用《内》《难》的阴阳理论为指导而制定的?
    换言之:你是怎么样运用阴阳看病的?
23
发表于 2018-7-7 21:34:22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坐在自己的诊所里,运用阴阳看病。病人看西医,先生运用阴阳逗着玩;病人看中医,先生运用阴阳,先拿学费来!病人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乎:无论什么社会看病都应该免费,我这个诊所运用阴阳看病要收费。
       最终,运用阴阳把钱忽悠到手了。
   运用阴阳看病,玩完了。你头脑里没有五行,就不用玩了!
         你在这个论坛里,拿什么玩?剆奔呀!

  阴阳既不能看西医的病,也不能看中医的病,根据先生的公式,阴阳就是废理论!

点评

这就是你的学术言论?  发表于 2018-7-7 21:59
24
发表于 2018-7-7 21:36:33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7 20:18
你呀,歪嘴和尚念经,正经从你口中出来,也变成歪经。【“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什么是仲景之道?是六经 ...

你说,我哪句话离开临床了?

点评

你呀,除了说空话在行,就是扣帽子在行。  发表于 2018-7-7 22:04
25
发表于 2018-7-7 22:02:14 | 只看该作者
          最好别说空话。请实际一点。
      请坚持认为〈内经〉能指导〈伤寒〉的先生们解释一下,“伤寒”这一条。内经是怎样指导的?

点评

我哪一句是空话?倒是先生中医槪念不明,出口便是病句,比如,【〈内经〉能指导〈伤寒〉】,是《伤寒论》《内经》,不是〈内经〉能指导〈伤寒〉。又如,伤寒是词,不是【“伤寒”这一条。】,《内经》也没有指导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7 23:25
26
发表于 2018-7-7 22:58:5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7 21:13
《伤寒杂病论》的理是什么?看看班固怎么说: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物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班固《汉志·方技略》
----------------------
  哈哈,先生喝多啦,怎的答非所问?我问【《伤寒杂病论》的理】,你答【经方者】立方之理。这里有寒吗?寒如何为病?什么是杂病?杂病病在那里,病因是什么?如果这就是【《伤寒杂病论》的理】,书名应是【经方论】而不应是【《伤寒杂病论》】
27
发表于 2018-7-7 23:25:49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7-7 22:02
最好别说空话。请实际一点。
      请坚持认为〈内经〉能指导〈伤寒〉的先生们解释一下,“伤寒 ...

我哪一句是空话?倒是先生中医槪念不明,出口便是病句,比如,【〈内经〉能指导〈伤寒〉】,是《伤寒论》《内经》,不是〈内经〉能指导〈伤寒〉。又如,伤寒是词,不是【“伤寒”这一条。】,《内经》也没有指导过。

点评

一目了然的事,还用写全吗?  发表于 2018-7-8 18:18
28
发表于 2018-7-7 23:30:38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7 21:19
班固所说的“经方”,是否就是《伤寒杂病论》之理?!读班固之“理”,是否如柯韵伯所说“仲景之道,至平 ...

班固所说的“经方”,怎是《伤寒杂病论》之理?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先生指鹿为马呀

点评

用历史考证小说,用考证的结论推翻历史!!用内经考证伤寒,用考证的结论推翻内经!  发表于 2018-7-8 08:32
29
发表于 2018-7-8 07:1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7-7 23:20 编辑

      《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与医经理论有关系吗?
       试问,在《伤寒论》112首方和《金匮要略》262首方剂中,有哪些方剂是用《内》《难》中哪一篇、哪一句的理论为指导而制定的?
===============================================
         请作者及其支持者先拿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简单问题让几位先生纠结了十几年,现在还在纠结??你们有结论了么?还没有结论!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大胆的说出来,大胆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
      怎么不说话了!
      来势汹汹,悄悄咪咪低头不语,害羞了???

    请大家围绕主题发言。
30
发表于 2018-7-8 07:28:36 | 只看该作者

聪明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7-8 07:44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8-7-8 07:01
经方药方时方都有方字,方字在内经讲的非常清楚,《八正神明论篇》岐伯曰:写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 ...

说的好,言不离宗。方者,五行方位也。聪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08:07 , Processed in 0.0620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