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一: 从针灸经络的历史和发展谈起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7-7-9 08:1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9 09:18 编辑

关于经络实质问题。中医药攻关队伍长期以来没有明显突破,笔者认为这是被西医学的神经理论蒙蔽了眼睛,尽管神经也是敏感的应激结构之一。笔者独到提出和论证的经络实质,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1,6]。这种复合结构貌似简单,基本上也被学术界忽视了,所以它的神经支配特点,神经节段与经穴特异性的关系,特别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中的作用,应激反应中的地位等等,就基本无从谈起。新医药学却从中找到了新知,并告诉人们我国倡导的经络就是人体应激反应的基本结构和应激系统的枢纽,从外周到中枢(下丘脑)都以复合结构的形式参与了神经—体液的生命力的应激调节。这就是中医学从古至今都强调经络的现代科学意义!

--------------------------------------------------------------------------------------


“笔者独到提出和论证的经络实质,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
请教先生几个问题:

1、“奇经八脉”,是否可以理解为:血管和交感性神经神奇的八种复合结构?
2、“十二经络”,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些“复合结构”们,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内,都随日月而循行运转?
3、“性味归经”,是否可以理解为:服下汤药后,性味先入血管,后入交感性神经,最后进入二者的复合结构中?

这几个问题如果都能被肯定,先生的发现就是颠扑不破的。
22
发表于 2017-7-9 12:46: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20:21:32 | 只看该作者
        站在不同的学术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很自然的,但不能脱离古代科技基础和临床实践。笔者所理解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基本上是古代医家根据经络现象和临床总结,对人体外周血管神经行径规范化的结果。其中有的比较相符如任督脉、那是因为胸腹大动静脉较少个体变异,又多与气功的“返观内景隧道”的感受(小周天)总结相关。这也解释了临床循经感传变异较多的原因。
       另外关于“性味归经”,基本上是古代医家对药物与靶器官相互作用的经验总结,大致属于药理学范畴。服用药物后被吸引入血,再被血管导向靶器官后起相应的作用。其中交感性神经可以感受和控制血管的导向,如麻黄入血后就可刺激小血管的交感神经使其兴奋,功效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及抗过敏等,故中药归经入心包、肺等经。这在近两千年的张仲景时代就有广泛应用,当时西医学怎么样?所以中医学更伟大!         
      至于时辰或生物钟,更与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律有关。在其控制下的血管及血液循环,就从气血的角度解释了人体生命医学的基础和枢纽问题。
      另可参考本人旧文“千古一’脉’”等,恕不赘述了。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4
发表于 2017-7-9 23:2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7-7-9 23:27 编辑
袁其伦主任医师 发表于 2017-7-9 20:21
站在不同的学术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很自然的,但不能脱离古代科技基础和临床实践。笔者所理 ...

经络有更深奥的物理学原理,与生物电流和非傅里叶热传导相关,与微波等物理概念关系不大。
25
发表于 2017-7-10 11:03: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6
发表于 2017-7-10 11:06: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发表于 2017-7-10 11:27:4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发表于 2017-7-10 22:1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10 22:19 编辑
袁其伦主任医师 发表于 2017-7-9 20:21
站在不同的学术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很自然的,但不能脱离古代科技基础和临床实践。笔者所理 ...



       站在不同的学术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很自然的,但不能脱离古代科技基础和临床实践。笔者所理解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基本上是古代医家根据经络现象和临床总结,对人体外周血管神经行径规范化的结果。其中有的比较相符如任督脉、那是因为胸腹大动静脉较少个体变异,又多与气功的“返观内景隧道”的感受(小周天)总结相关。这也解释了临床循经感传变异较多的原因。
       另外关于“性味归经”,基本上是古代医家对药物与靶器官相互作用的经验总结,大致属于药理学范畴。服用药物后被吸引入血,再被血管导向靶器官后起相应的作用。其中交感性神经可以感受和控制血管的导向,如麻黄入血后就可刺激小血管的交感神经使其兴奋,功效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及抗过敏等,故中药归经入心包、肺等经。这在近两千年的张仲景时代就有广泛应用,当时西医学怎么样?所以中医学更伟大!         
       至于时辰或生物钟,更与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律有关。在其控制下的血管及血液循环,就从气血的角度解释了人体生命医学的基础和枢纽问题。      另可参考本人旧文“千古一’脉’”等,恕不赘述了。

---------------------------------------------------
多谢先生回复!
我认为,古代医家是根据临床经验,推想出了经络,而不是根据经络现象进行临床经验总结。
经络究竟有没有实体?争论了很长时间。
如今先生发现有经络有实体,就是血管及交感神经的复合结构,
要想让这个观点成为科学结论,尚需要做论证工作。
1、该复合结构的实体存在必然有其功能,它的功能就应该是经络的功能。这需要站在现代医学的立场上进行论证。
复合结构--“经络” 的传递路径?它是不会沿顺神经系统路径和血液循环系统的路径传递的。按照中医的观点,经络应该按照自己的路径传递。
复合结构的传递路径是否与中医经络的路径吻合?

2、“性味归经”,既然是“药理学范畴”,那么,西药虽无性味,但也可以“归经”吧?这样,中医的“性味归经”,其实就是“药理成分归血管”。
确实不错。这个真理揭示不揭示,大家都知道。

“服用药物后被吸引入血,再被血管导向靶器官后起相应的作用。”  这里与其说“血管导向靶器官”,不如说,靶器官吸引血液中的药物成分。

“其中交感性神经可以感受和控制血管的导向”,交感神经不能控制血管导向。血液流动路径及流向都是固定的, 交感神经不可以控制“经脉倒流”。

药进到胃里,小肠,被吸收到血液中,它不用“刺激小血管的交感神经使其兴奋”, 药性也能“归经入心包”。

先生是想说明中医的经络具有实体。看来解释的还不够顺畅。


如果一旦把中医学理解为“更伟大”,就会接受一系列思维误导。

因为它更伟大,也就必然更正确。它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能找到实体。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中医就应该从胜利走向更胜利。
但事实又不是这样。
29
发表于 2017-7-11 11:28: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03:44:0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古代医家是根据临床经验,推想出了经络,而不是根据经络现象进行临床经验总结。
经络究竟有没有实体?争论了很长时间。
如今先生发现有经络有实体,就是血管及交感神经的复合结构,”



32楼思考者会思考!即本着虚心讨论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围绕主题逐步展开,实事求是地深化问题,这就有了讨论的基础。现综合回答如后:①经络也是一种人体自然现象,也有针灸经验的总结提高。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较好较全面地反映了经络的属性和作用,但因实体有个体解剖和生理的差异,所以不能百分百。③“性味归经”问题,我已在《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中对西药做了尝试,请参考。④生理学指出交感神经肯定是支配血管的扩张与收缩的,从而控制着各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这也是与经络的调节作用相符的。临床上针刺的机械刺激多作用于神经系统,灸疗的温热刺激多作用于血管系统,所以针灸的复合刺激作用于经络的复合结构,古人的好经验既有科学基础,学好后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20:50 , Processed in 0.0687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