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盲正侃时间史(转帖)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48:55 | 只看该作者
与世隔绝的伽利略用了差不多5年时间,写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以三个人对话的形式,客观地讨论地心说与日心说,对谁是谁非进行没有偏见的探讨。这本书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1632年2月出版(环境还没糟透,居然能出版)。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大胆结论,使神学家们感到极大恐慌,毫不意外——疯狂的迫害又开始了。
    1632年8月,罗马宗教裁判所下令禁止这本书出售,10月,69岁的伽利略被宗教裁判所审讯,接着被投进大牢,教会法官用火刑威胁伽利略:要么认错,要么领死。
    那时伽利略身患重病、精神颓丧,实在懒得再面对这帮蛮横的蠢货了,被迫向宗教裁判官宣读他的供状,“我以严重的邪教嫌疑罪被捕,这种邪教就是……地球在动……”
    当他念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在地上跺着脚,自言自语地说:“可是地球的确是在动啊!”
    他被判处终身监禁。
    1642年,伽利略去世,牛顿出生。虽然人类对同类不善,但上帝对人类真好。
    野蛮、残暴和无耻的破坏力再强大,也抹杀不了真理的光芒。
    雷人的是,300多年后,1979年11月,在世界主教会议上,罗马教皇提出重新审理“伽利略案件”。全球人民瞬间被这个提议雷焦了。这时,宇宙飞船在太空翱翔,人类已踏上月球,人造卫星源源不断地把更多真相传回地球,宇宙测探器飞出太阳系发回崭新的信息……孰是孰非,还用审理吗?
    直接认错至少还能显示勇气,扭捏作态只能颜面扫地。真TM给流氓丢脸!
    
    伽利略——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诸多观点,撼动了神学的科学理论根基。恩格斯称之为“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他的工作,为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 “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甚至“科学之父”。
    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那么,地球为什么要围着太阳转,它怎样围着太阳转?
    
    【本章概要:人类发现地球是圆的,它不是宇宙中心,还围绕太阳转。常识诞生的艰难历程告诉我们三件事:一是对惯性认识太过固执是愚蠢可笑的;二是修正自己是生存发展之路,嘴硬改变不了事实;三是对不同的看法,理性分析比一棍子打死更高明】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0:1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苹果传奇
  
  这应该是天文学史上最奇妙的一次合作。
  第谷,丹麦人,在天文界以观测著称,观测资料严谨、精确、翔实,时称“星学之王”。
  开普勒,德国人,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他视力不太好,因此不擅观测,但这家伙聪明而又执着。
  信奉地心说的第谷先生眼光独到。1600年,他邀请信奉日心说的开普勒任自己的助手。这俩人没有像其他宇宙观不同的人那样,按照惯例打起来,相反,他们工作和感情都十分融洽,合作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第谷逝世。
  
  开普勒继承了第谷精确、翔实的观测记录。宝剑配英雄,威力惊人。开普勒发现,自己的宇宙模型、哥白尼体系、托勒密体系、第谷体系,没有一个能与第谷的精确观测相符合——搞了几百年,居然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就让我来揭开谜底吧!开普勒对自己说。
  
  开普勒找火星帮忙,用三角测量法,巧妙地测量了地球轨道。原理:火星在每个火星年的同一时刻,都会出现在自己轨道的同一位置。每个火星年的这一时刻,同时观测火星和太阳,可确定地球的不同位置,把每次观测到的地球位置点连成线,就是地球轨道。
  地球轨道搞定了,地球及其向径在任何时刻的位置和距离变化,也就成为已知条件。反过来,以地球向径作为基线,从观测数据中推求其他行星的轨道和运动,对开普勒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
  行星轨道算出来了,下一步要弄清楚的问题是,行星运动遵循什么样的数学定律。
  开普勒的目光首先盯住的还是火星。
  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是因为火星色泽鲜艳、选材考究、诚实守信,用了都说好,我们大家都喜欢?
  当然不是,这是因为第谷的数据中对火星的观测记录最多、最详实。
  幸运的是,恰好,就是这个行星的运行与哥白尼理论出入最大,火星轨道与哥白尼日心说预言相差8弧分!还有更巧的,火星轨道是太阳系行星中偏心率是比较明显的。我们马上就会知道这些巧合很重要。
  按照传统的偏心圆来探求火星轨道失败后,开普勒断定火星运动的线速度是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应当与太阳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时,速度越快。他还认识到,火星在轨道上,其向径围绕太阳在一天内所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随后,开普勒看出火星的轨道有点像卵形,在连接极大与极小速度两点方向的直径似乎伸得长些,他确定了火星是在椭圆的轨道上运动。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那些巧合很重要:如果是一颗偏心率不明显的行星,在轨道测绘不十分精密的情况下,很难确定椭圆轨道这一事实。也就是说,幸亏火星轨道“椭”得比较厉害!
  说到这,我们先干点体力活,休息休息大脑,顺便复习一下椭圆是怎么回事。
  在木板上钉一颗钉子,拿一根线,一头系在钉子上,一头系在笔上,保持线绷直,用笔在木板上画一圈,哇塞,原来是个圆!那个钉子钉的位置就是圆心,线长就是半径。咱俩都认识嘢,庆祝下。
  现在我们在另一块木板上钉两颗钉子,拿一根线,两头分别系在两颗钉子上,系好后线的长度要大于两颗钉子的距离才行,拿一支笔靠在线上,保持线绷紧,在木板上画线,绕两颗钉子一圈,哇塞,原来是个椭圆!两颗钉子的位置就是椭圆的“焦点”,它俩的距离当然就叫“焦距”了,过两个焦点与椭圆相交的线段,叫“长轴”。
  在线长不变的情况下,两颗钉子距离越远,画出的椭圆就越扁;两颗钉子距离越近,画出的椭圆就越接近圆;两颗钉子钉在一处,画出来的当然就是圆了。嗯,圆是一种特殊的椭圆,就像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一样。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1:35 | 只看该作者
【图4.2椭圆】
  1609年,开普勒发表了《新天文学》一书和《论火星运动》一文,公布了两个定律:
  一、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动。太阳的位置不在轨道中心,而在轨道的两个焦点之一。这是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
  二、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是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
  有了这个定律,可以计算任何时刻行星在轨道上的位置。爽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取得了好成绩的开普勒同学没有骄傲自满,他还要解决下一个问题:行星离太阳越近,在轨道上跑得越快,那么,他们是什么数量关系呢?

开普勒又一头扎进一堆乱七八糟的数字,整理、归纳、分析数量关系,过程十分枯燥(此处删去10万字)……9年后(如果当时有对数运算的话,或许9天就能搞定,可见数学之于科学多么重要),他终于找到一个奇妙的规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是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
  多美丽的定律啊,复杂的行星公转关系居然与数学结合得如此简洁美妙!
  在美丽的同时,它更是一条十分重要定律。它表明,行星们不是一群随便围着太阳乱转的马屁精,而是以太阳为中心,共同构成一个纪律严明、组织严密的天体社团——太阳系。不仅行星遵循着它,连同行星的卫星,以及太阳、太阳系、银河系等其他天体概无例外。从此,行星在夜空中复杂的运动,立刻就失去全部神秘性。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2:05 | 只看该作者
上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被称为“开普勒定律”,它把看似杂乱、令人头痛的行星运动,与精确的数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天界的“法律”。开普勒因此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可是,星星们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定律呢?是谁让星星小盆友们这样乖巧服帖?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请出本文的第一位超级牛人——牛顿。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牛的水果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苹果!
  它撮合了亚当夏娃,放倒了白雪公主,引发了特洛伊战争,成就了乔布斯(其实是乔哥成就了苹果,不过为了排比句…只好倒行逆施了…向刚刚逝去的老乔致敬),更重要的是,它还砸醒了牛顿!
  1665,没错,就是那一年。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那一掉,苹果仅仅用了七十码,就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我们慢慢就会知道为什么不是直线而是弧线)。这道弧线后来被百晓生描摹下来,分别送给李寻欢和西门吹雪,这两个杀手的反应居然惊人的一致:沉吟半晌,然后一声长叹,分别毁掉了刀和剑。
  百晓生于是毫不犹豫地把兵器谱的第一名填上——苹果。
  牛顿这次注定要创造历史。哪怕他并不是刻意去创造,这就是科学家的可怕之处,他们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创造于无形。
  事实上牛顿这次只想找个休息的地方。最好的休息处,最宜人的景致自然只有花园里才有。
  苹果树当然也在花园,苹果在枝上。惬意已在心中荡漾。
  再过几分钟,睡意便可在心中荡漾。
  忽然,牛顿皱了一下眉头。树上掉下来一个东西。曾掉过很多东西,却不是牛顿心中的那个。
  牛顿动了动。
  然而,苹果义无反顾地砸了下来。就是那道弧线,几米的距离。
  牛顿的头毫不犹豫地成为弧线的转折点。
  牛顿心中依然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东西,突然,眼前一亮……
  感谢TV、AV、MV,那不是一颗椰子树;感谢领导、制导和向导,掉下来的不是榴莲、电锯或伐木工。
  牛顿摸摸脑袋,也问了类似上面那个问题:是什么让苹果总是向下掉,而不是向其他方向飞出去?它为嘛不掉到月亮姐姐那里去?月亮姐姐为嘛不掉到这里来?
  于是,像所有经典的故事一样,牛顿经过多年努力,苦苦追寻,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鲜花掌声不断。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2:3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像我们听到的许多美丽故事一样,苹果砸醒牛顿,也只是一个浪漫的传说。牛顿在日记中回忆道,苹果并没有砸到他。他只是由苹果落地想到,这可能是被地球引力拉下来的。
  有史学家认为,苹果的事纯属子虚乌有,因为牛顿完成万有引力定律的阐述、数学证明和公式推导,是1686年的事,相隔21年。而1665年的那时,23岁的有志青年牛顿同学对天体的运动规律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先把苹果的问题留给史学家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那个问题,是什么让行星俯首帖耳、循规蹈矩地运转?下面,我们跟随一批牛人、大牛人、巨牛人,温习一下他们创造的壮丽的时间表。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3:09 | 只看该作者
开普勒认识到,要维持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必定有某种力在起作用,他认为这种力类似磁力,距离越远,这种力的强度越小。开普勒曾企图用磁力机制解释椭圆轨道的产生。他还以月球与海水间的磁性吸引解释潮汐现象——老天爷,这真是一颗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脑袋!他是怎么想到的?
  1634,勒奈•笛卡尔(法国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就算你和他不熟,他的“我思故我在”你也应该很熟)在《论世界》中提出物体运动的三条法则:一是如果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物体将保持运动的起始状态;二是宇宙间运动量总和是常数,冲撞的物体运动总量是守恒的(this is 大名鼎鼎的动量守恒定律);三是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将沿直线匀速运动。笛卡尔还认为太阳的周围有巨大的漩涡,带动着行星不断运转——我总感觉这和后来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有点相像。
  1645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阿德提出一个假设:“开普勒力的减少,和离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是第一次提出平方反比关系的思想。
  1659年,惠更斯(荷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先驱,在力学、光学、数学、天文学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从研究摆的运动中发现,保持物体沿圆周轨道运动需要一种向心力。胡克等人认为那是引力,并且试图推导引力和距离的关系。
  1661 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重力问题。成员也是些牛人:
  胡克:天才,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科学家、建筑学家,后来人们还发现他还可以做个画家。他首次用显微镜看到并命名细胞;发现双星;首次测量恒星的视差;发明的N多东西现在还在用,如车辆传动轴的万向节、钟表的游丝、相机的可变光圈等等。胡克定律记得不:F=kx。
  雷恩:数学家、天文学家、英国著名建筑师,伦敦标志性建筑圣保罗大教堂出自他手。
  哈雷: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哈雷彗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们在引力问题的研究上都曾做出过贡献。据说早在1661年,胡克就觉察到,引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应该是有着同样的本质。
  1664年,胡克发现彗星靠近太阳时轨道弯曲是因为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
  1673年,惠更斯推导出向心力定律。
  1674年,胡克在题为“证明地球周年运动的尝试”的演讲中提出,要在一致的力学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宇宙学说,为此提出了以下三个假设:
  第一,据观察,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其中心的吸引力,它不仅吸引其本身各部分,还吸引其作用范围内的其他天体。太阳、月亮、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在互相影响。
  第二,凡是正在作简单直线运动的任何天体,在没有受到其他作用力使其改变运动轨迹之前,它将继续保持直线运动不变。
  第三,受到吸引力作用的物体,越靠近吸引中心,其吸引力也越大。一旦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就很容易解决天体运动的规律了。
  1679年,胡克和哈雷从向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维持行星运动的万有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后来科学史家发现,胡克距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只有一步之遥,只是在数学计算上没取得成功——他不会微积分。当时他和牛顿之间还进行了万有引力定律发明权的持久争夺战。
  
  我们发现,万有引力到这里已初现雏形,如果它是苹果引发的,那至少需要一筐苹果,纷纷砸向这些可爱的天才。
  万有引力不是牛顿一个人的独立发现,而是历史上若干人的研究逐步探索、积累的结果。
  
牛顿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解决了胡克等人没有能够解决的数学论证问题。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3:5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知道,牛顿同志不仅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科学家,还是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微积分,是最伟大的数学成就之一,它实在是太重要太好用了,以至于它一出世,科学、工程学甚至经济学等各个领域,都争先恐后地患上了微积分依赖症。提篮小卖拾煤渣,挑水担柴都靠它,里里外外一把手,哼哈哼哈哼哼哈。微积分这东西说起来十分的枯燥,但它实在是一个重磅成果,如果不窥视一下,简直就是去敦煌不看石窟,入洞房无视新娘,太对不起它的万丈光芒了!现在,让我们一咬牙一跺脚,来看一下,微积分大致是怎么回事。
  微积分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科学,针对函数、速度、加速度、曲线的斜率、各种面积、体积等这些不算只看都头疼的劳什子,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计算方法。直观点说,变幻莫测、捉摸不定的东西,就用微积分来测、来捉摸。比如卫星轨道、炮弹轨迹、经济形势、气象变化等,相当的好用。当然,它也不是万能的,你要是想用它来计算咱国油价的涨落,以及女朋友的心思,那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为了掌握瞬息万变的世界,人类对计算变化的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望,终于有一天,阿基米德创立的“穷竭法”为微积分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这个伏笔一埋就是1800多年。由于入梦太久,睡得太死,所以唤醒她的,不是王子的吻,而是炮弹。
  16—17世纪,各国为了实现军事现代化,纷纷配置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火炮,你有我有全都有,两军交战,开炮不是问题,问题是打不准!于是大家为提高炮弹的命中率,伤透了脑筋,没人会算炮弹的飞行轨迹。它不仅是运动的,还是不断变化的,他个仙人板板!这怎么算?!数学家面对大炮轨迹溃不成军。
  还好有伽利略在,那时他还没被教会关起来。伽利略说,假如没有重力,大炮朝斜上方发射的炮弹,必定沿着发射方向直线前进,冲出地球,走向宇宙。但是在地球上,大家都是有重力的,所以,炮弹出膛后,除了惯性力让它继续向前跑以外,还有重力不断把它往下拉,在两种力的团结协作下,假如不考虑空气阻力,炮弹应该是向前飞的速度不变,向下落的速度却随时间而增加(加速度,很重要哦),于是,炮弹将划出一道优美的彩虹状曲线——抛物线。如果考虑空气阻力,炮弹前进的速度将会逐渐下降,导致它划出的那道弧不完美,不是真正的抛物线。掌握了每种炮弹不同发射角的抛物线,就可以通过调整大炮的发射角度来控制炮弹的落点。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什么要说“基本”呢?因为不够完美:炮弹轨迹不能用数字表达,不方便计算。
  1637年,病床上的笛卡尔带病坚持琢磨:如何把抽象的代数问题几何化。正想着,蓦然回眸间,他突然看见一只蜘蛛,在墙角的三条线间瞎忙活。天才就是天才——他脑子里想的、眼里看的,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把墙角线标上刻度,可以准确锁定蜘蛛的点位置,这个点移动的轨迹,就是线……笛卡尔坐标系诞生了!解析几何奠基了!有了它,图和数可以相互转换,从此,现实现象变成了数学问题,炮弹的抛物线可以用坐标系——也就是数学公式来表达了!

大家正准备雀跃一下以示庆祝,却在起跳时发现一个问题:因为炮弹的轨迹是一个弧,没有直线,所以每一个时间点,炮弹走的方向都有所变化。虽然这种变化是连续的、有规律的,但是,公式没体现出这种变化。于是,炮弹在某个时间点的方向,干瞪眼算不出来!
  随后,聪明的数学家意识到,炮弹沿着弧线前进,它在某点前进的方向线,就是这个点在弧上引的切线。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不简单。我们知道,在圆弧的某点划切线,只需划一条圆心到该点的连线的垂线,就OK。抛物线是弧,但不是圆弧,想准确找到这个点的切线,不太容易。仔细一想,太不容易!
  那就让炮弹先飞一会,我们先请领导上场。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4:37 | 只看该作者
皮埃尔•德•费马,法国律师、政府官员、贵族。头衔不少,但让他名垂千古的却是一个绰号:业余数学家之王。这并非浪得虚名,实在是他在数学方面的贡献,使一些职业数学家都望尘莫及。他独立于笛卡尔发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原理,不同的是,笛卡尔是从一个轨迹来寻找它的方程的,而费马则是从方程出发来研究轨迹的,这是解析几何基本原则的两个相对的方面。他当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怎样确定抛物线某点的切线?
  数学家不是弹道学家,他们不是搞定抛物线上的切线问题就可以请功去了,而是要搞定所有曲线上的切线问题才算功德圆满。在曲线上划一个正确的切线,关键在于这个切线的倾斜度——也就是斜率正确。笛卡尔、费马等数学家找到了几种计算斜率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是针对特定曲线的,对其他曲线无能为力。就像制定若干套法律,每套只管特定的人群,而对其他人无效一样。尘世间最令人抓狂的事莫过于此。关键时刻,费马出马了,他找到一种相对来说普遍性最好的方法,大致就是在线上取另一点,无限逼近切点,求出两者连线的斜率,算是解了围。他还建立了求极大值、极小值以及定积分的方法,为催生微积分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作为数学,它缺乏普遍性、简洁性、精确性,不完美,甚至不完整。
  1664年,剑桥大学的尖子生牛顿同学也开始研究“切线难题”,他提出一个简洁的思想:把“线”看成“点”随时间移动的轨迹。
  咱俩一看,这简单得跟废话一样。于是,一齐狐疑地看着牛顿:那又怎么样?
  这样,每个点都会有个瞬间行进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斜率,方向线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切线。牛顿说。
  咱俩的下巴掉了下来。面对强人,我们可以颂扬。面对强人中的强人,我们只有无语。
  牛顿先读出切点的坐标值,然后假设切点在无限接近0的时间里,沿线走了一段无限接近0的距离。这样,就得到了数学家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首先,曲线上无限接近0的一段线,可视为直线,这样,相当于直接把切线划出来了。
  其次,无限接近0的值可忽略不计,但它有着实在的数学意义,把它与切点的坐标值结合起来运算,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值。
  这真是个聪明透顶的办法。记得三十六计的第十四计吧——借尸还魂。
  剩下的事,就是把这些值代入曲线表达式、斜率公式算一下,那个倒霉的斜率便赤裸裸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计算过程就不写了。懂的不用看,不懂的看着晕,我们只要与伟人一起体验灵感迸发的快感就OK了)。牛顿管这种方法叫“流数术”,现在大家都管它叫“微分法”。
  但是,这种算法还是有些麻烦,怎么办呢?后面的文字有些难捱,不过好在看了也不会怀孕,不看也不会爆胎,实在是更多选择、更多欢笑。继续好吗?好的。

从此,不论是炮弹,还是蚊子,所有运动物体的瞬间行进方向,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那个方法,够普遍、够简洁、够精确。但牛顿同学没有满足,他主动加压,奋力拼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8:53 | 只看该作者
牛顿发现,计算曲边形状面积的方法很麻烦,不够和谐。古希腊时代,人们计算曲线围成的土地面积,是像拼图那样,用三角形啊、长方形啊这些简单的直边图形把它大致填满,这些简单直边图形的面积相加,就是那片土地面积的近似值,具体有多近似,那要看拼图的精细度。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曾用过这种方法。这种算法不仅麻烦,而且作为数学来讲,它不够严格。
  
  17世纪,伽利略的弟子卡瓦列利提出一个思想:线由无数个点构成,面由无数条线构成,立体是无数个平面构成。
  那么,点、线、面分别就是线、面、体的“不可分量”。
  卡瓦列利通过比较两个平面(或者立方体)的不可分量之间的关系,来获得两者面积(或体积)之间的关系。有点绕了是吧?没关系,我们还可以举例、画图:
  在一个平面上,我们放一个四面体(四个三角形围的那个),在他旁边,放个体型圆润点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型虽好,但算起体积来,远不如四面体好算。
  这时,让平面穿透他俩向上移动,在平面上,我们就会不断得到他俩的截面:一个是变化的三角形,一个是变化的圆形。如果从始至终,在每个时间点,我们得到的这俩截面的面积都相等,那么,这个四面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也相等。我们只要算出四面体的体积,就得到了圆锥体的体积。
  上面说的,是对立体,我们比较它们的不可分量:平面。
  同理,对平面,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不可分量:线。
  这就是著名的卡瓦列利原理。

其实,这个原理在我国叫“祖暅原理”,由魏晋时数学家刘徽提出“牟合方盖”概念,二百年后,南北朝时代大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祖暅发展而成。可惜遭遇和墨子一样,既没引起重视,也没得到发展,自然就没产生什么值得一提的影响。有兴趣的同好们可以查一下相关资料。
  卡瓦列利原理提出后,伽利略的另一名弟子把它用坐标系来表示,这一方法很快得到了发展应用。
  这种算法,比拼图先进了些,但是,还是那句话:作为数学,这些方法依然欠严密,并且太繁琐。
  前面说过,对曲线表达式进行微分,可以得到导数。表达式其实就是一个函数。1665年,聪明勤奋的牛顿同学在研究前辈们的复杂方法时,突然发现,不同图形的面积,可以用不同的导数形式来表示,这样,就可以把它“还原”成表达式,算出这个函数,面积也就出来了。这是微分的逆运算,叫积分。算面积不是问题,算体积也不是问题。
  微积分就这样在不经意间,伴随着一个思想火花轻微劈啪声,悄悄诞生了。
  伟大的灵感!

有了微积分,复杂运动、复杂面积的计算,都任人摆布了。更牛的是,如果我们掌握了运动物体当前某个状态的值,就能用微积分算出它将来的运动状态!这简直就是科学江湖中的倚天剑!
  牛顿是真牛啊!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牛顿在1665年创立微积分,却直到1707年,才把它发表在他的《光学》的附录里。
  1675年,莱布尼兹(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出自他口)独立产生了微积分的思想,并于1684年发表了微积分论文。
  牛顿形成微积分思想比莱布尼兹早,公之于众的时间却比莱布尼兹晚。于是,两位大师之间爆发了发明权争夺大战。
  如果牛顿在1665年就把微积分亮出来,这场战争就不存在了。不过,如果这样,胡克等强人就掌握了微积分,那么,万有引力公式是谁的,就不好说了。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比起戏剧,历史更具戏剧性。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1:59:36 | 只看该作者
此后,数学家们对微积分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19世纪,数学家们把“极限”概念引入微积分,并使之成为现代微积分的基石。现在的微积分动力更强劲,操控性更好,易于上手,实在是居家旅行、科研教育、炒房炒股、经天纬地的必备良药!
  
  1679年,胡克写信问牛顿,能否根据向心力定律、引力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定律,来证明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牛顿对此保持沉默。

简洁明了。简洁的东西、简洁的方法、处事简洁的人。我喜欢。
  从此,我们只要知道两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就能算出它们之间的引力有多大。
  当时已经有了地球半径、日地距离等精确的数据可以供计算使用。牛顿向哈雷证明,地球的引力是使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也证明了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行星运动符合开普勒运动三定律。
  1686年,是一个伟大的年度。在哈雷的敦促下,牛顿写成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后简称《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用微积分推导和证明力学问题既方便又好用,但是,牛顿在《原理》中,似乎是赌气一样避免使用微积分,甚至连坐标也不用,而是采用几何学方法证明问题。有人猜测他是用微积分得出结论,而在写《原理》时,改用几何学证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崇尚几何学,认为那才是“武林正宗”,而使用坐标解决问题的“解析”数学多少有点“旁门左道”。 微积分发明权大战期间,牛顿曾声称,他一直不发表微积分学,是因为怕被人嘲笑。即使如此,《原理》的论证过程也流露出了微积分的概念。
  牛顿在《原理》中,从力学的基本概念(质量、动量、惯性、力,熟悉吧?)和基本定律(运动三定律)出发,运用他所发明的微积分,不但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把经典力学确立为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从此,现代物理学拉开序幕。
  可是…可是…我们无比熟悉的一幕出现了,皇家学会居然经费不足,出不了这本书!
  ……
  1687年,在哈雷的资助下,这部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才得以出版。
  尽管这个消息已经在地球上流传了300多年,尽管我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但是,当我又一次看到它时,仍然为之激动不已!
  千万别笑我,你我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标志着经典力学大厦基本构架的形成,它是人类的一次思维革命,它带来了伟大的工业革命!
  
  我很是替地球人捏了一把冷汗:幸亏我们可爱的哈雷先生比较富裕,幸亏比较富裕的哈雷是个科学家,幸亏这个科学家有着高度的科学精神,为了出版别人写的科学巨著而不遗余力。
  
  哈雷很快学会了微积分和牛顿定律,经过计算,他发现1531、1607、1682这三年,造访地球夜空的三颗彗星轨迹十分的相似,他断定这是同一个家伙的三次来访,并预言它将于1758年再次来访。1758年,这家伙果然如约而至,于是,人送绰号“哈雷彗星”。
  1968年,美国飞船在第一次绕月航行返回途中,一位宇航员说道:“我想,现在主要是牛顿在驾驶飞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4 03:22 , Processed in 0.04893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