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学说造就了封闭体系(《内经时代·第七节》) 《内经》中的主要概念在运气学说中有什么没包括的呢?阴阳、五行、六气、三阴三阳、天人相应、寒热虚实、五脏补泻等等,都有了。我看主要的东西,有两种没有。一是极少涉及经络针灸学说。这不要紧,后来又从运气学说变种,有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针灸运气说。另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运气学说当中没有辨证论治思想。在运气说当中,一切都是固定的套路,医家不用思考,不用检查病人,只要有了岁干支和节气(更精通的人再加日干支和时支),其余的一切如气候、病因、主病、脉象、脏腑标本虚实寒热、治疗法则就是现成的。它上自太古,下至无穷,天下万国,无所不适。可惜,只有一点不足:不问是否符合实际。故完全是一个先验的、机械的封闭体系,走到《内经》基本思想的反面去了。其中也提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等。那是给附会家留余地的。张子和就说过:“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运气同;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儒门事亲·卷十四运气歌》)这种曲护运气,坚持谬误的说法应不为当代学者所取。要想使运气说与时间生物学相通,必须对前者进行彻底改造。 这一封闭体系对中医发展影响有多大呢?仅举以下几方面便可知: 1、外感病因说至此终结:《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这就是常识中的外感六淫。《内经》言“百病始生”的句字至少还有三处,均不与此同,把它们综合到一起也总结不出六淫。此说一出,它说均废,一直统治到明末吴又可“戾气说”出世。惜乎至吴鞠通又尽力把温病病因纳入了六淫体系。
2、六淫病机说完成:《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把全身病症均纳入六气框架。此后虽有刘河间扩充其枝节,终不敢破六淫病机之体系。张子和的“六病三法”体系,则企图把内伤病亦纳入。 3、脏腑病机说告终:除十九条简述外,同篇还有较详细的推演,不再摘引。 4、治疗原则完全运气化:如“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还有类似叙述,不赘。 5、药性药味及性味补泻公式化: 《内经》它篇言味,不出酸苦甘辛咸五味。独“七篇大论”为配六气说成“甘苦辛咸酸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灵枢·九针论》亦提“淡入胃”,显然与上文矛盾。)其中亦有五味说,但以六味说为主。从此,言药味则增一味淡。药性方面,所谓“寒热温凉平”,前四字《素问·至真要大论》有明文,这个“平”字亦由淡推演而来。补泻公式见上一点,不再说。
6、脉学也想运气化,没有完成。流毒发展为太素脉,幸而不为医家重视。“七篇大论”基本不讲望、闻、问、切。论治病之道而基本不靠感官收集资料,这种体系再庞大,再严密,终究是空中楼阁,沙上之塔。 |